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德文丨合村并居目的是什么?我现在也没想通

吕德文 凝听 2022-05-14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凝听”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将凝听设为星标★





导读

6月21日,一篇《山东合村并居的真实情况》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的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他在文中描述了他所见到的合村并居。在他笔下,近几个月,许多山东农民被合村并居搞得五味杂陈,突然被通知住了多年的房子要拆除,然而新建的安置房还不知何时能住进去,补偿标准极低,拆掉的平房甚至无法置换一套楼房,极有可能还会为了住新房而倒贴钱。


他感叹:合村并居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太仓促,其实基层单位没有做好准备,农民也没有做好准备,各个方面其实都没做好准备,也没有条件。


6月22日、23日,他连发三文,分享了他所知道的合村并居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写《山东合村并居的真实情况》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是我们团队关注这个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概是从3月份开始,那会山东省在疫情稍微好转后,开始全面推行合村并居,有很多群众反映情况不好。团队有多次调研经验,对该政策也比较了解,知道这个在农村大面积推开的话不现实,肯定会造成一些问题。所以山东省在推进这个事的时候,我们也在同步关注,结果随着了解的情况越多,发现这个事情需要一个公开的讨论和论证,于是我就写了这篇类似调查报告的文章。
山东省在做这个事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内部是怎么论证的,但至少在媒体和学术界讨论是不够充分的。有很多问题其实是有争论的,合村并居里面涉及到好几个政策,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增减挂钩,包括农村社区化建设,它是几个政策的一个综合。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科学,都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在推进过程中肯定会造成很多隐患,群众反应特别大。
合村并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太仓促,其实基层单位没有做好准备,农民也没有做好准备,各个方面其实都没做好准备,也没有条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它的规划是仓促出台的,哪些村要保留,哪些村要合并,哪些村要拆除,这些都很仓促。虽然说规划了,但是可能公示的时间不够,论证的过程也不充分,甚至有些地方连公示都没有,规划方案都没有拿出来就直接拆了,老百姓可能都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先拆后建,把农民房子拆了,但是没有告知新房子建到哪里、什么时候建成,没有确切说法。


第三个问题,拆迁的过程涉及到补偿,还有新建小区的资金来源,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预算,从我调研的情况来看准备不足,比方说对农民房子的拆迁要有个正规的评估公司评估,但实际上大多数评估都是基层单位自己去评估的,评估数据很粗糙。有的农户家里建了一个两层的楼房很漂亮,各种硬件设备都很好,还有个大院子,但这些都拆了可能还换不了一套合适的楼房,或许自己的还得倒贴点钱。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所以农民很难接受。
第四个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每个地方都想搞试点,但时间是很不充足的,所以普遍都是大干快上,特点是非常着急,比如说一个乡镇有一个试点村,工作人员使用各种办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拆房子,却没有做足群众工作。实际上做群众工作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最关键的是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很多群众可能思想没有转变过来,不理解所以意见很大。



我觉得合村并居这个事,目前来看没有必要性,原因如下:
合村并居目的是什么?我现在也没想通,投入大量资金,这就意味着增加财政收入,每一个地方拆了房子再新建,地方财政都要倒贴钱的。前段时间山东省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财政厅也是测算了的,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都要倒贴的,而且很可能还会导致群众的生活质量下降,给耕作等带来不便。
其实最近这几年搞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已经建完了,每个村的道路、水、电、网络,这些基本上都实现了村村通,有的地方还都建了广场,公共服务资源都很不错。可以说是过去我们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的成果,现在你突然之间把它拆了,不单单是浪费财政的钱,更是浪费农民的钱。北方的农民结婚都要盖新房子,所以它的楼房质量普遍都比较好,除非是老年人住的,可能还有土坯房。只要是年轻人住的,基本都是装好的。如此好的居住条件突然拆除了,等于说把农民几十年奋斗的家庭财富也毁了。


