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子支付,不得不说的便是支付宝。
这个年度活跃用户已超10亿的App,一开始其实是为了电商而生。
2003年5月,阿里上线淘宝网,聚焦C2C业务。但由于当时的互联网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支付工具,直到10月淘宝网仍没有促成一单交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淘宝网推出了一个插件,那就是支付宝。通过支付宝的担保交易服务,买家可以先付款到平台,等到收货后再由平台付款给卖家。
这个担保交易的流程看似简单,只是多了一个第三方,但却直击用户痛点,大大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发展。
支付宝崛起的那几年里,不少人因为有了担保交易的保障而开始尝试网上购物。
一种叫做“支付宝充值”的服务在各大便利店悄然兴起。
和手机话费、交通卡、游戏币充值一样,支付宝也是用现金换数字。
没有银行卡,或者不敢绑定银行卡的人往往会到便利店充值支付宝。每次充值都要付一笔小额手续费,每笔手续费按照充值金额的1%来算。
例如,现金充值100元(或100元以下)就收取1元手续费,充值500元就收取5元手续费。这种充值服务至今仍存在于某些便利店,继续为一些用户提供便利。
回顾当年,电子支付仍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在线下用现金换支付宝余额。如今,电子支付已十分普及,人们开始在线下用支付宝余额兑换现金。
风水轮流转。
当年上线支付宝都要做好“坐牢准备”的马云或许也没想到,今天电子支付的流行,让现金兑换进入了自动贩卖机。
那些还在用现金的人
不过,虽然微信、支付宝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支付工具,但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还在使用现金交易。
每家每户中都有的老人,就是这一类人。
由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许多老人并不会用智能手机上网,也不懂得如何微信付款。
出门买东西时,他们也常常遇到对方没有现金找零的问题。电子支付的普及,给这群人带来了数字鸿沟。
所幸的是,各大平台都在渐渐推进手机应用适老化。
今年6月,支付宝App上线长辈模式。这一模式的界面字体和图标比普通版本的更大,功能区也变得更为简洁,隐藏了许多不常用的非必要功能。
而在近期,微信也正式推出了适老化的“关怀模式”。整个界面的文字更大更清晰,同时色彩更强更好认,按钮更大更易用。
支付宝和微信的这一步,帮助缩小了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
虽然它们的适老化改造仍处于初步阶段,许多细节还未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这两个支付工具都将让更多银发族在接触电子支付时遇到的障碍更小,可以更好地拥抱便利的数字生活。
到了那个时候,去市场买菜不会微信扫码,再也不会是老年烦恼之一。而兑换纸币的自动贩卖机前,也可能站着一个需要现金封春节红包的老奶奶。
在悄然无声之间,电子支付给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当我们回头,才会发现纸币已经躺在了自动贩卖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