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三) | 建议收藏下载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7-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第一次月考卷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合集
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卷(二)
部编版7-9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集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文言文梳理合集
七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三)
考生须知:1.全卷共6页,有五大题2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一、书写(3分 )1、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二、语文知识积累(20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济南的冬天》)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 别。(《秋天的怀念》)我暗暗地在那里 n ì ▲ 笑,却一声儿也不响。(《金色花》)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Ĭng ▲ 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2分)(1)水何澹澹, ▲ 。树木丛生, ▲ 。(《观沧海》曹操)(2) ▲ ,思而不学则殆。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静以修身,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诫子书》诸葛亮)(4)看, ▲ , ▲ , ▲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朱自清)(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 ”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6)《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 ▲ 是写所听到的, ▲ 一句收束全诗,表达出苍凉旷远的思乡之情。4、加横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老人家膝下无子,生活孤寂。B.甲:“请问尊姓大名?”乙:“本人尊姓胡,大名是贺成。”C.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老师一枚贺卡。D.你借去的小说,请尽快奉还。 5、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错的一项( ▲ )(2分)A、《金色花》中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B、《再塑生命》作者是法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是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C、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99年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三、现代文阅读(25分)(甲)好 感(11分) 朱鸿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时时充满快乐。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呈给售票员。售票员皱眉,不高兴。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售票员一元钱,说:“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又谢谢他。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家庄。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上车。我站着未动,对他说:“我坐过你的车。”司机说:“好像坐过。”“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没有问题,请上来吧。”我说:“今天我忘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我说:“谢谢你!我肯定会付你钱的。”于是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了。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从明德门至长安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夏天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他停下来,等我上车。我说:“我一直在寻你。”他说:“寻我?干什么?”我说:“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我掏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并说:“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不要找了!”他诧异地说:“不行,不行!”我说:“行,行!”就走了。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循环的,我也收藏了。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感。那是1984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馆子排队买票。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难免羞愧,便打算抽身放弃。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我给他补够。”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我注意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多年,早就增值了。