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微课精讲

领取微课堂☞ 部编版语文资源 2021-04-30

☟☟点击蓝色标题 查看相关内容☟☟

语文资源

初中备课同步微课
名师视频教案课件预习清单一课一练必背内容写字微课
名师作文
看图写话类文阅读试卷汇总练字字帖教师用书课文朗读课后答案类文阅读试卷汇总

数学资源

电子课本人教微课
苏教微课
教案课件北师大课练北师大微课苏教课练人教课练青岛版课练
人教知识点苏教知识点人教版试卷


需要下载请拉到文章末尾









免费领取1~6年级下册微课堂内容

教学视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写作指导+习作范文

第一、事例典型

本次习作中列出的和叔叔有关的4个事例,哪些才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呢?

我们先来看事例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这个事例能写出叔叔记忆力超群吗?你或许在摇头了:“如果这样能表现一个人记忆力超群,那我也可以啊。因为只要我稍加留心,也能记住一个人昨天说过的一句话啊。”

排除了事例2,再来看事例3:

他竟然能记住我的生日。

这个事例能说明叔叔记忆力超群吗?你或许又在摇头了:“能够记住晚辈生日,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我的舅舅、我的阿姨也能记住我的生日,难道也能说他们记忆力超群吗?”

你看,这两个事例都不能表现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因此,都称不上是典型的事例。

我们接着来看事例1:

他读了一本故事书,就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下来。

我想问问你,你能读完一本书后记住故事中所有的细节吗?反正我是做不到。大多数人读完一本故事书后,也只是基本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至于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大概都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你瞧,这个事例就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最后,我们来看事例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哇喔,叔叔竟然能画地图,而且只看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这个事例,也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典型事例。

因此,在作文中,你只有选择了事例1和事例4,才能更好地写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二、细节刻画

选择了典型的事例就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了吗?

当然不能。选好素材,仅仅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好比是你到菜场买好了优质食材,我们还需要对这优质食材进一步加工,才能做成美味的佳肴。

我们该怎样加工呢?

这就需要你讲述故事时,要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展开细节的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细节描写越多,写出来的人物特点越具体。

 

三、写作技巧

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当然还少不了其他的一些写作技巧哦!

比如说,通过对比写出人物;比如说,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这些方法,你一定不会陌生吧。


欣赏范文,把握技法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

平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讲啦,要认真写作业啦,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一天唠叨得没完没了。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临近期中考试的时候。头几天妈妈就把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对我说了好几遍。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我听了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心想,妈妈真能唠叨!到了考场,等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一看试题很简单,就飞快地写起来。不一会儿,卷子就答完了,我刚想交卷,看见别的同学仍然在认真地写着,我的耳旁忽然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于是我就认真地检查起来。当检查到第四题时,发现第一小题因为马虎答错了。我急忙把它改过来。为了防止再出错,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直到认为没有一点儿错的地方我才交了卷。宣布成绩了,我得了100分。我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1)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习作选取了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3)习作通过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①外貌描写(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表现了妈妈和善的特点。②语言描写(“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③通过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反衬妈妈的特点(“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我”心里活动的变化一方面突出了妈妈的特点,另一方面照应了主题,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总评: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外貌、语言描写表现妈妈的特点。“我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叙事后的议论,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1)选择具体事例。(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3)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范文一:不一般的老爷爷

街上又飘来烤红薯的香味,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爷爷。在我们学校门口的东侧,有一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跟别人相比,他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老爷爷大概60岁,虽然天天跟煤炭打交道,但是他经常穿着一套白衣白裤,干干净净的,衬着他那张黝黑的脸,给人一种干净质朴的感觉。

老爷爷烤红薯,火候把握得很好。大大小小的红薯,放在烤炉里,什么时候哪个红薯要翻身了,哪个红薯要出炉了,他只要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就一清二楚。他烤的红薯不生不煳,诱人的香味常常透过教室的窗户钻进我们的鼻子里。

老爷爷从不吆喝,可他的烤炉前,一到放学就围满了孩子。你爱吃甜甜软软的红心薯,还是香香粉粉的白心薯,只要你买过一次,他就不会弄错。下次再来时,他拣出的红薯,保准合你的心意。

老爷爷非常讲究。他的炉子旁边有一个自制的垃圾桶,在他摊位周围的空地上找不到一点儿垃圾。不管哪个孩子把剥的红薯皮扔在地上,他都会弯着腰捡起来。下次那个扔红薯皮的孩子来了,老爷爷准会笑着说:“你剥的红薯皮,放到我这儿,我来收拾。你要知道,你是一个有文化的学生呀!”我每天放学回家,总会看见老爷爷的垃圾桶里堆得冒出尖儿来的红薯皮。

