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籍解谜丨孔子真的见到了麒麟?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本文作者/舒立 

古籍关于孔子见麒麟的原始记录

直接上干货:

《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经]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传]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公羊春秋》记载:“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公羊传·徐彦疏》补充说:孔子见麟,在痛哭流涕后又作了一首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孔子家语·辨物》: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鉏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试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哉。”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孔子编年·卷五》记载:“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以赐虞人。孔子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乃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先是,孔子因《鲁史记》作《春秋》……及是西狩获麟,孔子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遂以此绝笔焉。”

明代冯梦龙等整理创作的《东周列国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一兽,鹿身、牛尾、马蹄,头上有一肉角,怪而杀之。孔子叹曰:‘仁兽,麟也,孰为来哉’,使弟子埋之。

此外,《历朝纲会纂》、《纲易知录》、《曹南文献录》、《曹州府志》、《兖州府志》、《巨野县志》等也都对“西狩获麟”一事作了如实的记载。

《春秋》以记载谨严著称,绝不语怪、力、乱、神没有的事,更不会捕风捉影地瞎说,再有历代不乏笔墨的考证,我们应该可以确认这样一件历史事实:鲁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鲁国有人在西部打猎,猎获一兽,七十一岁的孔子去观看并指出:此兽是“麒麟”。

“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著书。鲁哀公十六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获麟绝笔遂成典故流传于世。

孔子见麒麟已成文化符号

历代在谈论“西狩获麟”时,又常以“麒麟送子”等事例来说明孔子与麒麟的关系:

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徵在。天帝下奏钧天之乐,列于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笙镛之音,异于俗世也。又有五老列于徵在之庭,则五星精也。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征在贤明,知为神异……”

孔子之生之死皆有麒麟现身,民间还有“麒麟送天书”的传说,渊源之深,堪称麒麟之化身,被历代儒生津津乐道。麒麟在民间不仅有“麒麟儿”之期许,在官员的服饰上,更是成为“一品麒麟”的官阶象征。而历代文人则时常以孔子与麒麟之典融入文章: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

王充在《论衡·指瑞篇》中谈到:《春秋》曰:“西狩获死驎,人以示孔子。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泣涕沾襟。”儒者说之,以为天以驎命孔子,孔子不王之圣也。夫驎为圣王来,孔子自以不王,而时王、鲁君无感驎之德,怪其来而不知所为,故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知其不为治平而至,为己道穷而来,望绝心感,故涕泣沾襟。以孔子言“孰为来哉”,知驎为圣王来也。

晋杜预注“西狩获麟”:“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玄宗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白《古风诗》:“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上崔相百忧章》:“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又《夔府书怀》,“豺构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代有出“麒麟”之奇闻

殷墟考古发现的一个刻在牛肋骨上的长篇记事刻辞,后来被称为小臣墙刻辞。小臣墙刻辞记载征伐危方,抓获“白麟”。(《甲骨文合集》,编号36481正反)

据宋荦《西陂类稿》及《筠廊偶笔》记载:明朝正德年间,河南一个地方出现了麒麟,麒麟出现之后很快幻化成僵硬的东西,人们把这头麒麟存放在了邺郡仓库里面,当地的郡守是山东莱阳人,他看到这头固化的麒麟,十分眼馋,盘算着如何据为己有。莱阳郡守连夜命人混进郡城仓库里面,用锋利的刀子割掉了麒麟的一根臂膀,并把它收藏在了家中。郡城麒麟就这么不完整的贡献到州府衙门。郡守私藏的麒麟臂,方形的鳞片呈现黄色,色泽光润,好像琥珀一样,鳞片的四周五彩环绕犹如月华。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成化二十年甲辰,泗州牛生一麟,咸以为怪,杀之。工部侍郎贾俊出差,偶至得其一足,归以示人。”“嘉靖十二年癸巳,山东聊城县民家牝牛产一麟,外形瑰异,甫出腹,即嚼一铁煎盘,食之尽。民妇骇怒,扑杀之。”“万历十三年乙酉,河南光山县有一麟,亦牛所孕。其产时,光怪照射,比邻皆谓火发来救,愚民不识,詈为妖孽,共击死。前二事皆闻之朝,惟乙酉则上欲取观,阁臣力阻不从。”

