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自欺欺人,建寺布施不是功德

陈道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坛经·疑问品第三》韦刺史问慧能:梁武帝一生兴建寺庙,剃度很多和尚出家,并且又用国财布施救济穷人百姓,供应僧人吃饭生活,这有什么功德呢?慧能答:“实无功德。……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德”。“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这些论述实际指出了“福德”是“修功”的现象,而现象并不一定就表明本质,把佛教中的一切善事都说成是“功德”,要么是理解有误,要么是故意蒙人。

通读《坛经》,可以看到,慧能不为浮云遮望眼,拆解了不少释家修行中的假象误区,直指教义的核心要旨。

《坛经·顿渐品第八》慧能对志诚所说“戒定慧”问题时所说的“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声明他所讲的佛法是离不开人的自然本性,如果离开事物本身这个前提来说方法,不仅事物的本来面貌便会淹迷其中,还会出现各种的误读误解。

在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认识上,《坛经》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论述禅修中打坐与不打坐的问题。

《坛经·顿渐品第八》慧能批驳北派长时间打坐禅修时说:“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慧能认为,打坐只是禅修的形式。

《坛经·宣诏品第九》武则天和唐中宗迎请慧能进京,慧能对宫中内侍薛简的回答。薛简问:“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慧能回答道:“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元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元证,岂况坐耶?”

当然,慧能的回答与他全部的理论“人性即佛性”、“顿悟成佛”自称体系,这一体系的思辨方法上,经常地体现出对事物形式与内容相互联系及区别的理解,进而形成维护基本理论的辨证逻辑系统。

《坛经·疑问品第三》慧能对求经人阐述修行的问题时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认为如果修行,在家也能修得佛法,不一定非要在寺庙里才能修到。把“修行”这一事关佛家主要内容的问题,从现象与本职、形式与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轻松化解出来,成为信众自觉而主动的认识过程。

推荐阅读:

感恩生命中有关键时拉你一把的贵人

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霍金都以中国文化为他日常的灵感泉源

远离让你直觉感到不舒服的人

空之无物,方享得自在!

亡人还债(六个小故事)

对照这九个字看过去,一个人资质优劣与否基本了然

嵇康最后的绝响《广陵散》果真得自鬼灵所授?

读孙思邈养生铭才知养生如此简单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什么“顿悟成佛”,假的! 


☆ 作者简介: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



轻松一下……一定很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