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深度思考:公司霸权与打工人的困局

PUP China 普林斯顿读书汇 2022-05-20

Editor's Note


职业发展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议题。除了“实用”的求职和面试技巧,当人们选择一份工作以及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时候,还需要在一些表象条件之余,进行一些深度思考。而由理论以及对市场运作的了解所支撑起来的职业规划与职场表现,才可以真的帮助求职者不做盲目的选择,不拘泥于眼前短期的利益,保持远见,以看到更大的图景。

  • 低失业率是否一定代表着劳动力市场运行良好?

  • 为什么经济增长、物价上升的同时,工资的上涨却不尽如人意?

  • 相较于员工,雇主过大的权力如何才能得到限制,“打工人”的权利又如何才能得到保障?

  • 我们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最终的追求应当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真正获得想要追求的幸福?

PUP的作者们通过经济学、社会学、历史以及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就业市场,以期在宏观层面为求职者指点迷津。

同时,为满足业务发展及团队扩张需要,我们于本周发布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两个全职岗位招聘机会(点击上文蓝字,了解岗位详情),诚邀与PUP拥有共同学术使命、求知热情,并有志于在大学出版机构或知识文化传播领域长期发展的人士加入中国团队。





雇主的权力与打工人的困局


17世纪中叶英国内战爆发之前,高度层级化的社会将所有人都置于君主近乎绝对的统治之下,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伊丽莎白·安德森(Elizabeth Anderson)教授在她的作品Private Government: How Employers Rule OurLives (and Why We Don't Talk about It) 中写道。男性统治着女性,贵族或皇室任命的人统治着贸易和大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居住者。他们侍奉国王,而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这个时代的英国见证了封建经济逐渐走到尽头的过程,一种更加开放、基于贸易和市场的经济形式慢慢出现。正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平等派”运动。平等派致力于为穷人寻求更大程度的平等, 他们在自由市场和贸易中看到了可能性。“无主之人”阶级逐渐壮大,他们脱离封建领主的控制,成为了拥有土地的小农、工匠和零售者。平等派相信,终结皇家的专制统治能够为更多独立商人打开市场。他们认为这种自由贸易能够产生大量小商业经营者,将人类引向更大程度的自由。从18世纪到美国内战时期,平等派的愿景在美国变成了现实,特别是工人们(奴隶除外)获得独立,成为了个体经营者。所有白人都拥有投票权,市场是自由的,不存在垄断,自由拥有土地成为可能。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主张建立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而只要奴隶制存在,自由市场和土地赠与就无法实现。 安德森称,工业化进程改变了大多数美国人的工作形式。在工厂和生产线出现之前,工人与雇主一起劳作,向他们学习,一起社交、处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中。工业化将所有者和工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区隔开来。工人所遭受的长时间工作、危险的工作环境、对自由的限制等境况,是他们的雇主不曾遭受的。
随着在规模经济和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工业革命终结了大众自雇佣的平等主义的希望。出于方便控制和提高效率等原因,雇佣工人并将他们纳入一种等级结构成为了首选模式。在今天的美国,“自由雇佣”和工会力量的减弱使雇主拥有了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除少数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外,对大部分工作者来说,雇主对其工作和工作之外的生活有专横的控制权,工作者只剩一条路可走——辞职高管们通常跟一小撮高层管理顾问一起制定规则。他们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了“国家权威”。管理者可以驱逐,也就是解雇员工;以升职、加薪或其他奖励形式收买员工,让他们驯服。公司霸权的崛起在1940年代曾激起广泛讨论,但如今在学术界已成为边缘问题,安德森说到。就业市场上超半数的工作者必须忍受对隐私的长期侵犯;数以百万计的工人,甚至是精英阶层,必须签署掠夺人力资本的保密协议。即使这样,学界以外也没有讨论这一统治着许多人的私人政府系统的声音。 很少有工人注意到雇主所拥有的极大权力。大部分人因债务,如学校贷款、缺少资金、缺少医疗保险,而顺从于这种奴役系统,债务阻碍了自我雇佣。工人们从系统中获利,有些人甚至能升任领导者。 国家历来许可这种私人政府的存在。20世纪初期,像福特汽车这样的公司常常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搜查员工的家。对不遵守公司制定的生活规则的雇员——这些规则包括禁止饮酒、保持家里整洁等——福特公司会实施惩罚。20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会和劳资集体谈判的出现,雇主的权力一度受到限制。但是,1980年代冷战结束后,工会的力量逐渐衰弱。除终身教授、高技术工人、自营者、顶层管理者和少数运动员、 艺术家外,剩余80%的工人只能居住在法律提供的敝陋的住所内。
安德森认为,基本的反歧视和隐私权保障或许可以阻止严重的侵权行为,但是不遵守老板制定的规则的员工还是会受到惩罚。例如,在《平价医疗法案》规定下,雇主可对未达公司要求健康标准的雇员处以30%健康保险费用的惩罚。在失业率长期高企的城镇或地区,像沃尔玛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拥有近乎垄断的权力:你要么为他们工作,要么无工可做。自由雇佣意味着雇主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原因解雇员工,老板拥有了控制员工工作和工作以外生活的权力。工业经济中采取层级体系进行生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雇主要求雇员签定竞业限制合同就毫无道理。除加州以外,竞业限制合同损害了全美上至技术人员,下至面点师傅使用技术和知识的权利。 安德森呼吁加强工人权利,她认为这样能够平衡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力量。但是,美国没有贯彻执行其制定的法律,尤其是对处在金字塔底端的工人而言。85%的员工希望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公司的实际管理中,这或许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注:以上内容引自 GetAbstract





