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写作与发表|陈慧妮:核心刊物投稿与写作注意事项

陈慧妮 法理杂志 2024-01-11



来源

本文由法理杂志整理并独家推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

# 陈慧妮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编审,《云南社会科学》刊物法学、政治学和国际问题栏目责任编辑。先后在《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著作有《历史政治学初探》《民法典的编纂微观与解释前瞻》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政治学和国际问题等。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晚上好!我是这次讲座的主持人,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讲嘉宾——陈慧妮老师。陈老师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副编审,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责任编辑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等准入资质,负责《云南社会科学》刊物的法学、政治学和国际问题三个栏目,编发文章270余篇,所编辑刊发的文章有60余篇转载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转载文献中。陈老师目前已发表论文11篇,主编《历史政治学初探》《民法典的编纂微观与解释前瞻》等书。非常感谢陈老师今天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带来这次讲座,感谢您对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支持!下面有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马雪松老师致辞。


马雪松:谢谢王娜老师。首先,感谢陈老师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为包括国内众多院校在内的师生传经送道。其次,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参与讲座。很荣幸和王娜老师共同代表学院欢迎陈老师参加本期的教师科研水平提升计划。“扶翼科研水平提升计划”是学院在2018年正式设立的,初衷是满足学院科研人员提升科研水平、建设学习型科研队伍的需要,一般邀请国内享有盛名的期刊的学术造诣和编辑能力非常突出的编辑老师,围绕科研选题、项目申请和论文写作等各个方面,帮助学院的师生提升业务能力。举办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娜老师给我的任务叫致辞,但我想我要讲的话可能要超出致辞的范围,可能包括感谢、回忆等。陈慧妮老师与我2016年正式有了联系,2017年首次见面,之后基本上每一年都在不同的学术场合、学术会议上相见。我也是忐忑地把稿子交给陈老师,2019、2020、2021、2022四年,陈老师编选刊发了我的文章。这四篇文章,有两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一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四篇文章加起来,在知网上看到的转引和引用大概是30多次,当然其中也包含这几个文摘转载。


陈老师在我心目中可能有三副面孔。第一,陈老师是一个优秀的编辑。陈老师经手负责编审的稿子,有相当大的比例(六十多篇)被几大文摘转载。这在我所接触到的编辑老师中是非常耀眼的成绩,所以我说陈老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第二,陈老师是宝藏编辑。在政治学界,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能够听到太多对陈老师人品、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的赞誉。从我和陈老师的交往和工作交流中,能够真正感受到陈老师在工作当中的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我想也渗透到了陈老师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说陈老师是一位宝藏编辑。第三,陈老师是一位学者型编辑。陈老师在从事非常繁重的编审工作的同时,也发表了大量学术相关、编辑业务相关的文章。我学习过几篇,给我启发非常大。我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无论是对一个学者、作者,还是一个科研工作管理者来说,陈老师的论文都意义重大。陈老师也有两本著作已经出版了,所以我想陈老师不仅是编辑,也是一位学者,是一位学者和编辑复合型的人才。


非常有幸、非常感谢陈老师能够参与今晚的讲座和交流,能够在期刊和高校之间搭建非常宝贵的沟通的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的教师、青年学者和博士生把学术实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努力,通过陈老师的点拨,转化为看得到的、让自己更为满意的成果,或者能够在未来发表出来。能够请到陈老师,对于我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不一样的意义。下面把宝贵的时间交给陈老师,谢谢两位老师。


陈慧妮:马老师谬赞,我感到很惭愧。开始之前先说一点题外话,从2016年到现在,我接手政治栏目时间也不算特别长,前几天领导还跟我说政治栏目比较缺稿子,因为我知道她的要求比较高。之前我们还开玩笑,三审还经常跟我抱怨为什么总推吉林大学的稿子?特别是今年发的文章也比较多。我就跟我们二审领导说也没有办法,首先我跑的学校也不是特别多,在接触到的资源里面,确实吉大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张老师这个团队里面的很多老师态度严谨、业务素质和写作能力都非常过硬。所以这次马老师邀请,我也非常高兴。


为什么拟这个题目呢?这些年我也接触了不少博士、硕士同学,感觉到大家可能会对这样的题目比较感兴趣。如果我拟别的题目,可能最终还是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来,所以就没有对标题做过多的修改。我也把以前的一些材料做了整理,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可能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来介绍刊物的情况,第二部分谈怎么看待核心评价体系,讲完这两个部分以后,后面可能会比较发散,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了。


《云南社会科学》自1981年创办,到现在已经超过40年了,它的主管单位以及主办单位都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创办目的是服务于单位的发展需要。由于云南省以民族、宗教、历史等作为优势学科,又考虑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杂志的栏目按照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和哲学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设置,每个栏目内部可以增加一些专题来调整改变。我于2012年入职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2013年开始负责法学栏目,2016年3月开始兼任政治栏目的编辑工作。


