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 IIR
请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养老金总规模为12.96万亿元(《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其中第一支柱占比67.36%(基本养老金,全国社保基金),第二支柱占比27.31%(第二支柱作为补充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占比仅有5.33%;第三支柱中,白皮书计入的“养老目标基金”,占比4.87%,养老保险占比仅有0.46%,换算下来大约596亿元。
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正式发布,其中第六条(个人养老金投资)指出: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通过信息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向社会发布。”
历经7个月的政策接续,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基金产品名录(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今日(11月23日),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授权建设、运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立对接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中国银保信官网公布了首批7款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保险产品名单。
至此,基于IIR的追踪及理解,个人养老金的管理框架、各类可投产品、合格参与机构已初步明确到位;此后,个人养老金将真正进入实质发展期,我们每人对于每年1.2万元额度的配置意愿及产品选择,以及各家产品销售/代销机构、资金(产品)管理机构、服务机构的实际表现,将综合影响未来我国个人养老金投资市场的规模与配置格局。
继今年4月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后,2022年10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人社部发〔2022〕70号),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11月3日,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4号),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等。11月4日,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22]46号),这是在今年6月24日投资公募基金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的修订和完善(规定明确了相关公募基金产品要求: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运作合规稳健且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基金)。证监会发布的同日(11月4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11月13日前反馈)。11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规〔2022〕16号),明确了个人养老金业务范围,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个人养老金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同时,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进行全面规范,也为基金公司等个人养老金产品管理机构正式开展产品销售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可提供资金账户业务(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或指定、注销、变更等服务)、个人养老储蓄业务、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业务(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个人养老金咨询等业务服务,从IIR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还是个人养老金资金的“大管家”和最重要“产品销售渠道”。此外,通知还明确,理财公司作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可以销售本机构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应当委托与本机构不存在关联关系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托管服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等个人养老金产品进行动态监管,对不满足个人养老金业务监管要求的产品实施退出。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其中,37家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包括16家商业银行(16家银行中,有6家大行、8家股份行和2家城商行,2家城商行分别为:北京银行、宁波银行)、14家证券公司、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1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银保监会也在18日发布通知,公布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名单。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履行主体责任,尽快完成业务筹备工作,确保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系统对接等满足个人养老金业务需求。11月2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7号),《通知》共15条,主要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基本要求,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公司参与;二是明确保险公司可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等;三是规范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四是明确对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监管要求;五是对银保信公司建设维护银保行业信息平台等提出要求。今日(11月23日),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中国银保信官网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共计7款(中国人寿:国寿鑫享宝;人保寿险:福寿年年;太平人寿:太平岁岁金生;太平养老:太平盛世福享金生;泰康人寿:泰康臻享百岁;泰康人寿:臻享百岁B款、国民养老:国民共同富裕),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据第一财经报道,个人养老金银保行业信息平台是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授权建设、运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立对接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与银保监会确定的可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建立系统对接,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提供支持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至此,个人养老金,可通过证监会确立的37家基金销售机构(16家商业银行、14家证券公司、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购买首批40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个人养老金也可通过银保监会管理的主要的商业银行渠道等,办理个人养老金储蓄业务,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首批7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等。公募基金行业于2018年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其发展为公募基金服务于如今的个人养老金投资,积累了经验,并形成一定程度的产品储备。据此前新华社的报道,目前养老目标基金共188只,总规模944亿元,近千亿。首批129只养老目标基金,数量占比已达到全市场的近7成,除首批129只产品外,后续还会动态纳入更多产品。首批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中,华夏基金旗下11只养老目标基金中有9只产品入选,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旗下8只产品被纳入名录,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安基金分别有7只、6只、6只产品在列,以上基金公司入选产品数量位居第一梯队。各家基金公司已陆续公示名录产品新增Y份额。Y份额专门为个人养老金设定,参与者需要时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Y类基金份额。2022年3月4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2〕4号),提出“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养老需求和特点,探索开发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事实上,除大型保险公司外,IIR此前的专题文章中也指出,目前我国有10家专业领域的养老保险公司,其中6家落户于北京(4家)及京津冀区域(2家),3家落户上海,1家落户深圳。10家中的9家,股东均以保险集团系资金为主,9大养老保险都“姓保”(保险系股东);而今年年初最新开业、注册在北京的国民养老保险,17家股东涵盖银行(理财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国家级/地方级)、券商(另类子公司)及唯一的保险系——泰康人寿,且注册资本一跃晋升至111.5亿元,远超其他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而今日中国银保信官网公布的首批7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主要还是人寿、人保、太平系(包含太平养老)、泰康四大保险巨头的寿险公司,外加最年轻的国民养老的一款国民共同富裕产品。至于“养老理财产品”,2021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允许工银理财在武汉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市、光大理财在青岛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2年2月25日,银保监会正式宣布,制定并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今年10月末,农银理财获准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 S.A.,以下简称“法巴资管”)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至此,我国已获批并成立25家内资理财公司,已获批5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11月21日举行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养老理财已发行49只产品,规模合计1000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个城市试点推出。如前述的数据统计,目前,我们的养老目标基金(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总计规模不到千亿(目前首批129只基金的合计规模将更小),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49只刚刚到千亿(未来,我们有潜在约30家理财公司,见下图,可以发行,并也可销售自身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也可由外部代销其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最新获批。从目前的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数量、存量规模和销售渠道优势看,每人手中的1.2万元,将会去向哪里?谁会在这个最新的起跑线上,跑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