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 中悄然生根。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请概括出文中收藏的三次“好感”。(3分) ▲ ▲ ▲ 7、写出下列词语的语境含义。(4分) (1)第④段中的“循环” ▲ (2)第⑤段中的“增值” ▲ 8、请分析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 (乙)两句诗(14分)程习武①先生有姓,先生也有名字,但人们似乎都忘了,就都叫先生。叫先生于他们或许是一种骄傲,也说不大准。②先生瘦,还高,人一见就想起在大街上被人牵着的骆驼。尽管先生只是有一点点驼背。牵骆驼在这地方也是一种职业,叫看麻衣相。看麻衣相者看着对方一大片脸的某个地方,说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将有一场血光之灾或者命犯桃花,也许是财运降临。钱装进口袋后,犯没犯桃花,来没来财,怕神也不知道。先生从来瞧他们不上眼的。牵着一头骆驼看麻衣相,让人感觉有些不相称。但它们为什么被绑在一块了,不知道。先生的瘦和高,都有利于他的职业。瘦人不管是本来就瘦,还是后来饿瘦,有一点相同,饭量都不大。正好,饭量大了先生养不活。先生的个子高好处更加在那里明摆着,让他做起自己的工作来就像那个解牛的庖丁,刀子就像鱼在水里游。③先生的工作是戳垛子。文人的活儿。一根毛笔,秃着;半瓶墨,黑着;一把破铲,钝着。这是先生全部的家伙了,先生的日子都在里面。到了谁家门口,先生把破铲拿出来,在门口旁边的墙上方方正正铲平一块,铲去雨水的陈年旧痕。先生铲的时候一点也不急躁,铲子在墙上沙沙地响,土屑纷纷落下来。如果有风,土屑就飘去很远,一路带着土香。然后,先生就在那块铲平的地方写一首诗,当然是古人的;或一段益于人益于世的文字,也古人的。写好,先生收拾家伙的时间,主人拿出一个或两个硬币,塞到先生挂在肩上的布搭里。有时候主人羞红着脸拿出两个馍或半瓢米,先生也笑笑,受了。先生个子高,写了诗文的那块墙就距离地面很高,小孩子够不到,一般的大人也够不到,那些诗文就不会轻易被破坏掉,一年两年的风雨过了,那些诗文还像刚刚写上一样。直到字迹漫漶,先生才在那旧处轻轻铲一铲,再写上新的。这时候,先生会叹口气。在这面墙上,三五年就过去了。先生很讲职业道德,那些诗文只要能看得清,先生就不会铲掉再写新的。④先生的这个职业不能说白,说白了怕是先生脸上挂不住。不过,先生原来真是先生,坐在大屋子里,教好多小孩子、半大孩子、大孩子咿咿呀呀念书。孩子头和身子晃来晃去,风里的树一样。后来那些孩子就少了,没了,先生就不做先生了。先生什么时候不做先生的,没多少人说清楚。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做戳垛子这个职业的,没多少人说清楚。实际上,清楚不清楚又打什么紧?在先生心里,他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他要把他的先生给他的那些诗,那些文再给出去。他总不能把那些东西带走吧。⑤太阳一竿子多高,天正好。是春天。麦子在地里青着,牛和羊在家里嚼草,人闲得蛋痒,就都站街上,喷唾沫星子。风从街上穿过,很舒服。⑥谁说,先生来了,先生好久没来了。谁又说,先生的腰弓得厉害了,更像骆驼。人纷纷乱乱看去,然后说,哦,可不是吗?然后散散乱乱朝先生要去的那家门口围过去,围成歪歪扭扭的圆。谁说,先生教着书的时候腰不弯,直溜着呢。都说,还真是。⑦先生过来了,朝一众人笑笑,走到那一家的门口。都看那门口边,先生铲的那片地方还在,只是经了好多年的风吹雨打,那字迹模糊得厉害。先生拿出铲子,把那片风吹雨打得凹凹凸凸的地方铲平。先生的手很轻,铲子下面细碎的沙沙声,像土在唱。众人看先生拿出了笔和墨,就都说,先生写一个好的。先生笑笑说,古人的诗文都是好的。都说,写一个新的。先生说,几百上千年了,都不新。都说,写没写过的。先生又笑,谁看见我写过两遍的诗文?众人吸溜吸溜嘴,咦,还真是。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一顿一挫,走得慢。先生写的楷书,笔笔如刀。先生写字,好像把别的什么也写进去了。差不多一支烟的工夫,两句诗就黑在墙上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众人一阵叫好。说这字写得敦实。说这诗句好,像画一样。再看先生,正细细端详那两句诗,额头微微有汗出来。谁说,先生写字那么用力?先生笑笑,未答。笔蘸好了墨,先生准备写后两句——忽然,有锣声嘡嘡响起来。众人呼啦啦围过去,先生的旁边很快干干净净了。先生转头看了看,看见一个人牵了一群猴。先生看看众人的背影,又看了看墙上的两句诗,先生叹一口气,说,读诗书何如学玩猴!⑧先生仰起头,太阳正一点一点斜下去。先生想起了读得烂熟的《易》,笑笑给自己说,要不,改行牵骆驼吧。(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4期)9、请以文中“先生”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文中说“先生的这个职业不能说白,说白了怕是先生上挂不住”,表明戳垛子这个职业不是很体面的职业。B.文中两次写到先生铲子下的沙土,“带着土香”“像土在唱”,意在表达先生在写字时愉悦的心理和他对工作的热情。C.人们用“墨”“敦实”“像画一样”来评价先生写的“两句诗”,这样的评价是质朴的,可见人们对先生的理解和敬重。D.结尾处对“太阳”的描写呼应前文,既交代时间的变化又暗示先生失落的心理,寓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日渐衰微。 11、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⑴一根毛笔,秃着;半瓶墨,黑着;一把破铲,钝着。(与“一根秃毛笔,半瓶黑墨水,一把钝破铲”相比,原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2分) ▲ ⑵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一顿一挫,走得慢。(作者为什么把写字说成是“笔”在“走动”“一顿一挫,走得慢”?)(2分) ▲ 12、小说结尾处先生“笑笑给自己说,要不,改行牵骆驼吧”,先生真的会“改行牵骆驼”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谈谈你的理解。(4分) ▲ 四、文言诗词阅读(17分)(一)诗歌欣赏(5分) 春水 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注:①此诗系杜甫安史之乱客居成都时作。②桃花浪:桃花汛。春季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是谓春汛。此时正值桃花开,遂名之为桃花水、桃花汛。③连筒:用竹筒汲水的水车。④沙尾:沙滩 ⑤芳饵:指钓鱼用的鱼饵 13、在诗句“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中,诗人选取意象 ▲ ,寄寓了诗人 ▲ 情感。