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些垃圾在我们控制中,所以我首先要请大家关注的是失控垃圾 | 刘永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席 Author 刘永龙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一席”微信公众号


本文人物:刘永龙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


我后面讲的这些相信大家都已经听到耳朵都要起茧了,实际上今天大家需要的不是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大家都已经掌握得很多很多了,最重要的是要靠大家行动起来。 




海洋垃圾为什么是个问题?
 
晚上好,我是刘永龙,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我是一个只要到海边就想着要捡垃圾的人。
 
这是马来西亚的一处海滩,去海边旅游的人可能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
 
▲ 图片来源:Jason Isley - Scubazoo/Science Faction/Corbis


这是日本那霸市近郊的一个海滩,我在这个海滩就捡过垃圾。



我前几年每年都会去一次日本,日本人总要带着我们中国人到他们的西海岸去捡垃圾,垃圾包装上的字有的是繁体中文,有的是简体中文,我们总是要被他们很客气地教育一下。
 
垃圾全球都是。这是北大西洋,接近北极圈的一个地方。最近网络上有北极熊在垃圾堆里面找东西吃的视频,在朋友圈里也传得很多,但是更多的垃圾是在我们的身边。
 
▲ 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海象和海洋垃圾
    图片来源:WJ Strietman/WUR

这是菲律宾的一条河,旁边就有一个小朋友,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 图片来源:NOEL CELIS/AFP/Getty Images




看完几张国外的照片,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情况。

这是我们守护海洋线项目的广州的伙伴监测时拍到的。 



这是在温岭,我们的伙伴正在捡垃圾。
 


这是厦门。这么多细小的泡沫塑料,我有时候面对这种塑料会感到绝望。
 


这是澳门。香港、澳门跟我们大陆有很大的关联,珠江的江水会把很多垃圾冲到那里去。
 


这是上海,黄浦江口。



刚才分享的这些只是垃圾的片段,实际上垃圾已经无处不在,所以很多人都在持续地做研究。这是2015年瑞士一艘叫“海洋卫士”的帆船,这是它环球考察的航线和结果。



他们从欧洲出发,整个考察过程考察了五大垃圾漩涡——从地图看,是北大西洋、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印度洋、南大西洋。这五大垃圾漩涡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北太平洋垃圾带,有四个日本这么大的一片区域,下一张图可以看得更清楚。
 

这张图能够相对直观地反映出整个垃圾带在海洋中的密度。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北太平洋的大太平洋垃圾带,全球范围内从东到西,这是垃圾最密集的地方。
 
我们可以再看看下一张图,这就是大太平洋垃圾带的东部中心,靠近美国的中途岛,这里的垃圾就非常密。
 
▲ 2015年荷兰海洋清理基金会抽样调查

有一个《中途岛》纪录片,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这样你们就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个情况。


 

▲ Chris Jordan导演的纪录片《中途岛》,聚焦栖息在中途岛上的信天翁。


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这是我们面对垃圾首先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它有三个去处,就是海面、海底,还有海滩。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基本上有这样一个结论:70%的垃圾沉到了海底,15%漂在海面上,还有15%会被海水冲到海滩上。



但是实际上随着海洋垃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意识到,我们还有垃圾的第四个空间:动物的身体。

▲ 图片来源:
http://www.chrisjordan.com/gallery/midway/#CF000313%2018x24

现代生活一个很大的奇迹,就是我们想看见垃圾,它就在那里,不想看见它,它就不在那里。

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比如说当你在餐厅吃饭,你离开餐桌之后,这些垃圾可能就不在你的世界里面了,你不会再去关注它,它可能就与你无关了,这是我做海洋垃圾越久,就越觉得有感触的一个事情。



