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论文写作与发表|蔡芬 等:论文发表经历能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QGJYJ Author 重庆高教研究
来源
重庆高教研究
蔡芬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先后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士生教育等。
谢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先后在《中国高教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士生教育、大学生发展等。
张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先后在《现代教育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等。
一、引 言绩效评价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中日渐盛行,这使得“发表还是出局”的规则不仅适用于高校教师的岗位招聘、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也已渗透到了博士生教育中,尤其体现在高校将科研成果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的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Publish Papers or No Degree)和发表型博士学位(PhD by Publication)。然而,这一原本旨在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制度设计,在现实之中却产生了诸多非预期后果,如科研产出重量轻质、博士生出现较大压力和心理问题等。在“破五唯”政策背景下,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淡化了对博士生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级别的统一要求。其中,清华大学规定“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华东师范大学则规定各院系应“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多元评价指标”,对博士生“提出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科研成果要求”。这是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博士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的设计应当因学科而异。事实上,我国近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强调应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而研究生教育也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加州大学学者特纳(Turner)、柯南(Kernan)和哈佛大学学者米勒(Miller)从学科文化差异的角度指出,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在某些学科是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但在另一些学科则未必。基于此,本研究试图结合学科分类理论和对学术型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回答:论文发表经历能否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些经历对哪些学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更为有益?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一)关于博士生发表的争议:论文发表有助于科研能力训练吗?关于实施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的必要性,学界存在两派观点。支持者认为学生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对于博士生、导师、机构和学界等均有积极意义,而发表制度能够促使博士生通过发表论文强化自身的科研能力训练,积累未来从事学术职业的竞争资本,并提高导师、所在高校的科研生产力和学术声誉,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反对者则认为过早将博士生推向论文发表活动存在危害,强调发表制度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地追求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和数量而忽视研究的质量,诱发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陷入延期毕业的压力之中,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终阻碍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需辨析的是,帮助学生做好学术求职准备和提高院校科研产出,并不能作为培养单位对博士生提出发表论文要求的合理依据。前者忽视了博士生内在的自由择业意志和外在的就业多元化趋势,如部分在职博士生并无需求职,就职非学术部门的博士生没有较强的论文发表需求;后者则是将院校的科研产出任务转嫁到了博士生身上。可以说,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在论文发表制度下,博士生读博期间的论文发表经历是否能提升其科研能力,如果答案是积极的,培养单位则可以出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而提出适当的发表要求。一方面,不少研究强调了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影响,以此肯定论文发表制度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论文发表不只是结果,更是重要的科研训练过程,博士生通过撰写期刊论文和吸收同行评审意见,能更好地掌握学术写作规范,学会提出研究问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准确处理研究数据以及深入阐释研究结果。而且学位论文写作不能代替期刊论文写作,因为后者更注重短小精干和问题导向。博士生进行论文撰写和发表有助于自身干中学和培养独立研究能力,从而为学位论文的写作“预热”。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与学位论文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间接反映出论文发表对其科研能力增值的积极影响。还有学者对21名博士生导师进行访谈发现,被访导师普遍会鼓励博士生发表,期望通过发表经历培养其项目设计与管理、学术交流、处理同行意见、将学位论文进行发表的能力。霍尔塔(Horta)等基于信号理论和专业社会化理论对葡萄牙博士生进行调查发现,读博期间有论文发表经历的博士在未来的学术职业生涯中会产出更多科研成果、论文被引用率也更高,并表现出更强的科研自主性和国际合作能力。综上,可提出研究假设:H1: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强调论文发表导向的评价制度产生了“功利化激励”和“毕业压力”,而这将不利于博士生从论文发表经历中获得科研能力训练。有研究指出,论文发表制度造成博士生发表出现“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创新”的现象,助长短平快和追逐热点的发表行为,导致科研创新能力裹足不前,并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和打乱其学习计划等。同时,评价制度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诱使博士生将研究数据和成果分割成多个“切片”(Salami Slice)来发表,导致其追求创新的雄心壮志被消解。另外,还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水平期刊载文量“僧多粥少”,难以满足博士生群体论文发表的庞大需求,导致较多博士生难以达到发表要求,甚至滋生学术不端行为,如为了获取博士学位付费发表论文。