(2分)14、一字点评:“碧色动柴门”一句中的“▲ ”字传神,因为 ▲ (3 分)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相委而去 ( ▲ )(3)方与之食 ( ▲ )(4)恐其自食其言也( ▲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2)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 18、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2分) ▲ 五、语言运用(35分)19、小作文(5分):读下面的小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得少于30字。 沙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面参考答案一、书写:1、(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20分)2、(4分,每空一分)A贮 B诀 C匿D鼎3 、(12分,每空一分,每空有错即扣分)(1)山岛竦峙 百草丰荗 (2)学而不思则罔 择其善者而从之(3)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4)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5)应傍战场开 (6)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还乡4、(2分) A 5、(2分)B 三、现代文阅读(25分)(甲)(11分)6、(3分)(1)乘公交没有零钱买票,邻座先生帮“我”垫付。(2)三轮车司机拉截没带钱的“我”,“我”后来遇到他,为表感谢,付了他十倍的车钱(3)买羊肉泡馍钱没带够,陌生兄长主动帮“我”补足了钱(意思符合即可)7、(4分)(1)“循环”:指“我”的诚信和懂得感恩获得了那位司机的好感;而司机的善良、乐于助人也赢得了“我”的好感(1分),这种好感是来而往之,彼此互有(1 分)(意思符合即可)(2)“增值”:指“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1 分)“我”后来也经常帮助别人(1 分)(或替女刷卡;给老人让座;给乞丐零钱;为弱者争辩) 8、(4分)运用神态描写(或侧面描写或外貌描写),写出那位陌生兄长的女朋友因为自己朋友对人的善意帮助,增加了对男朋友的好感与信赖(2分),从而衬托出我对那位陌生兄长的好感。(1分)(意思符合即可) (乙)(14分)9、【示例】我的工作是戳垛子,人们经常看我在墙上写诗。有一次,我才写了两句诗,人们都被锣声吸引,跑去看猴了。这让我感慨“读诗书何如学玩猴”(这让我产生改行牵骆驼的念头)。(3分,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10、C(3分)11、(4分)(1)⑴原句将“秃着”“黑着”“钝着”单独列出,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更能表现先生书写工具简陋破旧,家境贫寒,生活窘迫。(2分) ⑵运用比拟(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先生写字技艺娴熟,态度认真,他把感情也融入在写字中。(2分) 12、说明:本题4分,分层赋分。 第一层:只关注表层内容,思维单一肤浅,表述较笼统。(1-2分) 【示例1】我认为先生不会改行牵骆驼。因为先生对牵骆驼看麻衣相的人,是“从来瞧他们不上眼的”。 【示例2】我认为先生(可能)会改行牵骆驼。小说结尾处,先生感叹“读诗书何如学玩猴”,他已经产生了“改行牵骆驼”的念头。 第二层:能结合小说内容或主旨进行分析,理解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2-3分) 【示例1】我认为先生不会改行牵骆驼。因为先生很有自尊心,他对牵骆驼看麻衣相的人,是“从来瞧他们不上眼的”。先生要把他的先生给他的那些诗、那些文再给出去;如果改行牵骆驼,就无法完成他的愿望。结尾处,先生说“改行牵骆驼”,是一种无奈的自嘲。 【示例2】我认为先生(可能)会改行牵骆驼。因为戳垛子本来就不是很体面的职业,小说最后,人们都跑去看猴而不再看先生写字,先生感叹“读诗书何如学玩猴”。人们的冷落,已经让先生产生了“改行牵骆驼”的念头。为了谋生,他可能真会这么做。 第三层:能结合小说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3-4分) 【示例1】我认为先生不会改行牵骆驼。先生是个自尊、正直、有文化使命感的人,他向来对牵骆驼看麻衣相的蒙人行径看不上眼,他因为学生少了教不成书才戳垛子,他要把他的先生给他的那些诗、那些文再给出去,他认为“古人的诗文都是好的”,他要为传播文化而尽力。先生感叹“读诗书何如学玩猴”,是对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的慨叹,但他绝不会因此而真的改行牵骆驼。小说以此来表达对坚守传统文化、并尽力传播文化的人的赞美。 【示例2】我认为先生(可能)会改行牵骆驼。先生饱读诗书,致力于传播文化,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小说最后,人们都跑去看猴而不再看先生写字,未完成的“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冷落。而戳垛子本身也不是很体面的职业,为了谋生,先生可能真的会“改行牵骆驼”的。先生改行去从事自己瞧不上的行业——牵骆驼,是对人们冷落文化的不满和无奈,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有助于突出小说主旨。四、文言诗词阅读(17分)(一)13、鸟(1分) 寄寓了舒畅愉悦之情(1分) 14、动(1分) 夸张( 或化静为动)具有美感,表达诗人看到美丽江水时怦然心动的愉悦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可参考七上《语文作业本》第13页)(二)15、(C)(2分) 16、(4分) (1)约定(2)舍弃(3)才(4)害怕,担心17、(4分)(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2)以前吴起外出,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18、(2分)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附【乙】文参考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返程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五、语言运用(35分)19、小作文(5分)。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酌情给分。20、大作文(30分)。评分标准改卷者自定。写作思路(仅供参考)“我管住了自己”表明“我”懂得了自制和自律,可以是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可以是战胜自己的缺点。“终于”说明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面对各种诱惑时的摇摆不定到最后的坚定拒绝,最终成为一个自制自律的人。并且注意题目中的时间限定词“今天”。写作时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一件能体现自我成长、自我蜕变的典型事件。