 
回过头来说,究竟哪些是海洋垃圾呢?比如说这个游客留在海滩上的草帽。如果我们发现草帽丢了,及时把它找回来了,它不会在随后的涨潮中被冲到海里去,那它就不是海洋垃圾。但是如果我们都觉得无所谓,就一顶草帽嘛,不值钱,丢下就走了,那它就会被海水冲到海底去,就成了海洋垃圾了。
 
滩涂上有很多渔民会去布网,会去捉螃蟹,捉鱼,但是很可能过了很久他就忘了,不再去照看渔网了,那这个渔网就成为了海洋垃圾。所以我们故意或者不经意间总是会把一些东西忘在那里,它们被我们丢弃了就成了海洋垃圾。
 
经常会有人问我:海上的石油是不是海洋垃圾?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海洋垃圾,我们在说这个词的时候,它一定指的是固体废弃物,所以液体的油就不是垃圾了。




椰子壳和餐巾纸,它们的材料都是植物纤维,椰子壳不是海洋垃圾,但餐巾纸是。它们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餐巾纸是人造的,里面可能会有各种化学添加剂,比如说为了让它更白会添加的荧光剂,这种人造的东西就会成为垃圾。
 
还有一个例子。洪水来了,把一棵大树冲下来了,很多树枝都被冲到海里去了,它是不是垃圾呢?它不是的。但是同样粗细的一根树枝、一根木棒,人把它砍下来,上面钉了一根钉子,它就是垃圾了。所以说我们在面对海洋垃圾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定义和视角。
 
关于海洋垃圾的定义,现在全球基本上都是有统一标准的。我们国内也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就在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发布的这个规范性文件里面,海洋垃圾是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的。
 
海洋垃圾为什么是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已经能达到80岁,这里指的是西方,实际上我们中国现在也差不多都能达到80岁了。
 
▲ 数据来源: 
http://worldoceanreview.com/en/wor-1/pollution/litter/

与人的寿命来对比,我们生活中生产的这些垃圾,当它们到海里,如果是自然地降解掉、消失掉会需要多少时间呢?我们刚才说到纸巾,时间大约是2周到4周。牛奶盒,这是我们经常会丢的,需要3个月。塑料袋,这是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根据它的材质,短的1年,长的20年。
 
塑料瓶,我估计此时此刻可能有人的包里就有塑料瓶,它如果到海里,要450年才能降解。所需降解时间最长的是鱼线,600年。如果在座有钓鱼爱好者,如果鱼钩断了,鱼线能不能管理好?
 
海洋垃圾会对整个世界,对人类造成很多问题,我们做环保是以我们人出发的,海洋垃圾是会对人本身带来很大的危害的,比如游泳的人可能会被渔网缠住,也可能会被海里的垃圾割伤。
 




更严重的是我们会吃进垃圾。我们会吃海盐,海盐里面就有塑料微粒,可能随着喝的汤就喝到肚子里面去了。我们吃海鲜,像贝类的整个身体都会吃进去,就会把海洋垃圾带进我们的身体。
 




当然对于人类来说,更多的是我们的经济生活会受到海洋垃圾的影响。尤其是旅游业,当海边都是垃圾了,我们还会去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了。

海洋垃圾中的渔网会把轮船的螺旋桨给缠住,严重的时候可能会使船偏离航道,造成两船相撞,形成海难,威胁经济和我们生命的安全。渔业在制造着海洋垃圾,同时也受到海洋垃圾的影响。
 




对于我们做环保的人来说,更关注的是生态,海洋垃圾对生态的危害首先是对很多海洋生物个体的伤害。
 



这些照片可能大家都已经看过很多次,海龟、海豚、各种鲸鱼都在被海洋垃圾伤害,它们可能会直接就被缠绕致死,勒死了,或者可能没有勒死,受伤了,但是它们的身体机能会下降,无法捕食,最后饿死掉了。






更严重的是整个生态系统会被海洋垃圾破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甚至会崩溃。海洋垃圾破坏生态系统的渠道有很多,一种情况是塑料垃圾漂在海面上,成为物种入侵漂移的一个渠道;但是更严重的是,塑料可能富集在水面上,阻绝海底的浮游动物浮上来。
 




