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范认证丨如何从数据视角解析师范类专业认证?

导语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英语认证办法(暂行)》,2018年1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师范认证的指导思想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根本,两目标,三任务”。“一根本”:即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两目标”:即构建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三任务”: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

一、正确理解师范类专业认证

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基本特征




(1)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结合。构建横向三类覆盖、纵向三级递进的分级分类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既立足中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在认证理念、标准上与国际同频共振,数据先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手段上在国际上处于领先。

(2)统一体系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调在国家统一认证体系下,省部协同推进开展工作。既要求统一评估机构资质、统一认证标准、统一认证程序、统一结论审议,又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国家基本要求基础上引导师范类专业分级分类、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3)内部保障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以内部保障为主、内部保障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保障制度。既明确高校在师范类专业质量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自觉开展师范类专业自我评估,又通过国家分级分类评价监测,推动高校建立基于产出的师范类专业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4)学校举证与专家查证相结合。强调用证据“说话”,说、做、证一致。既要求师范类专业对照标准开展自评自建,逐条举证说明标准达成情况,又要求专家对照标准逐条查证参评师范专业所说、所做、所证是否一致,并据此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作出评判。

(5)常态监测与周期性认证相结合。既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常态监测,又基于认证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平台对师范类专业开展周期性认证,专家定期进校把脉诊方,推动专业定期“评价-改进-提高”,形成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


基本理念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

(1)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SC:强调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要求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将师范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2)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体系架构




师范类专业认证针对各地各校师范类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及类型层次复杂多样现状和特点,构建横向三类覆盖、纵向三级递进体系架构,推动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每一级要求,内涵要求逐渐提高

第Ⅰ级重在投入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类专业办学监测机制,对各地各校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为学校出具年度监测诊断报告,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为社会提供质量信息服务。

第Ⅱ级重在规范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认证标准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达成,突出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定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要求。

第Ⅲ级重在引领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认证工作引导高校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健全基于产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运行有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赶超教师教育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提升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级与级的差异:毕业要求

考查重点




●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与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认证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培养目标
目标定位、目标内涵、目标评价
2毕业要求
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
3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4合作与实践
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导师队伍、管理评价
5师资队伍
数量结构、素质能力、实践经历、持续发展
6支持条件
经费保障、设施保障、资源保障
7质量保障
保障体系、内部监测、外部评价、持续改进
8学生发展
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社会声誉
 

内在逻辑思路




①确立培养目标:是否科学、准确、合理?培养目标最终达成情况如何?②确立毕业要求:是否能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毕业要求最终达成情况如何?③分解知识点:能否支撑毕业要求的实现?对毕业生要求的落实得如何?课程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知识点?是否体现了持续的成长过程?毕业设计:是否覆盖了主要知识点?毕业设计质量如何?

认证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架构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由中学教育认证标准、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学前教育认证标准三类三级构成,三类之间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各有差异,三级之间相互衔接,逐级递进。

其中,第一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包括“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四个维度15个核心数据监测指标;

第二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30多个二级指标;

第三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40多个二级指标。

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组织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配备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并通过建立基于产出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认证中的举证要点




●举证的关键在于逻辑联系,孤立的数据举证不是重点
●数据举证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紧扣认证标准●内部举证主要围绕毕业要求,外部举证主要围绕培养目标

认证流程




二、如何解读师范专业认证标准
外部举证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依据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毕业5年校友职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2)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定位相符合

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培养目标也大有不同,比如学校的类别和层次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目标的设定,因此,培养目标一定要和学校的定位相结合。

3)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国际趋势和学科发展动向相符合

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紧随时代潮流的,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也为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如何检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呢?

1)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对比培养目标设定的职业合格学生毕业5年就业的行业和单位、从事的职业等角度校验究竟有多少学生在从事培养目标所描述的岗位。还可以通过学生毕业5年的职级,以及对就业的满意度等,进一步验证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2)能力、知识、素养的角度

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来衡量毕业生在能力、知识、素养上是否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来举证。

2、毕业要求

通过对毕业生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来举证。

3、课程与教学

通过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标准来举证。

4、合作与实践

通过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和管理评价等来举证。

5、师资队伍

通过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师师德满意度评价和教师教学能力满意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素质能力、以及实践经历和持续发展来举证。

6、支持条件

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的满意度评价和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的满意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设施保障,对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评价、对图书资源的满意度评价和对教材资源库和教育教学案例库的满意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源保障,以及经费保障等来举证。

7、质量保障

通过对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和持续改进来举证。

8、学生发展

通过对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就业质量、学业监测、社会声誉和持续支持方面来举证。

内部举证
毕业要求


1)直接评价

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指标点对应知识/能力/素养、知识/能力/素养分级。

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结构支撑毕业生要求的素质能力结构、专业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考核结果+毕业设计:反映具体指标点的达成状况。

2)间接评价在校生:基于量规表的自评毕业生:基于问卷的自评用人单位:基于问卷的评价

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的关系




目的:内部监控是保障毕业要求达成,外部评价是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方法内部监控:自主教学、检查评价与反馈、结果分析与自觉改进。外部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评价。两者有机结合,定期综合分析,有效使用分析结果,推动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来源丨文章内容整理自南宁师范大学、新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暑期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会议名称

7月25-8月2日

哈尔滨

首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国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夏令营

7月18-22日

呼和浩特

第四十八届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7月26-30日

贵阳

第八十九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8月9-12日

贵阳

第十届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修工作坊

8月9-13日

西宁

第九十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6月19日

线上

机械类工程教育认证自评阶段专题研讨与交流会议

6月20日

线上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提炼与申报研修班

6月26日

线上

计算机类工程教育认证申请阶段专题研讨与交流会议

8月16日

线上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综合能力拓展精品班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暑期课程

推荐阅读

PPT干货分享丨工程认证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PPT干货分享丨师范类专业认证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干货福利丨课程思政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国家级一流课程评审指标(收藏)

课件汇总丨一流课程系列1-18精选合集(收藏)

课件汇总丨教学设计系列1-28精选合集(收藏)

课件汇总丨创新创业系列1-10合集精选(课件可下载)

最全“收心”指南,教师、家长、学生必看!

课件分享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26张PPT详解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细节

专家报告汇总丨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

吴岩司长2021年高教处长会报告 | 夯实教学“新基建” 托起培养高质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