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鹄(hao)和鸿茅(mao),你的质疑在哪里?

减法博士 环境问题观察 2021-05-30

        欢迎点击关注!




质疑鸿鹄(hao)的,很有质疑精神。


质疑鸿茅(mao)的,变成了精神病。





最近这两个话题比较受关注,有争议。


一个是基本已经过气的“鸿鹄”。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上发表讲话,结果把“鸿鹄”发音成了“鸿鹄(hao)”,引发大量关注和争议,有人说校人说白字,文字修养太差,或是不认真先看一遍稿子,甚至有人要校长辞职,别再给北大丢人了。林校长发文道歉后,不少人给予肯定,但也有人针对道歉信中的“焦虑和质疑不能创造价值“的”质疑“一词,新开一场争论,说连北大这样的大学都不要求去”质疑“的话,那还有什么大学精神,还搞什么学术自由,真让人失望。


第二个话题是至今热度稍减的“鸿毛(mao)”XX酒,相信大家通过电视广告和微信媒体,已经耳熟能详,按下不表。


笔者还挺关心这两个话题,原因一是相当同情林校长说白字的境遇,二是是被鸿茅XX酒的广告长时间严重骚扰。因此,本文想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角度,对大家的质疑进行讨论。鸿鹄(hao)和鸿茅(mao),你的质疑在哪里?




先从“德先生”来评论。


对鸿鹄(hao)事件的质疑,那可是相当的直白,相当的深刻,充分体现了“德先生”的威力。


直白的质疑有:


这么大的北大校长,竟然还念白字!

即使你是化学专业的,中小学被耽误了,但当了校长,好歹也要加强一点文字修养,常用常见的教育词汇还是要掌握一下吧!

这么重要的场合念白字,估计不是第一次,怎么也没有人提醒一下?

这么水平还当什么北大校长,赶紧辞职以谢天下!


鸿鹄读作鸿鹄(hao),事实是清楚的,错误是严重的,但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这样一个事件,除了普及文字知识,充当网络热点,大概是考验当下社会的“德先生”的时候了。


依笔者浅见,把鸿鹄读作鸿鹄(hao)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由于这是北大校长说的,还是在120周年校庆这么一个正式场合说的,则关注者众多,有同情者,但更多的是惊奇、惋惜、谴责甚至痛贬的。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家对北大的关注,对北大校长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但另一面也说明,对于这个一个北大校长说白字问题,引发了众多的公众讨论。不仅是“鹄”字的多种读音、溯源、意思,都被扒了出来,连林建华校长本人的各种事迹,也被再次放大;还有,甚至相关的文字错别字,也被各种媒体集中爆光,炴及清华也读了白字的某校长等。


有趣的是,竟然也有人一番查证下一来,发帖”专家:北大校长才是国学大师,没念错!鸿鹄就是念hao,铁证来了”,后又被更厉害的专家发文一一反驳,这也是相当的幽默!还有人说,看,北大校长故意念个错别字,一下子就成了网红,为即将展开的高考赚够了眼球,免费做了广告。进而推论说,其他高校在吸引眼球,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方面的潜力,与北大差距还是巨大的。


能有这么多的质疑和讨论,是不是可以说在这么一件事情上,中国的“德先生”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即使是北大校长,说错了,也可以道歉,各种批评性的甚至侮辱性的言论都可以发声,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上广泛传播和影响。虽然偶尔有一些诸如让北大校长辞职、不让自己家孩子上北大的“过激”言论,但这个事件,整体上还应该是北大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显现和促进中国的“德先生”的进步做贡献吧!




相比于对鸿鹄(hao)的置疑,对鸿茅(mao)的质疑,则量少而响应者不多,质疑不仅社会影响不大,甚至带头置疑的某医生,还先被跨省刑事拘留,后来还写了道歉信,最后变成了精神病。


都是质疑,结果却相差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这或许应该从与“德先生”并列的“赛先生”说起。与广为接受并受到群众衷心拥护的“德先生”相比,“赛先生”中国的待遇还差很多很多。来自“科学”的质疑,不仅声音小、数量少,而且听众也十分稀缺。


从“赛先生”的角度,不多的对鸿茅(mao)的质疑包括:


非处方药品能当作保健品大做违法广告到处叫卖么?

酒精加糖,有广告中声称的那么保健作用么?

六十七味中草药,含有附子、苦杏仁等十几种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材,其安全性如何?
豹骨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所禁止使用的,酒里到底有没有?有多少豹骨成份?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没有?

酒精对广告中提及的疾病有哪些好的作用?还是有负作用?

副主任医师、跨省、损害商业信誉罪、刑事拘留、道歉信、精神病。这个真的比较可怕。


曾有人说相比于西方的严谨精神,中国人一向是马马虎虎的。中国人的质疑和认真,多是对人品、道德、八卦的“较真”,而很少是对“事实”、对“证据”,对“逻辑”的质疑和认真。对鸿鹄(hao)和鸿茅(mao)的不同质疑,大概就是这种反映吧!


