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垃圾分类游戏里,寻找自己是什么垃圾
mikasa丨文
从前我总遗憾自己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才醒悟,一双自动区别垃圾的眼睛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因为垃圾分类真的开始了。
作为驻扎在上海的游戏媒体,这几天BB姬编辑部的午休活动,已经从自走棋内斗互喷,变成了垃圾分类心得交流。
音符:do la si = 上海话:倒垃圾
7月初的上海,楼道里的混装垃圾桶全消失了,扔垃圾必须要去定点定时的分类垃圾桶区域。
这就像本来点一点到手的每日奖励,被游戏运营改成了限时任务,并大幅提高了难度。
更可怕的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大群GM盯着你,敢轻举妄动?封号警告!
没错,这些GM正是把“你是什么垃圾?”挂在嘴边的大爷大妈们。
如果此时你手中的垃圾是混装的,那么面面相觑的氛围,不输给丧尸围城。
“我只是想倒个垃圾啊”
垃圾分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说有人为此离开了上海,“逃离北上广”讲了这么多年,房价和户口都没办到的事,终于被垃圾分类实现了。
也有人想出来了半夜偷偷扔的“妙招”,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即便带着蜘蛛侠面具,也难逃正义的制裁。
更何况,黑灯瞎火出门,对胆量也是不小的考验。
垃圾分类听上去就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会搞得人心惶惶呢?
要我说,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垃圾对应的分类,对于学习能力停留在高三的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有点难。
尤其是第一眼看到分类指南时,我怀疑这是“迷惑行为大赏”的投稿。
为什么湿巾纸是干垃圾,干果是湿垃圾。同样是瓶子,为什么矿泉水瓶是干垃圾,药瓶是有害垃圾,同样是骨头,为什么鸡骨头是湿垃圾,牛骨头又是干垃圾了呢?
在看分类指南前,我觉得所有垃圾都一样
从蛋壳到胶水、从三极管到X光片,每一样本该熟悉的物品,都因为垃圾分类变得陌生。
还好没这么狠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不再是一句嘲讽,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看任何事物的第一反应是“该往哪里扔”。
我们不妨把这类症状,称为“垃圾分类应急综合征”。前天杰克的室友就魔怔了,打死蟑螂之后不知道怎么分类。
而关于蟑螂,这里有个更悲伤的故事。
今天早上,百度老总李彦宏在台上被浇了一瓶矿泉水,场面一度尴尬。
微博上围观的网友们思路清晰,纷纷表示虽然情况紧急,但别忘了垃圾分类。
为了解决年轻人扔垃圾的心理负担,代扔垃圾的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
甚至有潜力成为热门就业岗位。
然而不管垃圾分类再怎么麻烦,大家打心底里知道“这是好事儿”,吐槽过后还是口嫌体正直地执行。
慢慢地,垃圾分类开始和民间智慧擦出火花。
淘宝商家们很早就嗅到了商机。除了分类垃圾桶,一些指导分类的小游戏成为了热销品,所谓的“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但当这些迷你垃圾桶流传到抖音,用途就从幼教玩具,升级成了时尚潮牌,拉风程度比山寨LV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抖音上关于垃圾分类的创作巅峰要数《上海滩之垃圾风云》,不但用歌词讲解了几个容易搞混的知识点,还对应了“上海”元素,透露出时代流转的悲壮感。
“垃圾分类歌”同样是网易云音乐上的流量风口,几乎每首歌的评论区都被刷满了“上海前来报道”。
而在B站,垃圾分类和动漫也进行着联动。《恶魔人》OP歌颂起了“垃圾分类人”的光辉事迹。
来源B站UP主@XR-P
《假面骑士时王》中的问骑,能力设定正好是回答问题,可以说是垃圾分类大使的不二人选。
来源B站UP主@喰神IXA
如果上面这些调侃,只有经历过强制垃圾分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那么垃圾分类的游戏则让还没有被波及的人群,都有了体验“素质生活”的机会。
仿佛在一夜之间,微博、微信平台就冒出了不少垃圾分类功能游戏。
有些只是简单的文字选择,由简到难对常见的垃圾标注分类,比如微博上刷屏的“垃圾分类挑战”。
高级一点的带有额外功能,《垃圾分分分》就会在关卡中告诉玩家分类的正确姿势,顺便科普背后的小知识。
另外的则加入了竞技排行榜、故事模式等更吸引眼球的玩法。
还比如这款名为《Sortee》(垃圾分类箱)游戏,既考验玩家对垃圾的判断,又要求快速的反应。
什么,你说只点点屏幕不够有代入感?VR扔垃圾了解一下。
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游戏难得地走在了社会议题的前沿。守望先锋官方甚至做了一场长图来推广垃圾分类。
在闲暇时间玩玩游戏,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自然是两全其美的选择,但对于身处上海的我来说,每天更现实的做法是,打开小程序,查查今晚的垃圾怎么处理。
在惊讶地发现大家迫切地想将“前男友”、“前女友”分类后,我也试着查了查自己是什么垃圾。
太好了,我们不是垃圾。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