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源水: 我的继母娘

杨源水 文海墨韵 2022-06-25

枣乡纪事


在母亲病故后的日子里,我和妻托了好几个人,为父亲介绍老伴。同在前街居住的一个老婶子,见我们两个人真心实意的样子,应允找她在邻村寡居的娘家老姐试探一下。还真有门。不过“准继母”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先“相看”一下我和妻子,两个人的模样和“光景”。凭自己有意找老伴,提出先“相”未来的儿子和儿媳妇,我就猜测这位可能要成为继母的老人,一定别有一番与众不同的风度。好在,我还算是个见过世面的成年人,做过妻的思想工作之后,我们就如期赴“相”了。“相住了”。与我们见面的当天,充当媒人的老婶子就带回了准信。我提出是不是让两位老人,再坐成一块谈谈。老婶说,他们人早就认识,除了对你小两口不了解之外,你这个老姨对你们家的原来的情况全都清楚。

依仗着我自己在公社办公室工作的有利条件,我从民政助理那里要了一套结婚登记手续(助理外出时我时常替他办理),在自己的家里,就为老人办理登记手续。请他们按手印之前,我还有意打着官腔,向他(她)们二人发问:“您们俩真愿意结为夫妻(吗)?”老继母大笑着问:“我说双岁(我儿子的乳名)他爸爸,在家里办手续,你含(还)真要公事公办蛮(吗)?”。我还想再一本正经地逗她,父亲一绷老脸大声说道:“你别胡曰曰(说说)了。跟公社的民政助理小段,前日格(前天)就见过面了。安子杨和南街两个大队(村)的登记证明信,早就交到他手里了。正赶上这个表要到县民政局去领,他为了让俺俩少跑一趟,才叫你替他把表填上。你小子还没真当上个官,就想卡你亲爹蛮(吗)?快说,往哪里摁(按)手印吧。(晚上)咱含(还)请切(客)那。”我假装毫不示弱地打着官腔说道:“您不摁这个手印试试?法律不认可,知道吗?”继母娘看出了门道,笑着说:“你爷俩就别逗着玩了。我替他认输。咱按(律)办——”在三个人的哈哈大笑中,我的父亲和继母就经我之手,成了法律认可的合法夫妻。

继母进门后,每每听到我和妻大大方方的叫“娘”声,直乐得她老人家成天成天地喜上眉梢。没见过亲奶奶模样的儿子,对继母的感情更是真诚有加。尽管说话还不真切,可开口就是不住的“矮矮(奶奶)……矮矮……”。随之而来的则是在的抚摸和亲吻中,“宝来……宝来……”的回应,这种亲情和谐的氛围,给我们这个因母亲离世,已经久违了欢乐氛围的农家小院带来了生机。继母是个见多识广的明白老人。她深知婆媳不合的主要原因,多半是为家庭财产之争。所以,当着媒人、父亲和我们的面首先言明:除了照看孩子、料理些家务,钱财的事一律不管。继母娘还真是这么个脾气。连家中该碾米、磨面的事儿她都不多说一句。问她为何这样,她只是说地里的活这么忙,不好意思再你们做这做那的。反正家务事你们全都有数,我就只做现成的吧。每当我们看到:熬得粥稀了就知道,面子不多、该磨玉米面或碾米去了。每当看到:烙个饼、调个面蛋儿什么的,凑合着做一顿饭时,就知道该磨(换)面粉去了。说起来还真是很可笑又挺有意思的。

继母的到来,在过日子的大事上,我们也沾了很大的光。当时,棉花一收下来送到棉站,就能换回大把的现金。村里的人们都着劲的修屋盖房。我兄弟一人儿子又小,不具备向村里申请安排宅基盖房的条件。继母来了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分开家,按两个户头跟村里说事。这样,我们就很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一处宅基,并于当年就盖起了一处,有别于为节省资金而采将新砖“陡(最大面立式朝外用)”的做法,在全村率先盖起了四间,以“卧(平铺)”砖包皮的新房子。父亲和继母搬进新房后,我又将儿子的那份口粮地也转给了父亲,从此,我们便真的另立锅灶、独立核算了。那段时间里,继母和父亲都过得很开心。除了有时有的照看孩子之外,想清静时大门一关听听评书、喝杯茶水,晚上有兴致时两位老人还要来上一杯白酒。继母在街店上住惯了,对过实际意义上的庄户日子并不在行。大半辈子了也不会喂养牲畜。而父亲过日子的信心很大,看到别人养羊收入好,就买了几只山羊。母羊生育小羊之后,继母也新鲜的不得了。背着父亲,拿人吃的馒头之类的食品,偷偷的“添巴(加餐)”母羊。结果,不几天就把母羊撑得不“倒叫(反刍)”了。请兽医打针、灌药也没救过来,好好的一窝了羊没能成用。继母一提起这事,就心痛的掉泪。并多次说,俺这人别看岁数不小了,喂养牲灵(畜)还是个“加重(超标)”的外行。

