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国内Clubhouse在大推了!
在一栋巨大的摩天大楼里汇集了几乎一切你可能会感兴趣的人,而你手里握着这栋大楼里最高级别的通行证,可以毫无压力地推开任意一扇门,走进Elon Musk的办公室或者Oprah的会客厅,不用寒暄不会尴尬,随时加入他们的聊天,享受这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GQ实验室
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多在外成功的产品搬到中国都很成功。前天,见实群发介绍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版本的Clubhorse,虽然瞬间爆火,可不足半日,就被暂停服务了。
其对标的海外Clubhouse并不复杂,复刻一个也并不困难,难的是真正运营起来,目前来看它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这一模式的变现在哪里,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等问题都还尚未可知,却也阻挡不了大家在国内复刻一个CH的热情。
2月9号,随着海外CH的无法顺利访问,各家再造一个中国版CH的热情愈发高涨。
今天见实再介绍一个CH的“国内版”【对话吧】,根据域名归属可以发现,该App归属于映客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能力技术有限公司。从推出时间看,这款产品甚至早在春节前就已出手。
第一时间,巨头就已经进场并在冲刺了。
见实体验了该App,和CH一致,对话吧也使用邀请制。下载App之后,如无邀请码,只能进行预注册,填写姓名和照片,并不能进入App。但在邀请上,并不像CH那么严格,而是直接输入邀请码即可,在昨天一个大型运营活动上,更是放出了达人邀请码(可以使用多次)。
在填写邀请码进入App页之后,会先要求你填写自己的兴趣点,然后会推荐关注一些KOL。因为目前人还不多,所以不同账号进来关注的人都是一样的,编者关注了梁宁和映客的创始人奉佑生。
进入之后整体的风格和海外CH基本一致,UI类似,整体画风也算相似。
从用户上看,也与体验海外CH的用户人群相似:投资人、创业者、留学生、互联网从业者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是用过CH后才来体验对话吧的。2月9号海外CH无法顺利访问,给了国内CH们一个机会。
昨天正好对话吧进行了一次大型推广,邀请朱啸虎、蒋昌建等一批知名KOL登录对话吧,和众多用户一起探讨在中国能否做成一个Clubhouse,该房间人数一度达到1800+人,包括了国内大部分活跃且知名的的媒体、自媒体人士。
编者在聆听嘉宾分享的过程中,也能感知到产品的一些不足,比如对于嘉宾用户没有像CH一样的嘉宾邀请机制,导致活动开始朱啸虎等嘉宾们被淹没在浩荡的举手人群中。
另外,由于产品刚刚启动不久,还暂时没有形成较好的内容生态,甚至连房间数量都屈指可数。在与早期用户沟通中曾有人提到,产品早期整个App就三个房间,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继续使用App。
这其实无可厚非,甚至可能还会有更多问题我们没有体验到,因为一款处在内测早期的产品最需要体现的就是快速迭代。且从对话吧的运营看,也开始全力邀约KOL们入驻。如见实所在的几个自媒体大群,大部分从业者被吸引而来。
行业的小肯定是:对KOL的邀约和争抢将会是国内CH们最激烈的市场推广和运营策略。
从创始人的讲述中可以了解到这个产品映客团队用了约概6天时间就开发完成,映客团队做对话吧也是因为看到了音频社交的机会,而且预感巨头一定会进入,于是立刻入局,在大年三十就成功将产品上线。
不过,产品逻辑不同于映客的娱乐赛道,对话吧主打知识分享、会议分享这一赛道。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提到,他在看到CH的时候,就曾问过知乎CEO周源是否有类似想法。
一个关键问题是:音频社交是2021的过眼云烟,还是后期发展会长期存在的需求,都还尚未可知。编者在翻阅行业中不同用户对此的讨论时看到一个up主(@CaseWithFox)的解释,就很好地反映出这个疑问: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大咖,但这种认识介于交友和知识付费之间,因为你很难真正学到东西。
疑问背后即是一个基于用户层面的思考:
用户对音频的消费成本过大,且少有策略帮助遴选、精读,也无法沉淀后再度扩散。娱乐性又不如其他产品(如相声、音乐、直播),社交性则有太多的替代产品。
所以,寻找到明确的场景并吸引用户长期留存,或会是一个挑战。当然,现在还太早期,就连海外Clubhouse都尚处于内测期,更遑论国内还在拼命追赶开发进度已尽早内测的创业团队们。
编者对这类产品一开始的体感其实有点像狼人杀或者访谈类节目,后面逐渐回到本质:
一群人在一间屋子里聊天。有的人坐在沙发上,有的人趴在地上,甚至有的人来晚了,只能站在门口,大家来到这个屋子是想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输出自己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很多对话类内容都可以放上去,就比如许知远的《十三邀》或者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放到CH上是不是都可以?再有郭德纲于谦老师的相声,是不是也还行?
你觉得在中国能做成一个Clubhouse吗?再或者说,你觉得CH的模式会带来新的社交机会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截至23日0点,点赞前三名后台私信小编,将会收到见实的私域礼包一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