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与时代的联结者——西方背景画廊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界中,有一批带着海外背景的当代艺术画廊,它们创立的契机、进入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工作的方向各有不同,却都带来各自独特视角下的经验和资源。在中国发展多年,这些拥有成熟经验的画廊,一直都在坚持着它们艺术选择的标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持续关注,对于深层文化交流的矢志不渝。作为国际化的平台,吸引外国艺术家走入北京艺术界,也尝试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广至全球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作。
对于画廊的经营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挑战。观察不同代际的画廊团队,如今年轻一代的运营者们,在坚持着初代创始人的理想的同时,也正做着多样性的尝试,不断为我们带来启迪。
那时候一切都是挑战,但我们有无限的热情、活力和新鲜感。
常青画廊 | Galleria Continua
圣吉米那诺,北京,哈瓦那,穆琳 | San Gimignano, Beijing, Habana, Les Moulins
常青画廊北京空间
常青画廊于1990年由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洛伦佐·飞亚斯奇(Lorenzo Fiaschi)和莫瑞西欧·瑞哥罗(Maurizio Rigillo)三人在意大利创办,北京的画廊是他们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2004年,现任北京空间总监的白飞德(Federica Beltrame)女士和创始人之一的洛伦佐见了面,并把他带到了798艺术区。工厂建筑留下的岁月和历史的痕迹,对艺术、文化、表演、音乐感兴趣的人在这里聚集,时时上演的地下活动,都让他认为这真的是“应该去的地方”。在2004年底,他们发现了如今使用的这个空间,在那个时候还是一个雕塑车间,美院的学生在这里工作。画廊在接手之后,开始改造场地,保留了建筑本身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常青画廊就这样进驻了798。
白飞德(Federica Beltrame)
常青画廊北京空间总监
“那时候一切都是挑战”,白飞德回忆常青画廊北京空间初创时的经历,“就我自己而言,不仅在中国的经验很少,而且中文不熟练,沟通也很难。我们必须开始像开一家外国公司、像外国投资资本那样开始运营画廊,这真的是非常新的经验。但最后,来自团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热情以及新鲜感,使人感到很有活力,我们最终顺利地度过了那相对艰难的一段时期。”
常青画廊呈现作品的方式往往是由艺术家特别为画廊空间创作的。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一个特定场馆开设展览,同时观众通过观展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场域,这对于当时的画廊、艺术家和观众来说都是一个难关。在2007年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展览中,一件主要作品《升华》(Ascension)就彻底地改变了画廊的空间:展厅入口变成了一条幽暗的回环通道,走到开阔明亮的展览中心,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如气旋般被吸入到顶部巨大的铁皮管道中。
安尼施·卡普尔《升华》展览现场,2007年
“早期在北京做这样‘极简’的展陈是非常少的。我记得很多观众都在问——作品在哪里?这件作品的意义什么?所以画廊得做很多阐释工作,带着大家去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们始终坚持应该通过画廊的工作,让观众更享受艺术家所创造的那些作品。随着走入美术馆和画廊的公众越来越多,提供必要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希望从自己出发,通过相互交流,为大家带来一些可供参考的、体会艺术的观点和角度。”过了五六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起这个展览的种种细节,这时她才发现,展览已经在大家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常青画廊大型的展览实践中还包括由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用纸板在中央大厅和镜室里建造的巨型迷宫,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在封闭的场馆里重现了一片大海,等等。
安东尼·葛姆雷《屯蒙》展览现场,2016年
白飞德在中国生活了十八年,她眼中的北京,有更多酷的人,创作更放松,艺术不那么咄咄逼人。“我觉得在这里很安全,有家的感觉。” 常青画廊刚刚庆祝了他们在中国十五周年的纪念日,与此同时,Anish Kapoor 也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太庙举办了大型展览。艺术家于本土美术馆系统的亮相和发声,画廊在其中起到了宝贵的推动作用。
《安尼施·卡普尔》太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9年
如果没有使命与责任感,那么画廊将只是一门生意,而不是一种现象。
博而励画廊 | Boers-Li Gallery
北京,纽约 | Beijing, New York
博而励画廊北京空间
2005年,德国策展人包文鳞(Waling Boers)与中国策展人皮力结识,开办空间参与并展示当下的中国艺术,这便是博而励画廊的前身。2016年,拥有丰富经验的贾伟女士加入博而励画廊成为合伙人。在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博而励画廊经历了中国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进程,也步入第二代的画廊经营中。
