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报·98期 | 印东北有多重要?欧盟竟然也要来掺一脚…
2023年第11期 · 总第98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王思远、吴孟克、孙上了、张潇予
责任编辑:王晶
本期主编:施兰茶
本期编辑:邓慧玲 穆祎璠
本期提要
【周边外交】尼总理访印回避争端,落实电力合作,被印赞赏推动双边关系回暖,却被尼国内视为“卖国”
【曼邦风险】曼邦冲突持续加剧,中央政府设机构、换官员、收武器欲恢复当地秩序,但紧张局势难扭转
【司法改革】印法委会认为以“去除殖民残余”为由废除煽动叛乱法不成立,但建议修订内容遏制滥用
【就业形势】印劳动力个人发展意愿强烈,多数有意继续深造、提高工作技能,该比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周边外交】尼总理访印回避争端,落实电力合作,被印赞赏推动双边关系回暖,却被尼国内视为“卖国”
应莫迪邀请,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5月31日至6月3日访印,这是普拉昌达2022年12月执政后首次出访。访问期间,普拉昌达同莫迪进行三次“一对一”会谈,并参观印北方邦乌贾因马哈卡莱什瓦尔(mahakaleshwar)神庙。印外秘夸特拉(Shri Vinay Kwatra)介绍成果时表示,两国将继续推进《联合愿景声明》,未来10年尼对印电力输出量将增至1万兆瓦时 。在具体合作领域,发电方面,印水电局(NHPC)已与Vidhyut Utpadan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联合开发尼西部480兆瓦的普科特-卡尔纳里(Phukot-Karnali)水电项目。2021年,印国营企业SJVN与尼签署开发装机容量679兆瓦的下阿伦水电项目(Lower Anrun)谅解备忘录。输电方面,两国总理出席戈勒克布尔-布特瓦尔(Gorakhpur-Butwal)400KV输电线路奠基仪式。印提供约6.8亿美元信贷,资助尼建设多条电力走廊,包括布里(Bheri)、尼加德-伊纳鲁瓦-甘达克尼-帕尔贡吉(Nijgadh-Inaruwa-Gandak-Nepalgunj)等线路,并推动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三方跨境电力交易,但明确排除中资电厂通过印电网参与交易。油气方面,两国总理为莫蒂哈里-阿姆列赫甘吉(Motihari -Amlekhgunj)管道二期设施奠基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将管道从阿姆列赫甘吉(Amlekhganj)延伸至奇特万(Chitwan),并在印西里古里和尼贾帕(Jhapa)间铺设第二条主要跨境管道。此外,两国还计划推动跨境铁路和数字支付合作。对尼总理访印,两国评价截然不同。印前外秘萨仁山(Shyam Saran)称,普拉昌达未对双边问题发表刺耳评论,且参观马哈卡莱什瓦尔神庙,这表明他正在从激进的毛派领袖转变为成熟的政治家。印前驻尼大使拉詹(KV Rajan)认为,普拉昌达作为尼议会第三大党领袖,此访顶住国内压力,传递出温和理性的信号。与此相对,尼方认为,印新议会大厦地图将尼泊尔等五个邻国都纳入领土范围,公然挑战尼主权。但普拉昌达并未就领土争端、廓尔喀人服役等关键问题施压莫迪,这不仅说明此访平淡无奇,且使普拉昌达背负“卖国之嫌”。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美印合作】美印近期互动频繁,围绕产业、科技、军事等主题,以前沿技术为载体,推动全面密切合作
近期,美印高层频繁互动,推动双边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一是6月4日至5日,美防长劳埃德·J·奥斯汀( Lloyd Austin)访印,会晤印防长拉吉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期间,美印达成国防工业合作新路线图(new Roadmap for U.S.-India Defense Industrial Cooperation),旨在全面强化两国防务合作模式,为印提供尖端技术并促进印落实国防现代化愿景。美印还将建立“国防加速生态系统”(INDUS-X)以扩充既有政府间合作,促进两国企业、投资者、学术研究机构间的创新协作关系。二是6月6日,印美战略贸易对话(IUSSTD)首次会议,在美首都华盛顿特区举行。会议聚焦关键领域的技术开发及贸易,具体涉及半导体、太空、电信、量子、人工智能、国防、生物技术等。此外,为建立弹性多元供应链,美印审查两国出口管制法规,并承诺简化本国关键技术出口管制。三是6月13日至14日,应印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Shri Ajit Doval)邀请,美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率团访印,代表团成员包括高级官员和工业界领袖。沙利文出席印工业联合会(CII)“推进印美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圆桌会议时表示,美印将“推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多样化”。