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闲暇
YALI-STOCK
雅理士多德
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何以故?曰,无闲暇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
——梅贻琦《大学一解》
作者 | 董波,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教师
本文 | 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16届毕业典礼上博雅学院董波老师代表学院教师所做致辞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跟很多朋友告别,也要共同向过去的一段时光告别。过去的若干年中,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学校里。大家都知道学校的英文是school,博雅的学生们也都知道school的词源是一个希腊词:σχολή,它的意思是闲暇。学校生活就意味着闲暇,但这好像并不符合我们的切身感受?也许是一种自嘲,或反讽?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闲暇。
对希腊人来说,闲暇首先意味着摆脱对于生计的实用性考虑。这样的人眼光不总是盯着脚下,他的灵魂不自觉地指向高处,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德性。这样的人被视为真正的自由人,这样的教育被视为真正的自由教育。因此,希腊人把闲暇当作世间最好的生活。
过去的几年中,同学们共同度过了这样的最好生活。它阐明了闲暇的意义:你们不必操心自己的温饱,不必从谋生的角度去考虑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没用。你们因此学了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你们心无旁骛地悠游自在于这些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思想中,你们的灵魂得以迅速地成长,成长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赋予这种闲暇生活的,首先是你们的父母,所有的家长们。他们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奔波和辛劳换来了你们可以端坐在图书馆里安静读书的一个小时。
赋予这种闲暇生活的,还有博雅的老师们。我们常常听一个人说,他最梦寐以求的生活是一杯咖啡、一支烟和一本闲书消磨掉的一个下午,然而他却总是迫不及待地首先把自己的发条拧到最紧,再挨个拧紧老师们的发条,老师们获得充沛的动能之后再张牙舞爪地去拧紧同学们的发条。
整个博雅学院于是处于一种时刻都在叮当作响的忙乱状态。然而,这是一种真正的闲暇。因为,在我们心中叮当作响的不是金钱,而是那些伟大的著作和伟大的头脑。
让这种闲暇最终成为可能的,是你们自己。你们误打误撞地闯进这个学院,半推半就地开始了一段毫不轻松的生活。你们对于读书的热爱,把这个全校最小的学院刷到了图书借阅排行榜的首位。这样一种闲暇的生活、读书的生活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欣慰,是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彼此之间最为心照不宣的默契。
作为教师代表,我今天想说一点心里话。老师们其实是一群最不闲暇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和事业上面临诸多的繁难,但他们本能地不把这一面带到课堂上。只见他们在捍卫deadline时的慷慨激昂,却见不到他们自己倒在发表论文或申请项目的deadline之下时的颓丧。功利的考虑被他们不动声色地掩藏起来,在课堂上努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因为他们要悉心呵护我们共同营造的这一难得的、排除了功利考虑的闲暇。
永久的闲暇是属于神的,人只能暂时拥有它。当你们离开学校,走出这块闲暇之地,更多的实用性考虑,更多的辛劳和困惑在等待着你们,这才是人难以摆脱的命运。
你们在这里学到的,从那些伟大经典中领悟到的,并不是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的灵丹妙药,但它同样不是别人眼中的不谙世事的迂腐和高谈阔论。它塑造了某种价值,区别了好与坏。你们被授予了一柄劈开所有困惑的利剑,这就是对闲暇的向往。
因为这种向往,老师们在十年寒窗之后,选择了一个需要时时面对妻子疑惑目光的职业;因为对一杯咖啡、一支烟和一本闲书的向往,才有力气去拧紧自己和所有其他人的发条;因为对“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向往,读书人才把自己的爱欲调校到真理的方向;因为这种向往,你们才学到那种“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洒脱,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张狂。
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混不吝的对闲暇的向往,由我们在座的所有人——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所共同营造的、精心呵护的安安静静的读书之地,其意义又何在呢?毕竟,希腊哲人有言:ἀσχολίαν σχολῆς χάριν, 劳碌应当以闲暇为目的,实用应当以美为目的,尽管它们全都不可或缺。
谢谢大家。祝我们每个人都与闲暇同在。
YALI-STOCK
雅理士多德
生命太短暂,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 25条保持精力充沛的秘诀 | 大学不是养鸡场!| 雷磊:如何进行研究型阅读 | 邓小南:下“死”功夫,做“活”历史 | 王绍光|中国政治学:从取经到本土化 | 陈寅恪:读书的目的 | 施一公:无论什么学科,最不重要的是智商 | 只读“有用”的书,根本不是阅读 | 学术的春天,就是不折腾 | 李零:也说“民国范儿” | 黄灿然:为什么读经典 | 毛尖|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 写更短、更简单的书 | 苏力:走不出的背景 | 杨振宁:大学教育与文化自觉 | 钱穆让孙女读哪些书?| 陈平原:很多人不会写论文的原因 | 法学院学生为何需要学习人文?| 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的人文性 | 邓小南 | 王安石与他的时代 | 斯坦福大学教授周雪光:“荒废心灵,天理不容” | 7个人的40年:北大的习法少年 | 百岁杨振宁 | 当今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 !| 为什么杜甫是诗圣 | 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读书 | 学术界到处都是噪音
读史阅世论雅理~
微信 | @雅理士多德
豆瓣 | @雅理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