因为浮游动物在海里有上下迁徙的习惯,它白天要到上面吃浮游植物,然后休息的时候下去。当塑料阻断了它的通路,它可能就饿死了,它饿死了,小鱼小虾就没食物了,小鱼小虾没食物了,整个生物链就崩溃了。
 
所有的海洋垃圾都会造成生态危害,其中后果最严重的是微塑料。微塑料,我们把它叫做“海洋里面的PM2.5”。空气中的PM2.5大家都很熟悉了。海洋里面的微塑料有四个来源,我们把它们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原生的。其中第一种跟大家都有关系,洗衣服,衣服越洗越薄了,薄的那部分到哪里去了?到水里去了,到海洋里去了。
 
第二种是洗洁用品,我们会用这种磨砂的洗洁用品,比如牙膏、洗面奶等等,这些磨砂的物质里面就添加了很小的塑料微粒。当然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替代方案,用生物质的具有磨砂功能的材料,比如说椰子壳,大家买的时候可以买这种生物质的,可能价格上会更贵一点。
 
第三种是工业原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泄漏,这个跟公众和个人的关系不大。还有一种与我们每个人关联更大的是次生塑料,就是我们扔掉的塑料袋、塑料瓶,它在自然环境中会破碎,包括现在卖的很多可降解的塑料,所谓的可降解就是会更快地破碎,并不是回到了自然状态。
 
海洋垃圾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我们制造垃圾,不能说每时每刻都在制造,但起码是每天都在制造。有些垃圾是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受控垃圾”,受控垃圾自然有环卫系统去处理,但是我首先要请大家关注的是“失控垃圾”。
 




我们在海上、陆地上把垃圾给丢弃了之后,可能垃圾就失控了,这些垃圾就可能会到海里。根据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一个基本共识,80%的海洋垃圾来自于陆地,是陆源的,20%来自于海洋。这80%跟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关系。
 
回过头来就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失控垃圾究竟有多少?我觉得这是一个天问,谁也不能回答,但是研究者孜孜不倦地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我这里分享两个答案。



一个是我们国内的,它是从塑料产量出发来回答的。6600万吨的塑料垃圾中,有800多万焚烧了,有1650万填埋了,剩下的62%不知道在哪里,可能就是没有收集,没有清运,那可能就在河里、湖里、山里。
 
另外一个答案是美国的Jenna. R. Jambeck的回答,他是研究海洋垃圾的相对权威的人,他认为中国的垃圾有76%是失控的,24%是受控的。
 
我们刚才说80%的海洋垃圾来自于陆地,那它是怎么到海里去的呢?




我们可能随手扔了,下了一场雨,它就从下水道到溪里,到河里,最后就到海里去了。当然我们还是要很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海洋垃圾的产生有两个成因,一个是人为的,我们刚才谈的都是人为的,还有一个是自然原因。
 
日本现在是海洋垃圾的第一大贡献国,但是原因是2011年的海啸,海啸产生了很多垃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仍然不可能控制自然因素,海洋垃圾仍然不会消灭,我们的很多工作要永远做下去。
 
这些工作我们“仁渡海洋”首先是从“守护海岸线”,就是一个海洋垃圾监测和研究、清理项目开始的。我们2014年和红树林基金会联合发起这个项目,2019年在全国设有50个监测点,在33座城市有36个合作伙伴。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城市,也许有机会可以去参加,一起来做一点事情。
                 



我们在监测的过程中会使用两个工具,一个叫ICC卡,这是国际通用的,我们把垃圾分了8大类,58个小类。



另外一个叫品牌监测卡,我们试图去找到垃圾跟我们的关联。我们在监测的时候首先会关注到海滩到底有多少垃圾,这么多年下来它富集了多少。



我们每增加一个新点,新点都会反映它的历史数据。这是2018年新增加的几个点的情况。我们在监测的时候会关注两个计量,一个是它的数量,一个是它的重量,柱状图是它的数量,折线图是它的重量。