多瓦尔称,iCET让印美战略关系实现“轨道跃升”(Orbital Jump)。美印高频互动,也推高外界对莫迪访美的期待。6月下旬莫迪访美,两国达成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加强安全、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包括印订购18架美MQ-9“收割者”无人机、美向印转让F414航空发动机技术,美光公司在印投资10亿至27亿美元建设封测厂等。卡内基印高级研究员Rudra Chaudhuri 认为,拟达成的协议为印制造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带来重大利好。但消息人士透露,印曾提议撤销对美农产品关税,以换取美豁免对印钢铁25%、铝材10%的关税,对此,美仍将拒绝。
——综合摘编自美国国防部网站、《印度斯坦时报》、路透社
【印欧合作】印欧首次召开互联互通会议,聚焦通过扩大有效基础设施投资,探索印东北联通邻国的前景
6月1日-2日,印外交部和欧盟驻印使团在印梅加拉亚邦首府希隆举行互联互通会议。本次会议作为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和印欧发展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印东北各邦与其邻国的联通前景,扩大欧盟同该地区的政策沟通和投资规模。来自欧盟、印外交部、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的高级官员及印东北8邦的政府官员,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梅邦首席部长桑马(Conrad Kongkal Sangma)在致辞中强调,印东北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加强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等方面潜力巨大。因此,推进印欧发展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改善印东北同邻国联通水平,不仅符合印“东进”战略,也是梅加拉亚邦推行“南进”政策(Act South)以加强同孟加拉国的联通的关键。桑马表示,“互通互通”会议有望发展为成员议事合作的重要平台,商讨促进区域内外无缝连接、推动经济增长、区域一体化的具体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被视为印欧双方“印太战略”对接的直接成果。欧盟若扩大对印东北直接投资,其将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获此资格的外国主体。
——综合摘编自《经济时报》、欧盟网站
【曼邦危机】曼邦冲突持续加剧,中央政府设机构、换官员、收武器欲恢复当地秩序,但紧张局势难扭转
5月3日曼尼普尔邦爆发族群冲突以来,该邦紧张局势愈演愈烈。生活在曼邦平原地区、人口占多数的梅泰族(Meiteis)与聚居山地地区的库基族(Kukis)陷入持续冲突。截至6月20日,已有至少100人死亡,逾300人受伤,近5万人流离失所。定居平原的库基族人与山地居住的梅泰族人均遭驱逐,被迫离开处于“敌占区”的家园。5月29日至6月1日,印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视察曼邦,会晤冲突各方代表,并做出部署试图恢复当地秩序。沙阿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并承诺成立以邦长为首的和平委员会推动和平进程,同时设立由退休法官领导的调查委员会调查骚乱期间的犯罪问题。6月1日,曼邦警察总长遭撤换,该邦随后开始收缴武器。一周内,已有868件武器及11518发弹药被收缴。但截至6月20日,冲突双方仍在使用自动步枪与狙击枪等武器激烈交火。事实上,旨在止争息乱的曼邦和平委员会已于6月10日成立,但由于该委员会成员包含曼邦首席部长比伦·辛格(Biren Singh),印人党内库基族议员拒绝加入。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曼邦风险】莫迪政府为保“体面”,不愿在大选前承认在曼邦治理失败,导致乱局难平,冲突波及邻邦
综合印媒消息,本小组认为曼尼普尔邦危机或持续扩大。一方面,莫迪把持的中央政府为维持“体面”,未对曼邦出台强有力政策。截至6月20日,曼邦仍未实行骚乱过程中常见的“总统治理”。此外,尽管现任首席部长比伦·辛格施政不当,对冲突爆发难辞其咎,但印人党中央未采取问责和替换行动,甚而将其纳入新成立的和平委员会。虽然曼邦军政实权已由邦长接管,但仍居原职的比伦·辛格已成为平息冲突的巨大障碍。印人党中央或因考虑2024年4月人民院选举,当下不愿承认其“双引擎”政府在曼邦已宣告失败。另一方面,曼邦冲突已产生外溢效应,冲击邻近的米佐拉姆等邦。6月18日前,为躲避战乱,曼邦已有逾45000人涌入米邦。曼邦少数族群库基族与米邦主体民族米佐族(Mizos)同根同源。“同族人”在曼邦遭“不公待遇”,引发米邦社会不安,冲击该邦与印人党结盟的米佐民族同盟(MNF)政府。米邦印人党组织甚至通过决议,支持曼邦库基人自治。该邦唯一一名联邦院(上院)议员也呼吁罢免曼邦首席部长,并推行总统治理。尽管曼邦问题久拖不决,其紧张局势愈演愈烈,但总理莫迪对此仍保持沉默。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邦级政治】西孟邦邦长制止“选举暴力”;泰邦部长遭中央调查署逮捕;旁邦取消邦长任职邦属高校权