继母有一门为孕妇正胎位的手艺。那几年,农村的孕妇也和正常人一样,没早没晚的下地干活。累着、扭着后肚子疼痛起来,又舍不得去医院花钱检查,就请继母去为她们“抱抱(正胎位)”。每逢事主赶着小驴车来请时,继母总是欣然应允。有时候怕误了儿媳下地干活,她干脆连孙子也带上一起“出诊”。继母六十六那年,我和妻早早地就准备为她祝寿。问她哪天的生日,她却说不知道哪月哪天。我说,那就等收秋完了后,找个吉祥、方便的日子过吧。说也凑巧。那年,我们公社的一位主要负责人生病在济南住院。由我和另外一个同事轮流守候,负责接待看望病号的领导和亲友,不几天就能换一次班跟车回家一趟。在济南的“大观园”等大商场里,我为继母买下了好几种长寿面、龙须面。在为她过六十六的那天晚上,继母泪流满面的说,活到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看到在省城买来的这么好的东西,也是头一次有这么多人,为她这么隆重的过生日。继母在家整整生活了十年。十年中,她为我们带大了一儿一女。十年间,她与妻子处得很好,用农村的话说就是没“红(翻)过脸”。为此,当时的县广播站在小喇叭上宣扬过此事,妻子着为父亲找老伴的事,还被写进了《乐陵县志》的“社会新风”编目的第643页。只是将她姓氏的“殷”,误写成了“魏”字。

继母只有一个比我大十多岁、出嫁到本公社大队的女儿。为了看望她的娘亲,时常来我们家做客。开始的时候,她是先到充当媒人的老姨家,将母亲叫过去见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在她也深知我们一家人的脾气性格之后,连她的男人也一并走进了我们的家门。为了有别与一奶同胞大姐和大姐夫的称谓,我就将继母的女儿、女婿,分别称之谓台张家大姐、姐夫。为了让台张的姐夫多来几趟,父亲也总是以泥房什么的为由,捎信传信地让大姐和姐夫来我们家做客。每年的正月初三,我都是“把紧把点(雷打不动)”的到台张大姐家拜年。因为妻子的娘家没有亲兄弟,正月初三没有娘家人来拜年。有一年,我们一小家子的四口人,同行前往台张村的大姐拜年。大姐和大姐夫高兴之余,说啥也要给两个孩子“压岁线”。深知她们过着人口少、地亩少、收入有限,人情份子却不少的庄稼日子。我就再也不敢带着孩子前去拜年了。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在我们夫妻二人和继母的真情相处口口声声叫“娘”的过程中,也深深影响到的继母的女儿。当年,已经年过四十岁的台张大姐,一进我们家的大门,就会面对我的父亲,实实落落地叫一声“爹”。父亲觉得不好意思,告诉她叫“收(叔)”就行了。大姐却说:“兄弟和兄弟媳妇,像对待亲娘一样,管俺的老娘叫娘,我叫‘收(叔)’就不对了。”对此,不仅父亲和我们夫妻二人为此很受感动,就连村中的前邻后舍、诸多亲朋好友,也为我们一家和睦相处情形,而赞赏和羡慕不已。

台张大姐,有着高小六年级的文化程度。说话节脆,做事深明大义。在相互的接触交流中,特别是我专程去她家拜年时,在长天老日的交谈中,大姐一次的向我述说:“兄弟呀,只要不嫌我这个大姐日子过得不好,咱们这门亲戚可一定不要‘断道’啊!”继母病故后,正赶上火化抓得紧。按照当初与继母家大姐的约定,继母过世后要往她们家的祖坟上安葬。大姐对我说,娘活着时对你夫妻俩一口说不出俩好。眼下形势紧,你又是党员还在县城工作,火化不火化的事,你看着办就是了。我知道,继母在世时最怕的就是死后要火化。于是,我抱着一种的心理,严密的封锁消息后,准备在当天的深夜,将继母偷偷转移出去。记得准备转移继母的那天晚上,随着几个的父兄悄悄到来,院子里很快聚集了二三十个人。有人附在我耳朵上说,村支书外出查病去了,村主任也没在家。镇上的人夜里又不上班,今天定夜之(指零点)前,没人找就没事了。当时我就想,真能让继母避过火化,事后自己挨个,也不算什么丢人现眼的事儿。就在那天的深夜,我们夫妻和大姐护着继母的棺材,沿着一条从没走过的坑洼道沟和田间小路,将她老人家送到了她前夫的墓地。在她前夫悄悄挖好的墓穴前,圆坟、烧纸、磕头的葬礼全做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敢放声的哭出声来。此后三年,每逢上坟的日子,我都要特意为继母备下一份纸钱,在十字路口点燃,为九泉之下的继母尽一份孝心。