八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三)
一.你真的会积累吗(30分)1.请将以下文字填补完整(4分)哲人曾说:“màn(▲)舞于云端,不如贴地徐行。”生命的原本节奏,我想,应是缓慢平和的,似江之水chán chán(▲)流动;似舟上yú(▲)歌,黄昏之晓,余音niǎo niǎo(▲),不绝如缕;似西藏古寺的向晚钟声,轻轻然,铿铿然。2.古诗默写(10分)(1)《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句子是: ▲ , ▲ 。(2)《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 , ▲ 。(3)古诗词中的抒情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如曹操的《龟虽寿》“ ▲ , ▲ 。 ▲ , ▲ ”体现了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二是借景抒情。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如《庭中有奇树》“ ▲ , ▲ ”抒发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3.翻译字词(8分)(1)良多趣味 ▲ (2)至于夏水襄陵 ▲ (3)盖竹柏影也 ▲ (4)猛浪若奔 ▲ 4.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填序号)(2分)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置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正是因为如此,解体案绿叶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得赞美。 ① 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 ②涌动着的却是一种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5.名著阅读(6分)材料一: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材料二: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材料中的“他”是指 ▲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4分) ▲ 二.你真的会阅读吗(40分)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成长,有时只是瞬间(15分) 16岁的我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来源:学_科_网]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6.通读全文,概述本文的故事。(3分) ▲ 7.第二自然段“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3分) ▲ 8.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3分) ▲ 9.“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看法。(5分) ▲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 ②江隈:江岸弯曲处10.诗歌第一句中的“ ▲ ”“ ▲ ”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 ▲ ”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6分)1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第三部分(古诗词阅读)[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丙]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①,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①嶔崯:形容山高。1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溯 ▲ (2)东 ▲ (3)去 ▲ (4)悉 ▲ 13.翻译。(4分)(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 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 14.[甲]文从不同季节写三峡水的特点,可用[丙]文中的“ ▲ ”来概括。(1分)15.[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 16.下列对甲乙丙三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 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B、甲乙丙三文都写到了“石”,都写出了山石高大巍峨的气势,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姿。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17.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色高手。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 ▲ 三.你真的会写作吗(50分)18.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反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你真的会积累吗(30分)1.(4分)曼、潺潺、渔、袅袅2.(10分)(1)柴门和萧条,孤兔翔我宇(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3.(8分)(1)的确、实在(2)上(3)句首表原因(4)飞奔的马4.(2分)②③5.(6分)(1)埃德加·斯诺(2)《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二.你真的会阅读吗(40分)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6.16岁时,自卑的我因为美术老师欣赏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7.美术课前“我对自己认识”:学习成绩差,不如其他同学聪明……//美术课后“我对自己认识”:(对艺术美)挺有悟性,不会比其他同学差(比其他同学还聪明)……8.【A】①排比,渲染夏日午后昏昏欲睡的氛围……②拟人,生动地表现了夏日午后的无聊、慵懒……③用“蝉儿唱歌”、“远处市音繁忙”衬托夏日课堂的单调……【B】①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我”压抑的愤怒……②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自卑的“我”显得窘迫和无助……【C】①动作描写,传神写出父亲对“我”的理解与支持……9.示例:我赞成作者的观点。成长只是瞬间的事。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自信,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
