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进入“新阶段”!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工
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工:
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进入“新阶段”
见“圳”时“光”40年
8月18日
光明科学城综合粒子设施
首栋建筑开工建设
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行示范区1周年献礼
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是深圳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光明科学城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需求规划布局的标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项目选址于光明科学城
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
是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内
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由市发改委主管
光明区政府与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共建
综合粒子设施可以利用不同特性的微观粒子作为探测工具,提高对物质的观测和理解能力,实现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过程的全面解析及性能的精密调控,具备极高的学科、科研、产业和人才价值。
目前开工的首栋建筑为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是综合粒子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科研人才提供研究工作室、学术交流等空间保障。
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
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依山面湖
重点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
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世界级、
稀缺性大科学装置
未来还将布局建设
深圳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
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动工建设,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从“规划设计”进入到“实施建设”阶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光明区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自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到开工建设仅用138天,相当于项目常规推进时限的60%,跑出了新的“深圳速度”。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需求
光明科学城加速布局创新生态链
去年以来
深圳陆续迎来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崭新定位
深圳市委、市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光明科学城
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
随着综合粒子设施等大科学装置的落地
世界一流科学城
正在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未来在光明科学城的99平方公里范围内
将出现一座能代表国家
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
科学创新之城、开放共享之城
生态宜居之城
光明科学城聚焦产业需求和科学前沿,围绕信息、材料、生命三大科学与技术方向,充分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通过集聚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一流的高水平大学,一流的创新人才与团队,一流的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一流的新兴未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目前已落户重大科技创新载体22个,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研究型高校,2个广东省实验室,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初步显现。
“一主”即大科学装置集群
以具有内核生长功能的国家级设施为核心
集群建设材料和信息科学设施
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
1平方公里的拓展区
核心区布局世界级大科学装置
拓展区为大科学装置衍生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项目就落户于此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深圳中心二期
也将于年底开工
中科院科技创新组团已意向入驻
“一副”即科教融合集群。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团布局生命科学设施。其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学生于9月份入驻,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正加速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将于年底动工。
另外“一副”即科技创新集群,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将面向“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需求,布局与产学研结合的共享实验室、产业转化孵化平台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
从一片荒地到拔地而起,一个个新的深圳速度在光明科学城诞生,创新的源头活水正在加速流动。
2019年1月25日,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首批大科学装置设施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前封顶。
“深圳的城市发展路径和定位,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做纯理论的基础研究。”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介绍,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也正在组建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我们希望将大科学装置打造成一个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从设计之初就以产业需求为牵引,由企业和医疗机构提出需求,科研院所提供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大科学装置的‘沿途下蛋’和产业的‘聚集效应’。”
打通从0-1
再从1-100的创新全链条
是光明科学城有别于
其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鲜明特点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其中包括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集中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符合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原则上应落户光明科学城。
光明科学城
瞄准基础硏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坚持装置集聚
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全面发力
除了已进入建设阶段的合成生物研究
脑解析与脑模拟外
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
也正抓紧推动具体建设事宜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也纷至沓来,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的创新链条。2020年6月18日上午,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
目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正在加快组建进度。光明科学城内还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两所研究型大学。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说
未来
我们培养的学生
不仅要解决从0到1的基础研究问题
还要解决从1到100
从100到无穷大的产业化问题
蓝图已经擘画,为了让科学的强大动能加快集聚,最终喷薄而出,一个个时间节点紧锣密鼓推进。
2018年9月,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形成初步体系,提出“科技引领、开放合作、统筹协同、辐射带动”创新发展格局,空间规划形成初步成果,空间范围扩大至99平方公里。
2019年1月25日,脑解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配套土建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2019年6月27日,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光明云谷一期、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等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7.6亿元。
2019年11月14日,光明区政府与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首批大科学装置“组团”启动以来,第一批重大科研平台落地光明区,标志着光明科学城进入了由硬件基础建设到软性学科建设的“双轨”时代。
2020年4月,在光明科学城谋划布局两周年之际,《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发布,为光明新一轮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种大发展大建设的势能势不可挡
根据已经发布的光明区
2020年1-6月经济运行情况相关数据
全区生产总值(GDP) 462.66亿元
同比增长0.8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
1-6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0%
增速较1-5月大幅提升8.7个百分点
比市平均增速高15.2个百分点
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按下“快进键”
光明科学城也已经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
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性成果,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光明科学城正以科学促进创新裂变
引领产业聚变,实现城市质变
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
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光明之路,逐梦前行!
来源:深圳光明、光明科学城开发建设署
相关文章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