PUP内容速递


Private Government: How Employers Rule OurLives (and Why We Don't Talk about It)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伊丽莎白·安德森就美国工人权益问题,从历史、哲学、经济和政治等角度,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简短但又引人深思、富有趣味的讨论。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陈述了美国的工作者们如 何屈从于权力过大的老板们各种一时兴起的想法。书的后半部分,作者邀请了同行学者对她的观 点进行批判。本书的结论会使任何热衷理论争辩的工作者、老板或学者重新思考雇佣行为的性质和公平性。



 PUP拓展阅读


Why We Are Restless: On the Modern Quest for Contentment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幸福的追求或许是徒劳的。如果感到不满,我们会为了改变而去寻求改变——即使这意味着破坏我们生活的基础。在 Why We Are Restless: On the Modern Quest for Contentment  一书中,Benjamin 和 Jenna Storey 对这种不安分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探讨了我们如何才能治愈自己。

Why We Are Restless 借鉴了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的见解,探讨引领我们前行的现代幸福观,以及如影随形的不安。十六世纪,蒙田阐述了人类生活的原始愿景,启发人们将自己视为致力于在此时此地寻求安逸的个体,但帕斯卡尔认为,我们无法通过愉快的自我追求找到幸福,唯有痛苦地寻求上帝。卢梭后来试图将蒙田的世俗主义从帕斯卡尔的攻击中拯救出来,但失败了。沉浸在这些辩论中,托克维尔于1831年访问了美国,观察到一个“在幸福中不安分”的民族,并探寻当整个民族都在寻求世俗的安逸,但绝大多数时候却感到不满时会发生什么。

本书指出,我们内在的哲学看似让我们随心所欲地生活,实则却促成了非常单一而不幸福的生活。两位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要找到真正的满足感,就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关于幸福最基本的假设。


The Profit Paradox:How Thriving Firms Threaten the Future of Work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讯的便利,如今的工人应当生活得很幸福。但是物价不断上涨,工资却停滞不前,工人的相对工资反而下降了。经济学家 Jan Eeckhout 展示了少数公司如何利用市场力量造成这种价格的无节制上升——将价格定得比在正常运作的竞争市场上更高。Eeckhout 以自己的突破性研究为基础,通过讲述普通工人的故事,证明了市场力量如何控制人们的工作,以及如果没有更好的机制来确保竞争,目前的趋势会如何导致灾难性的市场和政治动荡。
Eeckhout 指出,这是由于某些公司利用垄断的市场地位,将价格设定得高于正常竞争性市场的价格水平。本书记录了过去的40年中,少数公司通过兼并竞争对手、不平等对待工人、获取超额利润,从而截获了技术进步的大部分回报。这些巨头非但没有因为使用新技术而降低产品价格,反而对消费者收取更高的价格。这种寡头垄断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大量商品价格过高,具备竞争能力的初创企业数量很少,大多数工人工资增长停滞,社会流动性严重下降。



Not Working :Where Have all the Good Jobs Gone?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低失业率数字并不能证明劳动力市场运行良好。在这本极具启示性且直言不讳的书中,达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 David Blanchflower 利用他在劳动和福利经济学方面的工作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大不相同,为什么尽管现在的就业指标喜人,但工资水平并未恢复到大衰退前的水平,经济也并未恢复普遍繁荣。
本书聚焦在了一群无法找到“体面”工作的打工人,并指出他们的糟糕境遇正在加重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绝望情绪、药物滥用以及民粹主义。作者在书中指责了国家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大萧条预测以及应对的失败,并称一直不曾回暖的经济状况导致很多处境艰难的打工人不得不打消再去找更好的工作的念头。由于权威经济数据通常不会关注到这个群体,作者以亲身走访民间的方式去探寻了经济复苏期一般民众的所思所为,最终展示了年轻人、非熟练工和移民如何在为糟糕的经济状况买单。 
本书荣获2020年 Axiom 商业图书经济学类银奖。


The Infinite Desire for Growth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经济增长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希望,是现代世界等同于宗教信仰一般重要的理念。然而,经济增长的前景已经变得暗淡,繁荣之后的崩溃已经成为一种无休止的循环。在美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过去三十年中购买力没有增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有好多少。The Infinite Desire for Growth 聚焦于对经济上更多需求的迷恋,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全球紧张局势。巴黎高师经济学系主任 Daniel Cohen 对经济增长的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巡视,从早期文明到现代,强调了今天经济局面如此令人不安的原因。他研究了如何构建一个不那么依赖物质利益的未来,以及在竞争的文化中,个人的欲望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更大需求。
在这本书中,Cohen 并非在表达一种对当今时代的批判与失落,相反,他最终传达出了充满希望的信息,即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这一观念的衰落将会让路于新的人文主义,人类的历史也将有全新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文章和书籍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 END -

上班第一天就想躺平?你需要这些理论支持……


拿命换钱,伤害的不止是“打工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