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俄乌要爆发全面战争?智库分析普京的未竟雄心
2021年可能成为历史的见证:普京中断与乌克兰领导层的对话,果断采取行动,以武力方式将乌克兰“绑上”俄罗斯的轨道。今年三四月份,俄乌边境黑云压阵,大有山雨欲来之势,但不知为何,普京最终决定不与乌再起冲突。而现在,普京再度派军压向俄乌边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俄可能正为乌设下陷阱,一旦找到借口,即刻展开进攻。资深俄军方研究人员警告说,现在俄乌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比三四月份更高。
在2021年的多次公开活动中,普京已三番五次暗示说,他对乌克兰的耐心正一点点耗尽。仔细梳理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言行就能发现,俄对乌进行军事干预所需的力量部署和舆论准备,要么已经到位,要么正在到位。近期和长期指标都表明,美国和乌克兰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2021年:对普京来讲相当不错的一年
人们都认为疫情与政治动荡对普京的负面影响更大,但出乎意料的是,普京的2021年过得相当不错,虽然2021的开局有些艰难: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既不对俄友好,跟普京也关系寥寥。拜登不仅是坚定的跨大西洋主义者,也坚定地站在乌克兰这一边。拜登上任时,两国同意延长核裁军条约是美俄双边议程中的唯一亮点。在竞选演讲中,拜登数次提及俄干预美国总统大选、企图暗杀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尔尼以及对他国实施网络攻击等“黑历史”,并高喊着要俄罗斯为这些“恶行”付出代价。拜登的这些言论使人们对美俄关系的未来并不看好。
普京绝不会让拜登如愿,他向俄乌边境派遣了大量军队,此举给美乌两国都发出了明确而审慎的信号。
给乌克兰的信号十分明确:俄想摧毁乌克兰易如反掌,美国和欧洲都只能干瞪眼。
▎当地时间2021年6月16日,瑞士日内瓦,俄美首脑峰会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图源:IC Photo
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解除对“北溪-2号”的制裁,此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俄政府来说当然是喜事,但对乌克兰、中欧国家和美国政界的部分人士来说,则是悲大于喜。不仅如此,解除制裁还加剧了北约和欧盟内部的分歧。
不仅在外交上,普京政府在国内政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如统一俄罗斯党在9月的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尽管俄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恶化,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公众对普京政府的支持。然而,日益专制的普京政府还不满足,想要消除所有威胁。它轻而易举地粉碎了俄反对派纳瓦尔尼领导的一系列组织,使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轻松占据三分之二的多数席位;还迫使谷歌和苹果向“俄罗斯规则”低头,向着扼杀国内言论自由、管制互联网的方向加速迈进。2021年的诺贝和平奖颁给了俄罗斯《新报》总编辑穆拉托夫而不是纳瓦尔尼,这使普京政府大松一口气。
▎当地时间2021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统一俄罗斯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发表讲话。图源:IC Photo
另一边,美国和欧盟五次三番要共抗气候变化、推进全球能源治理,现在看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飙升等等,都警示着西方决策者:与俄作对可能殃及自身,甚至直接威胁到脆弱的全球经济和他们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国际油价自2018年来首次突破每桶80美元,这大大缓解了俄政府的财政紧张。由于普京的财政紧缩政策,当国际油价在40美元时,俄财政大致能保持收支平衡;当国际油价高于40美元时,剩余部分就会流入俄政府的财政储备(目前总额已超6200亿美元)或应急基金。这笔意外之财使俄政府能轻松支付一系列军事现代化项目和社会福利开支。就算疫情久久不散,眼前的阻碍似乎也被普京政府一一解决。
在俄政府眼中,美国国内政治的分裂是软弱的表现。这些分裂使俄政府、官员、媒体和分析人士更加坚定地认为美国衰败之势不可阻挡。
一系列成功使俄政府和普京的信心大增:放眼全球一片哀鸿遍野,俄罗斯风景独好!欧洲嘴上高喊着追求绿色未来,身体却十分诚实,为了更多石油和天然气向俄摇尾乞怜;美国因为能源危机和通胀上升自顾不暇,再也不敢轻视俄半分;中俄两国关系密切,就算是实力不对等也无法影响两国日益紧密地携手并肩。