例二: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醒悟,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4分)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0.照 开 满11.这首诗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古诗词阅读)12.逆流而上 向东 距离 都13.(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2)其中比较清楚的,像是头发和胡须都有,所以给它起名为人滩。14.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15.甲文: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的氛围。乙文:营造出欢快热闹的晨景。16.B17.《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想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也难怪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叹。三.你真的会写作吗(50分)
九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三)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
(二)文学作品阅读(14分)青石碓窝阿文1我们乡下八月十五不兴吃月饼,只兴吃糍粑。舂打糍粑必须由体强力壮的中年男子才够劲。糍粑的好坏就是看舂细打匀没有。2小时候,我家里穷,母亲又有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父亲是个石匠,农闲季节,就替人家打制碓窝。碓窝由青石制成,青石很难找。所以那年月,父亲制个碓窝,就能换回三十多斤米面,供一家人吃十天。3父亲年轻时,很有一把力气。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河里涨了大水,水面高过青龙桥两米多。父亲居然把一个两百来斤重的青石碓窝背过了河。4后来制碓窝的人家少了,父亲的手艺也很少派上用场。即使偶尔有一两户人家要制,父亲打凿起来也非常吃力。因为父亲的力气衰弱很多了。5父亲打了一辈子石头,却没给自家留个碓窝。每逢中秋,偶尔有一两户人家端来一两个糍粑,父亲从来舍不得吃一口,全粘了白糖给我和弟弟吃。那时父亲常说,明年吧,明年种点糯谷,制副碓窝,让全家人把糍粑吃饱。6一年又一年,父亲却一直没有兑现诺言。我考上高中那年,父亲高兴极了,终于从青龙湾背回一大块青石,精雕细磨半个月,把碓窝打成了。父亲鼓励我说,好好读书吧,明年,咱们就有糍粑吃了。7转眼到了第二年中秋。我惦记着父亲的诺言,专门请了假回家。我以为,父亲早就打好糍粑拌好白糖豆面在大门口迎接我了。8谁知我回到家里,门却虚掩着,屋里也不亮灯,倒是病重的母亲长呻短呤着。母亲燃起油灯,泪汪汪地说:“今天过节,你爸说糯米好卖,一大早就挑去赶集了。”9我知道母亲的心里比我更难受。我止住泪水,来到老桃树下,那里有我日夜思念的青石碓窝。桃树光秃秃的,碓窝静静地躺着,里面有半窝积水,三两片桃叶被秋风轻轻一吹,银盘一样的月亮就不见了。10这时父亲回来了。他轻轻拭掉我眼角的泪水,摸出一把皱巴巴的钱,笑呵呵地说:“我正准备明天给你送去呢!早知道你要回来,我该留两斤糯米。”11当时我想,就算我不回来,你明天也要来学校呀,留两斤糯米打两个糍粑送来不一样吗?12后来,我跟父亲什么话也没说,我们背靠背坐在青石碓窝上,他望着天,我也望着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突然咳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地起身回到屋里,替母亲热了中药,合衣睡了。13直到我高中毕业,父亲也没替我打一回糍粑。那个青石碓窝,一年比一年陈旧。碓窝上的青苔,一年比一年厚实。青苔水做的,一到天冷水枯了,就“死”了,第二年春雨一来,又青绿地活了。14高考落榜的那年秋天,大概是中秋节的前十天吧,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去深圳打工。临别时,父亲用火纸包了一个小包给我。父亲没说里面是什么,父亲只是说:“想家了,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打开来看看吧。”15其实踏出家门的第一步起,我就非常地想家了。我想我的母亲,也想我的父亲,更怀念老桃树下那个青石碓窝。每次思念到极处,我就想把纸包打开,但每一次我又未曾打开。我知道那是父亲留给我的最为珍贵的纪念,我不敢轻易碰它。 16一转眼就是三年。三年来为了能让父亲过上舒心的日子,我一直没回过家。我把工资的整数都寄回去了。17前年中秋节前,我就计划好了,等发了工资,一定帮父亲捎回一盒上好的月饼。然而就在发工资的头天夜里,也就是农历八月十四的晚上,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是两个又圆又香的糍粑。18糍粑打得非常粗糙,甚至还能见到隐隐约约的饭粒。这时我才突然明白,当父亲有能力为我们舂打糍粑时,已经老了,已经没有那股劲头了。19我一边啃着父亲生平第一次为我打制的糍粑,一边打开那个纸包,里面却是一团干枯的青苔。我端来半碗水,把青苔往碗里一放,枯黄的青苔就鲜活了。20这时我才深深懂得,父亲想告诉我:人生就像碓窝上的青苔一样,时枯时荣,只要有口气,就会复活。21去年中秋前夕,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从深圳赶回家时,父亲已经入棺,只有老桃树下的青石碓窝还静静地躺在那里。22我想,父亲在最后的日子,一定是一边念着我的小名,一边抚摸着这个青石碓窝吧。23今年中秋之后,我又回了趟老家。父亲的坟头光秃秃的,而老家的土屋门前,已是杂草丛生,青石碓窝上的青苔,也越来越厚了。(选自《读者》)5.文章围绕着“青石碓窝”展开,请从文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填入下表。