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是原罪?高校青椒的反卷之路
如今,越来越多高校的老师已经认识到过度内卷对教师群体的消耗,开始纷纷站在反内卷的第一战线。
他们反卷ing
本硕毕业于国内知名985、211,在三线小城的二本院校当了一年编制内教师后,马莉选择了辞职。
“每次上课前,都要提前做很久的心理建设,让自己精神饱满起来,时间久了,上课对我而言是一种消耗,让我身心俱疲。”
马莉做好了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放弃编制,放弃大家所谓“体面稳定”的大学老师职业,开始向企业投递简历。
“有选择不去卷的自由,已经比没得选的人要好多了”,马莉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找到自己的赛道,权衡利弊,并能承担最差的弊,就可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醒民教授,自称在其3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因为不会凭空吹嘘,所以从未申请过课题。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求职,“我不在乎学校的等级(地方师专也行)”,但也直接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能承担任何研究项目,只能随心所欲地做研究”,直言“学历很低”。
某经济学研究员在其博客中也提出了一种“反卷”观点:要应对“内卷”,积极“躺平”,即“绕弯努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和冷静的选择”。
与其深陷“被卷”,不如早早换道而行。
有青椒向塔子爆料,某中科大博士毕业去了包邮区公办大专,年薪20w+,人才补贴80w,评论区大片用户直呼“机智”。
有人说,你不内卷,只是因为你菜,竞争不过才选择退出了。
其实不是你菜,只是因为别人比你更卷。
曾有青椒在某乎上吐槽自己组内卷日常:周日下午去办公室,发现组内5位老师都在,其中一个老师的家在学校15公里以外。
问:今天怎么都来了?
答:趁着周末,赶紧搞一下科研。
的确如此,青年教师在周中一般都有不少的非科研任务,如课程教学、报销处理、修改作业,还有数不清的行政会议等,能不被打扰好好搞科研的时间也就周末了。
007的工作模式对青椒来说,似乎很普遍。但这种工作强度的付出,很多人月薪到手也就5-6k。
某浙江高校的副教授晒出自己的工资条,在他33周岁时,刚入职满5年,每个月到手5587.9。据北京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2021年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是5825元,中位数是5000。
既然收入低,为什么还要卷呢?因为不卷,工资会更低。
德国作家黑塞曾写过一首诗:
“我天天赶路却没有目标,从不想停下来歇一歇脚,我的路似乎没有尽头。我终于发现,只是在转圈,于是对旅行感到厌倦。”
这其实就像是内卷,过度竞争和超载的压力会逐步吞噬青椒的学术热情,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最终可能演变成“逃避式躺平”。
根据覃鑫渊和代玉启老师的研究,比起宏大叙事中“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更加关注自我发展空间和现实生活状态。
他们很多人在网上高喊着要躺平,身体却卷得很诚实。他们说的躺平,更多是一种缓解压力的自我解嘲,是对过度内卷的环境的反讽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