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当“上帝”变为“老天爷”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呼吁四川大学澄清:1998年1月,川大有多少个“姜涛与爱人程月玲”?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师资博后,博后中的“天坑”?
Original
青塔人才
青塔人才
2022-04-26
收录于合集
#求职
89 个
#博后
2 个
#高校
40 个
(点击图片查看问答)
当前博士入职高校任教究竟有多难?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国家统计局年鉴显示,国内应届博士毕业生已经超过6万,加上海归,现在总人数突破10万是必然趋势。而普通高等学校正以每年3-4万人的增量吸收专任教师岗位人才。这意味着有
30%左右的博士将注定被挡在高校正职门外
,剩下的大部分还要经过残酷、甚至惨烈的层层选拔,才有机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面对僧多粥少、难求一职的尴尬现状,“十万博士大军”开始寻求“曲线救国”的方式,比如通过博士后这一特殊职位,先设法迈进高校的门槛,再以此为跳板,一步步挤进“正规军”行列。但事实上,如此美好的期待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稍不留神就会掉入大坑……
01
常见的博后类型有哪些?
关于博后的认知,门外汉还停留在“这是比博士更牛的学历”的误区里。而
学术圈内的在读博士,虽然知道博后是职位,却也难以辨别其光鲜面具下的真实样貌。
在我国现有的在编高校教职序列中,博后本无姓名。换句话说,博后的存在是学校为缓和“教职编制供不应求和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一矛盾的应变策略。当然,不设上限数量的编外博后职位,确实也有效减缓着就业压力,同时培育着科研潜力股。
目前,博后职位逐渐衍生出以下三种类型:
项目博后。
顾名思义,入站就要为一个具体项目组的科学研究付出努力,待遇比普通博后略高,但项目结束之日就是你出站之时,完全没有留校机会。
科研博后。
类似于专职科研岗,这是高校争抢优质人才的又一手段,他们往往以
高薪
吸引基础扎实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校工作,专职科研而不安排教学任务,目的就是能快出成果,冲刺“四青”。比较扎心的是,科研博后同样
没有编制
,3年一聘用,面临非升即走的困境。它的留校要求也非常苛刻,而且副教授名额有限,竞争压力极大。不过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突出,仍然能出好成果,发好论文。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为自己积累跳槽的筹码。
师资博后。
这大概是博后中的“天坑职位”,所谓师资,本质上就是高校想招聘老师但是又没有编制名额,所以暂时用一部分博后指标先将博士招聘进来,
教学、科研“双肩挑”
,服务期大约2-3年不等。
02
要求时时变,待遇别期待
之所以说师资博后是“天坑”职位,不仅仅因为其需要
背负“教学+科研”两座大山
,更重要的是摇摆不定的政策令人头大,感觉自己就是任人宰割的小羔羊,毫无招架之力。比如,谈及科研要求,起初承诺发1篇核心期刊论文即可拥有留校资格;没做多久,各类领导又婉转表达,必须拿到省部级课题+论文才能聘讲师;好吧,努努力也不是不可能,未曾想省部级课题申请书还没交上去,新领导上任,考核条件又提升成国家级课题+指定刊物论文。这时你发现,这应该是该副教授的标准……那么问题来了,
合同签了,其他offer推了,招聘季过了,陷入骑虎难下的处境。一怒之下闪出辞职念头,却又望着高昂的离职赔偿金,瞬间只好在心里弱弱哀叹——终究是错付了。
点击图片,进入“青塔人才”小程序查看话题问答
此外,师资博后可以说“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除了教学和科研,有时还要接受许多杂活儿,没有边界感;而且由于不是学校的“自己人”,福利待遇也一言难尽,基本课时费和工资或许比讲师高,但是五险一金、年终奖、节日奖等其他待遇是否一视同仁就不敢保证了。
总之,
与项目博后、科研博后的明码标价不同,师资博后到处都是“灰色地带”
,应届博士小白容易被看似充满希望的表象所迷惑,最后为自己的too young too simple 买单。
03
留校需要“硬实力+好圈子”
在高校内卷没有这么惨烈的从前,合同上所谓的“两年后经考核达到XX条件即可留校聘为讲师”的承诺通常还生效。但随着科研界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 ,实际上已经不可信了。大多数博士都是服务期内达不到科研要求,遗憾出局。正如某论坛上的段子所言,
“两年过后,带着一身‘007’的伤痛,你独自一人黯然离去
,而学校的科研GDP越来越红火”。
说到这,有些大佬可能会以切身经历站出来反驳。的确,师资博后虽然槽点多多,但也不排除“牛人趟出一条血路”的概率。毕竟,理论上师资博后的培养方向是“有编制、出成果、能授课”的满分人才。如果你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倒也不妨一试:
成果数量多,代表作不多。
此类博士不在少数,由于学历背景、年龄限制、海外经历等等原因,难以通过高校教职的选拔,但研究生阶段科研基础扎实,产出过一系列普通论文,同时
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具有深入见解和前瞻眼光
。这样的潜力股保持住干劲,假以时日,确实有机会以师资博后为跳板,转正获得编制。
学术人脉资源过硬。
想要拥有光明的学术前景,除了刻苦努力,也讲究
“圈子”支持
,甚至有时候后者加持更重要。如果能跟上好老板、好导师,加上自身水平不差,肯付出被赏识,未来发展基本就稳了。
做好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心理准备。
拥有超强的时间分配管理能力,既能保证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还能抽出本就不多的休闲时间用来备课教学,
精力MAX且责任心plus
。
凡事无绝对,是否选择师资博后作为第一份工作,因人而异。
对于学历出身好、代表作不少的博士应届生,千万别因为眼前的诱惑而草草交待,还是耐心等待,投递教职岗位,因为出站“再就业”是大概率事件,到时候这段博后经历可能是减分项,就像“本科北大,硕士被调剂去了五道口技术学院”;对于综合实力一般的博士,可以选择海外博后历练一番,也可以在权衡利弊后入职师资博后,只要下定决心、耐住磨砺,逆袭也不是梦,就像“专科一路考上北大,特别难,但也总有人创造奇迹”。
关于师资博后,各高校情况不同,tips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但能有效避免小白傻傻“入坑”、追悔莫及。
博士求职的高压越来越令人窒息不假,但也千万别因此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随意签下“卖身契“。求职关键期里:首先锁定教职岗位;经济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海外博后;而一旦选择了国内师资博后等博后职位,要心中有数且想好后路!
想了解有关高校教职、博后职位的更多话题讨论和真实经历?请
点击下方图片
进入青塔人才小程序查看
。
同时,欢迎添加“
青塔人才小编
”微信
(cingtajob21),
获取加入
“博士求职交流群”
的接头暗号!
加小编微信时,请备注“
学校-专业-学历
”,如:“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