据《清稗类钞》记载:清朝雍正壬子、癸丑皆有产麟之事,一在山东,一在四川。山东巡抚岳浚题云:“钜野县新城保李恩家于十年六月初五日辰时,有牛产麟。细加看视,瑞麟身长一尺八寸,高一尺七寸,麕身牛尾。头含肉角,顶带旋毛。目如水晶,额如白玉。徧身麟甲,悉系青色,甲缝俱有紫色绒毛。脊背黑毛三节,中直竖,前向前,后向后。胯腹蹄腕皆有白毫。尾长五寸五分,尾尖有黑毫四缕。”四川总督黄廷桂题云:“盐亭县永贤乡十一年五月初八日申刻,风雨兼至,有乡民杨士荣耕地避雨,见牛产瑞麟。即往验看,瑞麟身高二尺,长二尺五寸,头中挺一肉角,两耳如鹿,孔内皆黄尖白毛,眼形长细,色如水晶,高鼻准头,红眼膛,黄凹鼻梁,其鼻准两傍,似如意云样。徧身麟甲,青霞四射,微晕黄翠,彷佛孔雀翎羽。各甲缝内俱白毛黄尖,夹紫毫数根。三乳两脊,旁至尾,各有肉粒一道,如豆大,金黄色。脖项至腹及四腿内,亦皆白毛黄尖。尾根长六寸,尾尖有紫毛一绺,旁杂白色黄尖长毛。麕身马腿牛蹄,蹄壳色如玳瑁,周身光彩。”

《清史稿》记载过不少牛产麒麟的事例:雍正二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麒麟是长颈鹿吗?

按照千古至今的传统文化,麒麟是“仁兽”,“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其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但凡麒麟出现,必有特别之事。不止孔子,相传伏羲、舜等大德都伴有麒麟出现。

《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这是一首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大概意思是说: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置于麒麟长什么样子?自古至今却是有不小的变化。

号称古兽大全的《山海经》,并无麒麟的明确记载,但是,有学者认为,《海外西经》云:“昆仑之虚……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本为启明,因西汉刘歆校书时避讳汉景帝刘启之名讳而改作开,“明”为附加形容词。“启”与“麒”音近,此开明神兽当即麒麟。

公认的是在汉代以后,才有了对麒麟形象的详细描述。

《礼记》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凤凰麒麟,皆在郊薮”。

王充《论衡·指瑞篇》:“武帝之时,西巡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麒麟是麋身、牛尾、一角,麒为雄,麟为雌。

汉代学者京房则认为:麒麟是“麕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采(彩),腹下黄,高丈二”。

三国时期的《广雅》认为:麒麟“狼头肉角”,“含仁怀义,音中钟吕,行步中规,折还中矩,游必择土,翔必有处,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不群不旅,不入陷阱,不入罗网,文章斌斌。”

南北朝时期《宋书·符瑞志》指:麒麟“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

《淮南子·地形训》曰:“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

诸如此类,大致可以看出,汉代前后的麒麟,大多以类似鹿一类的动物作为形象主体,附以马、牛、犀牛等动物的形象夹在其中。宋代以后麒麟形象向龙形转化。众说纷纭中,到了明朝又有了大波澜:

永乐十二年,榜葛剌(今孟加拉国)为表达对大明朝皇帝的尊敬,派人献上了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永乐皇帝龙颜大悦,命才子沈度著文《瑞应麒麟颂》以记录这次幸事,还下令画师绘制《瑞应麒麟图》。今天大家看这幅《瑞应麒麟图》,百分百会笑,这是麒麟?这不是长颈鹿吗!是的,永乐皇帝玩的比较绝,有图为证,长颈鹿就是麒麟,连带着倭奴国那边,现在直接将长颈鹿称之为麒麟。

流传了数千年的神兽,外国人却搞的很清楚?一幅图就能现了原形?按照我的理解:经历过皇权之争风雨的朱棣,很需要麒麟现世,麒麟现圣人出么,既然你们说是麒麟,那就是麒麟好了。即便把长颈鹿说成是麒麟的原始造型,那也显得不过瘾。只不过,这一头麒麟,连明朝人自己都不认这个账。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其《五杂俎》一书中说:“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若说没见过龙,老牛总归是见过的,总该有它爹妈的影子吧。

前些年,广州博物馆曾展出过一块一块名为“萨摩麟”的动物头骨化石,这块距今2000万年前的化石,头骨结构非常奇怪:头很长,保存下来的化石长约60厘米,估计该动物当时其头长70至80厘米,身高应当在3米以上,体长4米以上。不过,由其牙齿来看,属于温驯的食草动物,并非凶猛的食肉动物。不少人认为:“萨摩麟”头骨化石和传说中“麒麟”的头部非常相似,有可能是“麒麟”的原型。好吧,只能说是“有可能”。毕竟,诸如《山海经》记录的那么多神兽、怪物,至今大多数都难寻踪迹,也不差这一个。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历史岂能任由一两个活的长了点的人随意胡说

说个事儿:中国现在还有没有“汉奸”?

闲扯影视:他们正以自己之污浊肆意涂抹朗朗乾坤

人认识的限度

君道: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曾文正痛斥官场通病 

随笔:顺江怀想

那些不该出现在人间的植物


☆ 作者简介:舒立,自由撰稿人。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另,根据微信公众号管理方的邀请,本公众号近日获得一个赞赏的名额,暂以“JSWDG”微信号开通赞赏功能,作为本公众号文章稿酬统一来源,并从即日起试对获得赞赏的文稿计发稿酬。欢迎朋友们不吝赞赏、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