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论述生态文明的三篇经典文献 | 孔繁德: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确立生态文明
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
是多年来人民群众各界人士的期盼
也是生态环境界人士研究和呼吁的成果
那么
与生态文明最相关的研究性提法
最早的类似表述
是从何而来呢
本公号经过认真查询和检索
给出
中国最早论述生态文明的三篇经典文献
中国最早论述生态文明的三篇经典文献之三
孔繁德: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位置优越,国土辽阔,气候温润,湿热同季,环境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但中国自然环境又有多山地,旱涝比较频繁等不利因素,促使古代人民不断与之斗争,改造环境,谋求发展。因此,优越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
它的持续发展,源远流长,农耕有八千年的历史;青铜器的制造已有四千余年;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陶文已有五千余年。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育的水稻、桑蚕、茶等造福人类,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文明能持续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分析总结其持续发展的原因,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在这一领域展开探讨,以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优良传统,保护好生态环境,促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今后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人口、土地开发、技术水平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
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前提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虽然有波动,但总的来说,人口逐步增加,土地开发逐步扩大,经济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中国古代五千年中,前二千年人口比较少,土地开发规模也不大,经济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到战国时期,铁器工具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增加、土地开发规模扩大。这种局面发展到西汉时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口拉加到6000万人,全国耕地大约6亿亩,人均耕地大约10亩,当时每亩粮食产量大约为140斤,扣除用于经济作物的耕地,西汉时期人均粮食已达到1000斤左右。
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对中国经济破坏很大,人口减少,北方大部农田荒芜,但却开发了南方的长江流域,开垦了大量的水稻田。隋唐时期经济技术水平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水稻生产水平提高,人口也重新增加到6000万。宋朝时期经济技术水平又有所提高,而人口增加到1亿左右。到了明朝中叶,中国经济技术中主要是农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粮食亩产可达200斤,但人均耕地下降到6亩多,人均粮食仍然可达1000斤左右。
清朝中叶之后,中国人口急剧增加,土地开发规模随之扩大,但清朝未年,人口已达到4亿多人,耕地虽然扩大,但人均耕地已不足3亩,尽管粮食亩产可达300斤,但人均粮食已远低于1000斤的水平。
由此带来清朝未年的大面积垦荒,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样,清朝未年以后,中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北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但总体评价,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人口、土地开发、经济技术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协调的。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
种植业与养殖、施肥灌溉
精耕细作、保护土地资源
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中国北部有大面积的草原适宜放牧,而草原南方则适宜农耕。中国北部草原有一些游牧民族繁衍生息,而农耕区则主要是汉族开发。
中国古代汉族为保护农耕生产,防止游牧民族南下修筑了长城。中国古代长城实际上成为农牧分界线,在客观上既保护了农耕生态系统,也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当然在汉族兴盛的秦汉时期,长城修筑的位置向北推移深入草原地带,进行大规模屯垦,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了北部许多草原和绿州沙漠,例如,乌兰布和草原沙漠化、古居延海绿州沙漠化。后来长城沿线生态进一步破坏,这样,到明代时的长城位置向南退缩了数百公里之多。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农耕与放牧基本上分区发展。这既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也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中国古代农耕区以农户家庭为经济单位,实行男耕女织,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农户养殖家畜、农禽,例如:牛、马、犬、猪、鸡、鸭等,主要实行圈养,以粮食、糠粕、桔杆、家庭剩余食物为饲料,这有利于利用土地生产力。中国古代农耕,很早就开始实施农家肥。家畜、家禽的粪肥及人粪经过堆肥发酵施于耕地,不仅可使良田地力不减退,而且可以使低产田改造为沃土。东汉王充说:“地有肥 之分,然厚加粪壤,深耕细锄,虽瘠地亦可与肥腴者相捋。”
南宋人陈敷认为:“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的说法不对,“若能进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施肥不仅使北方旱田的地方得到保护,而且使南方的水稻田逐步得到改造,地力上升促进高产,隋唐之后成为主要粮食生产来源。
中国古代农业重视灌溉,一向视水利为“命脉”。旱在公元前563年,郑国即在太行山麓建造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灌溉。公元前秦国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平原成功地建造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数百万亩稳产高产农田,两千多年一直长成盛不衰。中国南方水稻田普遍实行灌溉保证了粮食的稳产和高产。
在施肥与灌溉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的农耕实行了精耕细作。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已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中国古代自周朝后,已放弃轮作休耕,土地年年耕种,但因施肥灌溉,地力得以保护,土地资源即得以保护。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水稻栽培一年两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样中国由“迁徒农业”进步为“永久农业”直至“持续农业”。中国古代创造了同时代世界农业中的最高单位面积生产量而地力维持不衰。对此不少西方学者赞誉备至,称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耕模式为“农民-园丁系统”(Pcasant-fardenersystem)。