(3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读《唐诗三百首》(节选)吴小如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个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人的律诗,初、盛之间作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多,却篇篇都有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是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就都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此外,选辑者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三百首》中虽只读了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选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第三个特点是选辑者不仅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楼》,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选,都足以说明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再者,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如《长相思》《月下独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奉先咏怀》而取《望岳》《赠卫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也是同一道理。9.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唐诗三百首》中,盛唐重要的作品都网罗在内,盛唐诗是其最突出、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B.《唐诗三百首》完成了在浩如烟海的唐代作家、作品中选辑出能较为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全貌的诗歌的使命。C.李白的《长相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望岳》、《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对于初学唐诗的人来说,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D.陈子昂、崔颢、王之涣等作家的作品虽然不多,但《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鹳雀楼》等作品具有概括性和示范性而入选《唐诗三百首》。10.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作者肯定《唐诗三百首》选本的原因。(3分) 11.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下面这首诗为何被选入《唐诗三百首》。(5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古诗文阅读(5分)中秋月[宋]晏殊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③[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素娥:嫦娥。③此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12.两首诗中的“中秋月”都具有 ▲ 、 ▲ 的特点。(2分)13.两首诗都是通过描写中秋月来抒发情感,那么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 (五)文言文阅读(14分)【甲】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欧阳修传(节选)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1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宴酣之乐( ▲ )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3)读书辄成诵( ▲ ) (4)晚更号六一居士( ▲ )15. 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17. 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语句,谈谈你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认识。(4分) 三、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世界以它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歌声做报酬。 ——泰戈尔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读了上面的两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一次月考答案一、积累1.(3分)娇 嘶 绪2.(10分)戍鼓断人 人迹板桥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4分)(1)同嘱,嘱托 (2)日光 (3)停息(4)裹、围二、阅读4. (1)(2分)设计合理即可,如举办诗歌朗诵会;举办诗词大会;开展诗歌创作比赛(2)(3分)①全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②它不仅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形象,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象征。③当我们面对人生低谷或是遭遇坎坷时,这首诗可以给予我们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5.(3分)(1)考上高中那年(2)父亲终于打成了自家的碓窝(3)父亲给了“我”一包碓窝上的干枯青苔或者 父亲始终没替“我”舂打过一回糍粑【写出任意一点均可】6.(2分)我知道孩子内心有多么渴望吃到我亲手打的糍粑,今天让他失望了;我一定要尽快改善家里的生活,让老婆的病快点好,尽早兑现对孩子的诺言,让孩子过个快乐的中秋节。