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佛法中的“五蕴”和“四谛”到底是什么?

梅翠雨 五色原林 2021-01-16

灵性成长 · 全息生活

带着觉察活在当下

活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白之禅语 | 红之生活 | 绿之自然 | 蓝之宇宙 | 金之奇幻







《佛学常识》之五蕴


在佛学常识中有一个词——“五蕴”。什么是“五蕴”呢?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即落入意识的一切生命、物质有形的相。它是由眼睛所看到的,通过视觉对物质形态和生命形态进行观察、评判,而落入脑意识,从而分辨出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而修行者在修行中能否通过“色”的表象,看清本质,对修行至关重要。
 
受蕴:即“觉受”,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对所有人、事、物的感官觉受。通过觉受去分辨好坏对错,这是一种脑意识的形态。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份食物,每个人的觉受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是自我意识的显现。

想蕴:即是受脑意识的影响,对周围的人、事、物在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各种结果,这种想法或那种想法。而同样一件事、一个人,落入到意识层面,想法都会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是脑意识的行为。
 
行蕴:是在意识形态下所作出的各种决定,然后有所行动。每一个人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上,经过意识形态而呈现出的结果,所付出的行动也是不一样的。
 
识蕴:“识”可分为脑意识和心意识,“识”是至关重要的。在意识方面,脑意识是受“我”所左右的,而心意识是灵魂的真实反映。“心识为王”。在脑意识的形态下所作的任何决定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而心意识则不会。心意识才是真正的“我”的存在。
 

五蕴,实际上是为修行者所展示的一切生命形态及物质形态的表象与实相。用意识去看,即为表象——落入意识的,看在眼里的,都是不真实的。而用心意识去分辨,去体悟,才是一切的实相。
 
五蕴中,除了色相是用眼睛去感受的,其他的则都是用脑意识和心意识去感受的。修行者需在修行中,正确分辨出何为脑意识,何为心意识。
 
脑意识是固有的,或者接收表相上的人类智慧,但同时也受着业力的牵引,所有的评判以及二元对立,都来自于脑意识。而心意识,则是来自于灵魂的、受着能量推动的一种空性智慧。
 
能量频率的高低,决定着修行者分辨力的高低。能量频率低的人,惯用脑意识;而能量频率高的人,会关闭脑意识,由心意识做主。
 
修行者在修行中,必须分辨出这其中的奥秘。


《佛学常识》之四谛


在佛学常识中有一个词——“四谛”,是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所说。什么是“四谛”呢?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佛首先宣讲了众生在世间之苦果,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
 
生苦。生而为人,从入胎的那一刻起,便要经历坐胎之苦。其苦犹如地狱,需经历寒、热、挤压、污秽,直至出胎。而出胎时,更是生死一线,此苦非言语可述。
 

老苦:当进入老年后,渐渐失去了活力,行动迟缓,不能正常饮食。弯腰驼背,身心衰损,心有余而力不足,孤苦凄凉。
 
病苦:此苦不言而喻。身体因四大不调及因果业力勾牵,会产生各种疾病,有轻有重,经历各种病痛之苦。此外,还要经历人情冷暖、身不由己等等之苦。病苦体现在身、心、灵三处,其苦实在不堪言说。
 
死苦:人的寿命将尽,在进入死亡之时,需经受四大分离之苦,灵魂与肉体分离。人在经历这种苦时,犹如山崩地裂,非言语可以形容,又如电打雷劈,撕心裂肺。此外,还需经历恐惧、悲伤之苦!
 

爱别离:苦,是从出生到死亡人人都需经历的。生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是不苦的。除了这些,还要经历爱别离之苦。这种苦是人所经历的一种情感之苦。无论是父母、爱人、孩子,当受各种因素逼迫不得不分离时,会产生一种情感之痛苦。尤其是生死别离之痛苦,不是刹那间产生、刹那间就能熄灭的,而是会长久的饱受心灵煎熬,由此产生各种苦楚,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当人落入思念情绪之中时,还会因此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甚至失控。所以,此苦也是不忍细说。
 
怨憎会:就是在家庭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爱恨情仇和幽怨、憎恨等等,其苦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使人情绪失常,甚至精神错乱。有的人会因为一件事、一个人,恼恨终身。它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让人想起便会愤怒、幽怨、哭泣,以至于一生都会受其影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求不得:即心中所愿得不到实现,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此苦会伴随人的一生,令人郁郁寡欢,求仁不得仁、求爱不得爱。其实,有所求就会有所苦,而此苦非彼苦。


五取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所带来的各种苦。这种苦,是由于对身心的执着而在意识上陷入的烦恼之苦。
 
比如,眼见色,即对一切有形的物质产生执着,或求不得,或得而复失,或为此争斗,由此产生的各种感受所做出的决定、行动,导致的种种后果,经日积月累,慢慢的由意识而落入灵魂体,以至于形成业力,产生因果,并由此带入一世一世的轮回中。
 
如果说生、老、病、死是身体之苦,那么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则是心灵与精神之苦。佛在宣讲苦谛时,就是告诉众生不要执着于“我”及“我所有”,而是透过苦的表相,看清其本质。
 
集谛。是佛宣说所有“苦”形成的因。告诉众生这所有的苦是从何而来,进一步让众生认识到苦是如何感召的,烦恼是如何引发的。只有看清了苦的本质,才会对苦产生脱离之心,才会努力从苦的漩涡中挣脱出来。
 

推果及因,以苦为师。佛宣讲苦谛、集谛,目的是引导众生能够从苦中得以解脱。
 
灭谛。佛在宣讲了所有的苦和形成苦的原因后,引导大众要断除种种苦的因,进入修行。而在所有的修行中,断除烦恼,灭除贪嗔痴慢疑,从意识上去觉察,从行动上去实施,真正做到身心清净,断除一切烦恼与五毒的种子,才能真正入道。否则,将无法从苦中摆脱。
 
道谛。是佛进一步为大众宣讲入道后的种种修行方法。按照佛所教授的次第,进行修心修行。
 

佛所说的修道方法有很多,多至八万四千种法门。这八万四千种法门是针对众生所出现的各种苦因、苦果而宣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也只是方便说,所有众生的苦,佛皆遍知。但是,所有这些苦,都是由贪嗔痴慢疑所引发的。而所有这些苦因、苦果,有的是经过无数次轮回形成的,更有现世所作所为形成的。
 
佛告诉大众,摆脱轮回,脱离苦海,唯有断灭各种苦因,方可进入修行之路。也只有在断灭这些苦因的前提下,才会有动力,才会用佛所教授的方法努力精进,直至成佛。成佛,即是觉悟一切,遍知一切。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基因,只要你肯做,只要你能认识到苦及苦因,愿意去断除,愿意去修行,就都可以做到。
 
佛所宣说的“四谛”,就是告诉大众,所有的苦是人生的本质;告诉大众,苦的形成以及消除苦的方法,最终从凡夫的生死流转到达涅槃的彼岸。


-未完待续-


* 下载管道:至喜瑜伽三阶学员 成净* 下载时间:2020年10月22日,10月26日下载于净土藏书阁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五色原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进入梅老师共修学习群扫码识别左方二维码



分享是福报

转发是功德


往期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梅翠雨的千聊直播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