中国古代农业培育了许多作物,例如五谷和桑。麻等,还有南方的水稻。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和吸收不少古代文明中心培育的作物例如:棉花、玉米、马铃薯、烟草、葡萄、西瓜等。这不但丰富了中国古代农业作物的品种,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且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这些也有利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农耕与放牧分区发展,农耕中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坚持施肥,重视农田水利,发展灌溉,精耕细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
中国古代文明中心迁移
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是与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齐名的各自发展的古代文明中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地域辽阔,环境优越而复杂,因此,古代文明起源具有多无化的特点。考古发现证实,黄河流域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辽河方兴未艾有“红山文化”,长江流域有“良诸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古代文明在不同地区、不同埋藏发展的证明。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影响、作用,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广泛而多元化,但在不同时期,文明中心是变化的。黄帝、炎帝时期中国文明中心在黄河流域。夏代兴起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但夏代的文明中心迁移到黄河流域。商代和西周时的文明中心也在黄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很快,出现过楚、吴、越等强国,但文明的中心还是在黄河流域。
秦和西汉时期国家统一,铁器和牛耕广泛用于农业生活,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力强盛。秦绐皇和汉武帝打败了游牧民族--匈奴,向北扩展了疆界,修筑起来的“万里长城”,其位置在明长城以北很远,达阴山一线,屯兵垦荒开发黄土高原以北的草原,形成了新的农业区--“新秦中”。这时汾渭谷平原和黄土高原,成为当时的文明。司马迁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口不过什仨;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和西汉的京城都在关中,其主要原因是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结合。当时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也已逐步开发,但未占主要地位。至于南方,司马迁纪载:“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见当时江南比较落后,其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其经济地位还相当低下。由于秦和西汉在黄土高原及其北部的草原大量垦荒屯田,破坏了森林和草原,致使沙漠化水土流失,造成黄土高原及其北部草原农耕生产的衰退。东汉迁都洛阳,说明当时经济中心已由黄河中游迁至黄河下游。但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黄河中游的农耕生活,而且也使黄河泥沙激增、淤积河床,黄河下游洪涝频繁,因此,东汉后期北方农耕生产处于衰退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北方农耕生产严重破坏而南方长江流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到隋唐时,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隋朝修建大运河,其主要功能是南粮北运,每年由南方向北方运送粮食500 万吨以上。到了唐代仍然如此,《新唐书记载》:“唐都长安,而汉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给京师,备水患,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到北宋时,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超过北方,南方通过运河向北方送粮食达六、七百万石,到元、明、清三代的政治中心--北京运粮食达600万吨左右。总之,中国南方的逐步开发向北方提供大量的粮食、纺织品和税赋,间接减轻了北方的经济压力和生态压力。这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经验教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能够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也不能否认,中国古代自然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生态破坏也很,严重而且遗留的问题也比较多。总之,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是深刻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吸取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4.1 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与土地开发、经济技术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协调基于中国人口已达到12亿的实际,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减缓其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压力,针对我国土地资源迅速减少的现状,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努力开垦新的土地资源,力争在21世纪中国人均耕地保持在0.1公顷以上的水平。
4.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土地资源和土壤肥力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坚持和发扬我国农业注重施农家肥的优良传统,发展节水农业。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并尽快用于农业生活,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努力将中国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保证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 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其中主要有长江中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护,草原地带防治草原退化沙化,干旱区半干旱区防治沙漠等任务。目前,重点在于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扩大植被,力争200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说明:本文是孔繁德先生1994年在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报告,收录于《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集。
保护好生态环境,促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
今后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I SAW AND I CARE!
欢迎转发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致谢:感谢相关专业人士对本文选编的指正
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提供专业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最早论述生态文明的三篇经典文献 | 曲格平:建立人类新文明
中国最早论述生态文明的三篇经典文献 | 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马兜铃酸来了,让所有的环境污染物都松了一口气儿
铅污染——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物扫描(第001号)
环保小剧场|网开三面 or 剁剁剁,古代环境法令知多少?(从尧舜禹到夏商周)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