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实比电影残酷多了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3 2024-03-07

上午我聊电影莫斯科行动,有读者跟我说,电影里出现了很多血肉模糊的镜头。

很残酷。

其实我聊的内容,比这种镜头更残酷。

危险这东西如果用量化思维来解释,那就是把危险系数折算成概率,然后去计算你的损失数学期望。

90年代我们治安很差,假如你遇险的概率是1%,今天我们的治安很好,假如你遇险的概率是万分之一。

1%是说,平摊下来,如果保持这个危险系数一辈子,那我们相当于人均因为遇险,损失了一根手指头。

当然,有些人是什么损失都没有,有些人像电影里一样,遇害了。

就像同样买彩票,有些人中了头奖,有些人中了个寂寞。

但是数学期望告诉你的是量化之后的结果,相当于人均损失一根指头。

那么如果危险系数下降,你遇险的概率降低到万分之一,那么就相当于人均一辈子要损失一根指甲盖。

我对风险的理解就是这样。

所以上午我提到了缅北,一个比我们90年代治安还差的地方。

那个地方的数学期望折算值就相当于一辈子人均会损失两根手指头。

从一辈子人均损失一个指甲盖到一辈子人均损失两根手指头的地方去,除非怎么样?

除非你的收益回报率的数学期望,能够cover安全系数损失的数学期望。

你注意,始终是数学期望对标数学期望,聊可能性那种事儿都没价值。

你去买彩票还可能中头奖呢,关键是数学期望。

我对标这两个数学期望,就是在告诉你要计算盈亏比。

这个计算不是事后想起来,而是做事前,就要算清楚了。所以上午我才告诉你,包饺子的人,未必吃得到饺子。

因为多数人,他们不带脑子,或者说,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你看着电影里演一群劫匪,你是个老老实实的打工人,似乎天差地别,实际上,有太多共通之处。

最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他一脑子浆糊,你也一脑子浆糊。

他没有理解做一切都是为了经营生态位,你同样没有理解做一切都是为了经营生态位。

你理解了么?我不太相信。

我06年参加工作,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底层员工都是名校名企的,放在全国范围内看,出道即人才。

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没有任何前途,俗称注定35岁之后,40岁之后去开滴滴。

注定的,无解。

但是其中有大约1/10的人,是有机会稍微进一步的。

我举过一些前同事的例子,某些人,起码十个里面挑一个,是能够被挑出来的。

但是怎么样?但是沉迷于自己的舒适区,他还是意识不到经营生态位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上午我拿李嘉诚与张子强的对话打了个比方。

张子强给李嘉诚的回答是,那样不酷。

实际上,真要完成李嘉诚说的那件事,那才叫真的有挑战性。

我们有很多人,本身是聪明的,勤奋的,上进的,这当然属于优秀。

但是,只是原地打转式的优秀,只是固有维度下的优秀。

当他工作一段时间,发现无法自我突破的时候,就会想跳槽,换个公司,换了几家公司之后,就会想要不换个行业?

我以前拿某个前同事,举过这样的例子。

他无论放在哪种类型的企业里,都是十里挑一的佼佼者。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给过他两次建议,一次是建议他占据某个国企的生态位,他能否做到高层不清楚,但是我确定,他能够做到中高层,做到60岁,退休后的福利远高于民企。

他当年的回答是,不喜欢,他还年轻,想要研究技术。

另一次是建议他待在某芯片企业里,他马上会成为部门经理。

当时他气不过,他气不过自己的上司分了大几千万,自己一毛钱都没有,怒而跳槽,换了个行业。

实际上,当他的上司分了大几千万之后,要不了半年就会离职,他就会接任上司的经理位置。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熬,熬下一次分股票。

他的上司比他早来很多年,比他大很多岁,人家当年也是那么熬过来的。

跳槽本身不是不对,我本人跳槽过很多次,但是我跳槽都是围绕生态位去的。

如果你只是在同一个层面打转,就为了这家多给了几千文,那家少给了几千文,或者开心了,不开心了。这是没意义的。

说到底,你到底要干嘛,你没想清楚。

如果你只是打一份工,没必要做白领,做个自己维系客户,自己接活儿的美缝师父一年也有大几十万,还自由,还不用念大学。

如果你只是摸鱼混日子,你何必十里挑一呢?

考60和考80都一样,都是拿不到奖学金的。

你要么就考到能拿奖学金的那一档,要么干脆考60,1分都不要多,多1分你都亏了。

我加入第一家公司的理由特别简单,因为他们是个初创企业,而且技术爆棚,只有他们才会给一个实习生参与做操作系统的机会。

我去第二家公司的理由也特别简单,因为在第一家公司做的事情正好是他们短缺的,急缺的,所以我去了之后才能比别人早5年做到架构师。

我去第三甲公司的理由也特别简单,因为他们不仅是第二家公司的甲方,也是整个行业的头部甲方,而且他们急缺第二家公司来的那种架构师。

我是技术人员里面最像销售的,用甲方大领导的话说,他就没见过技术这么好的人里面还有这么会伺候人,这么有眼力劲儿,这么会来事儿的。

而我连续三步调整自己的生态位,全都只是为了创业,我胡什么牌,我打什么牌,我听什么牌,从开始我就想清楚了。

一步一步凑牌胡。

当然,最初的时候我是愣头青,我第一次应聘的时候还傻兮兮的跟HR,跟部门经理讲,说我来你们公司,就是想要学习公司是怎么运作的,为自己以后开公司做好准备。

当然被拒了。

面失败几次我很快学乖了,知道如何撒谎骗人了。

我就跟人家讲,我要买房子,我要定居,我要贷款,我很听话的,我热爱加班,大体上就相当于食神里的唐牛,我是少林厨艺训练营毕业的,我烧菜很好吃。

你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但这不是重点,这种隐瞒真实意图的小技巧,是个人五分钟就学会了。

很多人真正差的是什么?是他缺乏长期主义么?

不是的,他没到这一步,他真正的问题在于不理解长期到底要做什么。

他不理解这个游戏实际上是从生态位1迁到生态位2,迁到生态位3,是这样一个过程。

迁生态位的时候,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要的那个位置是什么,好处都是围绕位置的。

就像姜文对黄四郎说的那句话,我要的是没有你,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没有你,那就只有我了。

生态位在手,这个生态位内部的一切 ,就都是你的。

就像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第一个命题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占的是什么市场里的什么位置?

这种话题不回答都是瞎搞,如果要瞎搞就没必要这么认真。

你认真了只有一个原因,你要升级生态位。

好比下围棋,从一个稳定态进入不稳定态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进入下一个稳定态。

稳定态是一个生态位,下一个稳定态也是一个生态位。

李嘉诚问张子强的那句话就是,现在如果有个机会,你要不要试下更高级的生态位?

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把握这样随机到来的机会,因为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俗称甄嬛传里面能够上位的,能够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绿茶。

因为只有绿茶才会每天琢磨,这围棋该怎么下,下一步的下一步的下一步的下一步落在哪里的连锁反应是什么。

这种功夫下得之深,不亚于《越狱》里面纹身那哥们。

总结起来就是那句话,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你觉得谁能有准备?

这个游戏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属于心机boy和心机girl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现实比电影残酷多了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3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