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二) | 建议收藏下载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7-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第一次月考卷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合集
部编版7-9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集
2019中考优秀作文10篇汇总及赏析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文言文梳理合集
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卷(二)
(本卷满分120分)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1)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散文家 (填写作者名)的《春》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美好的春景图;老舍在《 》(填写作品名)中则描绘了一个温晴的冬天;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将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刻画得惟妙惟肖。(2分)(2)《朝花夕拾》是 (填写作者名)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 集。“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作者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朝花夕拾》中出现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 、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恩师 、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4分)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用来说服奶奶同意七年级学生李沁放学后和同学结伴回家。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80字。(6分)奶奶:“囡囡,放学路上车辆太多了,奶奶实在不放心;你读小学时都是奶奶接你的呢,尽管现在读初中了,照样我来接你吧。”李沁:“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西湖秋意
赵丽宏
苏堤尽头是花港。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篷篷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火红枫,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都一样生机盎然。红枫,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植物之一,在秋天的西子湖畔,它们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向世界透露着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厚的,它使人想起人到中年以后的那种稳重和成熟……也有花。自然是秋的皇后——菊花。在上海,刚刚参观过万卉色艳的菊展,所以,在这里傲然卓立的名种菊并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倒是悄悄开放在湖畔树丛中的那些野菊花,花朵很小,然而一开就是雪白的一片,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在一个不为人注目的小土丘上,居然还长着一片红花草,玫瑰色的小花,悄然开放在绿茵茵的小圆叶中——这应该是春天的标志啊!西湖,用她的永不枯竭的心血,用她的始终不渝的柔情,哺育着湖畔众多的生命。如今,到了秋天,到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季节,西湖的儿女们却依然顽强在秋风里挥舞着手臂,为母亲唱着动人的生命之歌……西湖,你可以因此而欣慰了。8.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用1至2个词语概括下列景物的特点。(3分)红枫: 绿树: 野菊: 9.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篷篷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请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如今,到了秋天,到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季节,西湖的儿女们却依然顽强在秋风里挥舞着手臂,为母亲唱着动人的生命之歌……(加点词“儿女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0.作者写了西子湖畔的红枫,又为什么要写北京的香山红叶?(3分)11.散文结尾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我的姐姐是一名“演员”【英】唐纳·贝弗里奇“妈妈,我想我今天不能去上学。我感冒发烧了。真的。”我一点儿也不相信15岁的姐姐姗迪的话。她讨厌上学。这不过是她逃学的又一个理由。妈妈却很好骗。她再次相信了姗迪的话。“你可以呆在家里,”她说道,“但你必须躺在床上。待会儿自己热一罐鸡汤喝。”我们感冒时,总是要吃灌装的鸡汤。尽管我们非常不喜欢。妈妈摸了摸姗迪的额头,说:“你确信需要呆在家里吗?”姗迪急忙抱住自己的头,说道:“当然。我感到头晕目眩。”妈妈皱了皱眉头,说道:“那你就乖乖躺在床上吧。我先去上班。”我也必须去赶公共汽车上学了。“亲爱的姐姐,希望你快些好起来。”我边往外走边笑着说。“再见。”姗迪有气无力地说道。下午5点半,我从学校回到家。一打开家门,我就听见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我知道是姗迪在跑回房间。“姐姐,感觉怎么样?”我站在房间的门外故意问道。“我已经感觉好点了。”姗迪在里面说道。“这些话你留着对妈妈说吧。妈妈就快回来了,你最好演得像一点。”我哈哈笑道。姗迪急忙打开门,警告我:“小鬼,你最好别乱说话。”我正在写作业时,妈妈回来了。我偷偷打开了一条门缝。我可不想错过姐姐的精彩表演。我看见姗迪躺在客厅的沙发上,额头上敷着一条湿毛巾。“现在感觉怎样?”妈妈关切地问。“好多了。”姗迪回答道,声音明显比早上时响亮了许多,“我想明天就可以去上学了。”“你有做电影明星的潜力,姐姐。”我在心里说道。“这就好。一定是鸡汤的作用。我就知道它对治疗感冒很有效。对了,味道怎样?”妈妈微笑着说道。“好极了。”姗迪甜甜地说道。我差点没笑出来。“好了,亲爱的。”妈妈说道,“你就在这儿躺着吧,我要去做晚饭了。”“晚饭吃什么,妈妈?”姗迪问道。“披萨。这是你和弟弟最喜欢的,不是吗?”妈妈笑道。“太好了。”姗迪蹦了起来。但想到自己还在生病,她又赶紧躺下。妈妈走进厨房忙碌了起来。一会儿,我听见了她打开垃圾桶盖的声音。我知道好戏又要上演了。“姗迪,我在垃圾桶里没有看见鸡汤罐。在哪里呢?”妈妈大声问道。但我顽固的姐姐打算撒谎到底。“我把空罐放到垃圾桶底了,我不想再闻到鸡肉的味道了,那味道让我反胃。”但是,妈妈并没打算就此罢休。“可怜的人儿!”妈妈说道,“我来帮你把它清除掉。”“妈妈,你做晚饭吧,我来清空垃圾桶。”姗迪赶紧说道。“不用,亲爱的。你就躺在沙发上。”我听见厨房里传来了瓶瓶罐罐的碰击声。“哦,”妈妈突然喊道,“我打翻垃圾桶了!”我可以去帮妈妈打扫,但我得呆在房间里写作文。感谢姗迪给我提供了今天的作文内容。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做:我的姐姐是一名“演员”。妈妈的声音依旧平静和愉快:“姗迪,真奇怪!我翻遍了整个垃圾桶也没发现空鸡汤罐。”一段长长的沉默之后,姗迪说道:“哦,妈妈,我忘记了。我把空罐放到阳台的袋子里去了。”透过门缝,我看到妈妈马上朝阳台走去。看来,妈妈打算和姗迪把这个游戏玩到底。大约一个小时后,吃晚饭了。妈妈在我和她自己的位子上各摆上一份香喷喷的披萨,在姗迪的面前则摆着一罐热气腾腾的鸡汤。12.小说中哪些内容体现出“我的姐姐是一名‘演员’”?请简要回答。(3分)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处所表现的人物心理。(4分)(1)姗迪急忙抱住自己的头,说道:“当然。我感到头晕目眩。”(2)“好极了。”姗迪甜甜地说道。我差点没笑出来。14.小说开头说“妈妈却很好骗”,你是否认为“妈妈”好骗?说说你的理由。(5分)15.请谈谈小说最后一段给你的启示。(4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二)李德裕神俊①,其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丞相武元衡召之,谓曰:“吾子②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③,元衡具④告吉甫,因戏曰:“诚大痴耳⑤。”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⑥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 (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注】①神俊:天赋才智出众。