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手中的那把尚方宝剑
几年前,幸运地遇到一次小巫的现场讲座,主题是关于“家庭系统动力”的内容。那是我初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是回来后写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是小巫说,做父母的有一样东西是孩子终生在求的,那就是“认可”。这是一把控制孩子的尚方宝剑。父母不给孩子完全的接纳和认可,孩子就不得自由。
太核心了!就说最近朋友圈遇到的几个话题,以及当时现场的几个提问,归根结底,几乎全与“认可”相关的。就这么一个貌似小小的议题,居然会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在世间存在着。
投射在工作上,是获取领导同事的认可。投射在亲密关系上,是要获取配偶的认可。投射在孩子身上,是要求孩子得到老师的认可、权威的认可、专家的认可。
得到了,立刻感到如沐春风,幸福的不得了。得不到,就委屈、愤怒,甚至生病。要么以更加牺牲自己的方式去求,要么以反抗的形式、企图改变环境的形式去求。
总之必得这个认可不可。所谓的“追求幸福”,往往是在追求一个类似“父母”这么个权威的认可。
小巫说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的父母认为“要促进孩子进步就必须不断地给孩子设定更高的目标”,后来这个孩子上了名牌大学,工作后有钱有地位有名气,什么都有,但是三十岁的时候自杀了。因为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好。
他已经那么优秀了,但还是无法认可自己,甚至因此放弃生命。
这么多年说“给孩子自由”,大多停留在“行为的自由”的层面,以“行为的自由”代替“自由”是很不恰当的。且不说行为是不能自由的,即便行为是自由的,也不代表孩子就是真正“自由”的。
只要那把尚方宝剑悬着,孩子就没有自由可言。
就像电视剧中演的,妈妈对儿子说:“你要是娶她,你就不是我儿子!”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做选择,那叫“选择”吗?那依然是“没有选择”,依然是没有自由。
那个“认可”,就是这样一种威力巨大的尚方宝剑。
在尚方宝剑的控制下,孩子们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父母的愿望。这个牺牲带来的就是隐藏或者不隐藏的情绪:委屈——反感、恨——愤怒。
而对父母的恨和愤怒,受到道德观的影响,又会发展出愧疚——自我价值感低等等。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必然会为这些情绪找到出口。
仔细想想的确是,对老公或者老婆的愤怒,对上司的厌恶,尤其有些莫名其妙的事,在别人可能根本不算事儿,在有的人那儿却成了不得了的大事,激起非常大的情绪反应,这些很多是源于对父母的愤怒。
而最容易的出口,就是孩子,因为孩子比我们弱小,因为孩子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让父母更舒服。
这大概就解释了为什么论坛(李跃儿教育论坛)上总有些妈妈在说,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到了事情发生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你说一个方法、她说没效果,再说一个方法、她又说没效果,说了半天她毫无改变。
是啊,要是把孩子这个出口也堵上了,可又要去哪找出口呢?
除非我们能觉知到这一切,愿意反省自己内心的情绪源头,愿意为之寻找健康的出口,愿意一点点成长起来脱离尚方宝剑的控制,否则不可能仅仅通过改变教育方法这些技术层面上的变化,来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模式。
文/coffe_coco(李跃儿教育论坛版主)
▷ 延展阅读,点击标题即可: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