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唤醒新深度 | 在世界海洋日展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转型

为海洋发声的 星球公社
2024-08-29

点击 星球公社 守望蓝色星球


编者的话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唤醒新深度(Awaken New Depth)”,题中之义是要“唤醒”恢复海洋健康所需的“更深度的变革”。与此同时,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也同样在呼唤海洋生态文明所需的系统的、深刻的变革。 


作为一家环境智库,我们关注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捕捞渔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们难以忽视的真相。但作为依赖粮食而存活的人类,我们也不能无视捕捞渔业对于粮食安全的贡献。当我们倡议保护海洋的时候,我们看到在保护和利用的显性冲突之下,是人类调整利用海洋的方式的变革需求。 


粮农组织《世界渔业和养殖状况报告2022》里有两张值得关注的图:第一张是全球水产品产量的趋势图。在这张图中,目前养殖和捕捞的水产品的产量差不多各占一半。捕捞渔业的产量自1990年以来已经进入平台期。1990年以来水产品产量的增量基本上来源于养殖,而消费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亚洲。 


全球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趋势图 | 粮农组织


第二张图是捕捞的鱼类种群的状况。其中,三分之一的种群已经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些种群的自我补充量小于被捕捞量,这说明捕捞活动有管理机制但是管理不善,剩下的三分之二来自于管制下可持续的渔业,但这些渔业大部分也已经处于充分开发的状态,在捕捞限额的控制之下,所有进一步的捕捞效率提升都是无意义的内卷。这些状态只是一个依赖有限数据的评估,并不能百分百反映种群的真实状况。环境智库全球渔业指数显示,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捕捞鱼类种群的数据情况不容乐观,不足以说明鱼类种群是否处于可持续的状态。这在其他工业化的行业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工业化就意味着全生产流程的控制,有稳定投入即有稳定产出的预期。按照这个标准,水产养殖是工业化的粮食生产,而大部分的捕捞渔业就不属于此范畴。


全球捕捞鱼类种群的状况 | 粮农组织 


这两张图说明,如果要减少捕捞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同时要加强水产品供应的保障,最直接的方案就是用养殖的水产品来替代捕捞的水产品。这种替代避开了“既要保护,又要利用”的陷阱,而转向“调整利用方式,使之可控且可持续”的变革需求。这种变革类似于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它并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目标和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养殖对捕捞的替代涉及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是如何通过设定目标来为从业者设定变化的预期,从而引导他们的行为?海洋保护区和捕捞产能控制的规划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第二是如何尽可能减小这种替代对就业的影响,如何支持原有的捕捞渔业从业者转化为养殖生产者?渔业补贴的预算可能可以为这样的工作提供支持。第三是如何确保扩张的养殖是生态友好的?这涉及到海洋和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的规划,养殖物种的选择,产业环境标准和技术的发展等等。 


这是三个完全不同领域的问题,但却联系紧密。第一个问题解决不好,解决第二、三个问题就没有动力;第二、三个问题解决不好,解决第一个问题就会有政治上的阻力。理想的状态是“三条线”齐头并进,因此需要有一个用来协调的大框架。“生态文明”与“大食物观”的理念为这样的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要真正协调起这“三条线”上的变革,可能还需要一个更加具体的愿景和规划。 


对绿研而言,随着第一条线上的工作的积累,这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既关注保护区和渔业管理,也关心渔业补贴的改革和海洋产业的可持续转型。这是一个持续的“拼图”过程:下面这篇已经发表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刊《生态文明新时代》上的文章,是绿研在此背景下对水产养殖的观察与思考,欢迎各位读者伙伴搭配绿研在保护区和渔业管理方面的文章(详见延伸阅读)一起看,也加入到这个“拼图”的过程中,我们一起用行动和想象来塑造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未来。 


中国水产养殖可持续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背景


水产养殖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产业。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提供了60%的全球养殖水产品产量;同时,中国自身水产品产量有80%来自于水产养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快速发展,1985年《渔业法》明确提出了渔业生产“以养殖为主”的方针,由此拉开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使得1988年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2]。自此30多年以来,我国始终保持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格局,稳定保障水产品供应,国民动物蛋白消费约1/4来源于养殖水产品[2]。水产养殖的发展也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渔民收入来源。 


水产养殖的发展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可持续性挑战。从环境角度来看,一方面,水产养殖环境受到陆源污染的威胁;另一方面,水产养殖本身也会由于残饵、药物残留及排泄物等造成富营养化及底质有机物、病菌和重金属超标等环境问题。从生物资源角度来看,一方面,水产养殖的发展或许可以缓解一些经济鱼种的捕捞压力;另一方面,水产养殖的传统饲料仍主要来自于对野生饵料鱼种的捕捞,而这些野生鱼种往往已经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因此,当前水产养殖发展需要解决多个问题:(1)探索如何科学合理防控病害;(2)如何进行养殖尾水治理;(3)探索新型养殖饲料供应来源替代传统的野生幼杂鱼。 