7. (4分)①因为青石碓窝是极具故乡特色的典型意象,它是“我”思家情感的寄托,它不仅承载着家人对“我”的爱,也承载着“我”对家人的回忆与深情;②它见证了父亲体强力壮的过去,见证了“我”的成长。【每点2分】8.(5分)分层赋分第一层:思维肤浅,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1分)示例:中秋节本应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但父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难免令人伤感。第二层:理解较为深入,能从两个角度去考虑。(酌情给2-3分)示例:①中秋节本应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但父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难免令人伤感;②文章结尾又一次写道青石碓窝,与前文相照应,它记载了父亲的一生,陪伴了我成长,如今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老家也日渐荒芜,不免触景生情。第三层:思维全面、深入,能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并进行一定的升华。(酌情给4-5分)示例:①中秋节本应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但父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难免令人伤感;②文章结尾又一次写道青石碓窝,与前文相照应,它记载了父亲的一生,陪伴了我成长,如今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老家也日渐荒芜,不免触景生情;③长久不用的碓窝上青苔长得越来越厚,自然回想起了三年前第一次出门打工时,父亲留给我的最珍贵纪念,是青苔让“我”想家时有了情感的寄托,其一遇水便复活的精神,让“我”无论在外生活多艰难,都不轻言放弃。虽然最后一段描绘的画面是萧瑟凄凉的,但最后作者目光聚焦在越来越厚的青苔上,表明作者理解父亲当初的用意,父亲离去后,他会继续勇敢坚强地生活,积极创造更鲜活灿烂的明天。9.(3分)C10.(3分)①选辑者的态度非常公允,去取之间也相当审慎精确;②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唐诗,选辑者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但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入选诸家中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③能统筹兼顾同一作家在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④不仅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有名的作品;⑤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少写酌情扣1-2分】11.(5分)①孟浩然是盛唐有名的诗人,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首联和颔联描绘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景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极具盛唐气象;②颈联和尾联意在求仕,但不直接告白,巧妙地以钓鱼为喻,不露乞怜痕迹,独具特色;③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为人们所熟知,选入这首投赠诗可以使读者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每点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12.(2分)清、冷(寒)、圆【写出其中2点即可】13.(3分)不一样。晏殊《中秋月》中“此夕羁人独向隅” 意思是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表达了凄怆的游子心情,流露出了一种浓厚的乡愁。苏轼《中秋月》中“此生此夜不长好”意思是团圆之夜如此美好,但担心不会长久,表达兄弟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的快乐,也隐含着诗人担忧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或:苏轼《中秋月》中“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句意思是明年又到何处去欣赏如此佳景良夜,抒发了诗人对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两首诗的情感各1分,结合诗句1分】14.(4分)(1)尽兴地喝酒 (2)以……为乐 (3)就 (4)更改15.(2分) 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6.(4分)(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2)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像这样,全国就可想而知了。17.(4分)甲文中写道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道凡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为政理念,这也是儒家“仁政”的体现。当前我们国家所倡导“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传承。【结合文本2分,认识2分,言之有理即可】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综合整理:部编版语文资源
精 品 资 源 下 载 方 式
▲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
回复“初中语文”直接下载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综合整理:部编版语文资源
精 品 资 源 下 载 方 式▲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
回复“初中语文”直接下载
在本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如以下等关键词,可以获取免费资源
小学语文I初中语文I试卷汇总I状元大课堂I阅读500I二单元测试I350I初中课本I小学课本I默写汇总I道德与法治I笔顺规则I字帖I数学单元测试I上册朗读I手抄报I2019班主任I四上备课I五上备课I六上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