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 | 《法理》(Ratio juris)第34卷第2期

域外编辑部 法理杂志 2024-01-11







Ratio juris

Vol.34 Iss.2

本期《法理》共包含5篇论文。在第1篇论文中,Philippe Van Parijs探讨了团结在欧洲所具有的价值;在第2篇文章中,Justine Lacroix探讨了欧洲公民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在第3篇文章中,Gianluigi Palombella探讨了“接近正义”所涉及的概念特征;在第4篇文章中,David Tan反驳了埃金斯关于立法态度的观点。第5篇文章中,Mariano C. Melero De La Torre批判性地审视了利用宪法修正案程序来克服基本权利司法定义的建议。



【ARTICLES】

4 essays


01


European Values: Solidarity

欧洲的价值:团结

Philippe Van Parijs

本文将讨论三个问题。首先,团结的呼声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次,在规范的义务意义上的团结到底意味着什么?再次,在我们为更好的欧洲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并且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团结的呼吁?



02


What Is Left of European Citizenship?

欧洲公民身份还剩什么?

Justine Lacroix

摘要:欧盟为一种新型公民身份开辟了道路,这种公民身份建立在两种承诺上:一种是“联邦性”,一种是“世界性”。然而,在过去十年间,庇护寻求者的状况和对法治的攻击削弱了欧盟的双重雄心,并有可能破坏欧盟的联邦性和世界性。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政治理论在阐明相关概念方面发挥了作用,例如“非自由民主”的概念,欧洲现在正使用这一概念来掩盖民主的逐渐消退。



03


Access to Justice: Dynamic, Foundational, and Generative

接近正义:动态性、基础性及生成性

Gianluigi Palombella

摘要:通过展示其的动态本质,接近正义的轮廓得以呈现,并能够被最佳理解。从概念上看,它在如权利与结构、自主权利与衍生权利以及实质与程序等相互对立联系的概念中(couplets of opposites)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摇摆(oscillations)。什么构成了它的基本性质?后者又是如何区别于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的可及性并与之共存的?它不仅是最基本的权利,还是法治的要求,且在合法性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尽管它具有明显的程序性特征,但它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一种独特的“生成性”功能。本文通过考察欧洲和国际主要的法律文件所提供的接近正义的途径和司法解释进程来探究这些概念特征。



04


Uncommon Legislative Attitudes: Why a Theory of Legislative Intent Needs Nontrivial Aggregation

非共同的立法态度:为什么立法意图理论需要非琐碎的聚合

David Tan

自埃金斯(Ekins)的《立法意图的本质》出版以来,人们对立法意图的共同态度模式(即要求其群体成员意见一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埃金斯(Ekins)理论的通常解释是:这些共同的态度要优于聚集的态度。笔者认为任何可行的立法态度理论,都需要非琐碎的聚合(即不仅仅是基于一致同意规则)。对此,笔者提出了两个论证:第一,非琐碎的聚合能更好地解释了不合作的立法行为;第二,聚合的数学问题同样适用于共同的态度,因为它们涉及琐碎的聚合。这些论证也适用于埃金斯(Ekins)以外的共同态度理论。



05


Overcoming Judicial Supremacy through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Some Critical Reflections

通过宪法修正案克服司法至上:一些批判性思考

Mariano C. Melero De La Torre

摘要:本文批判性地审视了利用宪法修正案程序来克服基本权利司法定义的建议。被称为“政治立宪主义者”的作者们主张采用弱形式的司法审查,以替代目前在自由民主国家盛行的宪法实践。这里正在审议的提案寻求尽可能容易地通过使宪法修正案,即通过最低限度的宪法僵化来实现这一选择。讨论首先质疑采用制度设计作为评价司法审查制度“强”或“弱”的合适标准的想法。那么,所谓的宪法修改在说明宪法权利中的相关性就受到了质疑。最后,本文得出了双重结论。一方面,最低限度的宪法僵化并不是对现行宪法实践的替代,而是对同一实践的一个更具有合作性的版本;另一方面,最小限度的宪法僵化只有当它是旨在克服当前宪政范式的模式(“强大的人民主权”)的一部分时,才代表了一种真正的替代设计。




译者

郭东城,王显康,刘宇,吴少华,蒋子怡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校对

张峰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域外栏目每周三固定与大家相见


-推荐阅读-


《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杂志最新稿约

学界 | 重要期刊法理论文刊载情况报告(1-4月·综合类C扩)

论文写作与发表|姜红丙:课题的可行性写作从哪些方面入手?

思享|张康之:风险社会中的因果关系

思享|尹韬:“戏曲普法”的人类学启示

思享|高一飞:现代法律中的“时间”

思享|陈坤: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的区分标准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林淑萍 吴少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