②吾子:你。③翌日:第二天。④具:详尽。⑤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⑥:理国:治理国家。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C.吾子在家,所嗜何书(喜欢,爱好)D.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应该)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B.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C.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D.武公身为/丞相不问/理国而问所读书/书者礼部之职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3分)②意欲探其志也。(2分)19.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①雨乍②晴,南山当户③转④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①清和:天气清新而暖和。②乍:突然。③南山当户:正对门的南山。④转:变得。(1)《世说新语》中谢道韫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将 比喻成柳絮;而本诗“更无柳絮因风起”写的是 时节的风景。(2分)(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四(40分)21.请以“这个周末不一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40分)【要求】①立意、内容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阶段检测卷(二)
一、积累(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禁锢(gù) 私塾(shú) 佶(jié)责 油光可鉴(jiān)B.踱(duó)步 胆怯(qiè) 陶冶(yě) 催(cuī)枯拉朽C.教诲(huì) 沿溯(sù) 悄(qiǎo)然 殚(dān)精竭虑D.黝(yòu)黑 平仄(zè ) 翘(qiào)首 眼花缭(liáo)乱2.古诗文名句积累。(12分,第(1)-(6)题每空1分,第(7)题2分)(1)树树皆秋色, ▲ 。(2) ▲ ,狐兔翔我宇。(3) ▲ ?松柏有本性。(4) ①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② 。(5)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① , ②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 ③ , ④ ,盖竹柏影也”用水草交错描摹月下竹柏之影,意境幽远,极具画面感。(7)下列诗句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所倡导的人生信念相符的一项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3.请用一句话归纳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二、阅读(36分) (一)名家讲堂(9分)何为诗人余秋雨余秋雨: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第一个"之前,中国己经有了《诗经》。《诗经》很了不得。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我一直认为,古代比现代史有诗意,《诗经》就是最早的证据。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人佩服。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是以指向一个个明确的人。《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丛治辰:秋雨老师,您曾在一本书中说过,《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而屈原第—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余秋雨: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他不知道用什么去训导比尔呢。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万小龙:说到这里,我想应该把“诗人”放在一个更高的人生坐标上,并非只是一个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余秋雨: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选自《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有删改)4.下列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下那个是( )(3分)A.《诗经》被我们先人当做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B.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C.“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明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D.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目的在于说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5.《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诗人”的解释是“写诗的作家”。根据上文的观点,写出对“诗人”一词新的理解。(2分)答: 6. 有人说:“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二)名家名作(13分)笔墨童年余秋雨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是我的起点。(节选自《中国文脉》)7.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2分,每空1分)(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3) (4)乡人敬惜字纸。8.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3分,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2分,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9.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2分) 10.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走进古典诗文(1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1--12题。(5分)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选自《全唐诗》)11.“绕”与“覆”两词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传达出夜荷的神韵。(2分)12.指出诗歌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9分)天石砚铭(并序)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文字之祥也 实是欲界之仙都B.以付迨、过 人恒过C.发书箧 舜发于畎亩之中D.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4.用“/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15.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三、写作(43分)16. 针对下面材料中小文的说法,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在他的QQ空间上写一段话,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字左右。(3分)小文很想代表学校参加乐清市首届“成语听写大赛”,花了不少时间去准备,结果却在学校的选拔赛中落选,只能当一名替补队员。他在QQ空间发了一条消息:“花了这么多时间,才当个替补队员,有什么劲,我才不去呢。”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40分)沙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面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1.