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令欢房间里的大象

龚贞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在新经济投资上并不太适应,弘毅的转变是错的吗?




 | 龚贞

编辑 | 喻世言




1

变与不变




弘毅变了。


就投资的角度,这家老牌PE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落点,从第五期PE基金开始明确转向,从制造业往文化、消费转,到第八期PE基金的时候再看,投资组合里边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头部企业了,比如头条、ofo、wework。在wework上,2016年弘毅就联合发起中国财团向其投入了7亿美金。


7亿美金什么概念?有个统计说是约等于当年中国投资人投向共享经济的资金总和。随后战场快速扩容,2017年ofo做E轮融资,弘毅联合两家巨头领投,规模还是7亿美金。


可共享经济居然成了大坑,孙正义都栽了大跟头,也所以难怪很多人对弘毅在新经济投资的表现有疑问。赵令欢6月份出面谈了谈wework的问题,大意还是认为这家企业虽然现状有亏损,但方向性没问题,还是代表了数字经济的未来。可转脸到10月份又传来上市失败的坏消息。


起家的手艺国企改制如何呢?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连续传出弘毅减持城投控股的消息,按照当时的股价和减持计划,弘毅很难说有丰厚的回报。


在新经济投资上折了一阵,国企改制机会也放缓了,如今势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弘毅的转变是错的吗?


英语里有个说法叫“房间里的大象”,就是指那些具体地、庞大地存在着,却被忽略或者忽视的事实。从投资业务来说,赵令欢房间墙角的这头粉红色的大象已经膨胀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他看到了吗?他是何时开始应对的?


这个问题要拆开来谈,首先对弘毅来说,关于变化,还真不是最近几年为了顺应潮水方向的策略,而是从2003年成立之后,一直存在的一个事实。尤其在刚成立的几年节奏更快,比如最初赵令欢要求所有人一致瞄准国企改制项目;到2004年,开始尝试民企模式;再到2007年下半年,跨国并购实验开始。


其次,弘毅的变化,也远不止于增加投资了新经济这个方向——当然赵令欢对其有另一个口径叫“数字化”。反而是从更早的时间点上就看到了这头大象,就把整个投资逻辑延展了出去。


有必要绕回去谈一谈PE行业的转变契机。整个一级市场的泡沫是长期积累出的慢性病,发病时间是2018年一二级市场明确倒挂。这个过程里边,最被挤压的一个局部就是靠近二级市场的部分,从growth到pre-ipo,或者干脆说整个PE投资的套利空间都被空前的压缩掉了。所以要变,一定不是最近一两年的事,对于PE基金来说,应该是在持续地寻找出路,弘毅对“寻求改变”这件事也显然没多少心里包袱,很早也就动了起来。


在链条上找出路逻辑就很清楚,就是两头,一个是往前面的VC阶段走,一个是往后边延伸开枝散叶。对弘毅来说,新经济投资可以视为向前的试水,而一方面在联想框架下不好执行,毕竟还有君联和联想之星在前端,再一个也确实业务上衔接得不好,撞上了共享经济泡沫。


不过另一头如今是实实在在地延伸出去了,大概三年前弘毅就在筹备地产金融基金,到去年年末已经对外宣称超过了100亿人民币规模,这块业务显然是在快速增长的过程里,按去年弘毅董事总经理鲍筱斌的说法是希望五年内达到600亿——要知道2018年弘毅披露的整个AUM是700亿人民币——地产基金规模放进来,可以想见整个弘毅的AUM会出现一波爆发式增长。另外二级市场也很早就在参与,海外对冲基金和A股的公募基金也都先后设立起来。


所以这就是个挺辩证的话题,弘毅在变这个事实反倒证明了赵令欢没变。而且从业务演变来看,黑石当年就是从并购开始一路走到地产、二级市场这些板块上来的,以弘毅为代表的这些国内PE如今的变化路径oldschool得很。


投资市场上,PE这个局部受到最高强度冲击的时候,弘毅这些机构早已拉开架势,把产品线和AUM叠加上去了。就好比当你必须要承受某个力度击打,延展受力面积也是个挺聪明应对策略。


按照柳传志很早前就给弘毅定下的“价值创造,价格实现”的八字理念来讲,赵令欢也在继续执行它,只是策略上很有意思,是在阶段性地把“价格实现”后置,拉长战线,重新积蓄一波“价值创造”的势能,对投资行业来说其实也如是,需要学会在更长的周期里去制定审视和评价标准。