可持续转型是国际水产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水产养殖不断发展壮大,国际社会需要推动水产养殖进行转型变革,同时应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挑战,并确保成果公平和性别平等。因此,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要对水产养殖的生产、管理、贸易和消费方式进行“蓝色转型”[3]。蓝色转型是目标驱动型愿景,旨在促进水产养殖进行可持续转型,继续满足全球特别是缺粮地区对水生食品的需求。 


中国水产养殖可持续转型的行动


2019年起中国大力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转型。2021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随后部署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包括生态健康养殖、治理养殖尾水、减量用药、配合饲料1替代幼杂鱼、提升种业质量。关于这五大行动分别有对应的政策文件进一步细化相关规范和要求。在养殖尾水治理方面,《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支持水产养殖绿色循环发展,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的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业尾水达标治理,智能水质监测与环境调控系统配备等方面。在养殖用药管控方面,《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工作规范》和《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引导水产养殖者规范使用水产养殖投入品,稳步提升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水平。 


科技进步加速了中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形成应对上述挑战的中国方案。我国水产养殖过去受到自然条件约束而以简单粗放的手工养殖为主。随后,我国水产养殖实现了机械与人力的结合,出现了陆基工厂、网箱等装备技术。而后质量溯源、水质监测等技术逐步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产养殖效率。目前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智能化技术正被逐步运用于水产养殖。我国水产养殖正采取了多样的提升环境表现的技术,其中包括尾水处理系统、水体循环利用、新型配合饲料替代传统饲料、智能化管控、产品追溯体系等技术手段,形成了改造传统池塘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养殖、海洋牧场等新型养殖模式等。如表1所示,这些养殖模式可能采取一到多种技术手段,应对一到多种问题挑战,下文将分别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这些养殖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表1 应对水产养殖可持续转型挑战的中国方案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


案例1:改造传统养殖塘解决尾水污染问题 

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中的尾水处理系统“三池两坝”包括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和两个过滤坝,运用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实现养殖池塘水体循环利用。该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的养殖池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病害频繁交差感染、排放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等问题。广东佛山何氏水产基地养殖加州鲈鱼。2019年,基地投资近200万元,将440亩的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将45亩的池塘改造成尾水处理池系统,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4]。该举措不仅有利于治理水环境污染和节约水资源,还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一方面,改造后的养殖塘实现了从只能养殖低价值鱼种到可以养殖高价值鱼种的转变;另一方面,改造后的养殖塘做到尾水进排分离,大幅降低鱼的病害发生率。因此,该基地实现了亩产值从1万元到5万元的提升[4]。该项举措得益于地方政策激励。2019年,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佛山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五年工作方案通知》,明确开展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示范点建设,每个示范点池塘面积应不少于100亩,每亩可获得改造补贴3,000元。因此,基地用于该项举措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财政补贴。该基地所在区共有6个池塘标准化改造示范点和5个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小区,全面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为养殖户提供了新型的生态养殖环境,吸引更多周边渔业发达地区的实力企业、养殖大户参与投资[4]。 


案例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RAS)促进绿色健康养殖 

RAS利用现代技术装备车间进行水生动物集约化养殖,并对养殖尾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用于养殖,实现全部养殖水体的反复循环利用。与传统工厂化养殖相比,RAS在养殖废水处理、减少养殖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防控病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养殖企业深圳精渔科技开发的陆基循环水技术保障了养殖水体的自循环,通过物理和生物技术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在珍珠龙胆和东星斑养殖方面,该企业通过RAS提高了50-80%的经济效益[5]。该企业于2020年由海洋专业科研人员发起,由旦恩长青资本参与创立。2021年,该企业获得国内天使投资人天使轮投资。截至2022年,该企业共获得三轮投资[5]。牛蛙养殖长期存在两个问题:尾水排放污染环境,养殖水体药物残留威胁食品安全。2014年以来,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研发牛蛙绿色养殖模式,于2018年推出全国首个零排放工厂化循环水牛蛙养殖模式,2019年全面推进循环水养蛙模式,牛蛙产量达到3-5万斤/亩[6]。 


案例3: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生态循环效益 

稻渔综合种养利用生物互惠和资源互补等循环生态学原理,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轮作系统。鱼虾能为秧苗活泥增氧,其排泄物能为稻谷的生长作肥打底,也使得农户对稻田用肥用药极其谨慎,从而使得稻谷更接近天然生长状态;稻田是鱼虾的天然栖息地,为鱼虾提供了丰富食物。该模式生产的水产品和稻谷产量和品质均可以得到提升。因此,该模式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江苏省盱眙县充分发挥稻田资源优势、淮河和洪泽湖水资源优势和国家级生态县的山水生态优势,积极推广稻虾共生模式。2020年,盱眙县稻虾种养面积66.5万亩,小龙虾产量12万吨(含池塘养殖)[7]。沿洪泽湖大道30万亩稻虾种养获批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盱眙县35个经营主体67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7]。盱眙县统筹省市农业项目资金,整合各类土地治理、农田水利、农村电力等资金项目,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优先扶持稻虾种养[7]。同时,金融机构为稻虾种养提供“虾稻致富贷”,保险机构为种养户提供小龙虾养殖高温、干旱、洪涝及病害等保险,实现了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保障。盱眙县制定《盱眙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并对一线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培训,提高种养水平。 


