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树伟|绸缪俄乌冲突“外溢”影响之——事实与程度理解

张树伟 风能专委会CWEA 2023-07-10

推送规则变化导致部分读者错过了公众号最新文章,请读完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最新文章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

文 | 张树伟

卓尔德环境研究(北京)中心(Draworld)

contact@draworld.org

本文首发财新网


    能源是人们生活质量与经济正常生产活动的基础性保障。围绕跨国能源贸易形成的依存依赖,制裁与反制裁、遏制与摆脱遏制、影响与削弱影响不仅发生在“风暴中心”,也牵扯到这个全球化世界中的几乎所有国家。绸缪俄乌冲突与对中国的“外溢”(spillover)影响,关系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与韧性。
  本文以已经发生的诸多事实为基础,对快速结构性变化与外溢影响可能的几个方面进行笔者认知范围内的描述与解读,希望引发更多的讨论与思考。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1日,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伦斯克地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气田3号综合气体处理站,该站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资源基地。图:Andrey Rudakov/视觉中国


各能源品种的几个现象


  国际能源体系快速变化,旧有常态稳定情况下经历以及形成的经验(可以称为“知识”,knowledge)正快速贬值,变得不合时宜。各个国家的决策者,愈加面临日益繁多与超越边际调整的重大决策考验。这种情况下,限于时间与精力,决策过程的简化甚至粗糙化,乃至基于意识形态与印象形成决策,往往不可避免。【1】

  价格上,人们往往对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集体涨价,引发石油价格危机(美国油价短期内涨了3倍多)与“滞涨”印象深刻。但是之后长达几十年的价格低迷,相比而言却缺乏新闻效应与关注。目前全球能源市场,存在非常多样化的政府协议、长期合同、短期现货等安排与数不清的或高或低的价格。但是人们更多谈论的,往往是新闻媒体上报道的那一个高度简化的“媒体世界石油价格”(press oil price,比如布伦特/WTI,最近高度波动)。它其实来自于北美/伦敦期货市场,的确是个高度流动、充分开放市场的风向标,但是它的实际作用与代表性在一个日益碎片化的市场中显然被赋予了超高地位。
  人是有记忆的,但是记忆往往并不精确,甚至大部分正确都做不到。一个组织比如国家也是有记忆的,比如它的体制、法律、政策以及做事情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校核的方式。这种情况下,认识更多的事实,形成共同理解显得尤为关键。
  石油方面:6月初,印度外交部长一段评论战争、欧洲中心主义与印度独立自主立场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2】它从侧面揭示了若干印度特色。事实上,印度一直是通过石油加工贸易“挣钱”的国家,原油与石油产品大进大出。印度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进口/总利用)超过80%,【3】但是它往往出口油品超过5000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1/5到1/4。在欧洲大陆以及说英语的盎格鲁国家抵制下,俄罗斯石油打折,印度成为了大买家,仅2022年3月份出口柴油就超过330万吨,【4】 利润丰厚。
  最受关注的天然气:彭博社6月中旬报道,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因为缺电陷入黑暗【5】。这属于俗话讲的“躺着也中枪”。目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水平下,很多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商对长期合同违约,支付巨额违约金而转而卖现货都具有额外收益(损失的是信用,credit)。而巴基斯坦就属于“被违约的”,从而发电用气不足,燃料短缺造成停电。目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与价格高涨风险,可能也会是这个传导效果。它不大可能是支付能力更强的发达国家出问题,而是那些贫穷、生产力低下而粮食无法自给的国家。
  主要用于发电炼钢的煤炭:煤炭是欧盟最先禁运的品种,也是各个成员国并不会太犹豫的方面。
  电力方面:俄罗斯5月14日中断了持续很多年对芬兰的电力出口【6】(以年度电量计算,约占芬兰用量的10%;瞬时净功率1000MW,约占最大负荷的7%)。直接的原因无疑是进出口结算因为欧盟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而变得异常困难。支付欧元俄罗斯收不到或者收到了也无法动用,支付卢布也有违背制裁的嫌疑。而受市场价格持续高位的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暂时”退出了欧盟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而要对天然气与电力价格进行限价。【7】
  以上的信息与动态变化可能有些繁杂,但是它们往往都遵循能源本身的物理性质与在经济中的角色逻辑。
  石油还是最重要与敏感的。在网上,你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欧盟地区高分辨率的天然气管网【8】与电网【9】的拓扑图。但是,石油管网,对不起,你应该找不到。并且,欧洲地区的石油管线,有相当部分是北约军事组织(NATO)事实拥有,租赁给私人公司“临时”使用的。石油的存储,各国往往也是最多的。OECD组织成员国规定,各国必须拥有超过90天消费量的储备,各国实际只会比这个更多。美国拜登政府拟通过降低税费的方式去平抑汽油价格。尽管这在经济学界看来完全是个坏主意,效率差,乃至完全实现不了最初的目的,但是很可能还会在象征意义巨大上得以推行。
  天然气的贸易依赖不灵活的管道或者LNG接收站基础设施。天然气市场的多样化程度低于石油,并且现货市场的规模不大,而主要依靠长期协议,以及建立在这些长期协议上的接收站或者管道投资安排来实现交货。它的灵活性无疑受到很大限制。这决定了它的价格波动程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都要高于原油。
  煤炭作为经济价值最低、排放最高的化石能源,在欧盟能源体系的重要性的确很低了。首先,欧盟总体,特别是西欧国家的使用已经不多;其次,煤炭的储量全球太富余,卖家也多,即使发生局部区域断供,更换供应商也较容易,反应与处置时间较宽裕。
  电力往往是本地市场,存储能力非常有限。由于需求的巨大波动性,其价格的波动往往是最大的。而一旦发生危机,反应时间也是最短的。这个市场注定不会大到石油与天然气市场覆盖的那个程度。不过,西班牙、葡萄牙退出统一市场体系,无疑是只享受统一市场好处,不承担统一市场义务。统一市场总体“蛋糕”最大,但是也意味着各个成员风险共担。短期看,它们具有丰富的风电与天然气接收站,似乎觉得自己受整体影响承担高的电力价格属于“不必要的烦恼”。但是如果哪天他们的供给需求出现问题,那么,有无外部连接来支援的损益就反过来了,成为所谓“能源孤岛”。这无疑是一种短视投机行为。

