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密意》| 当禅修达到“明觉”时,是怎样的状态?为何要保持觉知呢?
带着觉察活在当下
活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我们不再在习气中观察,也不在贪、嗔、痴、慢、疑中演绎,禅境进入另外一种层面,那就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随着我们在世间对境中慢慢的抽离、慢慢的观察,我们的心,我们的意识会慢慢变得平静。他不再被观念所捆绑,也不再有贪、嗔、痴、慢、疑的强加,他只有本然的天真、本然的存在、本然的觉知。此时我们的心敏捷而安定,这是一种全然放下的状态、全然交付的状态、全然无我的状态。
心念还是在摇动,但是,细微的心念一冒头,我们的心就会捕捉到,就会照见它,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不会因为心念的摇动而被摇动,不会因为一个念头的升起而追随念头。由心而生的念头被心捕捉,被心照见,是不是很有意思?可以用自律来说明,我们的心变得自律了。
你戒酒了,但是你的朋友会来叫你喝酒。为什么呢?因为他以前跟你喝酒,所以他又来叫你喝酒,这是一个旧有的意识。他信息一来,你立即反应“我戒酒了”,没有扰动、没有挣扎,只有坦然的面对和相信。
明觉的明是不是可以改成敏捷的敏呢?他敏捷捕捉到、敏捷的意识到、敏捷的对照。心底、灵魂亮亮堂堂,明明白白。就像白茫茫的大地上有一棵树,它的枝干和线条,你看得清清楚楚。
人往往到这个时候就会莫名的感动,因为他照见了。他心底的光明可以用“知道”两个字来形容,当下自己的对境就是你安静的看着一个安静的你。此时的觉知,非常非常的重要。此刻,你要提高万分的警惕,你要觉察保持这份觉知,不能松也不能紧,一直在一种觉知当中。就像明净的天空,早晨太阳慢慢的升起,越升越高;到了晚上,彩霞满天,它又慢慢的落下。天空只是映照了太阳的流转,它并没有因为太阳的升起而成为太阳。
你看到过平静的水面吗?有高高的芦苇映照在水面。它只是映照而已,水面它并没有成为芦苇。我们以前的状态是,当心念一起,你就追随那个心念并成为它,这是最大的区别。
此时,为什么你要保持觉知?就像水面一样,就像镜子一样,就像明净的天空一样,此时保持觉知,就是守住你的根本、守住你的灵魂。因为,此时的心平静而安详,也渐渐与我们的灵魂达成一致。此时如不保持觉知,你就会很容易成为什么,此时会成为什么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摧毁我们。
你见过龙卷风吗?你见过龙卷风在海面上行走吗?那时候的海水已成了龙卷风——他失去了自我。此时如果没有明觉,你会渐入魔境,就会成为一个不可想象的、无法描述的、癫狂的、肆无忌惮的、极端的失去自我觉知的状态。
觉,此时的觉不再有察,此时的觉需要你照。它不是需要照,而它本身就是照。照见,就像水面的映照、像镜子的映照、像天空的映照,不依不着,保持本然天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在畅意。但是,你也不要害怕,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只是在说一种可能性。只要你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自然的本觉当中就好。就像一个小树,它必然的向上生长成一棵大树,它的枝条是伸向天空的。
明觉,其实还是在训练我们的心意识。如果你达到了明觉,你不要高兴,以为你证得了什么。它还是在心意识上打转,不过它已经安静而已。你见过走在马路上两个牵着手的好朋友吗?他们相视一笑,心意相通,如此而已。但两个人还是“对”和“待”的关系,或者是“对”和“照”的关系。
此时训练的是什么呢?敏锐的感知。感知你的好朋友的变化,而你不动。你要不断的训练,不要随他哭,不要随他笑,你只是感知到、照见到。
有人问,这种感觉只能在禅坐中训练吗?禅坐只是训练的一个方式而已。如果你在禅坐中达到这种境界,但是,一到生活中就会失去明觉,那你只是一个座上觉。只有在世间行住坐卧的时候达到,才是真正的达到“照见”。走路、吃饭、睡觉,看他哭、看他笑,你能感知,但你不动摇,你清清楚楚的明白。
有人要问了,此时我们有慈悲心吗?这就是禅境密意,明觉的密意。此时,你的慈悲心如明净的天空,你的爱成为了本能,你本身就是爱。只有看见他的人才能感受他,没有雕刻、没有作意,只有本然的爱、本然的散发爱,只有有爱的人才能觉知他。你不会用爱去造作,你不会说“我在行菩萨道”。
分享是福报
转发是功德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