综合刊跟专业刊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专业刊可以把一个问题研究得很细,但综合刊并不如此。综合刊的栏目往往作为一个整体刊发,方向较为分散,具体落实到栏目上需要抓重点。法学栏目我比较熟悉,增加了不太熟悉的政治栏目之后,我将政治栏目采取了与法学栏目不一样的审核方法,比如请退休的老编辑把关稿件,请领导把握稿件方向,以及增加外审专家把关流程等。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此外,综合刊和专业刊的另一区别是稿件的字数不同。专业刊可能会有两三万、甚至是四五万字的文章,但综合刊有字数限制,大多数是一万多字,比如一万二、一万四以内等。具体到本刊,考虑到各种原因,以及服务于单位学术发展的需要,教育学以及综述性的文章会比较少。


根据刊物情况和历史发展,我们于2017年正式开始对栏目进行改版。首先是将稿件的字数要求由8000字扩充到一万多字,因此总篇数从33篇左右降到了28篇、甚至23篇左右,每个栏目数量都有缩减。目的是使优质文章的阐述范围扩大。同时,我们在符合刊物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尊重作者的个性和研究自由,给优质文章提供更多的空间。


下面我大致介绍一下审稿流程。收到自然来稿或者约的稿件以后,首先进行查重、对标题以及结构提修改建议,然后由作者对文章进行修改,大概会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其次,校对完之后进行二审,二审给出意见之后作者继续修改或请外审,全部修改好之后进行再次校对。通过写审稿单等工作就可以将稿件送审排版了。再次,排版之后,稿件至少会再经过三次大的校对,互校、通校等。在此过程会将稿件上传到知网进行“网络首发”,知网也会审核文章的翻译是否无误、注释的序号以及位置是否正确、文章有无政治敏感性、有无学术不端等问题。如果重复率太高,还需要临时换稿,补稿。知网大概要审核七到十天,等待的同时,我们也会继续各种工作,进行翻译审核等。最后,进行印刷、发行。


除此之外,我们会把优秀文章推送到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包括法学类的、政治学类的一些公众号,这可以借助公众号的影响力来宣传文章。相应的,我们还会把优秀文章推荐给一些转载刊的刊物。每个刊物有自己的特点,转载刊也是一样,作者、单位、期刊都可以进行推荐,但是没有被转载不意味着文章不好,有可能是不适合转载刊的风格。当然,通常质量过硬、兼顾时事热点、又有作者自己思考的文章被转载的可能性大,比如马老师的文章。他的文章转载率很高,因为他的文章不仅能体现其深厚的学术积淀、跨领域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还能结合时事热点、反映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文章是编辑和转载刊物都喜欢看到的。有同学咨询过稿件录用率的问题,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录用率难以保证。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如何看待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我从事编辑工作的十年间,收到过不少邮件、接过不少电话,许多作者很焦虑,面临博士毕业、课题结项或者评职称等的压力。面对这些作者,我也不好受,但作为一名编辑,代表的是刊物和栏目而不是个人。改版以后的栏目数量变得更少,政治栏目一年大概只有18篇,法学栏目则是12篇左右。同时,二审的审核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把所有作者的文章都推荐上去,就算帮忙推荐,有时文章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被发表。在这过程中,我也看到网络上针对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不少抱怨。


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几十年前并无这一概念。但是,即使没有这一评价体系,大家也要评价刊物,每一位学者、每一本杂志都处在评价体系里面,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更换不同的体系。“C刊”这一说法是借鉴国外而来,而国外,它只是图书馆用来整理文献的一种方式,以便于储存、分辨、查找文献,不具有任何的学术评价的功能。但多年来,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并没有就期刊的学术评价作出相关规定,核心期刊评价体系逐渐被大家使用。最早出现的是“北核”,后来“南核”逐渐发展壮大,武汉大学也创建了一个体系。再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建了“A刊”,这就形成了现在主要的三大评价体系——南核、北核和A刊,其中以“南核”关注度最高。“南核”每两年都要重新重新排序,“北核”是三年一次,“A刊”则是四年一次。有的刊物可能占据其中一种,有的则是三种都在,可能是基于对边疆刊物的照顾,我们《云南社会科学》基本上一直都在这三大评价体系里面。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的“C刊”只有583种(加上30种台湾期刊和2种报纸理论版,共计615种),以前一般是五百到六百多种,其中政治学类有39种刊物,法学类有24种刊物,综合刊是49种,高校学报类是73种,都在减少。每年核心期刊的目录都深受大家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曾经有学者建议要建立一个学术共同体,而不要以某一个或某几个机构的评价体系作为标准。但是学术共同体并不好建立,并不具有实操性,评价文章以及期刊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文科类的杂志到目前至少有九千多种,无法去一一评阅、论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够将核心期刊体系作为评价标准,由此也将矛盾集中到刊物以及编辑身上。论文在学术活动中十分重要,只有将文章发表在好的刊物上,才能以此为基础拿课题、评职称等。但并非把三大核心评价体系全部取消就能天下太平,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更合理的标准来管理学术生活。讨论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的前提是我们要站在目前的框架之中安排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就像法律一样,我们可以评价它为滞后的、不灵活的,但评价的前提是遵守法律制度,所有人仍然需要稳定的体制去运行,否则生活会变得一团糟。


