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诗歌沟通心灵|关于吉国诗歌你知道多少?

居玛吐尔地 吉尔吉斯斯坦新观察 2021-07-19


作者简介
中国著名《玛纳斯》研究专家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柯尔克孜族。出生于新疆阿合奇县,籍贯新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尔吉斯斯坦伊先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国内《玛纳斯》研究专家,编译出版《吉尔吉斯斯坦诗选》,著有《呼唤玛纳斯》等多部作品,作品获新疆首届天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中国民协第二届山花奖。本人获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新疆德艺双馨文艺百佳称号。多部作品和论文被翻译成英、吉尔吉斯斯坦、日文在海外发表。


引言

19世纪,首批来到中亚地区的俄国民族志学家之一拉德洛夫就曾惊叹于吉尔吉斯人富于韵律的言语表达特征和浩如烟海的口头诗歌传统。这一点毫无疑问,吉尔吉斯族堪称中亚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也是一个诗歌民族。


01“高山居民”的100部瑰宝

“吉尔吉斯”是根据吉尔吉斯斯坦自称“Kyrgyz 或Kirghiz”的俄罗斯文读音规则翻译过来的音译名称。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在中国历代史籍中,吉尔吉斯的族称,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音译方式出现,分别称为“鬲昆”“护骨氏”、“契骨”、“纥骨”“坚昆”、“黠戛斯”“纥里迄斯”“吉利吉思”、“乞尔吉思”等。


但无论哪一种称呼,都是“Kyrgyz 或Kirghiz”一名在不同历史时期汉语的音转、音译或异译。清代时称他们为“布鲁特”,据说这是准噶尔蒙古族对吉尔吉斯人的称呼,意思为“高山居民”。


吉尔吉斯族先民曾一度使用过古代的碑铭文字,但没有能流传下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使用现代文字,因此其口头诗歌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甚为发达。民间口头流传有规模宏大享誉世界的《玛纳斯》史诗为代表的史诗和叙事诗100部左右,是吉尔吉斯人民的传统文化瑰宝。


历史上出现过大量杰出的史诗演唱家,特尼别克·贾皮(1846-1902)、萨恩拜·奥诺兹巴克(1867-1930)和萨雅克拜·卡拉拉耶夫(1894-1971)是19-20世纪吉尔吉斯斯坦史诗演唱家之中的佼佼者。


02歌声伴随一生

在吉尔吉斯语中,民歌和诗歌‍‍都被统称为“额尔(Ir)”。吉尔吉斯人在歌声中诞生并在歌声中走向生命的终点。新生儿来到人间则有起名歌,陆续还有摇床歌、喂食歌、学步歌等。人死后,死者的亲人都要用悲切的音调唱哭丧歌(挽歌)为死者送行,缅怀死者的业绩。


吉尔吉斯人的人生礼仪、生活习俗、教化娱乐都与诗歌有密切关系,同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独特的音韵、旋律、声调和歌词内容形成了一个浩大无比的歌的海洋。


吉尔吉斯族人民人人能唱歌,个个会编歌。无论是古老的口头诗歌还是现当代书面诗歌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愿望、追求。《玛纳斯》三部曲和民间即兴诗人的创作均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3辉煌璀璨的二十世纪

古老的民间口头诗歌是20世纪吉尔吉斯现代诗歌的滥觞。


18世纪以来,在吉尔吉斯传统口头诗歌向现代书面诗歌过渡时期出现的著名诗人卡勒古勒巴依(1785-1855),阿热斯坦别克·布伊拉什(1824-1878),介恩交克(1860-1916),毛勒朵尼亚孜(1820-1890),毛勒朵克里奇(1866-1917),托果洛克·毛勒朵(1860-1942),托合托古勒(1864-1933)、巴尔普(1884-1949)等,他们的名字数光耀19至20世纪吉尔吉斯诗坛,成了吉尔吉斯人民永恒的经典。


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及扫盲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书面诗歌的发展并产生了吉尔吉斯第一代优秀的书面诗人。


他们亲身经历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变革,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当中,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有激情有思想,积极探索,开创了吉尔吉斯诗歌的新时代。并在卡勒克·阿卡耶夫(1883-1935)、卡斯穆·特尼斯塔诺夫(1901-1938),阿勒·托坤巴耶夫(1904-1988)等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


他们吸收吉尔吉斯传统诗歌韵律优美多样,表现形式独特的特点,无论在题材、形式、内容等方面都深受苏联俄罗斯诗歌及苏联多民族诗歌的影响,奠定了20世纪上半叶吉尔吉斯现代书面诗歌的基础。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阿勒·托坤巴耶夫、阿勒库勒·奥斯莫诺夫、苏云拜·耶热利耶夫、索然拜·朱苏耶夫等若干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实践和成就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吉尔吉斯诗歌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04探寻真理的明灯

20世纪下半叶,吉尔吉斯斯坦诗歌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凸显普世性审美思维和哲理意蕴,呈现出创作手法,诗歌内容,创作技巧更加多元花的特征。


在众多的诗人中,玛穆托夫·卓洛尼(1940-1988),图尔衮巴耶夫·苏月尔库勒(1940-),图热热·阔卓穆比尔迪叶夫(1941-1989),托克托孙·萨姆迪诺夫(1941-)等的诗歌中浪漫主义和公民意识的相互交融,心灵与哲学彼此碰撞,韵律严谨的传统诗歌和自由诗共同发展,现实和幻想密切交融,在吉尔吉斯诗歌史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吉尔吉斯诗歌也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新思想不断涌现,但社会动荡,经济危机,使很多年青一代诗人们进入一种迷茫、苦寻,探索期,试图用一种崭新思想新思维探索和回答各种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


文字和书写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迈入了新的文明时代。信息交流从古老而漫长的口耳相传转移到眼睛,从声音过渡到视觉符号。书写符号长期以来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承载者,但在今天的数字互联网时代,声音的信息传播功能重新得以激发,语音与文字、多种语言之间的互译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声音传播的重要性和广泛度。所以,通过朗诵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播交流便成为最便捷的一种形式。
丝路新观察全媒体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开创吉尔吉斯诗歌朗诵栏目,无疑会以古俗新生的方式换发出吉国诗歌的魅力,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开创新园地,为中吉两国的传统友谊加油助力。祝贺本栏目开办成功并吸引愈来愈多的听众。


视频|吉总理:5600索姆(430元)够活一个月。百姓开怼......

更名30周年,听到“伏龙芝”他们依旧泪目

吉国航班最新信息!!!


监制:程勇 | 编辑:陈鑫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131642950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