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博士生完成了论文发表,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综上,可提出研究假设:H2:论文发表评价会负向调节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关系,即论文发表评价会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影响。(二)博士生发表规律的学科差异:论文发表对哪类学科更有益?不同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和科研训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论文发表能否作为博士生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可能会因学科而异。一些研究表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数量有明显的学科差异。李(Lee)等对美国1965~1995年度博士在毕业前3年至毕业后1年内的论文发表情况的调查发现,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生中有1篇及以上的论文发表者比例最高,实验心理学专业居中,文学专业最低。拉里维埃(Larivière)对加拿大魁北克省2000~2007年27393名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加以统计后发现: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明显少于健康科学、工程科学,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人文社科领域更强调著作出版,理工科领域更看重论文发表且比人文社科更认可非第一作者的贡献。同时,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科研训练模式分别具有“个体化”和“团队化”特点,相比之下,人文社科博士生较为缺少与导师合作研究的机会,因此论文发表的成功率也较低。而在理工科领域,导师经常会通过指导博士生撰写期刊论文、应对审稿意见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有学者指出,博士生论文发表的难度与研究主题、学科领域有关,某些领域的研究更容易形成小而分散的论文进行发表,而在研究耗时较长的领域中则较难实现论文的及时发表。另有一些研究发现,论文发表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也存在学科差异。德拉蒙特(Delamont)等指出,在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明确要求博士学位论文中应包含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而后者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高耀基于对我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材料的文本分析发现,物理学领域将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评审视为学术成果评价,在评审标准上看重博士生是否发表了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哲学与社会学领域则将其视为带有学术训练性质的学业评价,并不强调根据论文发表情况来判断学位论文的质量。此外,也有少数研究从个体视角出发,直接揭示了论文发表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影响存在学科差异。许丹东等调查表明,相比其他学科,人文学科博士生对论文发表要求的赞同度显著更低,对“一篇论文代表作评价方式”的赞同度显著更高,这实际上并非是缺乏进取心的表现,而是担心发表要求会减损研究质量。李澄锋等则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发现,论文发表经历与自然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呈倒U型关系,但与人文社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并无显著关联。高耀基于对全国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三类学科中,论文发表经历对自然科学硕士生能力增值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论文发表规定对其能力增值的阻碍作用也最明显。综上,可进一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H3:论文发表经历对不同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H4:论文发表评价对论文发表经历和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学科的博士生中存在差异。三、数据与变量本研究依托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于2021年9月-10月对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开展问卷调查。受新冠疫情影响,本研究借助网络技术平台“问卷星”发放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1500份问卷,剔除作答时间在200秒以下、存在填答逻辑自相矛盾等问题的无效问卷448份,共保留有效问卷1052份(70.13%)。比彻(Becher)和特罗勒尔(Trowler)根据学科文化的“软-硬”和“纯-应用”维度总结出了“软-纯”学科(人文学科等)、“软-应用”学科(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等)、“硬-纯”学科(物理学等)、“硬-应用”学科(机械工程学、临床医学等)的学科四分类框架。据此,本研究剔除了难以归类的交叉学科博士生问卷,最终保留了941份问卷数据。学科类型包括:“人文学科”(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理科”(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工科”(工程学、电子信息、建筑学等)和“医科”(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由于“工科”和“医科”都具有典型的“硬-应用”学科属性,故合并为“工科和医科”类别。本研究的变量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核心自变量为“论文发表经历”,测量博士生在读期间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该指标兼顾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也符合当前国内培养单位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要求。培养单位除了将博士生的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之外,还可能会根据其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物质或荣誉奖励(如会议报销、奖学金、荣誉称号、科研奖项等),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培养单位对论文发表这一评价指标的重视。本研究的调节变量“论文发表评价”,测量博士生对培养单位论文发表评价制度的总体感知,以检验其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效应。国际学界经常通过李克特量表和自我汇报的方式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量。本研究的因变量为“科研能力增值”,采取博士生自我汇报的方式测量其从读博至今在提出研究问题、运用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科研创新等六方面能力上的提升程度,共6道题,选项采用从“没有提高”到“提高很多”的李克特5级计分方式,题项表述主要借鉴李澄锋等编制的调查工具。从时间顺序来看,博士生的论文成果发表于过去,而科研能力增值是他们当前感知到的科研能力提升幅度,因此论文发表经历可用于预测科研能力增值。此外,本研究将博士生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年级、高校类型、录取方式、读博动机和培养环境支持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因遗漏变量而带来的混淆偏误。表1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朱玉宸 陈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