2

人物履历

 



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曾担任江苏无线电厂车间主任和分厂厂长等职;

1987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北伊利诺依州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物理学硕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任全球最大的调制解调器制造商罗博天科(U.S.Robotics)副总裁,参与主导信息产业大宗合并计划——3com并购U.S. Robotics项目;

曾任英飞列(Infolio)、沃德恩(Vadem)的董事长兼CEO;

2000年,出任美国艺嘉登风险投资公司(eGarden)董事总经理;

2003年,加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创立及组建弘毅投资。

 



3

基金信息

 



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800亿元人民币,业务布局覆盖私募股权、地产金融、海外对冲基金、公募基金等。




 4

投资案例

 



国企改革:中国玻璃、巨石集团、中集集团、石药集团、中联重科、城投控股、锦江股份、快乐购

 

数字经济:字节跳动、viu、STX Entertainment、WeWork、巨人网络、完美日记


民企:天境生物、新奥股份、全亿健康、柠萌影业、苏宁易购、先声药业


跨境投资:Deem、PizzaExpress、CFIA

 

投资管理平台:百福控股、弘和仁爱

 


 

5

投资理念

 



投资很微观

 

投资是很微观的事情。宏观只能提供指导,微观才考验我们的技能。大家不要觉得投新经济就挣钱,最近这一年,投新经济亏钱的基金比投旧经济亏钱的多得多。把宏观的、中观的事情想清楚后,最重要的是要投人,圆企业家的梦想,新经济、旧经济都是一样的。投资发生在早期阶段,重点在于之后的风险以及怎么管理风险,怎么用基金的方式去做。

 

把行业和企业都看好以后,关键看领导人是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儿,有没有能力把它带大。当发现了这么一个领导人,当发现体制制约着他,让他放不开的时候,我们就投了。所以我们有一个说法叫“放虎归山”,体制机制可能是一个笼子,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市场的力量和政策的支持把老虎放到野外,它可以在那驰骋。

 

增量+存量

 

债务重组,在西方可能用市场的力量,是可预测的,而中国有政府的干预,过程可能不可预测,但是结果可预测。我们投资了很多新经济,但是同时在中国这个经济环境下,你如果不投存量,比如国企改革、传统的零售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实际上你就失去了很大的一个机会。

 

相对于前期众多成长型投资机会,大量新经济初创企业已进入成熟平台期,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面临深度市场化转型,传统制造和消费型企业亟待数字化改造,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希望拓展全球市场,中国存量经济改造与提升的市场空间巨大,这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三个转型方向。

 

国企改制洞察

 

控制权不清的时候,会扯皮。要么不做,要么控股,这是一部人的选择。但弘毅投资的中联重科,就由我们和国有股东联合运营,国有股是第一大股东,但退出了绝对控制地位,尊重董事会为企业的最高决定机构,董事长、高管都是这样选出来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得以发生。

 

绝对控制情况下,主管机构有时候用行政的方式去管理企业,也无可厚非,这是它的责任。但由绝对控制地位到相对控制甚至是相对参股地位转变的话,股东一换,思路就变了。企业它干什么就清楚了,这是最重要的。现在国企服务多重目的,企业领导人受到多种抑制,不以企业、股东、员工和客户为第一目标,这就出了问题。

 

投资“三大信念”

 

做存量改造有个好处,就是我有很多历史可循,而坏处是人们看历史,觉得今后都会是历史的简单延伸,一般错误都是这么犯的。在现在的大时代,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大时代有这么几个特色,这既是我对过去十年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穿越2018、2019、2020年的未来趋势预测,所以我叫投资“三大信念”。

 

首先,移动互联正在改变人类。如果一个企业家对数字如何影响人的生活有深层次的见地,我觉得可投性更高一些。

 

其次,中国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典型的,美国就对中国崛起十分重视,进行抑制、打压。对我们这些专业的投资经理人来说,实际上也要应对变化。并购重组,甚至发生了断层式的变化,要做的话,要认真地了解与判断趋势。我们应该是享受四季的专业投资者,春夏秋冬都有该忙碌的东西。

 

第三,深化改革正在很深层次地改变中国,这里面有很多特别有利的地方,但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我们讲宏观,做的全是微观。做微观的时候,有时候磕磕绊绊。比如今天大家信心不足,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更要强调我们是干什么的,所谓专业和老百姓的区别就是,你有点定力,因为你看得远一些。



内容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