西孟加拉邦 7月8日将举行潘查亚特村级自治机构选举,这引发草根国大党(TMC)政府与邦长新一轮交锋。邦长阿南达·勃斯(Ananda Bose)高调宣称,将调集大量中央军警进入西孟邦,维持投票秩序,力保选举公正。6月18日,勃斯又宣布邦长官邸将开设“和平办公室”并开通专线电话,专程接收与“选举暴力”相关的申诉。TMC方面指责邦长“越权”,并称其偏袒印人党,未践行宪法职责。值得注意的是,印人党长期指责TMC在西孟邦暴力胁迫选民。在泰米尔纳德邦,执政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DMK)政府部长巴拉吉(V. Senthil Balaj),因涉嫌在2011-2015年间洗钱腐败,被中央执法机构执行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ED)逮捕,此举已获印最高法批准。此外,本次ED不但搜查巴拉吉住宅,还搜查其秘书处办公室,这是印独立以来首次有秘书处遭搜查。目前,巴拉吉以心脏不适为由要求保释,但遭到法院拒绝,其获准留在医院。DMK政府抨击此举为莫迪政府的政治报复,并宣布撤回中央政府调查机构中央调查署(CBI)在泰邦开展工作的默认许可。根据《宪法》,CBI的邦内行动必须获得所在邦政府同意。目前,除泰邦外,西孟邦、拉贾斯坦邦、喀拉拉邦、米佐拉姆邦、旁遮普邦、特伦甘纳邦均已撤回对CBI的默认许可。在旁遮普邦,执政的平民党(AAP)推动邦议会通过法案,取消该邦邦长出任邦属高校校长的特权,规定由首席部长出任该职,并任命作为邦属高校的实际领导的副校长。印邦属高校校长普遍由相应邦长兼任,但近年来听命于莫迪政府的邦长与反对党执政邦政府常发生对抗,因此冲击了邦长对邦属高校的权力。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司法改革】印法委会认为以“去除殖民残余”为由废除煽动叛乱法不成立,但建议修订内容遏制滥用
6月初,印第22届法律委员会向莫迪政府提交关于“煽动叛乱罪”的报告,建议保留《刑法》第124A条规定的“煽动叛乱罪”,但也建议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修改,避免罪名被滥用。第124A条款1870年订立,是英殖民者用来镇压印独立运动的工具,印众多著名独立运动家曾因此被捕入狱。近年来,各级政府多次利用该罪名镇压社会运动,包括2016年尼赫鲁大学抗议事件和2012-2013年库丹库拉姆反核抗议。2022年5月中旬,印最高法宣布暂停适用煽动罪,并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该条款适用范围。印最高法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屡次滥用该罪名,引发社会和法律专家批评。针对最高法改革“煽动叛乱罪”建议,法委会通过报告回应:煽动罪虽是“殖民残余”,但这不是应予废除的正当理由。印法律体系本就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框架,仅将某一条款或规定称为“殖民残余”,不能证明其效力过时。此外,法律体系的殖民起源,在规范性上是中立的。综合以上观点,法委会表示,法律条款的“殖民起源”不构成被废除的理由。但鉴于第124A条款频繁被滥用,法委会建议莫迪政府制定遏制该行为的指导方针,并修改刑事诉讼法,为涉案审理提供程序保障。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
【数字安全】印新冠疫苗CoWIN数据库泄露,暴露10亿人信息隐私,但卫生部称“平台安全无懈可击”
6月中旬,印新冠疫苗登记平台CoWIN数据库发生泄露,包括多名政要在内的注册者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涉及手机号码、印公民Aadhaar身份证号和其他个人信息。另有多人的选民证信息、护照号码、纳税人永久账户号(PAN)遭破坏。但截至目前,印卫生部仍公开否认相关报道,称CoWIN门户网完全安全,可充分保障数据隐私。但部分数据安全专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疫苗平台的API并非牢不可破,且卫生部无法解释为何泄露的数据能将手机号与Aadhaar精准匹配。
——综合自《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BBC网站
【保险制度】印保险监管机构计划在农村建立“保险志愿者”制度,推动实现印“2047年全民保险”目标
6月初,印保险监管和发展局(IRDA)发布“保险志愿者”(Bima Vahak)方针草案,并称其为印“2047年全民保险”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保险志愿者”制度是一个独立的保险分销渠道,它将覆盖每一个村民自治委员会(Gram Panchayat),成为印农村保险全覆盖的关键部分。保险志愿者多由女性组成,她们更易获得当地人信任,有助于开展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工作。保险志愿者分为企业和个人。企业保险志愿者是在印相关法律许可下注册并由保险公司雇佣的法人实体。个人保险志愿者可由保险公司或企业志愿者任命。保险公司将通过志愿者销售和理赔保险产品,雇佣方对其承担全部责任。同时,保险公司需健全与该制度相关的投诉机制。