国际上也有一个研究,五大环流研究所认为,海面上现在漂浮着5.25万亿件塑料垃圾,总重268940吨以上。这只是漂浮的垃圾,我们更关注的是到底每年有多少新增的垃圾,这些新增的是我们新贡献的,是我们可以去解决的。
 
这张图反映了我们从2015年到2018年四年中监测到的变化。
 




2017年这里有一个向下的折线。我们现在还不能很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下滑的趋势,但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垃圾的累积速率是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下滑线的,它还是持续在上升的。这一点是我要很诚实地提醒大家,告诉大家的。
 
这张图可以反映出2018年这一年海边垃圾的一个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这三根轴表示的是夏季,因为雨水的原因,降雨会把大量的垃圾从陆地冲到河里,最后带到海里来。
 




刚才说到八大类材料,不同材料的垃圾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数量累积速率是不一样的。显然,一般塑料跟泡沫塑料的占比在这四年里都是很高的。
 

我们在监测的过程中会关注之前说的58个小类。2018年,我们对这些小类进行了排序。其中Top10大部分都是塑料。第一是其他泡沫制品,第二是泡沫包装物,第三是其他塑料制品。相对应地,我们可以看一下国际的数据,Top10全部是塑料。
 
▲ 左侧为国内数据,右侧为国际数据。

但是中国跟国际的海滩垃圾在具体结构上还是有差异。全球范围内,烟头是全球最多的。在中国,烟头也排在前十,位列第八,占3.36%。塑料饮料瓶占了3.07%,这是我们特别多的。
 
刚才说的是数量累积速率,现在看一下2018年质量累积速率的Top10。




这里面还是要跟刚才相对照来看,塑料的单体是非常轻的,即便这么轻,刚才数量排在No.1的其他泡沫制品在这里是第三名。其他塑料制品的数量是第三名,在这里质量是第九名。还有塑料饮料瓶,数量排在第九名,质量排在第十名。
 
大家可能会关心海洋垃圾的地域性差异,我们也尝试着做了四大海域的区分。


▲ 我国四大海域海滩垃圾累积速率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折线,东海跟黄海相对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黄河、长江,还有淮河流入东海和黄海海域,它们水量比较大,可能做的“贡献”也比较多,带来的垃圾就相对多一点。
 
刚才提到的另外一个监测工具叫品牌监测卡,这是近几年全球都在做的一个事情。首先分享国外的一个数据,2017年他们在垃圾桶边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发现74%的垃圾是可以识别出品牌的,但是我们在海边的监测结果是只有11%能够识别出来,也就是说从垃圾桶到海里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多品牌实际上看不出来了。
 




即便是很多品牌已经看不出来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从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做的40场品牌监测的数据。这是前14名,其中有康师傅,农夫山泉等等。
 




我要特别声明,我在这里念它们的名字,不是认为这些品牌要对这些垃圾负首要责任,而是我们消费者首先应该对这些垃圾负责任。当然,我们有一个概念叫“生产者延伸责任”,品牌它作为生产者,应该也要分担一部分责任。
 
大家可以看到,在品牌塑料的占比中,40%是零食和食物包装,但是在垃圾的数量里面占比最多的是饮料瓶,占了71%。所以在自然界中,饮料瓶还是最容易被大家随手扔掉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塑料这个词,确实是因为塑料,海洋垃圾才成了问题,海洋垃圾这个问题才越来越尖锐。

这是我们过去60年全球塑料的生产量,这么陡峭的一个坡度,我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惊讶。1950年我们只有200万吨塑料,2015年我们已经有3.8亿吨塑料。
 