(3分)C 2.(12分)(1)山山唯落晖(2)柴门何萧条(3)岂不罹凝寒(4)①鸢飞戾天者;②窥谷忘反(5)富贵不能淫(6)①大漠孤烟直,②长河落日圆。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水中藻荇交横(7)B 3.(3分)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4.(3分)B5(2分)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6. (4分)示例1:同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当然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着。“诗”对物质生活而言,确实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是它可以让生命具有诗人气质,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过一种诗化的生活,拥有诗性,活出诗情。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示例2:不同意:诗,当然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这个“美”是精神的、气质的,它确实可以让我们在尘世中"诗意地栖居”。但是知识未必只是让我们“活着”。知识也可以让找们活得“美”。“知识改变命运”“美美地生活”就是这个道理,示例3:需要辩证地看待。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诗,可以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诗意地栖居”,这本身就是“有用”。它们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让我们活得美。 评分标准:共4分,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有理即可。7.(2分)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用小楷字借书。(2分,每空1分)8.(5分)(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体现了书法对我的文化启蒙和激励作用。(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共3分)(2)用“弯”“捡”“捧”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2分)9. (2分)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3分)10. (4分)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3分)11.(2分)香味 形态 12.(3分)托物言志或融情于物。诗歌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13.(3分)D14. (2分)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15. (4分)“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16.(3分)【示例1】我认为你这样说是不对的。虽然你没被选上,但在准备的过程中,你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何况,替补队员也是团队中的一员,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是很光荣的。再说,当替补队员还是有机会上场比赛的,如果不去就太可惜了。【示例2】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花了这么多时间去准备,既浪费了时间,还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何况,当替补队员,也就是在台下坐坐冷板凳,看别人在台上风光,没多大意思。再说,替补队员基本没什么上场比赛的机会,还是别去了。
九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卷(二)
二.语言运用(8分)5.根据语境,完成任务。(8分)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三.古诗词赏析(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7.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各题。【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是日更定矣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④及下船 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0.【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4分) 11.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4分)
五.现代文阅读(36分)(一)是谁爱着你的背影(17分)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12.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4分)
(二)捞月亮的母亲(18分)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11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12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13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14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15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16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17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18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19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20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16.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3分)①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④ 17.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8.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19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4分) 20.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4分)
六.作文(65分,其中书写5分)21.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请以“与书作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叙事清楚;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3.不少于600字。
▼
综合整理:部编版语文资源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文章来自网络。以上图文,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 品 资 源 下 载 方 式
▲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
回复“初中语文”直接下载
▼
综合整理:部编版语文资源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文章来自网络。以上图文,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 品 资 源 下 载 方 式▲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
回复“初中语文”直接下载
在本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如以下等关键词,可以获取免费资源
小学语文I初中语文I试卷汇总I状元大课堂I阅读500I二单元测试I350I初中课本I小学课本I默写汇总I道德与法治I笔顺规则I字帖I数学单元测试I上册朗读I手抄报I2019班主任I四上备课I五上备课I六上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