总而言之,为什么要创建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也是为了能够锻炼大家的学术水平,选出优秀的文章。不管是在硕士或是博士阶段,选择了学术道路,就要认真走好这条路,学术训练虽然辛苦,却能让我们获益良多,为今后的人生发展积累宝贵的财富。在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大家从老师、同学、朋友的身上学到的其他东西,大家在调研、实践当中接触到的其他人、其他行业、其他事情,这些东西带给你的感受、思考以及反思,同样也是非常珍贵的。


前文中我提到综合刊与专业刊之间的区别,有时大家也会思考综合刊存在的必要性。以前有学者认为综合刊并无存在的必要,因为它没有特色,没有自己鲜明的导向,可以取消。但我认为,就如同评价体系一般,综合刊的存在也有其意义。我之前在重庆参加一个会议,当时有八九个编辑一起对某论文集做一个评论,最后发现在综合刊中编辑的意见是高度集中的:大概有二十多篇文章,而主要肯定的集中在两、三篇文章上面。无论是文章的选题,还是文章的质量,在很多方面是高度重合的,然而这也并不能否认综合刊存在的必要性。


我刚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曾考虑过一个问题,就是从事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在想了很长时间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在做编辑的过程中,我并不仅仅是完成一本杂志,而是在和一群最优秀的学者做交流,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我能帮这些优秀的学者把文章编得更完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这样自己也是有成就感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理解不了,认为编辑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有什么成就可言?这话也没有错,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了一本《做嫁衣者说——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编辑心声》,里面包含社科院的一些杂志的编辑写的感想和小文章。我看了后感触很深,当时我最先看到的是谢海定老师的文章,拿中间的一段话和大家分享一下:“编辑工作的基调是平淡的,虽然编完一期稿件时,也有瞬间些许的轻松愉快,但远不如经过了艰辛研究,熬夜敲完最后一个标点时那般兴奋和精彩。编辑需要某种程度的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需要一种沉静的心理态度。有学术野心的话,不容易做好编辑工作。不断追求上进,无疑可使我们进步,但泛滥的不甘心,也正是我们痛苦或走错路的根源。甘心做好份内事情,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人,把平淡的日子过得心安理得,这或许是编辑要具备的基础素养之一。”正如谢老师所言,编辑追求的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和别人的簇拥,而是内心的满足与平和。当我们把一篇文章政治上的错误、导向性以及敏感性的问题消除以后,竭尽所能地使它趋向于完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有收获的。这一收获就如老师将学生培养成材一般,虽然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但比你自己取得成就更高兴。我刚开始做编辑的时候,也曾有过困惑,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在刊物上,这这种枯燥的生活是否值得?我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工作上面,即使是周末或是法定节假日也是如此。因为刊物的流程和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由不得你浪费时间,我时常感到精力不够。那到底是什么让我坚持到现在呢,可能还是上文中提到的成就感。


我自己最近写了一篇小文章,选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刊发的好文章,就像露出地面的小苗。但是没有人看到地底下需要多少铺垫和用功,处处布满了像迷宫一样的努力痕迹。有些努力做了很久,也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只好白白浪费。最后露出地面的小苗都是比较珍贵的,尽管有一些其实还可以长得更好,但是编辑的工作就是终其一生,要寻找更多更好的小苗,花费再多的精力也在所不惜。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刊物来讲是这样,对编辑来讲也是一样。”“如果用较高的标准作为筛选要求,一方面需要维护既有的作者群,另一方面需要新的开拓,这些都不是容易的工作。较之工作初期的开发资源又平添新的难度。编辑一怕约不到期待的稿件与作者,二怕约到的稿子质量不满意,没有达到期待中的标准,或者没有达到其他审稿人的期待,最后造成时间和心血的浪费,给双方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开拓了一定的稿源之后,维持高标准也比较难。很多作者也有功利思想,有了基础以后,肯定更愿意投向更高级别的刊物,再开拓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做编辑,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在回顾总结以往刊文的过程,更多的可能不是欣喜,而是失望、勉强或者尴尬。所以编辑永远在期待下一篇优质约稿,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每本刊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选稿过程中编辑难免会渗入自己的偏好和理想。但是办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是编辑一个人能决定的。需要在约稿的过程中根据质量选题、论证深度、风格导向等多种因素进行筛选,最后呈现出刊物需要的作品,而不是根据某一个人的喜好来定。这个过程既考验编辑的专业水准、筛选能力、编辑加工能力,也考验编辑的抗压能力、公心和职业水准。每一期呈现出来的水平,不见得是编辑心中理想的,有可能是良莠不齐的。但是我们要追求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共识?总的来讲,好文章是能够获得广泛认可的,它不以影响因子和转载指标为转移,也不以发表在哪些刊物上为转移。”


