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每个周六、周日,南京市民陈思都会到南京长江大桥上做志愿服务。据统计,17年里陈思救下403人,对很多人来说,他就是“再生父母”。
陈思在《大桥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支蜡烛,给他们一丝光明和希望。我相信人的力量,大家一起帮忙,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非常感人的新闻。
“17年,有人自费30多万,救了403个跳江者。”
他是一个普通人,周一到周五在物流公司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但到了节假日,他摇身一变,成了“劝生者”,工作地点:南京长江大桥。无论酷暑寒冬,风雨无阻。他要做的事只有一件:从桥的这头到那头,来回巡逻。“大桥可以冷酷,但人不能冷酷。”这是陈思跟自己说的,也是跟世人说的。 她左手手腕上有一个刀口,刚刚结痂,在桥上想寻短见。被陈思救下来的时候,右胳膊全是淤青,太阳穴下方肿了个大包,跟鸡蛋一样大。等男人的弟弟赶过来,才知道他在2008年的股灾中亏光,万念俱灰,才导致想不开。而他为了给女儿治病,借了很多钱。催债的人上门时,家里实在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对方说:“你要是死了,这钱我就不要了。”于是,他手机也没带,来到长江大桥,想瞒着家人悄无声息地赴死。被救后,他打起精神继续挣钱给女儿看病。6年后,债还完了,女儿的病也好了。“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忙碌一生后,大姐开始质疑活着的意义。陈思观察了几分钟,赶紧上前搭话。大姐和丈夫是农村人,砸墙刷漆供儿子读完大学,给儿子买了江景房和十几万的车。她在家带孙子,丈夫打工帮儿子还房贷。她崩溃了:“为什么小孩对我们这样?心都给小孩了,没用,死了一了百了。”后来,她和丈夫通电话,用方言倾诉了半小时,然后起身说回家了。陈思看着觉得很不对劲,赶紧跳下电动车,穿过车流跑到女子身边。女子半个身子已经探出去了。千钧一发之际,陈思把她拽了回来。冷静后,陈思又赶紧把女子送回家。到家一看,孩子嗓子都哭哑了。为了防止女儿跟出来,这位母亲离家前把孩子绑在了椅子上,旁边就放了几个馒头和一点水。原来她是外地人,办不了经营许可证,早餐摊被取缔。她回忆说:“当时很绝望,等回过神来已经站在了大桥中间。”曾有一次,一个白衣女孩扶着栏杆,站在桥上一动不动。她和老公吵架后,被赶出家门,于是有了轻生的念头。 陈思一边劝说她,一边又注意到不远处的男孩“很不对劲”。男孩靠着桥栏,盘腿坐在地上,电脑包扔在一旁。他埋头在电脑上打字,还撕碎了一些照片。 他劝女孩冷静下来后,马上求助路人说:“谁去阻止一下那个男孩?” 等陈思安置好女孩再回来,发现男孩不见了,只剩包和电脑留在原地。为此,陈思消沉了很多天。他只能安慰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救两个人的。”还有一次,陈思正蹲在地上吃盒饭,突然看到远处一个红头发女孩骑上了桥栏。几秒钟后,耳边传来女孩的救命声。一个浪过来后,什么也看不见了。那天晚上,陈思梦到女孩在眼前坠落,自己边跑边喊:“差一点了,快了快了!” 被老婆一脚蹬醒后,他发现后背湿透了。
后来他还梦到过很多次:“但不再是红头发,而是变成了黑头发、绿头发。”陈思说,想死的心他曾经也有过,但每救下来一个人,感觉自己也被救了一次。有一次,上午救下来一个女孩,送到派出所了。中午吃完饭,再回到桥上,发现那个女孩还是跳下去了。后来,他决定自己掏钱,让救下的人在旅馆住几天,好好开导谈心。等确定没事了,再让家人来接。可是没过多久,旅馆不愿意了。“怕有人在宾馆里自杀,以后生意没得做。”“吃饭,喝酒,让他哭,控制手机,让家人来接。” 顺利的话,过渡两三天就回家了。棘手的,有住了一年的人。被陈思救下后,从零开始重新奋斗。他一直和陈思保持着联系,时不时回到心灵驿站,找陈思谈谈心。一家人一直租房住,为了买房,夫妻俩辛苦攒了8万块钱。陈思毫不犹豫拿去开了心灵驿站,妻子气得要跟他离婚。 陈思也急了:“我一年能救26个人,你一年能生26个孩子吗?” 两人没少吵架。直到2007年,汕头基金会得知陈思的事迹后,每月给心灵驿站5000元,两人负担才减轻一点。但房租一年比一年高,支出很大,心灵驿站搬了4次家。有一年,留着过年用的3000块钱,全都拿出来了。他说:“家里用的再想办法吧。” 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联欢会,把大家都召集回来聚一聚,让他们不孤单。所有费用也是他自己出钱。他把心给了陌生人,最亲的妻子和女儿却做出了很多牺牲。自从陈思开始上桥,一家人再也没有一起出去玩过,连公园都没去逛过。厨房的灯泡坏了半年,陈思都没空换一下。好友劝他:“总是为这个吵架,不然你就放弃怎么样?”陈思眼泪刷地下来了: “每次看人家从桥上掉下去,那么可怜,我难过。我希望年轻的生命,能看见明天的阳光,明天的希望。” 救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成了家常便饭。他说:“非要给自己搞醉为止,不然内心是没法释放的。” 自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劝说绝望的人,也绝非易事。因为爱自己,所以爱他人;因为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陈思说:“连下了15天雨,可你别觉得这一年都没有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