查看原文
其他

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服企如何借势“专精特新”?

诺恩 时尚商业洞察 2022-05-21


“专精特新”是什么?对生产制造企业有何影响?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刚刚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拟认定企业名单和复核拟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中,我们在“专精特新产品”中看到了红豆股份子公司红豆运动装。



以往 ,我们对“专精特新”的理解是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广大“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做支撑,基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稳定器”实现“六稳六保”。但当服企巨头中以“专精特新产品”进入名单,我们对“专注”和“创新”的理解,在政策赋能中再度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中国,“专精特新”概念最早是由时任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011年7月14日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提出,之后历经10年,在2021年关于“专精特新”的重磅政策频出,现在“专精特新”已经是国家层面共识和定调。


所谓“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点,多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主营业务聚焦,同时具有较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为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定调。此后,工信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陆续出台了多个政策,引导、鼓励各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今年二季度以来,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先后出现在“十四五”规划、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高层文件和会议中,与“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放在同一战略高度。而在细分领域已具有相对发展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在今年集体备受政策和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专精特新”获得哪些扶持?利好已经体现在政策和资本两端。


2021年初,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给与100亿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3月,银保监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4月,“十四五”规划、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高层文件和会议中,先后提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给予的关注和支持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添了新途,11月,北交所开市,“专精特新”成了资本市场的热门词汇……


在众多政策红利的促进下,深耕细分市场,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等特点的“小巨人”将在政策赋能和资本加码下迎来发展的春天。


落实到纺织与服装行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9%,就业占87%,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创造活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工作中,积极支持、引导和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被提上日程。


目前,在目前49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311家企业在A股上市,其中超9成企业为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电气、电器设备等18个行业。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已完成了两批,共计171家入选。在171家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之外,2022年服企还能通过这一政策赋能实现什么样的飞跃?



据中国纺联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会长冯德虎的观点,服企中的“专精特新”有四个创新特点,一是长期坚持、专注核心业务,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或协作配套能力;二是产品精细化,装备水平优于同行业一般水平,具有较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三是注重特色生产和经营,拥有特色化的产品、技术、工艺、配方等;四是注重持续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信息化等领域有较高的创新投入,并产生较好的创新效果。


实际上,在“时尚强国”战略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正着力在技术端攻坚。比如,广州恩沣新材料的纳米气凝胶御寒新材料研发;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科技的聚乳酸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天津上工富怡智能制造的柔性制造缝制设备和裁剪技术……这些企业打造专精特新的经验都值得被关注和对市场起到示范作用。


在政策红利和资本押注下,纺织服装企业在技术端的研发支出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借此实现真正的技术飞跃,成为行业“小巨人”则未来可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