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文坛低估、被主流漠视,我们错过了他吗?

读者人物 2022-09-29


现在很少会有人提起张恨水,然而在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张恨水三字可谓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张恨水的作品脱胎于传统文学,又游离在新文学之外,他的创作,跨越了“鸳鸯蝴蝶派”的限制,他留下的经典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正如老舍所说,张恨水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真正的职业的作家”“没有习气的文人”。


来源 | 百听听书
ID | tingshuclub

有个人,一辈子不是在写小说,就是在写小说的路上。


张爱玲是他的迷妹:“喜欢看他的书,因为不高不低。”


鲁迅母亲、宋美龄、文化大师陈寅恪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他凭借《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一纸风靡大江南北,粉丝群体涵盖了市井小民、政界大佬、富贵商贾……


他,就是民国言情小说界名作家——张恨水。


张恨水一家三口


但如今,很多人说起张恨水,只会止于他“鸳鸯蝴蝶派代表”的身份,和他麻将桌上写风月的逸闻。


哪怕作品《金粉世家》被拍成电视剧,捧红了陈坤、董洁;


哪怕《啼笑因缘》被六次搬上银幕、七次改编成电视剧,引胡蝶、冯宝宝、李丽华、关山、刘松仁等历代巨星影后争相出演……


《金粉世家》2003


这位曾长居民国畅销榜首位的作家,如今仍是一个冷门作家。


作品的知名度和销量,远不如鲁迅老舍梁实秋张爱玲等。


长期以来,因为“鸳鸯蝴蝶”名号,我们可能错过了张恨水。


20世纪2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俗”,一直难入文化精英阶层和先锋改革派之眼。


张恨水的作品被斥为“封建余孽”,被新文学界批为是鸳蝴文学。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将文艺当作消闲品、以才子佳人情节为主的市民小说。


上世纪80年代,很多被埋没的现代作家如张爱玲、梁实秋、沈从文等重回大众视野变成热门作家,但张恨水,仍是寂寞的。


他写的章回体小说,在当时被认为过时且不入流——既是鸳蝴文学,还是章回体,谁还爱看呢?


脱胎于传统文学,却游离在新文学之外的张恨水,在现代文学史上,注定是无处安放的。




但,真实的张恨水是什么样呢?

正如《张恨水传》的作者解玺璋感叹:“张恨水写了3000多万字的东西,我们读过多少?我们读过300万字吗?没有。”


张恨水先生工作中


张恨水一生写过120部小说,著作等身;他平生创作3000多万字文稿,仅抗战8年就创作800多万字,光长篇小说就写了120多本。


单就《啼笑因缘》一书,就曾经翻印数十次,一时洛阳纸贵。


纵观古今中外,能如今高产者,能有几人?


张恨水还有“三绝”:


其一,他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其二,他写作从来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挥而就,甚至没有什么涂改;


其三,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穿插于小说之中。


若无足够的才华底蕴、活络之大脑、不辍之笔耕,他绝不可能成为老舍口中“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不知张恨水者,谓他是“民国琼瑶”。


知张恨水者,如茅盾先生所言:在近三十年,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如老舍先生所言:张恨水是真正的文人。


老舍先生于散文《一点点认识》中介绍了与张恨水结识的过程


他们既认可张恨水是民国言情小说之鼻祖、章回体小说之大师;


也深知他另一层新闻报人身份使他极富忧世之思,能深刻洞察社会、刻画人性幽微。这也决定了他的作品,要远高于当时其他流于俗套的言情小说。


《金粉世家》剧照


“我怎么就失去你了呢?你的好,我都想起来了。”《金粉世家》里,他写爱情的错过;


“老实说,他简直就是靠他几个臭钱,去引诱人家的。这种婚姻,基础不太正当,成就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亦借金父之口,一语点破了婚姻的真相;


“今吾作序,同此明窗,同此书案,掉首而顾,吾儿何在?嗟夫!人生事之不可捉摸,大抵如是也。”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富贵和名利,一切都会消逝,过好当下,便是大事。


虽是言情小说,字里行间,却蕴含了作者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张恨水的爱情三部曲《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除了有脍炙人口的爱情观,也描摹了浓郁的京华风貌,浓缩了民国时期的世间百态,堪称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版《清明上河图》。


电影《啼笑因缘》剧照


他的笔下写尽了男女情爱、人情冷暖,也写遍城市风情、乡土风味。


1919年初到北平时,张恨水还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


张恨水多年之后回忆自己第一次踏上北平的土地:

