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对失败的五大秘诀:独立思考、建立决策算法、清单思维、敬畏未知、终生学习(附达利欧经典视频) | IIR Highlights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10-18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编辑 | 白曼来源 | 正和岛内容作者 | 万维钢机构投资者评论转载,略有调整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瑞·达利欧是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他的传奇故事在一次次危机中获得加持,多次成功预测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巨大变动,最著名的是成功预测2008年的金融危机。

 

但他被全世界所广泛认知,还是因为2017年9月19日出版的《原则》(英文版)一书。达利欧将自己定位成“专业的犯错者”,他在一如股市的人生之中,深刻地洞察人性,并有其保持天然的警惕。

 

在《原则》这本书里,达利欧整理了40多年来的生活与工作原则清单,包括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这其实就是各个层次上做决策的行动清单。他提出一个极度求真、极度透明、极度开放的可信度加权的人生决策算法,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核心算法。

 

近期,达利欧也出版了新作《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还未出版中文版),在这本新书里,达利欧系统总结回顾了近现代历史上各个大国的沉浮脉络及底层逻辑,结合当下的地缘政治问题等,进行了紧贴真实世界的前沿思考。 局势瞬息万变,人们对未来的趋势判断也众说纷纭。任何预测都不可能靠大脑的记忆、人类的历史、过往的数据完全掌握。极端行情的概率增加,预测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所谓的肥尾效应,也或许是决策权重不断调整的前提。 人生最值得做的事就是“失败—学习—改进”。再具体一点,就是:独立思考、建立决策算法、清单思维、敬畏未知、终生学习。在一睹达利欧新书之前,让我们再次回顾他这套经典的原则体系。
此外,在文后,IIR特分享达利欧的两个著名视频:《成功的原则》,《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以便收藏,常温常新。
 人活到极致,无非6个字:失败-学习-改进

你要把用来实现目标的方式想象为机器。这部机器包括:


  • 你的方案,也就是必须做的事;

  • 人,能帮助你的人,以及你自己。


比较你实现的结果和你的目标,如果不满意,你就不断调试这部机器,包括调试你自己,因为你也是这部机器的一部分。



再换个说法,你整个做事的流程分为五步:


1. 有明确的目标。

2. 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 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 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 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这些步骤一列出来,你一看这也太简单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也有同感,这是因为这些步骤是自然推理的结果,想要把事情做好,肯定都得这么做。


但是魔鬼藏在细节之中!如果你深入分析其中的每一步,你会发现这套系统与一般人平常的做法非常不一样。


我的感觉是,达利欧的原则中暗含着一个精英的成长方法,那就是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去战胜自我。不是战胜世界,而是战胜你自己。


要想真正做到这些,最起码你得有两个素质。


一是灵活性,也就是你一定要接受现实,不能主观用事。


二是你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的结果负全部责任。


一般人出了事喜欢抱怨,要不就是别人对自己不公平,要不就是自己运气不好,而你要自己承担所有后果。你要知道,哪怕是在运气最不好的时候,你也有可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人之所以执行不了这么简单的程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总是沉迷于自己的主观偏好。今天咱们就重点说说,怎么才叫“面对现实”——用达利欧的话说,你得头脑极度开放。


 

怎样确定目标


目标并不仅仅是“你想要什么”。现实是你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得到。一个面对现实的人必须把目标和欲望区别开来。


我想一天到晚读小说、想多吃美食、想写出漂亮的文章,还想减肥成功,但是我知道这些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


所以你必须给你想要的东西排列一个优先顺序。目标就是你愿意放弃其他而最终争取的东西。目标是由你的价值观决定的。


咱们来分析一下价值观。当你只面对你自己的时候,你觉得你就是一切,如果你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天地之间肯定你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放在宇宙中来看,你又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咱们以前讲过天体物理学,其实考虑到宇宙之大,连地球都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你既特别大,又特别小。那我们到底何以自处呢?


达利欧说,关键在于你与世界这个“整体”是怎么“连接”的。


也许你最重视的是与家庭的连接,也许你说你是公司或者国家的人,你还可以选择与某种学问连接……你身上所有这些连接决定了你的价值。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比自己更重要):你要想好了,哪些是你最重要的连接,将来生活会不断地让你做出选择。


尼尔·泰森说:“我整天面对宇宙,可是我并没有渺小感。我的感受是我跟宇宙是‘连接’在一起的,我感觉我更自由了。”他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面对自己


每个人都说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们要的不是空喊“我要自强”“我要充满自信”之类的口号,而是“谦逊”。

“谦逊”——英文是 humility 和 humble ——绝对是个好词,我喜欢敢用“谦逊”形容自己的人。这可不是假客气,达利欧说,谦逊可以帮你克服两个认知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自我”


