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深圳定了7大重点发展片区!



8月28日晚,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微发布《建设先行示范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这么做!》,在在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上先行示范的内容中,指出: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坚决打好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在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上先行示范。具体说来,要以重点片区为主要抓手,高标准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香蜜湖、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海洋新城、大运新城、坪山中心区等一批重点片区。另外,先行示范区,深圳也确定“三步走”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建设先行示范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这么做!


2019年8月27日,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结合自身实际,谈了学习《意见》的心得,提出贯彻落实的举措,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大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弘扬特区精神,在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深圳样板”。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坚决打好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等五个方面发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幼鹏表示,《意见》的出台,是深圳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大事、政治大事、发展大事,是继创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标志着深圳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意见》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一体理解、一体把握、一体落实。



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在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空间提质增效、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利用和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示范。


  在打造高品质国土空间上先行示范


首先,要通过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打造高品质国土空间上先行示范。目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在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此次规划编制承载着引领、支撑、保障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使命,该局将全面落实中央赋予深圳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重大举措,坚持“全球标杆城市”的最高标准,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前瞻谋篇布局,统筹好陆海空间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要素,优化调整城市结构,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向海发展上先行示范   


《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根据《意见》精神,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向海发展上先行示范,具体说来,发挥好统筹抓总作用,围绕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空间利用、生态保护、文化营造、全球治理等领域系统谋划、重点出击,统筹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学组建和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设立工作,近期重点抓好海博会筹备、大空港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和南方海洋科学城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力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尽快见到实效。


在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上先行示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充足的空间作为支撑和保障。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坚决打好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在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上先行示范。


具体说来,要以重点片区为主要抓手,高标准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香蜜湖、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海洋新城、大运新城、坪山中心区等一批重点片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要深入推进“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更新、整备、查违、闲置土地处置等多元手段,出台更多管用好用的政策,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和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都能落得了、落得好,全面推进空间提质增效,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


在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利用上先行示范


为落实《意见》精神,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全链条制度体系,在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利用上先行示范,近期重点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现代都市田园建设、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方面集中发力、取得实效。


同时,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将牢牢把握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机遇,在深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上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力争在全国形成一批叫得响的改革成果。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七大重点发展片区


一、光明科学城



//规划面积达99平方公里//

光明科学城


位于光明区东北部,区域协同效应明显,交通完善出行便捷,综合配套设施完备,绿色生态资源丰富。



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规划约60平方公里//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确定了以西丽湖为心,依托沙河西路为南北轴、留仙大道为东西轴,大学城创新片区、石壁龙创新片区、西丽中心区的“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69.7平方公里。



三 、香蜜湖



//规划面积达4.9平方公里//

香蜜湖


香蜜湖北区将建设国际交流中心,承担全市性、综合性和高层次、国际化的政务接待、文化商务交流等功能,承接重大政务和国事活动,作为集中展示改革开放形象的“城市新客厅”。中区将建设新金融中心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未来将和深圳CBD共同发展成代表深圳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高水平金融总部聚集区,为深圳提供一个强力的创新增长极“新引擎”。



四、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


//规划面积达4平方公里//

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

2017年1月,深港政府签署河套地区共同开发合作备忘录,明确联手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其中,河套A区位于香港一侧,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河套C区及福田保税区位于深圳一侧,建设“深方科创园区”,合计约4平方公里。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综合性平台,是国家离岸创新新高地、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港深跨境深度合作新支点、国际化创新合作新平台。合作区位于深圳与香港接壤地带,是深港协同、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双向流动和高效聚合的最佳接合部。合作区分为深方园区与港方园区,深方园区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翼”空间布局。“一心”是在口岸建设综合服务枢纽,“西翼”为福田保税区,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封闭监管围网控制。



河套A区,即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香港特区政府按照双方协议与约定另行制定规划。香港宣布预留拨款中的200亿元将用于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第一期,包括土地平整、基础设施、上盖建设和早期营运。





