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8个月男孩的行为,把爸爸妈妈看得哭笑不得
这件事发生在男孩1岁8个月大的时候。
爸妈带着他外出旅行,那天到一个游乐场玩。游乐场这个区域的规则是先脱掉鞋子,再上地毯。
穿着纸尿裤的小男孩,坐地上,自己把脚上的粘扣凉鞋一只一只脱掉。
本来脱掉就可以了,他还把两只鞋子对对齐,摆好。
摆好也就完了,可他居然……
他的一系列操作让爸爸妈妈看得哭笑不得,劝他他也不听。
点开视频看看
☟
▼
他坐地上脱第一只鞋子的时候,有抬头看不远处正在开心玩耍的小朋友,那一定吸引着他。
可他并没有扔下鞋子赶紧奔过去。
他不慌不忙把散乱的鞋子一只只捡起来,摆整齐,还把没有粘好的暗扣给细心粘好。
爸爸看着觉得他干得很好了,跟他说“可以了,去玩吧”,他不听,愣是把他视野范围内最后一双鞋子也给对对齐,拎过来摆好。
摆好所有鞋子之后,走路还不是十二分稳当的他,像一只摇摇摆摆的小企鹅,看着滑滑梯上的小朋友小碎步奔着跑过去。因为还未能掌握好平衡,跑着跑着摔了一跤。
看得出,他是很想去玩的。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急着去玩?
▼
这个小男孩的妈妈是芭学园的一位老师。不到1岁,小男孩就入芭学园豆丁班了。
小芭问他妈妈,孩子之所以要把每一双鞋子摆好,是不是还在秩序敏感阶段,对他来说,“把每一样东西摆整齐”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秩序需求?
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敏感现象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在孩子出生后3-4个月就开始了,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2岁半左右。
孩子喜爱秩序和事物的一贯性,与成人喜欢把各种东西归类定位所造成的那种温馨和整洁的乐趣不同。孩子喜欢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有安全感,才能将自己和自己的知觉归类,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深入认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经验,形成内在的概念,更深入地了解环境,并决定自己在环境中的行为。
——李跃儿《关键期关键帮助》
小男孩妈妈说,他经历过秩序敏感阶段,在摆鞋子事件之前,基本上已经度过那个阶段了。
这次摆鞋子,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他的行为习惯。
在豆丁班里,“先脱鞋再上地毯”、“把鞋子摆整齐”,是孩子们和老师们的行为习惯,从刚入班就开始耳濡目染。耳濡目染的同时,老师会有意识引领孩子这么做,慢慢形成孩子自身的行为习惯。
他刚才脱鞋子、摆鞋子的整个过程,并没有看向爸爸妈妈寻求肯定或者表扬。对他来说,这是一件自然不过、平常不过的事情。
与在幼儿园里建构行为习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在家里、在路上、在各种境遇中,大人是怎么做的。
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和爸爸,心态比较放松,但在心态放松的同时,从很小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1岁8个月的他已经可以自己熟练脱鞋。
下面这段视频中,小男孩已经2岁3个月。早晨入园时间,妈妈把他送入幼儿园大门后,他自己背着背包、拎着东西、在保健医跟前晨检完之后,穿过正在自由舞蹈的孩子和老师们,自己去找他的老师。
当然,孩子的行为习惯、心性、品质,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建构。
但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当我们内心有意识,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我们创造的环境对孩子有直接影响,意识到孩子的行为需要引领,孩子的生活需要有节奏和规则,才能产生有效的行动。
当意识到之后,如果不知道怎么引领,我们会去学习;如果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有某个行为,我们会去寻找答案;如果环境并不理想,我们会去创造。
推荐给对教育感兴趣的每个人:只为热爱教育的你准备 | 2019年跃儿教育第十届全国教师培训
推荐给幼儿园园长和教育督导:2019跃儿教育全新高级班课程 · 12月重磅推出!!!
▷ 更多分享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