——综合自《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
【就业形势】印劳动力个人发展意愿强烈,多数有意继续深造、提高工作技能,该比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近日,一项研究调查表明,73%的印度人对继续深造和提高工作技能感兴趣,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印人均支出中,医疗健康和食品占比较高,但民众对其他类别的家庭支出较为谨慎。然而,86%的受访者表示,愿为自己及家人的教育投资。他们认为,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有助于实现职业发展目标。82%的受访者首选在线教育。该路径灵活开放的学习模式,便于民众掌握技能,提高就业发展机会。90%的受访者认为,在线职业培训在未来教育中的占比会大幅提升。民众普遍倾向在提供教育福利的公司工作。此外,关于职业自豪感调查中,86%的员工对就职机构表示满意。其中,男性比女性的职业荣誉感更强,对职场公平、尊重文化的认可度更高。但25岁以下员工对职场文化认可度低。据统计,全球因裁员而留出的职位空缺中,高达40%外包给印度,工作领域集中在银行业、大型科技公司、咨询公司和制药业。这主要得益于印劳动成本优势,尽管该优势正逐渐衰微。据悉,印有2700个“全球胜任力中心”,即劳动力外包服务公司,而美国是主要发包国,占比达65%。为更好地适配岗位,外国公司一般会提供3个月岗前培训,这也是外包服务在印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经济时报》《商业世界》
【高等教育】印度理工学院恐陷入发展困境,基建落后、经费困难、师资短缺、招生不足已成为主要挑战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顶尖高校, 2008年曾宣布扩建扩招,以促进印技术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然而,近期相关审计报告显示,各地的印度理工学院普遍出现基础设施滞后、师资与经费短缺、学生录取不足等问题,使该校面临重重困难。目前,该校共有23个分支机构,包括海得拉巴、印多尔、焦特普尔、巴特那等八大分校。在基础设施方面,8所新增分校区中有4所拿到政府的出让土地,但另外4所分校的校园用地还未落实。当前,仅有2个新校区完成教学楼、教工和学生宿舍一期基建,其他校区则出现延期或尚未动工。专家认为,该校基建严重滞后一方面归因于费用庞大但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冲突。这使新校区总建设成本超支近825亿卢比。此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4所新校区实验室建设不完备,阻碍教学和科研。印教育部称,实验室建设延误主要在于拨款不足和学校创收不力。在财政支持方面,该校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教育部拨款、向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金融机构贷款、社会和校友捐赠、学校创收等。其中,学校创收占比较低。在师资方面,理想师生比是1:10,该校计划把师资数量从2011年的4000人扩充到2020年的1.6万人,但由于缺乏合格教师人选招聘遇阻。这导致各校区必须聘请兼职教师,影响师资队伍稳定。招生方面也远未达到预期。印度理工录取率长期偏低,但新增校区主要目的正是扩招,每年扩招规模应在2000人左右。但迄今为止,每年招生人数均低于1000人。各项滞后发展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新校区毕业生就业率比主校区低10%。
——摘编自《印度调查》
【基础设施】印大桥14个月内二次垮塌,承建方事故频发却仍包揽多项政府项目,民众不信任本国基建
6月5日,印比哈尔邦横跨恒河的阿古瓦尼·苏丹甘吉桥发生二次垮塌,目前暂无人员伤亡。该大桥原定2019年完工,但工期多次延误。2022年4月,受强风降雨天气影响,该桥部分桥梁发生坍塌。比邦首席部长随即展开调查。该桥承建方印SP Singla公司2022年曾向政府提交事故说明,但未得到社会认可,目前大桥首次垮塌事故调查仍在继续。部分议员认为,工程材质不合格才是核心问题。除了阿古瓦尼·苏丹甘吉桥,SP Singla公司还承建了印最大的跨河大桥——位于古吉拉特邦的Okha Beyt Dwarka大桥。该公司糟糕的施工质量、一再延迟的工期和模糊的安全标准,引发民众质疑印基建能力。事实上,该公司已获得多项政府基建项目,分布在西孟加拉邦、奥利萨邦、旁遮普邦等地方,而发包方包括印钢铁管理局、国家公路局、道路运输和交通部等。有评论认为,该公司建设问题频出但仍在运作,或与政府存在利益输送。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初印宣布其国家认证体系在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质量指数中排名第五,“印度制造”的质量和信誉已获得全球信赖。
——摘编自路透社、《印度时报》和印度工商部网站
本期编辑:邓慧玲 穆祎璠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