五、海洋新城



//规划面积达7.44平方公里//

海洋新城


海洋新城位于大空港规划区西北部,北起茅洲河口,东面与大空港新城启动区国际会展中心相邻,南侧紧邻宝安综合港区一期工程,西至交椅沙,规划面积约7.44平方公里。







六、大运新城



//规划面积达15.93平方公里//

大运新城


大运新城将核心空间与城市轮廓叠加,得到未来大运新城“一主两副、三心两轴”的总体城市框架。“三心”为“一主两副”三个城市客厅,即主客厅“中部活力客厅”,副客厅“北部创新客厅”和“南部高效客厅”。





七、坪山中心区


//规划面积达4.6平方公里//

坪山中心区


坪山中心区经过前期的精心谋划和有序推进,在深圳“东进战略”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全市更多资源向东部倾斜,大力推进深圳东部片区交通、产业以及公共服务的同时,更强调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培育龙岗-坪山东部发展中心,而坪山中心区的发展就处于龙岗-坪山东部发展中心的核心。






延伸阅读



重磅!大运新城城市设计正式出炉!配套了这些......


近日

又有一个备受瞩目的“城市设计成果”

出炉啦!



没错

发布君说的就是

大运新城城市设计成果

未来的大运新城

又将有哪些耀眼的功能布局?

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7月12日,备受瞩目的大运新城城市设计成果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议正式出炉,未来的大运新城将是一座生态文明健康、学习文化浓厚、多维开放连接、创新活力迸发的高水平城市新客厅。


据了解

此次设计通过对大运新城的潜力用地分析

确定可建设发展的空间范围

大运新城未来之城概念图


❶ 将用地规模、城市区位、用地功能、轨道交通四个城市发展要素叠加,得到未来大运新城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空间


❷ 将自然山水轮廓、功能聚落边界、轨道线网和慢行廊道、商业空间界面、道路空间界面五个城市边界要素叠加,得到未来大运新城具有辨识性的城市轮廓


最终

将核心空间与城市轮廓叠加

得到未来大运新城

“一主两副、三心两轴”

的总体城市框架

总体城市框架-三心两轴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开始蒙圈了

“一主两副、三心两轴”

是什么意思呢?

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下


//“三心”//

“三心”为“一主两副”三个城市客厅,即主客厅“中部活力客厅”,副客厅“北部创新客厅”和“南部高效客厅”。

总体城市客厅-三大客厅效果图


主客厅中部活力客厅


主客厅中部活力客厅将借势深港中心、大运中心等重点项目,联动北部创新组团以及国际大学园区,汇聚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高等级文体服务设施,成就与世界紧密联系的综合服务活力中心。


深港国际中心效果图


大运中心效果图


副客厅北部创新客厅


北部创新客厅将抢占区域科技智造高端环节,支撑大运新城产业长远发展,辐射东莞、惠州等广阔腹地,成为一个引领创新产业持续升级的科技创新区。



副客厅南部高效客厅


南部高效客厅将依托大运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成为总部商务集聚、产业层级高端、产城深度融合、环境宜居宜业具有国际形象的“东部中心”标杆区。


大运枢纽效果图

//“两轴”//

总体城市框架中的“两轴”为黄阁路“站城一体发展轴”和龙飞大道“文教公服生活轴”。


站城一体发展轴


站城一体发展轴将沿黄阁路城市主干道,依托数码城、龙城西、大运综合枢纽,重点优化枢纽片区宜步性、公交接驳及生活服务设施。从车流不息的交通干道向便捷的生活万花筒的转变,展现枢纽换乘接驳与城市生活互联的大道。


文教公服生活轴


文教公服生活轴将沿龙飞大道城市次干道,依托创智硅谷、大运中心、国际大学园区等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集群,深入龙岗河活力带。从界面隔离的车行通道向慢行生活的趣味街道转变,展现骑行步行与学园社区共融的大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鸟瞰