大家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肯定会首先关注学术大咖们发表的文章和出的书。但是我想说,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不能以任何一个人说的话为绝对的、不可置疑和不可动摇的权威,而是要以你自己的思考来进行批驳和论证。说这些的用意在于,希望大家在和刊物、和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不要把投稿和发文看成是一种管理关系或是上下级关系。举个例子,编辑的修改意见并不是命令,仅仅是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有时候是学术性的,有时候是政治敏感度,有时候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是基于这个刊物整体的考量。提出建议之后,作者可以说这个建议不合理,大家可以进行讨论,希望作者们能把和编辑的交流平常化看待,如果交流的过程很别扭,下一次的合作是无法进行的。


有一些作者在跟我交流的过程当中会抱怨,认为编辑围绕着学术大咖们,不在意博士群体。在此我要澄清一个问题,我们编辑是不会把作者划分为大咖和博士生的,就是大咖的文章来了,该修改照样得修改。我在去年写的一篇小论文里面提到过,在2016年左右,博士生的稿件占到42%以上。后来基于刊物发展的各方面的因素,比如院领导的一些要求,博士生的稿件发得可能相应少一点,但这不是以我们编辑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编辑接触的博士生很多,在此和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当时我收到一位博士的投稿,认为选题很新颖,就跟作者联系,提出还需要深入论述,当时还请了两位外审,前前后后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然而每次催稿,这位作者都一再推脱,后来我认为实在不能再等了,就拒绝了这篇文章。过了两个多月,我在浏览转载刊物的时候看到了这篇稿子,后来有朋友跟我说,这位作者很有可能是一稿多投,他就是在拖延你的时间,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刊物愿意发他的文章。那我可以说,只要是我负责的栏目就永远不会再推荐这位作者的任何文章。这并不是一种报复,而是因为他对别人的不尊重,在我这里,就是要列入黑名单。


第二个例子就是有一年因为特殊情况,否定的稿子比较多,因为赶时间,就把认识的一位博士的稿件推了上去。当时身体状况特别不好,我也没有看得特别仔细,确确实实是有所疏忽,就把稿子交给二审了。过了两天,二审把我叫过去,批评了半个小时,把这篇文章前前后后很严重的问题罗列出来好几个,我也出了一身冷汗,当然我也没有回头去骂那位博士。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跟大家说,有时候你们会觉得是别人不帮你这个忙,但是别人有机会给到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尊重这个机会?有没有尊重这个刊物?有没有尊重你自己?即使有一些文章因为运气好发出来了,大家在这个学术上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自己的良心不会不安吗?说了这么多好像在针对博士,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是一位老师的文章,当时我也是基于对名校名师的信任,进行了一个约稿。最后文章里面的错误令人啼笑皆非,我被领导找去批评了半个小时。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编辑并不会给哪类作者优待,一切都要以文章质量为第一前提。


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就是大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妄自尊大,一个是妄自菲薄。首先谈谈妄自尊大,有一些作者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天下第一,不需要任何修改,这样我们是没有办法跟他们继续交流的。然后是不要妄自菲薄,有些作者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总是喜欢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有一些同学觉得压力过大,最终选择自杀,这让我们觉得非常痛心。当大家再在开启求学的过程之前,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想好你应当承受的代价,判断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痛苦,能不能完成考评的要求,能不能完成博士论文工作?如果你事先都想好了你完不成,那何必在读博这条路上一条绳子吊死?大家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要对你的家人和朋友负责。希望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习,一方面也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学习怎么去缓解这些心理压力。


前段时间我看到俞敏洪的一个演讲视频,他说大家都认为高情商是八面玲珑,是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说出得体的话、做到滴水不漏。但是他认为这不是高情商,高情商是你在工作当中能够认真负责,让别人能够信赖你、觉得你踏实靠谱,这个才叫高情商。我还看过一名法学老师发的一条微博:“很多人是会觉得大学里面可以不用太需要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就选择了到大学里面任职。一直到前些年,我都为自己的情商不高感到遗憾,为自己在社交场合的笨拙感到奥恼,奥恼于为什么缺乏那种处事周到的铃珑,直到有一天一位共事过的领导和我说了一句话:‘你一个学者要那么高的情商干什么?’真有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自那以后,心中就释然了。年长以后,的确也发现做事靠谱远比处事铃珑重要。这辈子就安于做一个情商低的人吧。不料前两年认识一位年长于我的朋友,他对我的评价竟是‘情商很高’。理由是我身上有一种易于让人信任的特质。”