简单的讲,我们现在有一部分留守农村的农民,他必须依靠村庄,必须依靠土地进行生活的。一个很简单道理,现在我们中国还处于一个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当中,其实你不要逼农民上楼,我们的城镇化速度已经过快了。我们现在平均每年是一个多的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发展已经很快了,城市发展的拉动力已经很强了。农民自己在试验的进城,他有条件了自然会进城了。如果没有条件,硬是让他进城上楼,这是不符合辩证法,也不符合我们的发展阶段。留守农村的有一部分是弱势的群体,因为老年人离不开,还有一些其他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比如说它劳动力不够,可能没有竞争力,所以流到农村,有一部分人本来不适合竞争,你非要逼别人去上楼,还让人家拿出一大笔钱来,这都是不符合我们这个阶段的,就把我们农村的稳定期变得不稳定了。
合村并居在10年前,全国都有在试点,华北的几个省比如说河南、山东、江苏、苏北这些地方试点的比较多。试点一般都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工业发达,劳动力比较强,地方财政也很好,老百姓本来就进城工作了,他自己就不愿意待在农村了,所以稍作动员,大家就积极响应,负面效果就少一点。可以说是顺势而为,现在是大部分地方全面铺开,大部分地方它都不适合,没有这个条件,那就逆势而为。
对此,我就一个建议不折腾。如果你希望他上楼,你就把城市建的好好的,把农村也建得好好的,就是让他去选择。他愿意上楼了,这个村子注定要变成空心化,自然而然就退耕了。不要折腾基层。像合村并居这么大的事,基层干部的工作也难做,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涉及到的人口太多,并且涉及到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问题,它不是你短期之内就可以解决了。对于“合村并居“我们都有研究,学术界也有很多讨论,我们哪怕学术界所有讨论都觉得合村并居特别好,没有漏洞,等真正实践起来也得谨慎,毕竟讨论跟实践还是两码事。现在本来还有争议,行动又这么激进,能不出问题吗?



在地方政府看来,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个一举双得的好事。一方面,并居后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可以让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这促进了城镇化水平,当然也有利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套。另一方面,一旦农民离开了村庄,就有利于规模化农业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只不过,这一视角,是典型的只见“物”不见“人”,只有“农业”没有“农民”的视角。就当前的农业生产而言,从业群体主要是留守农村的中老年人,那些优质劳动力早就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去了。换言之,合村并居和规模化农业,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这些仍要依靠土地生存的弱势农民。他们需要的是劳作的方便和经济简约的生活环境。说句实在的话,在生活成本必然提高,而农业生产的权利面临被剥夺的情况下,新型社区的环境能说是好的么?
不客气地说,合村并居是一个劣质城镇化,它通过行政化的手段,强制性地将完全没有必要,也无动力的农村弱势群体城镇化了。姑且不论当地是否有足够的二三产业的支撑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哪怕是有,这部分人口也很难获得与开展自主农业生产相匹配的生活品质。


客观上,山东的农村算不上高大上,但它适合当地的实际,符合群众的需要。概言之,村庄是一个非常简约高效的体制。非要搞新型社区,不仅意味着弱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优势不再,基层治理的成本也将急剧提升。
过去一些年来,山东的大多数地方在试点过程中,将农村社区化建设和过去的管区制度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稳妥,符合实际,却未必有足够显示度,彰显政绩的改革。把合村建立在改变农民居住空间的基础之上,实在是太过激进。它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研究者,都是不可预料的。并且,一旦出问题,就是死结,很难通过制度调整再来解决。
城镇化的进程是一个渐进过程。非要在短时间内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方式并未改变,且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让最弱势的农民上楼。并且,上楼之后,再无退路。在没有社会共识的情况下,单靠地方政府的一腔情愿推动,能不出问题?
这么说来,合村并居很大可能会带来乡村衰败,只会造就一个劣质城镇化的样板,不会是乡村振兴的样板。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讨论




【本周精读】


韩星丨回归原典,整合儒道

中国人还需不需要“良知文化”? 

死刑犯捐献器官调查

他们只是热衷于投世俗之所好。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社区”的维度与限度

理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吗?:科学的限度与信仰的空间

吴光丨不要担心没有官位,而要担心有没有能担任官位的才能。

亿万富翁拿出一亿保证金来竞选,还没开始就被劝出去躲躲

昏庸草包,加速王朝灭亡

那些万恶的军阀是怎样办教育的

为何乡绅维护了乡村的稳定?

林安梧丨纯朴与老实的力量──记一段与台中佛教莲社的因缘

郭齐勇丨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

一定不要错过这段音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可能导致您看不到凝听的文章

希望您可以点击下方的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