这个词我们用得不多,含贬义,常指被自己过度重视的那个自我。


我们多次说过,人的大脑中经常会发生争论。争论中的一派,是人的各种情感,主要由大脑中的杏仁核区负责,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的。比如说,别人一批评,我就不高兴,一说话就怕犯错,这都是人的本能,是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基本都是动物属性。


另一派则是理性,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负责。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我们的理性思考是有意识的。


如果你真要追求真理,就应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反之,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得很正确,那你就是让感性思维占了主导,你被杏仁核绑架了。


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个心理防御机制。


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所以你的本能反应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


你的出发点不是面对现实,而只是“我我我我我”,这就是自我带给我们的障碍。


第二个障碍是盲点


不同人看问题的视角很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看大局,有的人喜欢看细节。有的人是线性思维,不会拐弯;有的人是侧面思维,爱钻牛角尖。


达利欧工作几十年一个重要的人生体会就是人与人大不相同。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连想都没想到的。


把这两个障碍放一起,那么常常发生的情况就是你根据自己有限的视角做出一个判断,然后你就开始固守自己的判断,别人再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了。


所以达利欧说,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行事。能跳出自我的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弱点,这才是高手。


一般人都爱说“我们要有开放的头脑”,而达利欧更进一步,说要头脑极度开放。


 

激进式听取意见


以前咱们听历史故事,如果一个皇帝能够虚心地纳谏,忠臣批评他他不翻脸,那就算是好皇帝了。头脑极度开放,可不仅仅是别人给我提意见我不翻脸,而且是别人不给我提意见我就难受。


这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开放。你得总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没看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更好的选项;做重大决策之前,你总是想方设法把所有相关信息都搜集过来……这种心态才是头脑极度开放。


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庸》中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是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小心不做坏事的那种“慎独”,而是说常常担心有什么东西自己不知道,要主动寻求知识。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引进一个英文单词,“synthesize”。这个词大概翻译成“综合”,也是我们不大常用的一个意思。综合的意思是你主动去调研所有相关的知识,然后自己做一个综合判断。


你可能看过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其中提到最高层次的阅读,就是这个综合的功夫。这是完全主动的阅读,你要找来各种相关的书放在一起读。


达利欧这本书里一说决策的事,综合这个词就要出现好多次。你对某个问题感兴趣,不是读一本书、听一个专家说完就“听风就是雨”,你得全面考察各种意见。


但听取意见也不是谁的意见都听。达利欧有两个标准。


第一,这个人一定要是 “具有可信度的”。

可信度有个硬指标:这个人在相关领域至少有三次成功经验。


第二是这个人善于保留与别人不同的意见。


一般人争论问题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种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故意跟别人争;另一种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故意说与对方一样的意见。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在为了感情而争论。真理追求者可不能这么争论。


咱们举个达利欧自己的例子。几年前一次体检,医生发现达利欧的食管里出现了病变。医生说,这个病变很有可能导致癌症,而食管癌是不治之症……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是达利欧可能很快就要死了。达利欧非常震惊,但表现得还是比较平静。


然后他就进行了综合。


这位医生是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这已经是美国最牛的医院之一了。但是达利欧去请教另一个很牛的医院的一位医生,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那个医生说这个病可以治,但要做一个大手术把胃和食管的一大部分切除掉,而手术的成功率是90%。


达利欧一听两个医生的观点如此不同,就干脆让他俩一起聊聊,开一个三方会议。然后他就目睹了非常有意思的局面:两个医生一个说要保守等死,一个说要做大手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吵起来,两人很有职业风度,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尽可能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寻求共识,可最后还是保留各自的意见。问题并没解决,但是达利欧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达利欧又找了第三位专家。第三位专家给的意见居然是这个病很好治,只要每三个月检查一下,要是出现新的病变组织,用一个设备把病变组织切除就行了,其效果跟做大手术是一样的。
达利欧索性又找了两位医生,这两位医生都比较同意第三位医生的看法,而且他们建议先做个切片检查,看看到底有没有癌症。
综合到这个程度,达利欧心里基本上就有谱了。现在有三个专家的意见一致,而且他们提出的方案显然风险最小。
结果一做切片检查,达利欧的食管里根本没有出现什么病变,完全是虚惊一场。
这件事的教训难道不是很深刻吗?这些世界一流的专家,居然对同一个问题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在做重大决策之前,我们还真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啊!
由此得到:
1. 你得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2. 你得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3. 你得激进地面对现实。
我们从英文世界引进了两个词:自我和综合。下次再有谁固执己见,你可以问问他是不是有个特别大的自我,需要学学综合。
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一天到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特别脆弱。
如果一个人能克服这些弱点,明确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对生活就有掌控感。
 

达利欧经典视频


成功的原则: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欢迎关注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





红杉+博裕,曹曦创业做了一个对冲基金?





橡树资本马克斯最新备忘录





黑石三季报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