案例4:大水面养殖养护淡水生态 

该模式是在湖泊水库上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生态化增殖渔业。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是中国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II类水平,有着丰富的浮游生物饵料资源。传统养殖模式下,千岛湖在1998-1999年连续暴发季节性蓝藻水华,同时鲢鳙产量不足25万公斤[8]。1998年,淳安县地方国有企业新安江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央企业中国林业集团联合设立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千发集团),在千岛湖科学发展滤食性鱼类鲢、鳙,碎屑食性鱼类黄尾鲴、细鳞鲴的大水面天然增养殖渔业。千发集团在科研院所高校单位的技术支持下对千岛湖渔业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每年向千岛湖投放1,000万尾左右的鲢鳙鱼种,并实行限额捕捞、捕大留小[8]。同时,渔政管护队伍对千岛湖增养殖渔业进行管护。通过该模式,千岛湖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持。目前,千岛湖湖区鱼类种类达114种、渔业资源蕴藏量达15万吨,千岛湖水产养殖经济直接带动当地餐饮、旅游和农产品等产业产值逾50亿元[8]。千发集团也将千岛湖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到江西阳明湖和大坳水库,安徽淮南高塘湖、山东东平湖等10多个湖泊水库。 


案例5:海洋牧场养护近海生态 

该模式是在近海发展不投饵、只投苗种的生态化增养殖渔业。天海湾地处黄海北部冷水团边缘,水质良好,不仅是海参自然生长的繁育场,也是鲅鱼等多种海洋鱼类的产卵场。自1980年代起,山东海参养殖企业好当家投资数十亿元兴建“天海湾养殖牧场”。在天海湾海洋牧场,好当家模拟开放式天然养殖区,采用立体混养模式,只投苗种、不投饵料,通过潮汐进行水体交换,获取丰富的微生物和藻类,依靠湾内天然生态系统增养殖海参等海产品。在捕捞阶段,好当家采用传统的人工潜水捡拾方式,“留大放小”。该模式在保护近海生态的同时也确保了海产品的高经济价值。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设35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因此,好当家虽然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进行融资,但在建设海洋牧场方面也长期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这部分财政支持往往投入到海洋牧场相关的防潮堤、人工鱼礁、渔港、技术研发、能力建设等项目初期建设,降低了整体成本和风险。


中国水产养殖可持续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水产养殖新模式均面临政策改进方面的挑战和资金支持方面的机遇。上述养殖模式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如表2所示。RAS、大水面生态养殖和海洋牧场三种模式发展相对成熟,经营主体通常为大型企业,不仅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也获得了财政资金支持,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政策管理改进方面。发展RAS亟需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技术工艺和管理标准规范引领产业有序发展,推动RAS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湖泊水库和鱼群涉及跨区问题,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需要政府部门协调水面权属并进行渔政管护。建设海洋牧场亟需中国海域相关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和规范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确保资源养护效果。改造传统养殖塘和稻渔综合种养尚未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依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财政补贴、普惠金融和保险的组合支持,并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引导标准化生产和规模种养;而当形成区域发展规模时,两者均可以吸引大型企业参与投资。 


表2 中国水产养殖新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


结论


中国的水产养殖在可持续转型上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低成本高效益的措施已经尽可能落实。在向“深水区”迈进的时候,水产养殖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多样灵活的资金支持。未来中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转型可以在已有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模式下不断吸纳融合领先技术和管理体系,提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刊载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刊《生态文明新时代》



_


_
_


_

如引用本文中的内容,请注明出处,格式为: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唤醒新深度 | 在世界海洋日展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转型. 2023。

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公众号ID

如有任何反馈或疑问,请联系我们:policy@ghub.org

_
_


_


_


延伸阅读

封面图: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农业农村部:我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2021.

[2]. 农业农村部:将推动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2021.

[3]. Blue Transition: A Vision for Transforming Aquatic Food Systems. 2022. 

[4]. 荷城大力改造鱼塘,让养殖效益倍增, 2021. 

[5]. 精渔科技创新循环水养殖迎来业界一大机遇, 2022. 

[6]. 马俊敏, 海之味探索循环水养殖系统,赋能牛蛙产业绿色升级. 

[7]. 郝向举与党子乔,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典型案例与经验启示, 2022. 

[8]. 大水面渔业如何发展:这一核心示范点提供了高质量的发展样板, 202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星球公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