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教育出版社六十年回眸 | 《近代汉语词典》的出版故事

SJYYX1958 上教语言学 2020-01-18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里程碑

——记《近代汉语词典》的出版工作

18年间,作者、编辑沉下心来,克服种种困难,从不急功近利;他们坚守阵地,甘于寂寞,默默奉献。

——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文字出版中心副主任 徐川山


2015年12月,白维国任主编,江蓝生、汪维辉任副主编的四卷本、收词5.1万余条共900余万字的《近代汉语词典》出版了。这个项目于1997年启动,到正式出版,整整18年。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魅力独具的汉语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上古开端,汉语史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段历史,“近代汉语”是指从唐至清中叶的汉语言,横跨1200多年。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丰富性,还是艺术文化的繁荣,都通过汉语词汇的记录而得以呈现。在今天,要读懂这一历史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就离不开一部收词全面、解释精准的《近代汉语词典》。可以说,这部词典就是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一叶扁舟,人们正是乘着这叶扁舟,才能抵达对史料正确理解的彼岸,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研究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近代汉语研究也不例外。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近代汉语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迫切需要一部收词量大、释义精确的《近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的专家决定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已经出版的《唐五代语言词典》《宋语言词典》《元语言词典》基础上,增加明清时期的内容,并对唐五代、宋、元时期的语词加以扩充,编纂出版一部大型的《近代汉语词典》。

2001年、2006年和2011年,《近代汉语词典》被连续列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它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项目,是国内第一部以“具有汉语词汇史性质”为目标进行编纂的历时辞书。

《近代汉语词典》的编纂方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学术性。它改变了一般词典字词界限不清的弊病,严格遵循以词为本的原则,以词汇的使用频率为依据,以常用词为主体,避免了收词的随意性。

《近代汉语词典》的编者有十分明确的历史观念。在力求展现汉语词汇近代时段发展演变的历史体系的同时,还考虑到词汇的系统性、平衡性。义项的排列依据、词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尽可能反映出词义演进的历史轨迹和规律,展示某些词语的语法化过程。

《近代汉语词典》在归纳义项、引用语例方面也独具特色。除义项分合恰当、释义准确外,在引例上提供的信息丰富确切。每个词语的引例,都尽量考虑引用语料范围内出现时代最早的首例以及出现时代最晚的末例,以体现该词语出现及消失的历史时代信息。此外,还通过语例的多方面选择,力求反映其使用的地域与语体、功用等方面的信息,为汉语词汇研究者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资料体系

此外,在长达18年的编写过程中,《近代汉语词典》注意不断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力求反映近代词汇研究的学术水平。

1997年《近代汉语词典》编纂启动的时候,主编和出版社共同商量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作者队伍,他们都是近代汉语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经过编委会反复讨论,制定了词典的总体框架结构和编写体例,为以后的编写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2年,主编江蓝生教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此后几年又遇到其他一些作者患病不能工作,编纂工作遇到了编写力量不足的问题,编写进度也受到影响。上海教育出版社历来有出版语言文字著作的传统,在长期的出版工作中,储备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辞书编撰经验丰富的语言文字专家。我们向主编推荐了数位专家,主编非常满意,编写工作得以继续,整个编纂进度得到稳步推进。

《近代汉语词典》专业性强,体例复杂。为确保编辑质量,出版社派精兵强将参加词典的编辑工作。这些编辑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有些参加过大型工具书《古文字诂林》以及专业辞书《敦煌俗字典》《汉字古今义合解字典》的编辑工作。此外,为充实力量,出版社还着重培养一批年轻编辑,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出版社要求年轻编辑首先从熟悉资料入手,通读近代汉语时段的一些主要文献,触类旁通,熟悉这些作者和他们的主要著作。经过几年努力,这些编辑都已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在编辑《近代汉语词典》的过程中能够较快处理遇到的难题,为保证质量和进度创造了条件。

《近代汉语词典》所收词条的时间范围跨越千年,引例极为丰富,因此遇到的体例统一问题十分突出。为保证编纂质量,出版社聘请了一批资深辞书专家,对书稿中的注音、释义、用字规范等问题逐一给予详细指导,还组建了一支阵容强大的专家审读队伍,对词典初稿进行修改和统稿。专家队伍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咬文嚼字》编辑部的相关专家组成。为确保《近代汉语词典》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出版社还安排专家对校样进行两轮审读。

回顾这18年的编纂出版历程,真是百感交集。《近代汉语词典》在编纂接近完成的时候,为这个项目付出巨大心力的主编白维国教授不幸去世;著名学者、编者之一王锳教授也在出版前一年因病去世。前辈凋零,令人扼腕!正是由于作者和出版单位、编辑的紧密配合、高度信任,这一巨著的编纂出版才得以完成。18年间,作者、编辑沉下心来,克服种种困难,从不急功近利;他们坚守阵地,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说,《近代汉语词典》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一部后出转精的著作。同已经出版的几部近代汉语工具书比较,《近代汉语词典》无论是收词量还是释义、引例使用,都有显著的进步,堪称学术质量最高的一部近代汉语工具书。的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足以告慰各位前辈。


转载声明:本文原载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6月7日第4版。微信版转载自公众号:版话儿,搜索“版话儿”即可关注。



谨以此文

庆祝上海教育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



相关阅读:

书背后的故事 | 徐川山:鲜花三放 ——从《字母的故事》到《世界文字发展史》

郑张尚芳纪念专栏 | 徐川山:独托幽岩展素心——回忆郑张尚芳先生

新年专稿 | 徐川山:小 报 大 作 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



更多上教语言学图书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近代汉语词典》专栏欢迎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