保持长期成功
对于一个不缺乏谦逊和美好生活的俄政府精英来说,普京20多年来的一系列胜利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历史使命感和个人救赎感。事实上,当普京在1999年底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权柄时,在许多人看来,俄罗斯是“跪着的”。
在执掌政权的20多年里,普京在万众瞩目下带领着俄罗斯“逆风翻盘”,将混乱不堪的国内政治整治得有井有条。经济方面,他并未采取激进的经济刺激改革,却将政府财政基础越夯越实,虽然这也带来了其他隐患。目前,“普京体制”的当务之急是实施自我保护,尽力将经济动荡和西方制裁的恶性影响降至最低。军事方面,他一面快速重振俄罗斯军队,将俄周边地区置于麾下;一面对新型武器加大投资,这些武器加剧了美国担忧,并将整个欧洲置于危险之中;另一面,俄还有余力向叙利亚等地派遣远征部队,并成功阻止了北约向前苏联领土的扩张步伐。外交方面,他推动建立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了俄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了俄对抗美国的军事能力。他带领俄在中东和东地中海等地重新站稳脚跟,并向全球多地掏出了雄心勃勃的地缘政治主张。
▎当地时间2021年4月22日,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大型跨军种演习。图源:IC Photo
不仅如此,一口吃下克里米亚的“壮举”,使普京戴上了“俄罗斯土地采集者”的帽子,普京是斯大林以来首个实现领土扩张的俄统治者。尽管外界和一些俄国内战略认识一再强调俄罗斯是一个衰落中的大国,普京还是竭尽所能完成了许多事情。用参议员麦凯恩的话说,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普京的未竟之志
普京执掌俄罗斯已进入第三个十年,也即将迎来自己的70岁生日,他的言行表明,他正对自己的政治遗产加以考量。2020年6月俄罗斯修宪公投结束,普京连任到2036年的道路已经铺平。
但是,若普京真想实现昔日诺言、在俄罗斯流芳百世,他的成就清单上还需添上十分重要的一笔,那就是恢复往日俄罗斯帝国的辉煌统治、实现乌克兰的“回归”。
对于普京和他的团队来说,夺回俄罗斯帝国的斯拉夫腹地,不一定非要缔造一个“2.0版苏联”,因为此问题不仅具有地缘性,更具有代际性、战略性和个人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普京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时,是真情流露而非逢场作戏。多年来,他在各种场合、以多种形式谈到“苏联解体”的问题。
一代人的怀旧和失望
苏联政权对普京这一代人,也就是克里姆林宫的现任领导层十分友好。这些人都已年至花甲或古稀,他们的父母属于苏联“最伟大的一代”,在一战中奋力拼搏,最终赢得了胜利。
普京本人就带有典型的苏联色彩:他出生于战后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被苏联著名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录取,毕业后,他加入了克格勃。作为苏联的精英机构和苏联政权的关键支柱,克格勃为普京的政治生涯开了个好头。参加工作后,他甚至能直接出国旅行,当然,去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差轮不上他,他只是去了东德,但这仍给他带来了大多数苏联公民无法企及的物质利益。
然而,以上所有都在1991年戛然而止,苏联解体使刚刚崭露头角的“普京一代”环顾四周、不知所措,他们渴望回到过去的苏联,回到那个稳定、有威望的“超级大国”。对“普京一代”来说,与西方的对峙并非从2014年开始,而是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
重要的是,即使“普京一代”对苏联帝国毫无怀念,即使他们离开政治舞台,俄罗斯的周边政策也不太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俄罗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一环,就是要推进战略纵深,在俄领土和强大的欧洲对手间制造缓冲地带。这种对战略纵深的追求从彼得大帝时期(17世纪)就已开始,正是因为有广阔的缓冲地带,即便拿破仑和希特勒分别于1812和1941年攻破了莫斯科,俄罗斯依然能顽强抵抗、反败为胜。
苏联解体和北约东扩使俄罗斯失去了战略纵深。即便俄政体与政府在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不断更迭,俄安全政策的基本目标依然是重获战略纵深。虽然军事技术和网络工具的演化可能影响俄罗斯领导人对战略纵深的重视程度,但战略纵深永远是俄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皇冠上的宝石