现在跟大家交流这些,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太理解,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些也体会不深。我其实非常理解大家的很多压力,就像刚才提到的就业、课题、职称等等。人都是活在现实当中的,比如大家必须要发表几篇核心论文以及完成博士毕业论文,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才能拿着这个证书去找工作,这些东西都是很现实的,大家去追求这些都没有错误,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走入一个很偏执的状态里去,不要过于追求这些人情世故。我们现在接触的作者和学者也比较多,也会去观察很多人。我也看到有一些作者会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也能获得很多的成果,获得很多的称号以及名利。然而正如我在一个帖子里面看到的:“人生发展过程有很多种,如果你是坐电梯上去的,那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坐电梯摔下来呢?”当然我们不是说一定要看到别人摔下来才过瘾,只是说这样一个意思。我是这么想这个问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就好比去一个目的地,有些人选择走路,有些人选择坐船,有些人坐车,有些人坐飞机,这个都无可厚非,你也可以不接受他的方式,但是最后大家都各自达到了各自的终点,别人的人生也不需要我来评论,我看不惯的东西,它也仍然在那里存在着。这种时候,管好自己就够了。就和我在负责的编辑工作一样,其实我也可以混着过,但是你要选择怎么样的一种方式去工作和生活,这是你自己的人生态度。


再回到文章的话题上来,接下来和大家谈谈“投稿技巧”。虽然我不太提倡这种方式方法,但是很多人觉得这很重要,那我只能说有一些供大家借鉴参考。有一些杂志会提前一年在公号或者是刊物最后一期上面介绍第二年的选题重点,特别是政治栏目,每年它的一些热点都是非常集中的,比如说十九大、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热点每年都很多。在这些热点到来之前,如果你提前做了一些准备,进行自己的思考,能保证文章的质量,那么你投到刊物里面去,被录用的可能性就相对要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观察刊物的特点和钻营是两种概念。比如有的作者,刊物都要印出来了还在问我“你们刊物是双月刊还是单月刊?”这说明他对投稿的刊物是一无所知的,可能采取了“海投”策略。当然我们也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大家都很忙,但是建议大家在投稿之前还是要做一下梳理工作。比如说可以看看期刊的目录,特别是对于同学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来说,一开始就去投一些顶刊、头部刊物,可能不太现实。那大家可以看政治类的C刊、C扩,从综合刊到学报,然后再到下面的扩展版。然后大家还要对刊物有一个取舍,比如说刚才提到政治学的期刊有39种,它还会有一些扩展版,包括综合刊和学报的扩展版,加起来有一百多种刊物。那不建议大家把这一百多种刊物全部投一个遍,大家可以大致浏览一下这些刊物,大致地选取一些风格。当你觉得跟它能有一些匹配度,有一些类似互相信任的感觉的时候,再进行投稿。那么投稿的时间长了以后,你就可以选取重点的刊物群,会和刊物形成一个互相沟通、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不太赞成“海投”,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不好。以前我们的投稿方式是邮件投稿,有些同学一次性向一百种刊物投稿,这些同学的稿件我是不会看的,因为我觉得这些同学对自己的学术规划非常茫然。当然有一些帖子会介绍每个刊物的投稿技巧,这个大家要去总结,都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去建立和一个刊物、编辑之间的信任,而不是像一锤子买卖,我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的。


不过对于文章来讲,质量肯定还是第一标准。接下来需要关注的就是选题,很多同学咨询过我,他们的文章可能会写得非常细,因为在博士阶段受到的学术训练就是如此。但是就我们综合刊而言,可能存在一些匹配度上的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这个时候你要在学术道路上有所坚持,而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某一本杂志,可以选一选扩展版或者普通刊。当然,我知道大家都会很关注核心期刊的发表,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积累,那也未必能发表成功,所以就需要一个试探、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刊物的范围缩得很小,有了这样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写得多了以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再来谈热点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写文章,比如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热点一出,他就马上写“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一出,他又马上写“一带一路”。但是好好想想自己平常的研究,跟“一带一路”真的有关系吗?跟“人类命运共同体”真的有关系吗?可能也就是硬往上面贴一张皮,这种文章我们刊物是非常讨厌的,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很短的时间敷衍了事凑出来的东西。如果你敷衍刊物,那免不了会被刊物敷衍。所以大家要坚持独立思考,可以借鉴或者学习名家和学术大咖,包括观察他们拟标题的方式、写作的结构和论证的方式,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有原创性思考,有自己的关注点。哪怕你论证的过程暂时还有些稚嫩,表述方式可能相对没有那么成熟,都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接下来谈一谈形式的问题,几乎每个作者都不喜欢改格式,我们也可以理解。关于刊物的格式,全国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我们将其粗略地分成两种,就是尾注和页下注,而且在这两种内部仍然会有很多区别。有些标准不是强制性的,所以大家改起来会觉得不太方便。作者可能就会疑惑为什么非要如此执拗于格式?其实我们并不是执拗于格式,对每一本刊物来讲,它要求特定的格式,首先是为了美观,其次是为了严谨。如果一篇文章发出来以后,缺少形式上的严谨度,那么它思想上的严谨度也会大打折扣。有时候写错一个字,文章的意思就会出现很大的错谬。所以即使大家再不情愿,也要明白这是你自己的文章,它发到刊物上以后,这就是代表你的一个成果,跟编辑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自己对文章是非常严谨、认真的,编辑就会改得很认真。相反,如果你敷衍了事的话,那编辑也会敷衍了事。


