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地理索引之8:河南温县

本文系本公众号据资料整理,谨供订阅本公众号的朋友参考。欢迎投稿或补充修订。欢迎新朋友点击京都闻道阁免费订阅。

温县,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依太行。温县在夏时被称温国,周为温邑。汉置温县,明清隶属怀庆府辖。

【道统场所】

[慈胜寺]位于温县城西番田镇大吴村内,坐北面南,旧县志云写、画、塑世称三绝,俗称“三绝庙”,始建于唐代初年,历经金、元、明、清屡修。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遇仙观]位于温县城北12公里武德镇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12641294)间,历经明、清、民国历代维修,保持了原有的规模。

[清凉寺]距离温县城西五公里处,座落在黄河岸边的青风岭上,寺北形成了今南贾村(南贾村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将军贾复战死在该地并葬在村北)。传说清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李世民东征时曾到此寺。

【血统氏族】

温、苏、寇、邢、州、覃等姓氏起源地。有世界温姓宗亲联谊会在温国故城遗址重修温姓始祖郤至之墓,竖立“温根”巨碑。

历史名门望族:魏晋司马氏;有唐常无名、常衮叔侄状元的常氏;千年卜氏、石氏、傅氏;明清迄今的陈氏等。

【人物踪迹】

[康定国公墓]位于温县城西岳村乡五里远村北纸厂院内。墓前立有元代梁国公墓碑一通,俗称关关碑。关关(1312~1365年),元朝蒙古人,镇压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因功而由百户侯约封万户侯。碑首正中刻“荣禄大夫河南省平章摅忠协宣力功臣康定公碑”3行21字篆书,元末丞相脱脱所书。

[司马故里旧址(汉、清)]位于温县城西13公里的招贤、古城、安乐寨一带,原为温县故城,这里也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家乡。司马懿祖茔三陵村。

[石奋墓(汉)]位于温县岳村乡杨庄北地,是汉代石奋及其四个儿子的墓群。《史记》有传。

[卜子夏墓]卜子夏,孔子著名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00年。故里在今河南省温县卜杨门村(东周时期属晋国温邑),至今村内还有他八十代和八十一代孙,家中藏有《卜氏家谱》,村南有卜子夏墓。其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

[神农涧]位于县城西南隅。明万历五年《温县志》记载:“神农涧,在县境内。相传炎帝神农采药于此,尝五谷,以杖画地遂成涧。”如今神农涧已不复存在。其中的一段,人们在那里修了个灯光球场。位置就在原来县供销社的后边。

[轩辕黄帝问路牌]在县城西关四街的斜街上,解放前还曾存在。记载黄帝至此迷路,遂招来当地土地问路。可惜至今碑已不知去向。

【历史遗迹】

[西梁所遗址]位于温县温泉镇西梁所村西北岗地上,遗址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早商文化等类型。

[北平皋遗址]位于温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赵堡镇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遗址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等历史时期。

[邢丘(平皋)城]位于赵堡镇北平皋村,为商王祖乙、西周邢侯姬苴、春秋邢公巫臣、西汉平皋侯项佗的城池。

[州城遗址]位于温县东北15公里武德镇西张计村。大部分已埋入地下。遗址东北部有一盟誓台。1930年、1942年、1963年、1980年,在此出土过石片盟书,发掘出30多个祭祀坑。

[上苑古温城]位于招贤乡上苑村村北高台地上,为夏温国、商温邑、周苏国至汉代的古温城。《史记·货殖》上称其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考古疑云】

[连珠冢]位于温县城黄河路西段,南北二冢相连,中架一虹桥。原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2米,高约10米,冢上建有孙真庙和戏楼,终日香火旺盛,庙内古树参天,名人碑碣匾额颇多。登冢向东眺望,常有霞光万道、海市蜃楼现象出现,因此被列为苏封八景之一“连珠献瑞”。孙真庙毁于日军侵华战火。1984年将南冢挖去18米。据旧县志与民间传说,此冢为殷商名臣苏护、苏全忠父子墓。苏护父子被迫献出苏妲己后,反殷投周,伐纣战争中阵亡,葬于此。

【民间传闻】

[赵氏孤儿]春秋末期,温县是晋国赵氏的封邑,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温县,赵氏孤儿故事里的一些历史人物,比如韩献子、赵盾、刺客鉬麂的墓冢都在温县岳村乡方头村,离此不远处的三家庄村,就是赵氏孤儿藏身处。

[遇仙观的来历]相传元初,每逢夏秋之际,沁河猛涨。常常毁堤,淹没村庄良田,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徐堡村徐焕欲建道观,但苦于无资购材。有一天,从上游冲下来一批木材,木材漂至徐堡西北村头,不再向前行走。人们看到木材上有一字帖,帖上书:“遇徐焕就靠岸,助他动工修道观”。徐焕感到这是仙人给他送来的木材,随即在木材聚集地兴建道观,取名“遇仙观”。从此,道观巍然屹立,洪水到徐堡一带,便缓缓而东,人们再不受堤毁房淹之苦。

[网传]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县招贤乡的安乐寨村挖出蛇纹石碑,下压一物类似土鼋。有顺口溜“处此碑大旱三年,出此鼋淹十万良田”开始散布黄河两岸,传说之后果然大旱,黄河水位下降,忽又来大水,挑头坝塌陷了大半,河壁塌后露出一个大门,又有传言里面有条比火车还大的大蛇,地上有很多的青铜刀,连部队都上了,炸毁大门内的通道,由此导致河面上漂血几里长。此事有点玄乎,不止官方未见丝毫片语,传说的范围也有限,原始出处也难以寻觅,更像是编的故事。

【典籍志异】

按清乾隆24年《温县志》记载:

明世宗嘉靖十有八年,吴郡村民吴隆家牛产麒麟,郑玉疏奏名麒麟村。

清顺治元年,黄河北塌,二十余里一带村落俱没;六年有鸟,人面鸟身,集於南张羌村任姓家,是年大水;八年,南城奎星楼夜放光,照耀数里。

康熙十有八年冬,黄河自孟至温及祥符以下冻坚,往来行人皆履冰上;六十一年冬十月,地闻雷鸣。

雍正四年十有二月,黄河清三日;八年十有一月,彗星见,二月乃灭。

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四载:至(嘉靖)十八年,厚烷又奏境内温县产瑞麟,盖又踵各抚按献瑞之后矣。

据《宋书》记载:(甘露)二年二月,青龙见温县井中。

《太平广记》卷七十有文“裴玄静”、卷第一百有文“屈突仲任”、卷第三百四十三有文“李僖伯”,皆述温县仙异灵事。

【自然之谜】

《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风俗文化】

 

[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2007年,温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温县种植“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历史可考已2000多年。温县以怀药、怀地黄为主种植遍布全县,怀牛膝、怀菊花亦有种植。《神农本草经》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宋《图经本草》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宋代医学家苏颂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地为佳。”《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本草从新》曰:“地黄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皮、菊花心者佳。”明清怀庆府,府治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明辖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六县,清辖八县。

探索地理索引已刊内容

1:河南登封

2:河南林县(林州)

3:河南淇县

4:河北肥乡

5:江苏泰兴

6:安徽蒙城 

7:江西修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