乌克兰被俄称为“皇冠上的明珠”,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都将乌克兰视作对欧战略的重中之重,乌克兰对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原因在于:乌克兰的面积和人口;乌在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大国间的地位;乌在俄罗斯和苏联经济中承担的角色;以及乌俄深厚的文化、宗教和语言联系,尤其是基辅一直被视作“俄罗斯城市之母”。
苏联解体的最大原因莫过于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正式宣布乌克兰独立。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脱离苏联独立,这标志着苏联在乌克兰的时代彻底结束。乌克兰是苏维埃联邦中,与俄罗斯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伙伴,没有乌克兰,苏联也将不复存在。一周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签署协议,正式“分家”。
这次是私人恩怨
乌克兰不仅是俄自古以来的外交、安全和战略重心,还承载着普京的“私人恩怨”。
在普京执掌俄的20年里,曾多次想将乌重新纳入俄罗斯的轨道,但均未如愿。2004年,乌举行总统大选,普京的首次机会翩然而至。当时乌克兰中有影响力的总统候选人有2位,一位是偏西方的尤先科,一位是偏俄的亚努科维奇。普京政府竭尽全力支持亚努科维奇,为他宣传造势。就在投票前夕,尤先科离奇中毒,险些丧命,最终被严重毁容,目前罪魁祸首仍然未知。此时,乌克兰“橙色革命”取得成功,在第三轮选举投票中,尤先科获胜。尤先科击败自己支持的亚努科维奇,对普京来讲是个重大打击。
时间来到2010年,普京终于在这一年“报仇雪恨”,它支持的亚努科维奇赢得了此次乌总统大选。但事实证明,这是一场令人失望的胜利。亚努科维奇并未跟普京“穿一条裤子”,他与欧盟就一系列促进乌克兰与欧洲关系的重要协议进行了谈判,但普京没有放弃,一直试着将乌拉回俄经济政治轨道。
▎当地时间2021年4月22日,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大型跨军种演习。图源:IC Photo
对普京此番野心的最终一击发生在2014年,当时乌克兰发生大规模动乱,亚努科维奇狼狈流亡,乌克兰亲西方的新政府闪亮登场。普京当机立断,“吞并”了克里米亚,并在乌东部地区发动了战争,此举大大丰富了普京的政治遗产、扩大了其政治影响力。但是,此举也彻底将乌克兰推向了西方,使俄在国际上更加孤立。
毫无疑问,乌克兰是普京未竟之志中的头等大事,是普京剩余任期和政治遗产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时刻?
普京对乌克兰的痴迷在2021年达到顶峰,在这一年,他发表了自2014年以来“最具品质”的涉乌声明。2021年7月,普京发表署名文章《关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性》,从历史、政治和安全的角度历数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深厚渊源”。
这篇长文的精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乌克兰不是也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二、乌克兰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民族身份、文化、宗教和语言同根同源,就连乌克兰的名字都来源于俄语单词“外围”。
三、领土方面,如今“独立”的乌克兰没有领土基础,其领土由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土地组成;
四、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分合合的历史证明,二者“合”则共同繁荣,“分”则各自受苦。
五、“乌独”的背后是俄罗斯敌人的怂恿和支持,俄敌人把“乌独”当做反对俄罗斯的武器。
普京的“一纸檄文”对俄乌历史作出了“不准确的解释”,这反映出一种新型的、在过去普京身上从未见到过的紧迫感。在过去几个月里,普京将北约在乌克兰的活动与乌克兰军力的增长称为“对俄安全的威胁”、是一条“红线”。这是普京第一次使用“红线”这个说法”。
普京文章中“乌克兰被俄敌人充当反俄工具”的言论被俄官方不断引用、宣传和放大。俄罗斯电视台等俄官媒每晚都会抨击乌克兰,俄前总统(现任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发表文章,文章写道:与乌领导人的谈判不再有任何意义,他们只是西方赞助者手中的傀儡,西方对乌最大的兴趣就是将乌打造成遏制伤害俄罗斯的工具。
▎当地时间2021年1月28日,俄罗斯莫斯科地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Gorki官邸接受媒体采访。图源:IC Photo
一面是俄官方宣传机器的火力全开,一面是俄军队在乌边境的来势汹汹,这引发了一个似曾相识而又令人不安的问题:普京想要什么?
