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年轻人猝死,死神来了?
猝死心电图如期而至!3种易漏诊“猝死”心电图,千万小心!
猝死带给人的恐惧,除了死亡本身外,还在于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犹如死神来了(图1),我们不知道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不及对重要的事情做个交代,来不及和珍爱的人做个道别。
这是我们接受不了的,也是猝死的真正可怕之处。
图1:猝死,比死亡带给人更大的恐惧。
花样索命,措手不及
小杨是个19岁的小伙子,刚上大学,平时身体健康,没有慢性疾病史,没有心脏病史,平时活动正常,跑步、登山、打球都正常参加。
上了大学后,他开始学习游泳。在一次游泳过程中,小杨突然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生前,并没有太多能够协助明确死亡原因的证据,唯一留下的是一份入学体检时的心电图(图2)。
图2:小杨猝死后留下的体检心电图,P波、PR间期及QRS波均未见明显异常,但QT间期延长。
小王是一个27岁年轻女性,任职某公司销售经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应酬多,身体还算健康。
每年的体检,除了心电图有一些ST-T段改变(图3),其他都没什么异常。
她也没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拼命,想着透支下年轻和健康,为将来多准备些筹码。
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凌晨接到领导的加班电话后,小王突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送到医院也没有抢救过来,医院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图3:小王的心电图可见T波倒置和QT间期延长。
小李今年35岁,已婚,有一个女儿,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小李平素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更没有冠心病,也没有烟酒不良嗜好。
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带来健康的生命。
在一次夜间睡眠中,小李的妻子提到丈夫发出痛苦的呼吸声,再呼叫,没有任何反应;掐人中,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慌了神,赶紧打了120。
120赶到送去医院,人还是没了,医院诊断还是心源性猝死。
小李的爱人很不理解,好好的一个人,没有心脏病,怎么就心源性猝死了?
而且,小李每年也有体检,心电图也没说什么异常啊(图4)……
图4:小李心电图也表现为QT间期延长,但T波本身不宽,而是ST段延长了。
死神到来,并非偶然
3个年轻的生命,没有基础心脏疾病,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这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心源性猝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游泳、铃声和睡眠,每一个熟悉的东西,似乎都成了死神的帮凶……
死神来了,真实再现。
比起70、80岁的老人因慢性疾病缓慢逝去,这种年轻生命的猝然离开,往往带给人们更多的扼腕叹息。
尤其是连续的死亡,却没能明确背后的原因,更是带来了额外的恐怖气息……
图1到图3,都是正常的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QRS波宽度正常、ST段无明显压低或者抬高,看似一切正常。
但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平时不常注意的QT间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QT间期都长于正常情况(男性<440 ms,女性<460 ms),QT间期延长+猝死事件,构成了长QT综合征的要素,这正是3个人猝死背后的原因!
心电图上的QT间期,代表是除极和复极时间的综合,尤其复极时间,占了更大的部分。复极时间的延长,造成了QT间期的延长,复极时间延长后,容易发生动作电位的震荡,造成迟后除极,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如能自发终止,常常为一次黑朦或者意识丧失;如蜕化为室颤,则为猝死(图5)。
图5:Tdp能够自行终止,也可能蜕变为室颤。
年轻人,和死神抗争到底
在生死面前,没有人会不努力,再难,也要和死神抗争。对于长QT综合征的患者更是如此,因这些患者多数年轻,未来有着无数的梦想和可能。
首先起始的治疗叫做去除诱因,比如长QT综合征1型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游泳;长QT综合征2型的患者,避免突然的铃声刺激;长QT综合征3型的患者,注意夜间睡眠中的猝死等。
而后对于多数的长QT综合征患者,需要开始β-受体阻断剂的治疗,以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剂效果为佳,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
β受体阻断剂可显著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的风险。在应用了充分的β受体阻断剂后还是反复发生晕厥,或者室速时,需要植入ICD,进行猝死的预防。部分患者也可考虑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看似结构正常的心脏,也可能因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多一些认识,早一点识别,就能让这些年轻的患者,多一些走向未来的可能,破坏死神的阴谋,还他们以寿终正寝、自然死亡的幸福!
参考文献
[1]Liu JF, Jons C, Moss A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syncope and subsequent fatal or near-fatal event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ong-QT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2011; 57: 941–50.
[2]MacCormick JM, McAlister H, Crawford J et al. Misdiagnosis of long-QT syndrome as epilepsy at first presentation. Ann Emerg Med 2009; 54: 26–32.
[3]Ganzeboom KS, Colman N, Reitsma JB et al. Prevalence and triggers of syncope in medical students. Am J Cardiol 2003; 91: 1006–8, A8.
[4]da Silva RM. Syncope: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ognosis. Front Physiol 2014; 5: 471.
[5]Ishibashi K, Aiba T, Kamiya C et al. Arrhythmia risk and beta- blocker therapy in pregnant women with long QT syndrome. Heart 2017; 103: 1374–9.
[6]Seth R, Moss AJ, McNitt S et al. Long QT syndrome and pregnancy. 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 1092–8.
[7]Tan HL, Hofman N, van Langen IM et al.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heritability and diagnostic yield of cardiological and genetic examination in surviving relatives. Circulation 2005; 112: 207–13.
99%的读者都看了↓↓↓
想找文章?点击下方输入关键字就可以啦↓↓↓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本文作者:何金山责任编辑:董小雯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点个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