现在,我有三年没有见到老爷爷了,可是他的白衣黑脸、香喷喷的烤红薯,还有那个自制的垃圾桶,我都还记得。

点评:小作者在开头点题,中间则通过典型的事例具体讲述老爷爷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行文结构非常清晰。另外,小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位不平凡、不一般的老爷爷,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范文二:“贪吃强”

“报——告!”一个憨厚又带有节奏的报告声打断了老师的讲课。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向了教室门口。

教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条缝,门后探出一张圆乎乎的脸,一双小眼睛往教室里快速地扫了一下。接着,门缝越来越大,一个矮胖、大脸、小眼睛的男生挤了进来。

“贪吃强!”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班上发出一阵响亮的哄笑声。“贪吃强”不由得眯起眼睛,脸红得像块大红布,油乎乎的小嘴噘了起来,在老师的允许下嘟着嘴回到了座位上。嗯,这就是我们班的“贪吃强”,做事慢半拍,贪吃却是出了名的!

那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和“贪吃强”一起逛街。大家逛文具店、商场,“贪吃强”却在搜索美食!“云南过桥米线”“武汉热干面”“南京珍珠包”……在每一处美食摊点前,“贪吃强”的脚都像被粘住了一样,迟迟不愿走。最后,我们只能任由他,独自“单飞”了。

天黑时分,我们班的微信群被“贪吃强”的妈妈找孩子的信息刷屏了——“谁见我家强子了?”“哪位同学和我家强子一块儿走的?”

当看到这些信息时,我和同学们立马告诉了“贪吃强”的妈妈,并和她一起去那条街找“贪吃强”。当我们找到“贪吃强”时,他正在吃烤肉串呢!他面前桌子上的竹签、铁签都堆成了小山。他已经吃得满嘴都是油,肚子溜圆儿了!

“强子,你妈正找你呢!”“来了啊,哥几个,一起,一起……”说着,“贪吃强”用肉乎乎的手拉着我们,让我们坐下来,然后又开始了一番新的“战斗”!

看着“贪吃强”这样子,他妈妈可真是哭笑不得。

唉,“贪吃强”,你啥时候能改了贪吃的毛病呀?

名师点评:小作者用“扫”“挤”“眯”“噘”等一连串动词,描绘出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形象;又描写了“贪吃强”通过一起逛街时的行为表现,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他贪吃的特点。结尾一声感叹,深藏了“我”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范文三:迷糊的妈妈

我的妈妈留着一头清爽洒脱的短发,有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边眼镜,再往下就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了。妈妈个子不高,体型偏瘦,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似的。

看了我的描述,你一定觉得我的妈妈是个很精明的人。哈哈,那你就被她的外表骗了。其实我的妈妈常常犯迷糊。有时候,她把米洗好了放进电饭煲里,就去炒菜了,等她菜都炒好了,才发现电饭煲里的米还没开始煮;有时候,她早上急急忙忙地出门上班,过了几分钟,又听见她“咚咚咚”往回跑的声音,不用说,肯定又有什么东西忘带了。

有一次,她在屋子里东翻西找,我问:“妈妈,您找什么呢?”妈妈一边找一边皱着眉头说:“找笔呢,刚才还在这儿,怎么一会儿工夫就不见了?莫非长腿跑了?”看她着急的样子,我也帮着找。可是,桌子上没有,沙发上没有,抽屉里也没有……笔到底在哪儿呢?忽然,我看到妈妈的手里正拿着一支笔,便问她:“是您手上拿的那支笔吗?”“咦,原来在这里。”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

瞧,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迷糊的人。可是,她的迷糊在我的眼里正是她的可爱之处!

点评:小作者先描写了妈妈的外貌,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些妈妈犯迷糊的事情,接着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把妈妈犯迷糊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这样,习作不仅结构清晰,而且通过前后对比带来的反差让人对妈妈的“迷糊”印象更加深刻。结尾再次点题,并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学生习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点击课文题目即可查看微课堂)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

第2课《祖父的园子》

第3课《月是故乡明》第4课《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近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第5课《草船借箭》

第6课《景阳冈》

第7课《猴王出世》

第8课《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我们来演一演》

习作《写读后感》

第三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 1《汉字真有趣》

遨游汉字王国 2《我爱你,汉字》

第四单元

第9课《古诗三首》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1课《军神》
第12课《清贫》单元习作《他____了》
第五单元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第14课《刷子李》
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
第16课《田忌赛马》
第17课《跳水》

-End-

课本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频来源:人教数字校园  图片来源:七彩课堂等综合整理和编辑:部编版语文资源 (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文档电子版免费获取方式


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回复“微课堂”免费下载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看更多微课堂


请点亮“在看”☟☟
查看更多精品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