与之前的冲突不尽相同
2015年,乌克兰东部冲突达成政治解决方案,但由于乌俄两国对该方案的解释各执一词,且互不认同,该方案一直难以实现。法德两国时任元首奥朗德和默克尔见状,飞抵乌俄两国展开斡旋,也以失败告终。后来,美欧对俄掏出制裁大棒,但依旧无法改变俄战略考量。一些分析人士对此得出结论,乌克兰东部僵局已朝着后苏联时期“冻结冲突”的方向前进,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得到充分解决。
但乌克兰的地位不同于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在俄政府眼中,乌克兰东部局势依旧严峻,容不得马虎与懈怠。尽管拜登等西方领导人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已做过表态,但普京与俄其他领导人似乎仍不能完全放心。对普京政府来说,乌克兰是否真正加入北约不是问题核心,乌克兰防御能力的提高才是心腹大患。
同样被俄政府视为眼中钉的,是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正不断加强对乌克兰的资金支持、不断深化与乌的伙伴关系,使乌在情报、网络和政治颠覆等领域的反俄能力有了质的飞越。最近乌正在炫耀土耳其制武装无人机,这加重了俄罗斯的担忧。2019年以来,土耳其在利比亚、叙利亚等战场上,对挫败俄罗斯支持的武装发挥了作用,这使土耳其的角色更为敏感。
经历2014年的“橙色革命”后,“涅槃重生”的乌克兰正扮演着更强大的国家角色。尽管可能力不从心,但乌反对俄军事干预和政治施压的行为,有助于阻碍俄向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地区的扩张脚步。
▎泽连斯基团队庆祝总统选举胜利。
但是,普京或假装不理解,或根本不理解乌克兰的角色:乌克兰不符合他的“威权盗贼统治形象”,也不会是东欧版本的阿富汗(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和军队在各类压力下几乎一夜之间崩溃)。2019年乌克兰举行总统大选,在这场“自由公正”的选举中,泽连斯基以近3比1的优势击败现任总统,但普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普京口中:
乌人民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权力去合法组建一个直接服务于乌人民利益的政府。俄政府的政治观点十分极端,他们不敢进行民意调查,他们总是怀揣梦想:不管谁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他们都是乌克兰的实际掌控者。
上述事态的发展阐明了另一个潜在的问题趋势:俄政府越来越将乌克兰视为西方的“航空母舰”,一艘停靠在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对面的航母。俄国家安全机构中的所有人都时刻铭记着:乌克兰已成为所有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美国受援国。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边境部队。图源:IC Photo
毫无疑问,俄情报机构正在密切监视着西方在乌领土上的活动,但这无法阻止西方的脚步。对俄政府来说,西方与乌克兰在安全、政治、信息和网络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具有威胁性和不稳定性。普京不会意识到,正是由于普京对一个曾经友好的邻国进行“误导性攻击”,乌克兰才与西方越走越近。
2021年初的战争恐慌时刻提醒着美乌两国:在任何可能发生的冲突中,俄都将保持并扩大自身主导地位。俄乌边境不断浓厚的军事氛围,使俄政府的意图与行动愈加不可预测。凭借有限的战略性警告和其他领域竞争的继续,普京发动军事冲突的障碍可能被慢慢扫除。
俄可能兵出奇招、未雨绸缪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普京已安于现状、不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向前一步,此想法十分危险。2021年春季的战争恐慌和2018年的刻赤海峡事件,都暴露出西方对乌支持有局限性:不论是北约,还是美国及其盟友,都不会为了乌克兰与俄罗斯兵戎相见。
西方分析人士将俄政府于2013—2014年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言行进行了汇总,汇总结果表明,普京对乌克兰的下一步动作可能是:吞并克里米亚、在顿巴斯不宣而战、发动一场残酷战争,这远远超出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观察人士的预期。
尽管普京以冷静、精于算计出名,但他性情中也有较强的情绪化倾向,有时甚至会意气用事,以“不那么有意义的”方式回怼对方。目前,普京在思考如何留下更多更灿烂的政治遗产。无论何时,他都希望能在离任前解决乌克兰问题。而另一面,2020年以来泽连斯基的一些列动作也在个人和地缘政治层面激怒了普京。维克托·梅德韦德丘克是普京在乌最好的朋友,也是乌商业巨头,目前已被泽连斯基软禁。此外,泽连斯基还对普京的署名文章冷嘲热讽,乌克兰及其伙伴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了普京的一些“红线”。
若俄真想再次“入侵”乌克兰、迫使乌政府在政治和地缘上臣服于俄,那么,普京会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实现相关目标呢?
