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字你都认识,合一起,你不一定认识
我们近期聊过一次芯片,我说前苏联做不了芯片,真正的核心问题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他们的消费市场里人口就不足。
消费人口密度不足。
为此我还打了一个比方,我说一个能住1万人的小区,如果只入住了100人,那么面馆是开不起来的。
开面馆的刚性成本在那里摆着,每天卖不出100碗面条,就活不下去。你说方圆100公里能凑出1万人,凑出来也没用。人口密度太稀了,快递生意就起不来。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100个人再有钱,也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面条。美国人再有钱,因为住的远,没有几个人愿意等俩小时叫次外卖,所以这个行业就起不来。
那么把这个比方搁在前苏联的芯片行业上也是一样的。
芯片行业的验证其实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芯片部门内部的研发与验证,内部验证通过了才会拿去试流片。
第二个阶段是试流片回来的芯片拿给软件部门跑驱动,跑操作系统,跑中间层,跑应用,进一步验证。
这两个阶段过了之后才会投放市场。
那些买了芯片回去做开发板,做各自硬件产品的厂家,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反馈两类问题,一类叫BUG,一类叫需求。
BUG要在下一次流片的时候解决,或者,由芯片公司的软件人员通过驱动的方式打补丁,掩盖芯片BUG,都可以。
需求搜集上来,哪些要在下一代芯片当中改进,哪些要集成到芯片内部功能,哪些要开放出来,成为对软件开放的二次开发的,允许调用的寄存器接口,是要重新设计过的。
经过一代代这样反复的打磨,芯片就升级换代了,就技术前进了。这叫roadmap,技术演进路线图。
投资人并不一定懂技术,为什么还要问芯片公司的roadmap?
因为他要知道,这家公司与市场的结合度。roadmap并不是CTO拍脑袋瓜拍出来的,没有需求,你就没有roadmap。
尤其芯片这种周期长,不直接面对客户,中间还夹着硬件产品公司的这种底层企业,更是如此。
前苏联不具备这个条件。
他们可以设计两款军用芯片,因为客户是指定的,迭代方式是完备的,军方是唯一客户,有什么需求提就是了。
但是他们很难展开民用芯片,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高密度的人口。
民用芯片是需求倒推的,有客户喜欢小而薄的手机,手机厂商为了压缩空间,就会倒推,反过来要求芯片厂商小而薄,解决散热问题。
有客户想要玩很吃内存的游戏,有客户想要玩很吃显卡的游戏,都会倒推设备厂商,最后把需求一股脑丢给芯片公司。
所以我说,前苏联在民用芯片领域搞不过美国是必然的,他们连足够的客户都没有。
那天很多人跟我抬杠,有人说你看印度也有很多人,他们也没开发出民用芯片领域。
其实你阅读文章不仔细,我当天在文中就拿印度举例,我说印度人是很多,消费人口却很少。
我们也有很多穷人,但是穷人也会买手机,无非买廉价手机。而印度的穷人,连买米都够呛。
所以我们的穷人是买不起房,印度的穷人是买不起米,我们的穷人可以构成低端商品的需求,印度的穷人却无法构成任何需求,除了最基本的食物。
还有人那天跟我抬杠,说很多欧洲小国也可以搞得很好。
搞得很好的前提在于他们本来就是欧美日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里的一部分,这不还是落到我的话题里了吗?
前苏联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形成轻工业品市场,虽然他们在其他领域条件很好。
说穿了,我告诉你前苏联当初那把牌,胡不了八万,我可没有告诉你,只有一张八万,就能胡。
我不知道掰开了,揉碎了,说到这个地步,还有多少人听不懂。不过听不懂其实也不是你的责任。
有时候不是谁比谁聪明多少,你也不一定比谁差。问题在于,给不给你机会。
上面这些内容,其实非常简单,你做过相关行业的生意,甚至你是个技术人员,你做过CTO,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问题是,人家给不给你做CTO的机会。
我那天就在说,95后相比于85前,实际上少了很多机会,少了很多上手的机会。
富起来的60后,70后,在十几二十年前,他们的孩子还小。面对85前,他不想用你也得用,不是说他非要带着你做生意,而是说他无人可用。
做生意不可能只要工具人,只要鼠标键盘,你还是需要助手的。
那么到了近些年,这些早年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的孩子也长大了,他们的孩子占据了一批高管的位置,他们孩子的朋友,占据了更多高管的位置。
还有早年他们老爹任用的这些85前,都还年轻。于是95后相对来说,想要参与做生意的机会相比于前辈就更少。
做工具人是很难学习到全貌的,你可能对于自己部门所处的环节,对于自己经手的那两个步骤很熟练,但是更多的,你就不清楚了。
这个清楚,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也没啥神奇的。无非带不带你玩。
任何时期,想要有得玩,要么你投胎好,要么,你就得从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
机会越少,脱颖而出的比例越小,如果我年轻那会儿百里挑一,那么现在万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