当民国八年秋季到北平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前门楼的伟大建筑,小胡同的矮屋,带着白纸灯笼的骡车,给我江南人一个极深刻的印象。


清末民初的北平


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报界的传奇人物成舍我,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决定一起做报纸。


彼时的北京,正是风云变幻的时代,却也是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


身处其中的张恨水,看尽了世事炎凉、人间沧桑。


身为报人,他又有对社会各阶层人们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这为后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24年,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请张恨水当编辑。为了带动报纸人气,张恨水开始在副刊《夜光》上连载小说。


这就是处女作《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民国出版版本


小说以记者兼文人杨杏园的视角,描绘了这座城市形形色色的人。上至国务总理,下至督军、各方军阀、北京的知识阶层、大学教授、报馆的人物。


细腻沉稳的笔触以及新鲜的北京城,让《春明外史》成为了当时最火的小说。

当时的人们乘着张恨水的文字,走遍了北京城大街小巷,透过杨杏园的眼睛,看透了统治阶层的黑暗腐朽。


要说《春明外史》是流行小说,那么紧随其后的《金粉世家》,则是将北平纳入了张恨水的想象中。


虽然同样是为了促进报纸销量而开始连载的小说,《金粉世家》却不再走城市风情那一套,而是故事优先风情,但北平仍旧是故事的舞台。


张恨水

小说讲述了金家富家公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孩冷清秋的爱情故事,乍一看似乎是民国版灰姑娘。


但在张恨水的笔下,爱恨缠绵、世家败落、人情冷暖,北平不再是游乐的销金窟,而是在繁华之后的冷清。


当结尾处冷清秋毅然携子出走,金家败落猢狲散,金太太搬离北平,在山上遥望:

看看北京城,在夕阳烟里笼罩着,雾沉沉的,一圈圈黑影子。北海的塔,正阳门的城楼,在一圈黑影中,透出两个黑尖。


生死离别,在北平一次次上演,又一次次落幕。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变的仍是这座城罢了。


电视剧《金粉世家》剧照



1938年1月10日,张恨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重庆。


前一年因为侵华战争的爆发,张恨水不得不离开北平,去往南京。很快南京沦陷,他又再次踏上去往重庆之路。


到了重庆,他马不停蹄接受了《新民报》的复刊工作。在报社工作的同时,他也没有放下小说创作。


正因为《啼笑姻缘》一跃成为中国最畅销作家的张恨水,在这重要时刻,选择创作抗日小说。


重庆,成为了他小说中的另一个舞台。


张恨水


彼时的重庆,物价高企,日寇虎视眈眈,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张恨水切身体会到了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与辛酸。


他在《五五早起书怀》中曾经记录了自己因敌军轰炸的一段逃亡经历,人们仓皇逃离家园,美丽的重庆改变了:

重庆在隔江山上,簇拥着千家楼阁像死去了的东西,往下沉,往下沉……呼唤和悲泣声,隐隐可闻。


有感于现实,张恨水的创作心态、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昔日他“不必有功,而至少与读者无损”,后来反复强调“写小说必须赶上时代”,“反映时代和写人民”成了张恨水40年代写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民国时期的重庆


1947年抗战结束,张恨水回到北平。留下一首诗,怅然又梦幻:

壮年入蜀老来归,老得生归哭笑齐。八口生涯愁里过,七年国事雾中迷。虽逢今夜巴山雨,不怕明春杜宇啼。隔水战都浑似梦,五更起别海棠溪。

直至张恨水逝世前,他依旧笔耕不辍。


1963年,晚年的张恨水在北京家中创作


他的创作,跨越了“鸳鸯蝴蝶派”的限制,是真正的通俗文学大师。


跨越三座城池,他留下的经典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正如老舍所说,张恨水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真正的职业的作家”“没有习气的文人”。


书籍推荐:《风雨张恨水》燕世超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风雨张恨水》主要内容涵盖张恨水生平与创作道路、张恨水的文学成就、张恨水代表作的艺术特色、张恨水小说热度持续不衰的社会与文化根源、张恨水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与比较等,把张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大背景下考察,引导读者走进张恨水的文学世界。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百听听书。图片来源网络,封面海报油画来源:油画家景润书作品《浓花如火傍斜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 90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领奖”



那英 | 张馨予 | 张柏芝 | 贾玲齐秦 | 吴孟达 | 红楼梦 | 王冰冰姚晨 | 蔡少芬 | 陈佩斯 | 罗翔


你喜欢张恨水的哪本小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