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肤浅”的大张伟,有你不懂的深刻

程菡 读者人物 2020-09-03


11岁考入中央电视台银河合唱团,14岁组建摇滚乐队红极一时,19岁打官司背负巨额违约金,22岁创作出红透中国的歌曲,而后陷入沉寂,30岁从头再来,大张伟的身份,变成了“谐星”。

生活的规律是:你越想要什么,越不给你什么。大张伟的智慧是:我拥有什么,就玩好什么。 

人人都以为他是个肤浅的娱乐家,但歌声响起,你总能在他眼中看到闪烁着的光芒,仿若少年。



文 | 程菡

来源 | 拾遗
ID | shiyi201633



1983年8月,北京南城外的大杂院里,一对张姓夫妇生了一个男孩。

男孩瘦弱,父母期望不高,健康长大就行。因此取了一个简单好写的名字:张伟。

因为体弱,小男孩组队疯玩的年纪,大张伟只能趴在窗台上羡慕。趴久了,胳膊酸。羡慕久了,心里发苦。

年幼的大张伟还不明白那苦涩是什么,但很不喜欢这感觉。他懵懵懂懂在心里琢磨,“我能玩什么呢”?


从此,每当生活充满苦涩,大张伟总会有此琢磨。

大张伟环顾有些寒酸的家,瞧中了那台旧电视,开始鼓捣。听歌、唱歌,成了他幼年时为数不多的玩乐。


因为这段经历,他后来写出了那首备受赞誉的《静止》:


寂寞围绕着电视

垂死坚持 在两点半消失

多希望有人来陪我 度过末日

空虚敲打着意志

彷佛这时间已静止

我怀疑人们的生活 有所掩饰




就这样玩到小学,大张伟意外被选中进入了童声合唱团,父母欣然发现:这孩子,也许在音乐上有点天赋。


天赋往往需要金钱加持。为了给大张伟买音响,父母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摆摊卖馄饨、煎饼。


童年的大张伟更寂寞了。


半夜醒来,漆黑静默的家,让他感到害怕。哭两嗓子,发现无人应答,就背着歌词,再次入睡。他明白:父母倾尽所有,他只能全力以赴。


那些年,他全力以赴玩出了名堂,得了不少奖,甚至在俄罗斯拿到了国际大奖。父母满心安慰:自家儿子快有出息咯。


但用大张伟自己的话说:“命运啊,时不时就冲着你肋骨插一刀。”


他变声了,倒嗓了!大张伟只得对自己高光的童声时代鞠躬告别。



失去了唯一的光环,大张伟在同学眼中变成了这样:


“体育不好。”

“学习也不怎么样。”

“人也不讨喜。”


大张伟听见,只能傻笑,心底盛满苦涩。他想起了那个问题:“我能玩什么?”


1994年,中国乐坛开始刮起了摇滚风。


“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受邀前往香港红磡演出,那是一场在中国摇滚史上“封神”的演唱会,令无数人神往,大张伟就是其中之一。


他从沙哑的摇滚声中,听见了自己的音乐新梦: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唱。


十几岁的男孩沉浸在摇滚的呐喊与嘶吼中,想证明自己:“这多酷呀,我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他买来当时最红火的摇滚歌曲,模仿着把情绪揉进歌里,慢慢玩出一些门道。


初二那年,14岁的大张伟,找到15岁的王文博与19岁的郭阳。跟随当时的潮流,组建了一只摇滚乐队。



几个臭小孩天天排练,一顿乱弹。乐队给贫瘠无趣的日子,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机会。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寻常的下午,麦田守望者吉他手大乐,听到了花儿乐队的排练。大乐说:“你们愿意去酒吧演出吗?”


这个酒吧,就是地下音乐人云集的忙蜂。


演出那天,台下的观众有付翀、郑钧、丁武,还有麦田音乐的老板宋柯。


乐队演出惊艳了在座大佬,付翀毫不犹豫签下了他们,打造了中国第一支未成年摇滚乐队——花儿乐队


作为一个普通的胡同孩子,大张伟很早就从父母佝偻的背影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努力从生活的污泥中摘出星星,不然你就没得玩。




1998年,花儿乐队出了第一张专辑,专辑名叫《在幸福旁边》。

“当时我同桌交了女朋友,成天说他特幸福,我觉得自己就在幸福旁边。”


就是凭借这股真实清新的范儿,专辑卖出了五十万张。专辑大卖,骂声也随之而来。


“你一摇滚乐队,唱什么抒情歌。”

“假朋克。”

“怎么都是学校里那点事。”


电影《搏击俱乐部》曾这样定义摇滚人:“在这个消费社会,摇滚是一种无形的‘愤怒’,而他的使命是保持这股愤怒。”


