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透喜马拉雅的光线 ▎世界级摄影大师马克·吕布

迦入 CHARU 2021-09-15


马克·吕布(1923-2016)
Marc Riboud

法国著名摄影师

他拍摄的很多经典瞬间,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曾两次获得海外新闻俱乐部奖,获得2009年索尼世界摄影奖终身成就奖,并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举办过大型回顾展。于1998年被授予皇家摄影学会荣誉院士。

在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长期逗留在中国、越南、加纳、尼日利亚、古巴等地。他于1957年首次来到中国,往返中国二十余次,与中国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渊源,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变。他被称为影响一代中国的纪实摄影大师。

他的照片多次在《生活》、《地理》、《国家地理》、《巴黎比赛》等众多杂志上发表。他出版的作品包括:《走进东方》、《沉默的假释》、《我为想象》、《藏族人》、《永恒的时刻:马克·吕布拍摄利兹,1954-2004》、《黄山》、《明日上海》、《中国的三面旗帜》等摄影集。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是少数举世闻名的摄影师之一。

文字资料:Marc Riboud : "Pour faire de bonnes photos,

il faut avoir surtoutde bons souliers"/ Hélène Combis

Marc Riboud  Über das Verlangen

nach schönen Bildern/ Manfred Z ollner

Décès de Marc Riboud, aux photos devenues des 

icônes du XXe siècle/Laurence Benhamou

Tibet: The Land Closest To The Sky

marcriboud.com

摄影:Marc Riboud

图片来源:marcriboud.com

编辑整理:王聪





藏地  马克吕布作品  1985



摄影,“沉默者”自我的解放

马克·吕布出生于法国里昂附近的圣热尼拉瓦尔(Saint-Genis-Laval) ,在七个孩子的大家庭中,他排行第五,从小性格腼腆,不善言辞,并不是家中最优秀的孩子。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童年:“家中年长的人都非常聪明,口才很好,而且总是有很多朋友,而我就是张不开嘴,在家里,我被称为沉默者。”

在14岁生日那年,他的父亲送给他一部柯达相机,打开了马克·吕布的摄影之门。他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 1937 年的巴黎博览会,二战结束后,1948 年吕布毕业于里昂中央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在附近的维勒班镇找到了一份工厂工作。

直到 1951 年,他在里昂的一个文化节上拍照,最终决定投身于自由摄影工作。1952年移居巴黎。在巴黎,他遇到了他的导师卡蒂埃-布列松。布列松当时已是摄影界的名人。

马克吕布(中)与布列松(右)

“我很享受独自走在街上,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后来我从布列松那里学到了'视觉'这个词!他总是说有些人一生都在努力成为视觉对象,我们需要敞开心扉看世界,对我来说,布列松就像“有益的暴君”,他会推荐我读哪些书,参观哪些博物馆和画廊,他教会了我生活和摄影艺术,‘好的摄影’取决于‘好的构图’。”


“埃菲尔铁塔上的欢乐”

1953 年,吕布在巴黎拍摄的《埃菲尔铁塔上的画家》,引起了摄影界巨大的关注。作品描绘了粉刷建筑工人站在埃菲尔铁塔之间,摆出舞者的姿势,在他的下方,巴黎隐约浮现在阴霾之中。在 50多年后的一次电台采访中,他仍然记得《生活》的撰稿人给这张图片的英文标题:“埃菲尔铁塔上的欢乐”。

“埃菲尔铁塔上的画家” 巴黎  1953

”相机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防护罩,这让我有勇气去拍摄一些不敢去直视的东西,当我把相机放在我的眼前时,没有那种被他人注视的紧张感,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拍摄时,照片反而会更自然。我不是专业摄影记者,也不是艺术家,但我很乐意去做一些新的视觉尝试。”


之后,吕布受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的邀请加入了马格南图片社,开启了他的远东冒险之旅。1955年,他驱车穿越了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到达加尔各答,并在那里居住了一年。

年轻时期的马克吕布

二十余次访问中国

1957年,他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他是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后来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先后来中国二十余次,他自称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发展变迁,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

故宫的雪  1957


   北京  1957

“我发现我与中国人的关系比日本人更亲近。在日本,汽车、房子、商店等一切看起来和西方的环境没有什么两样,一个日本人,在我身边,我觉得很陌生。但在中国,与一个会说法语或英语的中国男人或女人在一起半天,我们就会成为朋友,因为彼此共有的幽默感。

中国拥有伟大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食物,一切都和西方不同。但今天的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在逐渐西化,中国正由地理上的远东变为文化上的‘远西’ 。”


陕西  1957


内蒙古 1965


彩色藏地,时间与空间的共鸣

1985年,马克·吕布踏上了“世界屋脊”的旅途,在藏地他拍摄了当地的日常生活,人文风光。一张单一的图像中融合了肖像、服饰、风景、建筑以及宗教信仰,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彩色摄影作品,收录于《藏族人》的画册中,这些照片成为藏族人最珍贵的回忆,在时间与空间中依旧产生着共鸣。

晨光中的珠穆朗玛峰  1985


布达拉宫内部  1985


坛城 藏地  1985

“我和妻子以及一群朋友去了藏地,我被这里的光线深深震惊,月光也如此澄澈,甚至连一丝雾气都没有,因为海拔的高度,我花了两周时间拍摄了这里的人与风景。我从未后悔使用彩色的胶卷拍摄,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绚烂的光线。”

藏地  1985



生活,意味着发现世界

马克·吕布在6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用他敏锐的视觉感官记录着生活,他曾说他在生活中拍照,而生活本身就意味着:发现世界。他曾拍下的一张传奇照片“枪炮与鲜花”,成为他的经典之作,以视觉展现了战争与温柔,是一代人争取和平的象征。

“枪炮与鲜花” 华盛顿特区 1967

布列松 (Cartier-Bresson)曾这样评价他:他天生就是一个几何学家,眼中自带“罗盘”这是对他“框架艺术”的致敬。

“要想更细致的观察,融入角色是没有意义的,你不需要想拍摄藏地就去当一名出家人,你只需要忠于自己的观察,摄影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是接近痴迷的激情,更是一种瞬间的直觉和本能。”

喜马拉雅山脚下 1985


“ 如果我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欣赏力
那我的照片也会随之黯淡
因为拍照就是去深刻地品味人生
品味每个百分之一秒的瞬间 ” 


马克·吕布

冈仁波齐项链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了解


圣湖拉姆拉措项链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了解



往期文章

可点击图片阅读

从最后的白犀牛到不丹零碳排放 ▎五获世界新闻摄影奖

国家地理摄影师 ▎西藏朝圣,信仰不在废墟

美国《国家地理》金牌摄影师的表白  ▎藏地是最爱

法国喇嘛,他用摄影传递灵性的觉醒。

藏族人与东京人的碰撞,日本摄影师的90年代西藏肖像。

石川直树,在喜马拉雅山重生。

英国皇家地理协会的西藏摄影  ▎喜马拉雅的"光头"世界
万花筒中的喜马拉雅朝圣 ▎彩色摄影先驱恩斯特·哈斯
三获荷赛奖的摄影师,活在喜马拉雅命运里法国导演百年明信片上的西藏蒙娜丽莎。


བོད་སྐད་ཞབས་ཞུ་སྐད་འཕྲིན་ཨང་གྲངས། :CHARU1607

客服微信:charuspace

微博:CHARU迦入

小红书:CHARU迦入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随意印刷转载 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微信:charuspace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