面对这么多的海洋垃圾,我们必须要行动。我们机构就是从“爱我生命之源”海滩清洁这个项目开始启动的。海滩清洁是最容易做到的,所以我只要到海边,就会去想捡垃圾。我们先从捡垃圾开始,然后去做垃圾的监测,希望从垃圾监测进一步延伸出整个垃圾的监测网络和治理网络。
 




我们的终极理想是不断地去逼近零废弃社会。“零废弃”这是一个理想,就今天来说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不可能零废弃。虽然我有时候会想到70年代、8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是零废弃的,但是现在不行,所以我们依然要不停地去努力。
 
我后面讲的这些相信大家都已经听到耳朵都要起茧了,实际上今天大家需要的不是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大家都已经掌握得很多很多了,最重要的是要靠大家行动起来。
 
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个体能够怎么做,我尝试做了一个整理。第一阶,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独善其身,这实际上是最基本的。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我们中国人现在生活水平很高了,满世界旅游,我自己每次出国都能碰见前来旅游的中国人。除了照片我们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我们什么都不留下,我们能不能做到无痕出行?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工作人员在整理会场,有塑料瓶、瓶装饮料,而且还是没喝完的。我们能不能下半场结束的时候,让工作人员不需要再为大家清理塑料瓶,大家自己带走,尤其是没喝完的,能不能带回去喝完它,不要浪费。
 
如果我们第一阶能做到,我们的海洋垃圾就已经减少了一半,可能还是一大半。第二阶,我们自己做好了以后,兼济天下,更积极地来行动。




此时此刻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是热火朝天,这是我觉得在未来的若干时间里大家可以一起来做的,从自己家开始,从自己的生活开始,坚持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做好了,垃圾自然就会减少。在上海我参与的另外一家机构爱芬环保做了几百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我们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当二阶做完了,人为的海洋垃圾基本上就没有了。
 
我们要为环境进一步地去做一些努力。三阶,Reuse,节制消费。我们能不能少买一点?当然我相信这很有挑战。
 




第四阶,Repair,Refill。把用坏的东西修一修再用起来。我们小时候讲打酱油,现在还有谁打过酱油?
 




还有五阶,出行五件宝,自带酒店用品,不用酒店的“六小件”,不吃飞机餐。很难是吧?我从去年3月份从美国回来后,就再也不吃飞机餐了,我之前不吃,后来又吃了,从现在开始真的就再也不吃了。因为每餐飞机餐会产生10到15件塑料垃圾。
 




当然我是特意拿着我的喝水杯上来的。自己带一个杯子,不要用瓶装水了,瓶装水的那个瓶子一定比里面的水贵。这是我自己得出的这么一个判断,当然我还没有很清楚地去做这个测算。
 
实际上对于怎么结尾,我是颇有点踌躇的,因为环境这个问题已经讲了很多,大家不是不知道,知易行难,大家都很明白地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但是环境跟大家追求的更舒适的生活有很大的冲突。
 
这时候我会说,大家也不要太为难自己,从自己能够做的那一点开始,一点一滴地做起来,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今天开始,先不说不喝瓶装水,可能从少喝一瓶瓶装水开始,从每一个细节开始。
 
我们不是在拯救地球,堆满塑料对于地球来说也没关系(小编:说说而已…),这本身就是地球释放的东西,我们是在拯救我们人类自己尤其是在座的已经有孩子的,或者是未来想要孩子的,我们如果想要我们的血脉继续延续,就应该留给他们一个能够持续活下去的空间。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一席”公众号


结  语 


大家也不要太为难自己,

从自己能做的那一点开始。



更多精彩

正面刚,垃圾分类,上海完胜北京才对!

* 对上海目前垃圾分类的七个困惑

欢迎来到睡眠电影院,很抱歉,您的购票信用为“0”……

这位专家,算是把非洲猪瘟这点事儿彻底讲透了!

Costco超级便宜,但它带来的美式食物浪费太可怕了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