下面来谈谈责任心、严谨度和人品的问题,大家将来在学术道路上走的时间越长,对这个会有越深的体会。如果你自己对你的学术,包括文章的形式和论证的严谨度没有那么关心,而总是关心什么时候出文章、出成果,那么虽然一时半会看不出有什么危害,别人甚至还会羡慕你有那么多的成果。但是等过了五年、十年,你就会发现危害在哪里、有多大。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虽然你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这个文章上,看别人发了十篇文章,自己才发了一篇文章,觉得自己吃亏了。但是等过十年你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有很大不同。你们所有的文章只要是正式发表在刊物上,它永远是放在知网上面的。知网上有很多负面的例子就不用我多举了,有一些很可惜的例子,老师能力很强,有时候可能因为急于出成果,会把一些翻译自外国的作品当成自己的著作。再过十年你来看,这会对你的学术生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能一时半会你觉得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那再过十年来看,你肯定就会非常后悔,你的学术声誉一旦损失了,就没有补偿的机会。我想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大家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不要过于追求这种所谓“技巧性”的东西。你可以追求,但是不要过于沉迷于此。要明白自己的定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在很多事情上面,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发表了一篇核心期刊是很厉害,但不是说你发完这一篇就不写文章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做事眼光要放长远,因为学术本身就是一个慢功夫。


接下来我们谈谈天赋这个问题,做学术是需要有一点天赋的,但我认为,除了天赋外,你的背景、机遇、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不管身处哪一个行业,处在哪一个阶段,我们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地努力,同时心平气和地看待各种因素,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比如说写文章,不要一开始把目标定得过大,你可以多花时间想想怎么把表述能力提高一点?如何将文章写得更精炼一点?如何能够做到表述更集中、重点亮点更突出、逻辑更严密?这可能需要你多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你可以定下不同的目标,然后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这些目标,比如说参加一些论文的会议,或者是论文的比赛,又或者是通过朋友给你的一些建议。然后你可以做一年、两年、三年的规划,通过这种阶段性的积累来完成一个大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踏踏实实的进步。


再就是跨领域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我们也讨论过很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不需要跨领域?当然是需要的,但是怎么跨?比如说国际问题,它的栏目上面也会有一些国际法的文章,因为国际问题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讨论、国际政治的讨论,也可以从法学的角度讨论。行政法的文章也可能是放在政治栏目,都是不同程度的跨领域作品。但是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得更好?我们站在刊物的角度来看,仍然要以某个领域为主,不能没有重点、没有思考。所以虽然要吸取更多学科的知识、养分,但是仍然要有自己的基础,比如说政治学研究仍然是要集中在政治学的论述上面。当然也有特例,有的老师属于跨领域学者,那就依每个人自己的特点而定了。


问答环节


主持人:各位同学,时间确实晚了,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想交流的可以直接开麦。


学生:老师好!我是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生,非常感谢今天您带来的精彩又真诚的讲座。之前在导师的指导下,有了跟您学习的机会,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您的认真、专业和负责。刚才听了您的讲座,也受到激励和鼓舞。您提到以编辑为志业,而不仅仅以编辑为职业,作为博士生感到非常感动,再次感谢老师。


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对于博士生来说,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和接触到的书籍大部分是以国外的理论为主,但是毕业尤其是工作以后,我们可能为了适应形势,把重点和视线转移到现实的政治,尤其是热点类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会有一点点冲突的感觉,感觉自己脑海中构建的理论框架和现实的问题研究有些不太适应,也很担心从自己的理论框架出发去思考问题,会不会只是一家之言,有着不是特别深刻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所以想请教老师,您认为博士生,怎么能够更好地处理这样的情况?谢谢老师。


陈慧妮:你的问题是不是指国外的这些理论,可能你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写作论文或者毕业的过程当中,又不得不按照大环境的要求往那上面去写,该如何处理?站在博士毕业的角度,评职称、课题结项等都会面临相似的问题。比如我们单位有同事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之前,三个专家提的建议他不同意,坚决不修改,最后以课题退回、基金也退回一半处理。站在功利或者现实的角度讲,申请这么大一个项目也很难,为什么要给自己找别扭呢?首先生存的需要,肯定是先把博士毕业和结项先做好,至于是不是优秀毕业论文、优秀结项,那是再下面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大环境下,既然大家选择了读博这条道路,选择了要做课题、写论文、出书,要首先考虑到生存的问题。就像刚才讲评价体系一样,你可以不认同它,也可以不跟C刊投稿,但是如果首先考虑生存问题,我个人建议还是先把论文做完,先把博士论文写完。当你慢慢积累到讲师、副教师,积累五年、十年,再也不用面临博士毕业、评职称的压力,脱离了生存压力的时候,你就进入到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就可以抛开强制性的要求,来写真正想写的东西。