显然,大张伟不够愤怒,也不够摇滚。


被骂懵的大张伟,内心充满了怀疑与挣扎,写下了“讨厌的东西在疯狂生长,得到的东西却没有营养”“虚伪很讨厌,可我却无法拒绝,应付已厌倦,还得继续表演”。


就像网友评价的一样:他15岁就领悟了30岁的深刻。他的歌跟崔健、窦唯的歌,一起被收录进专辑《中国火》。


花儿乐队顺势成了摇滚新希望。



但大张伟渐渐发现“不对劲”,他在台上激情澎拜地演唱,台下观众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有些人甚至用手堵住了耳朵。


“那些人觉得不快乐,他们觉得吵。”这像一击重拳打在了大张伟的心上。


不仅听的人不快乐,做摇滚的人也不快乐。他们在台上释放自己,在台下厌弃自己。


摇滚明星的自杀率高达百分之二十。“魔岩三杰”作为摇滚标杆,何勇“疯”了,张楚“死”了,窦唯“成仙”了。


这还怎么玩?


大张伟决定放弃摇滚。


摇滚是一门燃烧生命的艺术。大张伟不想燃烧,他想好好活着,如果可以,那就快乐地活着。



2004年,大张伟在做新专辑时,试着加入了嘻哈和流行元素。付翀听完,愤怒地说道:“你背叛了摇滚乐。”


“音乐对于我来说就是开心,让大家快乐就行。”


生活中已经有太多无奈,太多不高兴。所以他想给大家带来快乐。吵到最后,大张伟亮出了底牌:“我要挣钱。”


他不想爸妈再去夜市摊煎饼、卖馄饨。付翀不懂他的家庭压力,他不理解付翀月挣两百的执拗。


他俩开始打官司,耗时一年多才成功解约。


他失去了所作歌曲的版权,还欠下了一大笔违约款。这一年,大张伟19岁。


本想赚钱,却欠了钱。换个人,肯定早崩溃了,但大张伟施施然退了一步,“我们不怜悯悲伤,我们带着悲伤一块玩儿”。



怎么玩儿?当然是赚钱还账呀!


为了让歌出圈,大张伟开始玩流行音乐的“大数据分析”。把火的歌拆分梳理,从节拍到歌词,推敲研究。


“为什么大家愿意听动次打次?”


“因为80到100,刚好是心跳的频率,什么叫走心,这就叫走心。”


伴随着这种“小聪明”,《嘻唰唰》诞生了。随即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花儿乐队真正火了。


二十二岁,他终于赚到很多钱,完成了让父母提前退休的承诺。


有人说,大张伟是一个没有坚持的人。他回怼:“我只是没有坚持他们让我坚持的,我一直在坚持同一件事,那就是向前看。”



向前看的大张伟,再次遇到了生活的刁难。


《嘻唰唰》被发现抄袭日本歌曲《K2G奔向你》。他的能力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走到哪儿骂声就跟到哪儿,王思聪甚至把他抄袭的微博置顶了好几年。


这成了他音乐生涯不可洗去的污点。关于抄袭,他躺平任嘲。


承认了,道歉了,赔钱了,补买版权。他保证不再抄袭,但只要出歌,就被嘲讽抄袭。


这激发了大张伟的逆反心理,“既然全世界都在质疑我,那我就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旋律”。于是,他用老北京吆喝和相声里的唱段,玩出了一首《穷开心》,歌红了,但骂声没有停止。


“上帝都原谅我了,但网友不会。”


2009年,花儿乐队不堪压力,宣布解散。


告别演唱会上,乐队成员使劲唱着《我们能不能不分手》,大张伟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这是一个好事,这意味着我们都能独立面对生活了。”



即使结束,他也想以轻松好玩的姿态离开。


生活不会停止刁难,如果想要快乐就去吞,不要去细嚼。



生活加倍地鞭策着大张伟。离开了乐队的大张伟,又摔了一个大跤。


他因减肥而导致低血糖,被人说吸毒,无论怎么辩解都没用。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次,他玩不动了。江湖险恶,不行就撤。大张伟就此沉寂,当起了一个十足的宅男。


苦闷和寂寞是难免的,大张伟再次琢磨上了:“我还能玩什么?”