贾伟
博而励画廊运营合伙人
来梦馨
博而励画廊运营总监
贾伟认为,在学术判断、专业能力与标准方面,每个画廊都应当逐渐建立他们独有的公信力体系:“尤其是在中国的环境中,画廊肩负着推动和推广当代艺术的责任与使命,要坚持探究带给了公众、藏家和艺术家什么样的价值。如果没有使命与责任感,那么画廊将只是一门生意,而不是一种现象。”今年在博而励画廊呈现的大型群展《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由著名策展人鲁明军策展,由50位艺术家、总计100余件左右的作品构成,配套了很多历史与文献资料,并结合当下年轻艺术家的新创作,以一个新的观看方式呈现与“星星美展”相关的历史话题。谈到未来的筹划,贾伟说画廊其实有一个“温柔的野心”,希望这个展览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巡回展出,并欢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其中,因为“一个具有美术馆气质的展览,是非常具有价值与意义的”。
《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展览现场,2019年
谈及公众,她还说道:“很多人认为年轻人来看展只是追求流行与时髦,只是拍上几张照片后就离开了。而据我观察,也有很多观众其实是在非常认真地阅读文献与观展,他们并不是在朝拜某一个领袖,而是有其个人独立的见解。让我惊喜的是,无论是画廊还是观众,我们都在成长。现在画廊也善用自媒体与网络平台引导,大方地推广认为有价值的艺术家,去创造更多画廊品牌的公信力。” 线下方面,博而励画廊也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公众活动。博而励画廊的运营总监来梦馨介绍道:“我们每个月会参与举办一次“夜游画廊”项目,延长展厅开放时间至夜间,欢迎上班族在下班后,与家人、朋友相约前来看展;博而励实验室 BLG LAB 则是与艺术家们共同发起,邀请公众来画廊体验包括行为艺术在内的更多新颖的艺术形式;而新开辟的临街空间 ROOM 6x8 则结合了当代艺术与家居生活,为大家提供交流、分享、倾听的独特场所。”
ROOM 6x8 现场,2019年
生活中与工作上的交流,使画廊和艺术家之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香格纳画廊 | ShanghART Gallery
上海,北京,新加坡 |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City
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还没有出现为当代艺术而设的施展舞台,而香格纳画廊的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希望可以为艺术家服务,把艺术作品带进大众视野。他平时与艺术家密切交流,邀请朋友到家里办展览。后来,上海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开业,吸引到很多外宾,他看到了借这个窗口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契机。于是,香格纳画廊从酒店二楼走廊上的一张办公桌开始渐具雏形,经过二十年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画廊之一。
何姗
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运营总监
从上海到北京,香格纳画廊选择了在更纯粹、安静的草场地艺术区开设了它的北京空间,这里的自由度高,能够包容各种形式的作品和展览。纵观近几年的展览记录,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当代艺术领域能涉及到的媒介,艺术家的背景和所在地域也非常丰富。“我们不希望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而是去拥抱更多的可能性”,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的运营总监何姗说:“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更广泛地去接触和寻找新面貌的艺术家,因此这两年大家能看到我们在尝试一些之前比较少接触的项目。”
《麦拉蒂·苏若道默:I LOVE YOU》展览表演现场,2018年
香格纳画廊的北京团队相对年轻,与一部分合作艺术家处于同样的代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艺术家和画廊的工作人员相互倾听、相互讨论,达成一致或彼此让步,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艺术家林奥劼的展览《有空调的热带能出哲学家》,从方案草稿的设计到布展开幕,画廊团队和艺术家之间都在相互学习,彼此间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跟艺术家交流比较密切,经常去跟他们聊天,谈谈生活上或创作上的问题,也尽力帮他们寻找一些新的可能和机会。通过长期交流,我们在展览、研究和出版中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会相对准确。而生活跟工作上的交流很多时候是相互交融的,我们和艺术家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断见证他们在不同地方、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
《林奥劼:有空调的热带能出哲学家 》展览现场,2018年
好的艺术有普遍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就是传达这种普世的东西。
麦勒画廊 | Galerie Urs Meile
卢塞恩,北京 | Lucerne, Beijing
麦勒画廊北京空间
成立于1992年的麦勒画廊在瑞士卢森和中国北京开展工作,麦勒画廊的合伙人小麦(René Meile)曾在苏黎世和北京求学。2005年麦勒画廊北京创立之时,小麦曾随父亲乌斯·麦勒(Urs Meile)来到中国。从画廊基层员工到如今成为画廊合伙人并分管亚洲地区业务,小麦与麦勒画廊在中国一道成长,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日臻成熟。