此次大运新城城市设计

是对大运新城地区

近10年所编制多项规划的

总结、提炼和提升


以城市设计+综合规划的研究手段更有针对性地面向城市整体要求来统筹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布、协调设施供应与空间形态,并对相关规划编制进行有效指导。此外,本次城市设计还将结合现实情况建立面向实施的开发导控体系,使城市设计意图贯穿到实施层面,未来设计导则内容将对接法定图则,进行城市设计内容法定化方面的探索。


大运新城整体效果鸟瞰图


目前已经设立的大运新城行动项目库,划分“标杆片区”“连道畅通”“站城一体”“通山达水”“产学联动”“设施提质”六大行动,涵盖重大工程、道路交通、轨道枢纽、自然蓝绿、产业研发、基础设施六个类别,将精细化管理落实未来3-5年内大运新城108个项目的“有序推进、品质实施”。


大运新城地区加速建设

深圳东部中心提质提速

龙岗,未来可期~


本文由龙岗发布编辑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



部分信息来源:侨报融媒(记者 王晶晶 通讯员 张志利 张燕)、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


先行示范区 | 深圳“三步走”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意见》对深圳如何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在《意见》指引下,积极部署海洋工作,加快向海洋发展,在推动海陆空间融合、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海洋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并通过全力推进“十个一”工程,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为何能?


多项优势与区位条件铸就建设底气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底气和信心,来源于国家的重视及深圳自身的优势。

从2016年国家海洋局批复深圳为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到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到《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不断赋予深圳新的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的殷切期望。


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和超过260公里的海岸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018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2327亿元,同比增长4.63%,海洋运输、能源建设、滨海特色旅游等行业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已与海洋油气产业、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共同构成深圳海洋经济四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领域

在海洋电子信息领域,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总值近六分之一,中兴通讯、研祥智能等大型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已进军海洋通讯、船舶导航等海洋领域,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形成。

聚集实力雄厚的海洋龙头企业

深圳还集聚了招商重工、中集集团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国内外领先的海洋龙头企业,并不断涌现出技术条件先进、成长潜力大的新兴海洋企业。深圳规模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生物等产业优势,也可快速延伸嫁接到海洋领域。

重视海洋创新

深圳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通过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壮大海洋教育研究机构、集聚海洋领域专业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多元举措,持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水平。


截至2018年底,深圳已建成海洋产业相关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4个、工程中心3个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个。

建立深圳市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已获批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引进中船重工、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在深圳设立海洋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挂牌成立,将重点围绕海洋工程等7个领域开展研究生培养。


近年来,深圳还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城市与海洋融合发展,塑造城市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海洋将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意见》支持下,深圳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活跃的市场环境、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先进的陆海统筹机制平台、一流的城市基础建设等诸多有利条件,将在海洋领域大有作为。


未来如何建?


实施“三步走”战略、“十个一”工程

深圳将如何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照《意见》精神,深圳将通过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成立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推进设立一个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十个一”工程,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根据深圳日前出台的《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深圳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到2020年,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国内领先,海洋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重点提升在亚太地区海洋领域的影响力,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海洋发展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为彰显海洋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


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

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成立一个深圳海洋科学研究院,打造一个全球海洋智库。

建设一个深远海综合保障基地,打造一个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打造一个以中国海工为代表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推进一个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建设,创设一个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设立一个深圳国际海事法院,举办一个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同时,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起草《深圳市海洋发展总体规划》,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生态、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清晰的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空间布局、管控要点和重点举措,为深圳海洋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和支撑。


此外,深圳将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全新定位,把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五个领域作为全面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01夯实经济基础

支持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提升深圳海洋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02对标国际标准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设立海洋教育研究机构、集聚海洋领域专业人才等措施,提升深圳海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

0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凸显新时代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构建绿色活力海岸带,从点到面、陆海联动,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04整合政府行政资源

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以建设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05立足国家使命

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来源:深圳发布、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章

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