音乐已经是不能割舍的一部分,那就继续玩呗。


大张伟听了海量的国内外音乐,有好几百个G。然后写歌安慰自己:生活是笑话,别哭着听它。


“瞧瞧耳聋的贝多芬,遭逢苦难仍然写的是《欢乐颂》”,大张伟不断鼓励自己,失去是人生常态,但生活总要继续,那就玩点新花样。



他看了大量的影视综艺卡通,模仿经典桥段,玩转配音,遇到有趣的故事、段子就用小本攒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


那些无奈又苦涩的生活哲理,被他变得好玩又有趣。

“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功还得靠自己。”


“奋斗过的轻松那叫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听天由命那叫混吃等死。”


“您自己都没打算从容燃烧,就别管别人是不是苟延残喘了。”


“人不轻狂枉少年,人太轻狂躺半年。”


2013年,大张伟抓住了芒果台递出了橄榄枝,加入“百变大咖秀”,凭借着在绝望中提炼的“幽默”,他让观众乐了,也再次火了。


30岁,大张伟不过而立之年,却已经历人生数次起落。


那些挫折的任何一个,也许就能让人一蹶不振。但大张伟说,“凭什么啊,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凭什么我先认输”。


他不但没有输给翻云覆雨的命运之手,还在伤口上开出了花,真的是太酷了。



香港才子黄霑,曾这样形容王晶:他骨子里有我们看不见的深度,但绝不承认。他乐于摆个浅薄样来面对世界,一切嘻嘻哈哈。


大张伟也是这样的人。他辗转各个综艺节目组,插科打诨说着各类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后嬉皮笑脸地说,放弃理想(音乐)后,生活轻松多了。


但除了上节目,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音乐工作室里。他在台上表现得像一个游刃有余的社交老手,但私下很少出去聚会,人前喧闹,人后安静。



好友贾玲(点击可查看)就曾吐槽:“大张伟不合群,聚会经常不来。”


有一次,镜头切到《天天向上》后台,汪涵看着黑眼圈严重的大张伟问:“昨晚又熬夜做音乐了。"


大张伟咧嘴一笑,开心得不得了:“天亮前,写了一首歌。”


但他不想别人看见他的努力,我可不能让你们知道我努力了,不然你们就不觉得我天才了。”



刘墉在《靠自己去成功》里说:真正的天才不怕打击,也不怕别人恶意批评,他只是认清自己的目标,以鸭子划水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前进。


这就是大张伟的努力方式:表面看起来不动,实际上水下不停扑通。


从《穷开心》到《阳光彩虹小白马》,近几年,大张伟写的歌越来越闹腾,常常被人诟病是一些没营养的口水歌。但他的歌词里却藏着:

我让天地 焕然 一下灿烂

我让年华 猛然 一下慌乱

我让空气 醉然 一下酥软


这意境多好玩!



“春翠花月媚,夏柳抚人蕊,秋樱漫天飞,冬艳融冰髓”,这是大张伟写的。


“星月不误风不语”,这也是大张伟写的。


他嘻嘻哈哈的外表下,一直藏着深刻。


从摇滚到流行音乐,再到综艺主持。无论做什么,都逃不了被骂的命运,但他依然嘻嘻哈哈,笑得没心没肺。


无论生活怎么插刀子,他总能就地取材给自己找乐子。他真的懂得那句话:除了死亡,一切都是擦伤。


乐评人耳帝称赞他:

“放弃了朋克,倒更像个朋克。朋克本来就是一种反叛精神,一种勇敢的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摇滚朋克。”


前几年,如果你在知乎上搜索大张伟,优先匹配的是:为什么特别多人讨厌大张伟?


而现在,优先匹配的是:为什么喜欢大张伟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人设,足够真诚。因为他就是你我,经历过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明白“生活以痛吻我”是人生常态。


因为他就是个凡人,为了柴米油盐,变卖过理想。经历过绝望,只能躺平任生活碾压。


没有那么高风亮节,屈服于现实埋头挣钱。但丧而不颓,笑对生活的刁难,警惕仍真诚的注视着,那个曾经把他打残的世界


他承认自己很怂,也直面现实。音乐市场不好,就先玩着综艺,特别市井,但这不妨碍他试图偷偷保留一点理想。



网易云音乐《阳光彩虹小白马》下面有条热评:


“如果有天你摔倒了,苏打绿会把你温柔地扶起来,五月天会叫你坚强地站起来,而大张伟会躺下来问你在玩什么。”


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办法玩起来,让生活热气腾腾。这是一种稀缺的心态,也是值得学习的生活智慧。



生活的规律是:你越想要什么,越不给你什么。大张伟的智慧是:我拥有什么,就玩好什么。


愿我们把漫长的“日子”,都过成精彩的“段子”。


作者:程菡。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周深 | 白岩松 | 马东 | 罗永浩三毛 | 陈奕迅 | 耿爽 | 陈数李宇春 | 于谦 | 董卿 | 张国荣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你喜欢大张伟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