有的同学可能讲,还要等那么长时间去写,可能没有热情激情了。这个问题要如何看待呢?我还没有时间讲,比如说职业女性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平衡”是说得何其容易的一句话?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要应付工作、带小孩,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高校同时要完成科研任务,不可能因为带小孩,带课和科研的工作就不做了。困难实际上每个阶段都会有,不要想着十年以后就没有热情了,不要去预设以后的事情,先把目前生存的需要解决掉。解决掉不是说向社会妥协,也不是说向学术妥协。很多刊物上的文章,发在C刊一定好吗?恐怕也不一定。发在普通刊物上的有些文章是很有见解的,普通刊物就毫无价值吗?恐怕也不是这样的。写一篇文章为的是什么?仅仅是博士毕业吗?所以我们就理解,要有比较高的学术追求和发展需要的话,你心里面要有一个预期,首先把生存需要完成,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想法。现在去写批判的东西可能发不出来,可能刊物会需要更高层次的大咖来写,或者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是重点,等生存任务完成以后,仍然可以进行批判。为什么需要有刊物和出版社这些机构来为学者服务?那就是说,你可以超越学术标准、评价标准来看。总有一天写的文章不是为了毕业和评职称,是基于内心的热情和学术愿望来写的。我相信每一个有学术热情的人,他最终都是希望干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但前提是要完成生存需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和朋友负责。不知道这个回答有没有帮到你。


学生:陈老师您好!我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刚才听了您的讲座非常感慨,第一次感受到做一个期刊编辑的压力和不容易,当然收获更多。结合老师您的讲座内容和我个人的困惑,有一些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技术问题,想和老师交流。就我个人而言,相对于哲理思辨式的研究,我更愿意针对现实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思考。但由于个人水平原因,很多时候对现实问题的捕捉和把握会感觉比较吃力,比如找不到切入点和论证视角,又比如理论解释和案例素材结合得不太紧密等等。想和老师请教,从一个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要想从学术层面进行阐释和解读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有哪些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结合您的审稿经验,关于现实导向类文章有哪些论证方式,或者说哪些文章的逻辑框架让您觉得比较印象深刻、值得推荐。以上就是我的两个小困惑,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点拨,谢谢老师。


陈慧妮:好的,我尽量解答一下。有的杂志是不需要面向现实的,可以是纯理论性的思考和概念辨析,但是综合刊需要有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讨论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写文章就是把现实问题、访谈或者调研的资料罗列一下,再把文献综述一做就完了。这是非常基础的,是在硕士阶段就要完成的任务。在博士阶段要把理论、写作功底练得更深,要带着理论的视角去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每个都很有意义,但是研究哪一个?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这个角度有什么意义?为什么选取这个角度来写?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指导。指导了以后,描述现实状况再回到理论角度。很多人在回到理论的角度这一步回不来,就变成了一个描述性的东西。比如说,有些田野政治学这方面的文章,这个缺点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田野政治学用的调查方法,实际上很多借鉴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有很多数据调查在里面。但是对于刊物来讲,特别是综合刊,看到表格和调研以后,还要看怎么回到理论上,不是描述了就完了,也不是简单说这个就是我的概念。大家现在都在讲要有中国原创的概念,要有学术自信,但不是说自己创建一个概念就是学术原创。原创,不说国外,首先要在国内获得学术圈的认可,要获得论证,能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指导现实生活,才有意义。


学术既需要自己苦练内功,也需要向外学习。特别是大家在博士阶段刚刚开始要写论文时,可能会比较迷茫,不知道写哪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建议就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先去做。不要觉得自己的思考很幼稚,如果觉得这个角度不够好,就再去多阅读一点书籍,阅读完了仍然觉得没有想法,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如果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的话,就不要生硬地去做调查、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论证,即使可能还比较粗浅,但没有关系,把它尝试写出来,尝试去论证、做文献综述,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去向同学请教,就会有很多启发。 然后带着这个文章去参加论文比赛等,去看看别人怎么写的,又会有些启发。做课题为什么需要前期成果呢?一个东西可能很幼稚,但是过两年再做一遍,可能就会有新想法、新论证,慢慢就在成熟。只有在进步,才能发更多的C刊,才能有更多的成果。不是写完一篇文章,发了一个C刊就是终点了。