继母在世时,我曾经顺从地答应过,台张大姐不能“断道”的提议,继母过世后我也一直履行着自己的诺言。继母是1989年农历7月22日过世的,十五年后的2004年元月,我的儿子结婚,我提前将大姐请到了家中。喜宴上,当儿子儿媳为她端茶点烟,又亲切地叫她大姑时,年六旬的老姐姐,直笑得老泪……直到继母过世二十八个年头的2017年,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十之前,我都要亲自登门给台张大姐拜年。两个孩子大了之后,我还时常带着妻子一同前往。当老姐姐看到,我们2011年的“全家福”照片时,她亲切地抚摸和审视着身着少校军官服装的侄子、已上一年级的孙子,动情地说道:“头先(原来)那么瘦弱的小双岁,也熬(升)成这么大的军官了。咱这个小粟淼(孙子乳名)也长得这么富态相,真好,真好。咱们这一大家人啊,心好命好,这是应该的。”继母过世都二十多年了,台张大姐还真诚地认为:我们还是一家人。在大姐搬进的梁锥新村,我看到大姐已经跟随她的姑娘,住上了类似别墅级的楼房。在从内心里为她暗自高兴的同时,又真切地觉得我自己与她的晚辈们,已经不属于单就经济条件而论的档次。在宽阔排场的餐厅的餐桌前,面对很有风味的美酒佳肴,我却品味不到当年盘腿大坐,在大村大姐的老屋土炕上,由大姐、大姐夫做陪喝多酒之后,由她们的女婿用三轮车送我回家的味道。台张大姐也年过八十了,台张大姐夫过世了。而台张村拆迁整体移居社区后,属于大姐的新房,我还一直没有去过。

我还想,在台张大姐身体条件允许、行动还能方便时,再去一次真正属于大姐个人的社区房屋。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声大姐;欢欢喜喜地吃一口她为我制作的菜肴;甜甜美美地喝上几盅,由她为我准备的老酒……我希望,喝到半醉沉睡之后,赶紧回家睡觉、做梦。在梦中,与我的继母娘见上一面。见到后,我会撒着娇,对她老人家说——啊,今门格(今天那),我逮(在)您那姑娘、我那大姐家的新房子里——喝酒了。大姐炒的菜——那么香,热的酒——那么好喝,我喝醉了。娘啊,您再给我沏上一壶,酽的、酽酽的茶叶水吧……

往期有更多精彩 点击可阅览

战友诗书画印(五) 姜成楠  雲門子 振宇  陈西山  王新明   陈世万 唐云华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六)  袁庆禄 王绍祥 宋凤州 史献伟 刘铭俊 李进刚 董庆利 侯少山 鞠登德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七) 霍然 宋凤州 闫焰 杨绪明 史献伟 苏锦秀 钟玉山 董庆利等8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八) 王绍祥 云门子 霍然 侯少民 陈世万 李惜雨 董庆利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九)闫焰 宋凤洲 杨岱海 刘铭俊 郝军 鞠登德 李进刚等同志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10)杨炳延 霍然 宋春华 于振江  郝军 鞠登德 徐洪生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11)袁庆禄 侯少民 史献伟 董庆利 郝军 鞠登德 李进刚之作品

巩振生国画山水作品选

[艺术天地] 乡间自有高手  剪刀胜笔生花----浅淡并举荐杨德华剪纸作品 | 徐茂林

留白冰雪画创始人 | 王自修

老  猫:赞李自健先生---油画《乡村童趣》系列

卢长水 | 在巩乃斯的冬日里散步

诗配画 | 成彬 唐云华 陈西山 徐家兴等配诗  徐茂林绘画

李彦 | 国画作品选(一)

徐茂林 : 秋之韵(组诗)

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苦(歌词)

刘毅诗选: 关公(组诗)志趣 金秋

陈巧平诗选: 走进秋天 伪装不得 人活着一句格言记心上

秋夜吟 望秋月追怀寄古 金秋 诗说 盘河夜色 赞中医传承人刘海生 鼠

歌词三首: 爱上你之后的每一天 | 恩光——送给老师 | 战之必胜

阑 珊: [莺啼序] 白露

吴琼(信阳商城)诗选四首

牵牛花开(微组)| 翠山湾菊花基地 | 问月 | 秋 | 无题

哲人:金秋九月致辞

于德庆:庭院里的石榴树(散文)

百忍成金:双节夜 (六首) 恒慈:中秋夜(外一首) 宋乃良:中秋国庆夜怀思

中秋月夜(外一首)

杨源水: 我的大姐夫
杨源水: 我的奶奶
杨源水: 我的大姐

请关注《文海墨韵》,让精彩或温情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天地,你或许更会以笔墨诠释内心的独白,你或许更会以文字升华心境的灿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