这里,著名的《科学》杂志用一篇新闻给我们上了一课。在国内那么多专家学者努力想在CNS上发文或发新闻的时代,自己人没有投稿质疑鸿茅(mao),却被老外抢了先,真是有点儿说不过去。


总结一下,说了这么多,笔者的观点是对于念白字的鸿鹄(hao)问题,不必太认真,可以有批评有质疑,但语言本来就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传递信息和精神就可以了。一个人文字水平的问题,不必上纲上线,口诛笔伐,而更需要的是宽容和理解,这要有充分的“德先生”的精神。但对于鸿茅(mao)的问题,则是与“赛先生”相关的科学问题,则应该有更严谨的精神,要极其认真地去质疑和探索背后事实、证据、逻辑和真相。相比而言,大多数人对“北大校长念白字”问题更严谨而缺少宽容,对“药酒是否有毒”问题却缺乏判断能力,更缺乏逻辑分析和真正的质疑精神。


当然,质疑北大校长念白字的风险几乎为零,而质疑鸿茅(mao)XX酒的风险至少对那名医生实在是太大了。这也是有质疑精神的人所必须考虑的。


可见,如果从北大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看,德先生更需要宽容,赛先生更需要严谨。而不能反过来。但不管是德先生还是赛先生,如果没有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不能保障自由言论,不能尊重科学事实、不能保障人身权利、不能保证违法必究,就都只能是且行且珍惜了。




对鸿鹄(hao)更深刻的质疑,是对林校长致歉信中的“焦虑和质疑不能创造价值”一句,上纲上线到了“非质疑不能科学、不能民主”的高度,对校长及其代表的北大充满了失望。又开启一场新的争论。


这里把林校长讲的“焦虑和质疑不能创造价值”中“质疑”一词的原文含义澄清一下。


他的的原话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触及到了人们的观念和灵魂。历史的沉积与未来挑战、传统观念与新技术、平静的校园与喧嚣的社会,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都在校园中相互撞击和博弈;技术至上、功利主义开始蔓延,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削弱了信仰和确信的力量。人们前行的脚步如此之快,已经把自己的观念和灵魂抛在了后面。一些人变得焦躁不安,于是开始质疑新技术、质疑全球化、质疑一切,甚至质疑人类的未来。"


林校长讲的质疑、焦虑,原文是这个意思!


相比于“质疑和焦虑”,他更强调了确信。


他说:“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哲学家的思辨,更需要所有人共同的行动。这个时代并不缺旁观者,更需要的是责任与担当。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质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我们更需要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共同价值、共同愿景是社会的、也是大学的基石。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与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的良知。引领社会风尚,将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


这么说“质疑和焦虑”有问题么?当然没问题。


对于大学而言,质疑是一个方法,是实现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的根本目标。这个大学的根本目标,正是林校长的演讲题目:“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以及演讲中表述的“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而这两点大学的根本目标,需要的不仅是“质疑”,更是需要“确信”。


对鸿鹄(hao)和鸿茅(mao)的不同质疑,更加显示出“确信”的重要性和意义。不是质疑,而是确信“德先生”,确信“赛先生”,确信”法治和法制“,是大学要做的重要的工作之一。而这一点, 不管是北大,还是其他什么学校,可能都做得都还不够。




对于质疑林校长念白字的这个事情,特别同意两个人的意见。


第一个算是文字的专业人士。



这位专业出身的安徽人还说,语言从来不是正本清源,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就是个约定俗成,很多甚至是以讹传讹,大家懂,就行了。吊书袋从来不是语言的本质。所谓语言的严谨只是科学论文之类,逻辑要清楚,表达无歧义。用典和成语,从来没有什么严谨不能变化,更谈不上什么语言的严谨。网上热闹,不过一堆闲人看北大校长也出了错,找点自己的心理安慰罢了。


另一位则是这么说的。


但他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微信推送,竟然还被屏蔽了。这个一贯严谨认真的河南人只好截图吐嘈说:“这么好的观点,竟然不让俺发出来!”这个观点笔者相当佩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现在大气污染很严重,有很多的环保专业人士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臭xiu氧”(一种大气污染物,O3)了好多年,结果蚍蜉撼树,劳而无功,多数老百姓还是喜欢说”臭chou氧“。后来这些专业人士没有办法,自己也不得不改说“臭chou氧”了。再后来,“臭chou氧”不仅不错,还被新华字典确认为正统。这不就是语言的规律和力量么!


正文完。


补记1:笔者虽然是1970年代生人,但没有上过幼儿园,错过了拼音学习,小学又不教,自己后也没有想再学,于是这么多年来,笔者真的不会汉语拼音中稍复杂一点的内容。所以即使是北大理学博士毕业,又当了10多年高校老师,但仍有许多发音都是错误的。有人戏言,如果按笔者的发音为正确的话,新华字典里许多许多字都要修改拼音了。但所幸这种情况并没有对教学科研有多少影响,反映增加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因此有强烈的同理心来写本文。


补记2:中国人喜欢打牌打麻将的人不少,印象中大家都把“骰子”读作“shǎi子”,但如果一查字典,居然读作“tóu子”。笔者在阅读时见到“骰子”二字时,一般是默念“gǔ子”,但打牌时会习惯说“shǎi子”,但不管怎么都不对。这是个比鸿鹄(hao)更常用的字,“骰子”,你读对了吗?


作者简介:作者系北京大学校友,理学博士。



小编倡议



语言,从来没有什么严谨不能变化

科学,从来没有什么变化不能不严谨


I SAW AND I CARE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提供专业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

马兜铃酸来了,让所有的环境污染物都松了一口气儿

最能怼的科学家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仲礼院士10句霸气环保语录

缺水危机导致全球第一个即将停水的城市,竟然是......


END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