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的中位数年龄

Jason不跪 新西兰漫游记 2023-12-28

自二战后,全球共发生了四轮产业变迁——

 

第一轮,受益方是战败后的日、德。(美国当时想要牵制英、法等胜利国优势,对日、德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技术、订单支持,帮助他们迅速恢复工业供给)

日本1950年时的年龄中位数只有21.2岁,相当年轻——

从日本智库的这张图可以看到,0-14岁的青少年人口占比在1950-60年间达到巅峰,这意味着经济体有一定的“人口红利”享受期(即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劳动力人口占比看,这个红利一直让日本享受到了1990年。

1950-1970,日本的年均GDP增速在10%左右;工业化虽然带来了“经济奇迹”,但自1967年起,日本的年龄中位数就超过了美国(与美国的竞争优势减弱),到1990年,日本的年龄中位数来到36.9岁——

 

从经常账户/GDP来看,随着人口变老,日本的低成本优势不再,而且日美贸易纠纷变得更加针对性,日本无法再简单依靠出口支撑GDP,转而选择膨胀国内资产价格——

这为之后的资产价格破裂埋下了伏笔。

很多人在谈日本经济是消失了多少年,但严谨的说,这些年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提前预支”到了80年代。

德国人口也挺有意思,在战后经历了快速增长——

从1955年起,德国相继与意大利、希腊(1960)、西班牙(1960)、土耳其(1961)等签署了劳工引进协议。从这些国家挑选出的工人,多为20到40岁的青壮年男性,直接补充劳动力。

因为不像日本,德国1950年的年龄中位数已经有33.4岁,但由于大量强壮年劳动力的加入,到1970年,德国的年龄中位数反而降低了,只有33.1岁——

 

而失血的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构成了未来欧债危机中的“笨猪五国”之三。换个角度看,欧债如果不给08年的次贷危机兜个底,之后十几年美联储QE扩表的底气至少要减少一半。

德国自然人口从1973年开始减少(即出生数<死亡数)——

 

亚洲四小龙的时代来了。

我们可以看下四小龙GDP上的大跨步——

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当然在这个奇迹背后还是劳动力人口占比——

四小龙的人口红利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美国经济学家在之后总结东亚经济奇迹时,运用了这个公式=人口红利+外商投资(引入技术、资金、订单)+宏观集中力量配合资源供给,缺一不可。

从年龄中位数看,四小龙接受产业转入的1970年,都只有20岁不到——

 

但到了90年代末均接近35岁,经济各自都进入了相对平缓的阶段。

新加坡每10年就搞一次经济结构性改革,算是较为成功的一个,而韩国则走上了膨胀国内房贷债务的日本老路,付出的代价就是总和生育率在全球垫底——

 

用前面日本的语境——韩国现在的经济,掺了太多未来的水,以此苦苦维持自己出口金丝雀的地位(对美国有利)。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德法主导的欧盟想要使全球格局多元化,而欧美都需要下一个人口红利经济体来推行“超级全球化”策略来平衡自己的国内利益。

98年,中国的住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进行实物分配,且供需失衡严重。欧美看到了“机会”——出口+房地产的经济雏形——于是第三轮产业转移,来到了中国。

大量外商涌入,同样像之前涌入日本和四小龙一样,导入了技术、资金和订单,与0-14岁人口的第二波高峰相得益彰(代表劳动力廉价而充足)——

 

当然,从图表看,如果在80年代(第一波红利),就能承接住第二轮的产业转移,那么故事就又不一样了——

 

从年龄中位数看,1980年中国才20.8岁,到2002年是30.1岁,错过了10年黄金期。

不过2002-2007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保持多年10%以上增速,一举超越了日本——

直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国外需求疲软,国内用基建来对冲经济下行。而基建导致了供给侧的严重过剩和不良债务,无法向外转移的宏观需要在“内债不是债”和“阵痛”之间做一个选择。

而此时,内部劳动力占比开始下滑(2011)——

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开始停滞——

 

并在2015年后拐点向下。

因为从2016年起,主力劳动人口开始快速减少——

 

基建刺激,已经变成了每年的常规项,之前的过剩又急需要清理,则棚改去库存(本质为转移债务给居民部门)就上马了。(同时还有上游工业供给侧的向Gov集中)

和韩国一样,居民债务率因此飙升,换来的是维持住出口份额不过快下滑(也粉饰了GDP数据)。

结构性矛盾=维持出口vs牺牲内需。

2016年起,国内各项消费大件数据,都拐点向下(之前文章已罗列)。出生人口亦锐减。

说明,缩表,在那时已经开始,但人们沉浸在账面财富的扩表虚幻之中,没有人愿意关掉音乐。

2018年,中美贸易站开启,但我们回顾日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都是有迹可循的——

它深知债务的种子已埋下,债务陷得越深,对外谈判的能力就越弱。

这期间,大批“专家”不断鼓吹债务经济的“好处”,配合外部的长期战略。他们以“看多”的方式,不断做空,并“批评”真正在做多的人,最终把越来越多的主体拖下水变得一起扭曲。

长达十几年的“降智”信息战。

由于大部分资本,都以美元定价,所以巴菲特们的一举一动,如何挥舞日本,如何送礼印度,如何建设墨西哥,都在其资本控制能力内(日韩产业对其大举投资)。

而印度、墨西哥、越南,在第四轮产业转移的构划中,对全球供应链非常重要——

 

俄罗斯、中国同样需要劳动力伙伴,因为到2025年,两者的年龄中位数都要超过40岁(所以DALIO的理论缺失了天平的另一端)——

对东盟、非洲的博弈(主导权)就不会停歇(当地新闻经常会很乱的原因)。

时间继续流淌,下任何定论都太早,可惜的是,如果我们能跳出这些框架,地球本来能更加美丽。

人类就是这么奇怪(喜欢把自己搞得很累)。

可能到了40岁之后,就会成熟吧(现在全球年龄中位数刚满30岁)——


一旦经济慢下来,问题就都出现了

房租价格跌回到了2018年

我不是CFO,我是UFO

知乎继续答:过去20年经验不再有效

居民收入被重复抵押,经济双引擎的失速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