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一本书]《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张荫麟,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18岁考入清华大学,在校读书期间,与钱钟书、吴晗、夏鼐一同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颇得钱穆先生赏识。本书原本是张荫麟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计划要贯通整个中国古代史,并写完了东汉以前的部分。但“天不遂人愿”,他年仅37岁,就突发肾病去世,只留下了这部残稿,和几篇有关宋史的文章,《中国史纲》,也就成为张荫麟传世的唯一著作。
关于本书
在《中国史纲》这本书中,作者张荫麟把从夏、商、周一直到东汉之前的史事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用讲故事的方式,从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商业发展三个角度,勾勒出彼时中国社会的变迁,并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观点相结合,既不失学术性,又不缺趣味性。
核心内容
从夏、商、周到东汉之前,中国社会在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商业发展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封建社会是如何从建立到崩溃的,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又是如何逐渐得到巩固的。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这期间学术思想的具体变迁,和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从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到秦汉之际对商业的打压,再到汉初放任的商业政策和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一、制度变迁
东汉之前,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周朝建立封建社会;第二个阶段是从战国晚期到秦朝建立,封建社会逐渐崩溃,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初步设立;第三个阶段是汉朝郡县制的逐渐巩固。
作者在书里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算得上是颠覆性的观点,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只存在于周朝,一个社会要成为封建社会,肯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统治下,分为金字塔式的几级诸侯;每一个诸侯对最高统治者俯首称臣,但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又是世袭的统治者,也是世袭的地主;土地属于统治者,而农民更像是农奴,只有耕种土地的权利。根据这个特点,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以分封建国的周朝,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会。
宗族间的感情总会越来越淡,而君臣上下的名分,也会随着周王权力的削弱而逐渐变得界限模糊,周王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诸侯们对于周王的位子也虎视眈眈。于是,周王的权力自然而然地旁落了,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爆发,逐渐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这就是“战国七雄”,这个时期,被称作“战国”。战国时期的到来,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彻底崩溃。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一统之后,除了要建立版图统一的大帝国之外,急需要做的,就是统一各种制度。在政治制度层面,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管理民政、兵事和监察。这就是后世郡县制的雏形。这并非秦始皇的发明,他实际上只是遵循了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惯例,就是将掠夺的土地,大的置郡,小的置县,其长官也并非像以前那样实行终身制。
到了汉朝,这一制度虽然曾经一度被废除了,但最终还是逐渐得到了巩固。武帝即位之后,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巩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利,其中也包括了诸侯的经济特权。依据汉例,每年八月皇帝要“饮酎”,就是在宗庙举行大祭,而届时诸侯需要“酎金”,也就是献上黄金。武帝在位期间,将诸侯所献黄金成色或分量不足作为借口,前后共剥夺了100多个诸侯的爵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酎金夺爵”。通过“酎金夺爵”,武帝实际上已经废除了汉初的分封制,巩固了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
二、思想变迁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孔子和儒家学派的出现;第二个阶段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三个阶段就是秦朝“焚书坑儒”,独尊法家;第四个阶段是汉朝儒家学派逐渐成为正统。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和儒家学派应运而生。孔子怀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他希望能用“仁”和“礼”来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于是他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希望能够陶冶人的性灵,改变社会的品质。但事与愿违,孔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带领弟子四处游说,希望能够被诸侯赏识,却四处漂泊。
战国初期,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是显学,当时,法家虽然已经出现,但规模还小,影响甚微;到了战国中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像儒、墨、法等大的学派之中,又分出了不同的学派,出现了很多思想家,如孟子、庄周、惠施等人;到了战国晚期,各个学派又表现出混合的趋势,出现了邹衍、荀子、韩非等思想家,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则成为了显学。
在秦朝建立后,为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百姓,秦始皇除了制定严酷的法律之外,还开展了一项在历史上引起很大争议的行动——“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可以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文化浩劫。关于这场浩劫,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看法,认为儒生诽谤秦始皇,并批评、否定郡县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导火索。实际上,秦始皇之所以进行“焚书坑儒”,主要目的是树立起法家的思想正统地位,避免因思想多元而增加统治的不稳定因素。“焚书坑儒”之后,“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了,法家成为了正统。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国家已经渐渐恢复了元气,因此他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巩固国家的统治。而要想巩固国家的统治,就需要先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来作指导。于是,儒家学说逐渐复兴,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商业变迁
东汉以前,中国社会的商业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秦汉之际对商业的制约和打压;第三个阶段是汉初商业的放任发展;第四个阶段是汉武帝“新经济政策”对商人的打压和对商业的控制。
春秋时期,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国的国都,都发展成了政治兼商业中心。最晚在春秋晚期,各国的国都里就有不少衣着华丽的富商。这些富商,不仅资金雄厚,而且还会涉足贵族控制的政治舞台。
到了战国时期,使用奴隶和雇佣劳动力的大企业就出现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的使用也在逐渐进步。在战国初期,铜钱得到普遍地使用,黄金也开始成为一种货币。而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都市的增多和扩大。商业逐渐遍布在各大都市,不再仅仅局限于国都内。在战国时代,人口超过万户的都市已经非常普遍。
秦始皇时,采用法家的方略,重视农业,对商业和商人进行严厉地打压,甚至在征发兵役时,都会先征发商人。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业经济的发展确实有很大的阻碍。
汉朝初立,汉高祖刘邦宣布:“商人不能穿华丽的衣服,也不能乘车骑马,更不能为官。”传统观点认为,这体现出当时商业发展的落后。但在本书作者看来,这恰恰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富商的数量众多和商业的繁荣。因为如果商业落后,商人寥寥无几的话,刘邦也就没必要特意颁布这样一道指令。
刘邦的抑商政策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他死后没几年,道家的放任主义就成为了社会的潮流,抑商政策也被汉惠帝取消。种种放任的政策使得汉初六七十年里的商业繁荣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这种放任的政策也带来了恶果。
汉武帝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一个方面是实行新的货币政策。在之前的货币政策下,假币猖獗,于是武帝决心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并且统一货币。另一个方面是创立国营的工商业。将盐、铁和酒的生产经营权收归中央,并且颁布法律,规定将地方贡品换成现钱;在中央开设“国立贸易局”,网罗天下货物,“贱时买,贵时卖”,以此防止商人搞价格战。
通过这两方面的措施,武帝将商业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商人遭到了沉重地打击,但商业却并未停滞发展,实际上只是从春秋战国直到秦朝时的私营商业模式,转型为国营的商业模式,仍然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金句
1. 宗族间的感情总会越来越淡,而君臣上下的名分,也会随着周王权力的削弱而逐渐变得界限模糊,周王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诸侯们对于周王的位子也虎视眈眈。
2.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此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中,都可以看到郡县制的影子,甚至到了今天,郡县制依然对现代的行政区划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往往是一个思想迸发的时期。
4. 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而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则是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