小麦(René Meile)
麦勒画廊合伙人
“90年代我的父亲来到中国,最初是为了邀请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去国外做展览。那时候在中国还没有太多正式的当代艺术展览机会,当时合作的几个艺术家问我父亲想不想在这里开设一个空间,让他们也可以在国内展示自己的作品。2005年,麦勒画廊在草场地有了一个空间,那个空间比较安静,比现在小多了,它更多的是地下模式,我们在那里做展览、工作室和驻地计划。”从2017年开始,麦勒画廊来到798,这里空间的构成和自然光,给予了很多新的可能性,用更灵活的方式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而如今,麦勒画廊的草场地空间依旧持续地为艺术家提供驻地创作的机会,邀请他们到北京来创作。
《王兴伟:面相之谜》展览现场,2019年
在画廊周北京2019期间,麦勒画廊呈现了中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艺术家王兴伟的展览,该展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展出之后,再次回到北京的画廊空间展示,吸引了很多海内外观众。“那绝对是在我们短暂历史中的高光时刻”,小麦说:“也许西方人和中国观众的解读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相信好的艺术家会传达某种普遍的信息或价值。我相信和我们一起工作的艺术家们都有这样的能力,创造出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这样的创造比‘艺术’的范围更广。尤其是最近,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国家开始封锁、建造边境墙。我觉得艺术也可以对此有所回应,以某种方式,促进跨境对话。”
左:《曹雨:尤物》展览现场,瑞士卢森,2019年
右:《曹雨:我有水蛇腰》展览现场,中国北京,2017年
谈到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小麦说:“北京有一种令人惊讶的对艺术独立的态度。这里的艺术从业者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坚信他们所做的事情。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坚持长期地工作,才能帮助不同背景的观众了解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还有从整体意义上说,中国和北京是什么样的。”
成为当代艺术画廊的一大荣幸就是可以与艺术家合作,观察并支持他们数十年来的发展。
墨斋 | INK Studio
北京 | Beijing
墨斋北京空间
2012年,来自美国的余国梁(Craig Yee)、雷澄泉(Christopher Reynolds)、独立学者及策展人林似竹(Britta Erickson)博士在中国创立了墨斋,三位创办人在旧金山先后师从于著名收藏家曹仲英先生,他们对水墨以及中国哲学、文化艺术的共同热爱为墨斋的创办奠定了基础。
余国梁(Craig Yee)
墨斋创始总监
墨斋在创办初期就树立了严格的标准:第一,每个展览的写作和研究,须达到学术水平,成为后来研究者所能引用和参考的资料;第二,为了帮助观众获得理想的观看体验,作品的展出应以美术馆级别的制作来实现;第三,每年最多做四场展览,专注于展览的品质而非数量。从首展《郑重宾:占物术》开始,墨斋就一直支持艺术家创作出具有中国古典或历史视野的东亚艺术。画廊对艺术家的选择在“基于传统脉络,又在观念上面向国际”的思路上展开,并凭借着国际化的视野以及高水准的展览和学术梳理,将当代水墨推动到国际艺术视野。
《郑重宾:占物术》展览现场,2013年
余国梁作为创始总监之一,他坦陈:“成为当代艺术画廊的一大荣幸就是我们可以与艺术家合作,观察他们的发展并支持他们数十年来的职业生涯。墨斋与艺术家合作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做回顾性的工作。” 例如,画廊周北京2019期间李津的个展《骨与肉》,对艺术家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进行了大型回顾并作了基础文献研究,为艺术史的调研铺垫了基础。在展览结束后,墨斋团队记录和梳理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关其展览的学术研讨,展览影像实录以及各角度的艺术批评文献等,梳理出清晰的思想与艺术的全程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展览也是一场小型但专业的机构类展览。
《李津:骨与肉》展览现场,2019年
艺术经营的故事,贯穿其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社会和行业的体察和关注。在这些拥有西方背景的画廊的历程中,回眸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它们经历过环境的更迭,见证了前沿艺术的勃发,成为连接中国与国际、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多年的耕耘仅仅是个开始。在这些画廊今后的经营规划里,专业与专注、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是他们的共识。他们在中国这片丰富的土壤上,与本土的艺术从业者们共同激发出了新的活力,未来它们还将经历不同代际的探索,保持创造力和延续性,参与书写承前启后的当代诗篇。
延伸阅读
画廊周北京2020实习生招聘
邀你共赴一场春日里的艺术盛宴
发现未知的艺术与自己 | 揭幕画廊周北京2020预告片
画廊周北京2020新闻发布会及参展名单公布
SAVE THE DATE | 画廊周北京2020蓄势待发
站在第一个「十五年」
回看中国当代画廊的「少年时代」
一个当代艺术收藏者的选择之路
画廊周北京「私享客厅」藏家分享会回顾
在美术馆里长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Click ! 在二十个“非典型”空间里
有北京艺术地图的另类打开方式
暑假剧荒?画廊周北京请您看片儿!
关停和搬迁风波之余,
北京当代艺术圈即将迎来新格局?
展览、对谈与互访,中瑞两国当代艺术交流初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