第二个问题,我不能贸然去回答。首先,我不是政治学专业出身;其次,时间也不长,2016年到现在一共五年。五年对一个编辑来讲是很短暂的时间,只是刚刚把这个栏目梳理出来一点眉目。所以你要说我印象特别深,好像一下也想不出来。


我觉得大家要改变思维方式。当你进入到博士阶段,不要像本科和硕士阶段一样,追求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一定要获得老师的认可。当然老师的认可是很重要,但是要尽量地突破这个思维。研究问题,要带着自己独到的思考,而不是需要经过导师的加持,才敢去做下一步的研究。对于编辑和刊物来讲,并没有像八股文一样的模式,照着这个写就能发,不存在这样的。我举董伟玮的例子,《街头官僚》(《建立一种街头官僚的政治理论:主题演进、概念愿景与理论整合》)这篇文章是纯概念性的辨析,我们也发了,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在某个角度、想法上面把文章做到极致,也是可以的。当时发他的那篇文章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见过他,自然来稿选出来的,但是很明显就感觉到作者在这篇文章上花了很深的功夫。所以很多东西一定以质量为前提,而不是以技巧为前提。别人的文章可以学习,但是永远不要照抄、临摹。每个人的东西是很有个性的,这就是文科和理科的区别。理科生做一个数据,一个团队要做很多事,以得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文科不是的。我们刊物也分成科技期刊和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而文科会追求鲜明的个性或很有特色的东西。


我看到一个级别挺高的编辑,他写的帖子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他说我们看到好的文章的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我要说什么,我也说不出来它好在哪里,但我就是觉得它好。就是这种感觉,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觉得就是好,我也不是专业的评论家,就像看电影写影评,我也写不出来影评,但是那一瞬间打动我,我觉得这个文章就是好,这个文章为什么好,有时候说不出来。文章打动人,虽然不是像写小说、散文那么夸张,但是意思就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讲学术需要天赋,但是天赋和努力是两码事,我们不一定追求身上有什么天赋,但是一定要追求我这个独立的个体怎么把我的学术做好,做出特色。把底子打好,把特色做出来,我相信就通了,发任何C刊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是我的一个粗浅的理解。


主持人:好,我们再找一名同学提一个问题就结束。


学生:老师您好!我是广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方晓(音),非常感谢您今天晚上的分享,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我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我主要关注国际关系研究,首先我想问的是《云南社会科学》刊发的论文中国际关系的论文在政治学论文当中占比大概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是国际关系的论文在区域上有没有偏好?比方说会不会对像东南亚、南亚区域的国际关系更为关注?这是我的问题,谢谢老师!


陈慧妮:首先《国际问题》栏目并不是政治学栏目下设的,而是并列的一个栏目。为什么要做这个栏目?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南亚东南亚。很早以前就想做这个栏目,但是因为我们单位有一个杂志就叫《南亚东南亚研究》,如果我们做这个栏目,我们是C刊而他们不是,就会有抢他们稿源之嫌,所以拖了很多年,直到2018年才开始做。做了以后也是困难重重,当时计划每一期都做,做一到两篇,因为它是和其他所有栏目并列的,不是涵盖在政治学栏目下面的。后来为了平衡,就改成了《国际问题》,但是在征稿启示里备注说明针对南亚东南亚。


2018年开设了以后很不顺利,栏目的维持都非常艰难,里面有很多种原因。国际问题栏目,涉及到时政敏感度,从投稿到刊发出来又跨越了很长时间,有时候可能是三四个月,又会担心形势变化,有非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而且二审和三审对国际问题栏目的紧张程度,很显然是高于所有栏目的。所以这个栏目非常难做到一篇文章让所有人满意。当时做了一两期以后,就感觉做不下去了,所以每一年基本只做了一到两期,也就是说从2018年到2020年,总共也就做了大概8篇,后来又暂停了一下。从2021年初暂停到现在,中间基本没有发过新的,接下去要做南亚东南亚,怎么做?从哪方面做?也没有办法说。因为这个栏目非常特殊,不以一审编辑的意志为转移,随时要关注领导的指示,领导那里能不能过审,有没有敏感因素,很难说清。


学生:谢谢老师!


主持人:那今天就到这里。首先感谢陈慧妮老师的精彩分享,今天的讲座让我们对期刊论文的投稿录用和陈老师的编辑工作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相信也解决了很多老师和同学在期刊写作和投稿方面的困惑。最后希望将来有机会邀请陈老师能够来到长春,来到行政学院,和同学老师有面对面的交流,那样可能效果会更好,您的讲座也会更有激情。感谢陈老师!



往期推荐



选粹 | 王志勇 樊晓磊:“法学知识的性质与谱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域外 | 《政治哲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第30卷第1期

思享|蔡蓁:儒家如何看待堕胎问题?

思享|敖海静:再论意图主义与新文本主义之争

域外 | 《法理学》(Jurisprudence)第13卷第2期

思享|赵英男:法律多元主义的概念困境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朱玉宸 陈冰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