为扩大俄既得利益、建立一个“更乖巧顺从”的乌克兰,俄可能在四个方面下力气。按照发生概率和耗费俄成本的大小,四方面排列如下:
一、对乌境内和周边的外国军事活动施加限制。
在普京最近几月的言辞中,开始将“外国敌对势力对乌领土的开发利用”描绘成“对俄安全的不可接受的威胁”。美国及其盟友极不可能向俄妥协,他们不会允许俄将乌克兰设为禁区,也不会对售乌武器的种类设限。尽管如此,俄仍可能对乌加强军事威慑,或以非战争形式加大施压,人为加剧该地区内部和周边的紧张局势,使乌及其合作伙伴左右为难。
这种施压,再加上俄政府擅长的“虚假信息”手段,会激起人们的焦虑:如果西方不考虑俄的诉求,那可能会导致“某些后果”。为此,北约中对俄态度不那么强硬的国家,如德国,可能会想方设法平息事态,并恳求西方尽量保持克制。当然,西方阵营的这种分歧本身就对俄实现目标十分有利。
与此同时,俄政府在2021年春季的挑衅性举动表明,其施压活动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殃及自身”:俄对乌的武力威慑使西方对乌原本势微的支持得以重振,使美国、北约与乌克兰的防务合作师出有名,并给美国和北约在黑海等地加强军事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因此,若欧盟政策圈中有谁提出放松对俄制裁,他一定是最坚定的亲俄人士。
二、强制执行明斯克协议。
明斯克协议的条款对乌领导人来说更多是政治掣肘,因而7年来乌都未执行该协议,俄政府对此十分恼火,为了“落实”该协议,俄可能对乌施加武力。具体来说,在俄眼中,要“全面落实”明斯克协议,就需采取一系列动作,将乌纳入俄联盟体系,使顿巴斯地区拥有广泛自治权。通过此举,乌克兰主权国家的地位将不保。(俄对此野心毫不掩饰,他们希望乌其他地区也能效仿此举)。
根据俄政府目前的行动规模来看,俄政府可能认为目前风险可控(此想法可能错误)、拜登政府很难协同欧洲对俄施加更多制裁。例如,不难想象,如果乌对俄部署发动更大无人机武装攻击,那么俄乌边境的武装活动数量将会激增。或者,俄可能打着保护平民免受乌袭击的幌子,试图扩张其在乌东部控制区的领土。又或者,俄以更强力的武力威慑姿态,迫使乌军队撤离特定地区。哪怕是俄在俄乌接触线上有所推进,恐怕乌军方也无法阻止。西方没有为乌克兰而战的决心,这可能给那些已公开宣称支持乌克兰的领导人以政治反弹。
三、弥补短板。
在冲突的早期阶段,有人猜测俄政府可能试图扩大其控制的领土。人们猜测,俄可能夺取一条苏联时代的运河,此运河可为克里米亚半岛、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提供关键的水资源。俄还可能夺取沿亚佐夫海与克里米亚的连接部分,并在那里建立一座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桥。(目前,克里米亚与俄之间只有一座2018年建成的桥梁想连。)
几乎可以肯定,一旦上述情况发生,俄在领土管控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将大增。与前一种情况不同,扩大领土可能导致美西方对俄施加新制裁,如继续制裁“北溪-2号”、对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及国有银行施加限制。然而,这只是标准的西方假设(例如,普京是一个理性行为者,他永远不会这么做,这一切听起来太冒险了等等),并不等同于俄政府真会从此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四、发动全面攻击。
如上所述,普京对乌克兰的迷恋往往带有情感、精神和形而上学的色彩。连普京本人的声明都与现实不符,就更不用说大多数西方或俄罗斯观察家对乌克兰的看法了。可以想象,最近几个月泽连斯基和其他的玩家的举动,简直是在普京的“红线”上反复横跳。
公开评估显示,乌军方很难抵御俄大规模军事行动,一些人对乌军事能力表示十分悲观。乌拥有的美国标枪(Javelin)反坦克导弹系统,并不一定能让俄政府在计算军事成本时有丝毫犹豫。一些分析人士暗示,俄政府可能会发动快速军事攻势,将乌军队的后方一举击溃,迫使其撤退到第聂伯河之后。若此举成功,俄政府便可控制被称为“乌克兰左岸”的地区,在普京看来,这是伟大的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推测,俄政府甚至会在基辅建立一个傀儡政府,强行宣布“任务完成”。
但是,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俄政府是否会如此急不可耐地将大片领土收入囊中并加以管理,这可是一项长期任务。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有无军队和叛乱组织的阻挠,这些长期任务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使俄“赔了夫人又折兵”。即使俄真的“再次入侵”乌克兰并造成既成后果,拜登政府也可通过惩治俄罗斯、安抚北约等措施,在西欧进一步时候买人心。
普京会怎么做?
普京的选择并非只有上述四个方案,并且,这四方案有一个共同点:对于一个不了解普京思想的外部观察者来说,空谈方案无异于纸上谈兵。有些方案,比如全面攻击方案,肯定会产生新的重大问题。而其他方案中,就算是修建通向克里米亚的陆桥等最微不足道的动作,俄也需要承担成本。而上述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强化乌克兰的集体意识:俄罗斯是乌克兰的死敌,乌决不能回到俄罗斯的轨道。
然而,如果说在乌克兰“橙色革命”以来的七年里,普京及其团队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吞并”克里米亚和对乌东部地区不宣而战,反而将乌克兰人民推向西方的怀抱,使其下定决心与西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显然,俄政府并未吸取此教训,这意味着它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我们必须审慎对待俄目前对乌的新一轮武力威慑。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凤凰网《风向》栏目立场
热门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