欧盟摆脱俄罗斯能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俄罗斯卖出石油天然气的收入,45%属于政府财政收入。【10】在欧洲看来,这是贡献于普京的战争“钱包”。欧盟要尽快摆脱俄罗斯能源的理由,与能源安全担忧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要帮助战争前线。贸易关系永远是双向依赖,人们普遍还是信任合同的效力,尽管有例外。

  但是,一个缓慢逐渐(gradually)的“摆脱”,像目前欧盟计划的那样,【11】到2027年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基本是无效的,没有用。欧盟在寻找新的能源卖家,俄罗斯也在寻找新的买家,最后最好的结果是生产者与消费大国的重新配置;最坏的结果是市场的匹配程度出现问题,价格暴涨暴跌。欧盟在一夜之间(immediately)禁运俄罗斯天然气,才能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否则,欧盟的行为就只具有象征意义,实现不了切断俄罗斯战争资金的目标。大限之前的几个月到几年,甚至会出现“抢购”俄能源现象。
  这种情况下,一个理性的欧盟——超越了情绪化个人简单组合的集体,把俄罗斯的天然气作为对抗俄罗斯的资源(resource),而不是工具(instrument)似乎更加合适。这听起来有些“讽刺”,但是目前对于彻底禁运的犹豫不决,特别是天然气,以及为抵制困难国家开例外绿灯,也是这种现实主义的体现。
  程序上,如何锁定“俄罗斯油品”无疑也是个操作性难题。它会使得很多理论上的探讨变得几乎失去意义。比如要彻底禁运石油(现在只是海运部分),它到底指的是原油还是包括各种油品(目前的说法是2023年2月初开始禁运后者)乃至石化产品?航空业加油怎么办?印度进口后炼成柴油出口算不算?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通过俄罗斯港口(目前被俄罗斯“主动”限制了)卖出的算不算?
  禁运是不灵活的,需要负担沉重的监管,远远不如价格限制工具。当然,如果欧盟说你的天然气我只能30欧元/MWh买,俄罗斯直接不卖了,切断欧盟的天然气,那么欧盟将不再困扰,而以“危机形态,切除非保护用户”,立刻摆脱依赖。据本文截稿日期【12】(6月28日),德国天然气紧急级别已经升到第二级(警戒级,Alert level),距离最高级(Emergency level)只差最后一步。
  不管现实情况如何,经过这几番折腾,尽管天然气仍旧很重要,但是世界的消费量应该比之前预期的要低了。

一个更加频繁波动的能源市场?


  未来价格如何变化,没有人确切知道,可能决定其最终价格的因素还会在今后发生。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已经进入快速加息节奏,欧洲央行(ECB)也于6月初开会,决定在今年7月-9月加息,以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从经济层面讲,美国很可能进入衰退,通货膨胀预期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这往往意味着未来的能源市场可能因为供给的不确定性与需求预期的影响而变得波动性更强。

  理论上,期货价格属于部分人群出于投机或者套期保值目的,把钱放到自己预期上的选择。目前的期货价格显示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如下:
  •   石油,便于存储与运输,基本是个全球市场。目前105-120美元/桶的价格,1年后下降到100美元,3年到80美元。【13】
  •   天然气,便于存储,但是运输仍然不是那么便利,不同地理区域市场存在明显的差价。欧洲期货市场价格【14】显示:德国天然气市场(Trading Hub Europe,THE)1年后仍旧维持超过100欧元/MWh的高位,但是3年后下降到55欧元,4年后到50欧元以下。
  当然,这些预期可能是错的。短期内,市场供需逻辑可能已经不起作用,因为这个市场很多的战略性行为主体、不同群体间的平衡与互动不再起作用。
  但是一个模糊正确的框架仍旧是:量永远比价重要。持续的高价,对量的打击如果太大,很可能“赚了关注赔了钱”。目前产能较充分利用,需求不减,主要垄断生产者形成的“高价格默契,不增产”的预期也会逐渐减弱。

长期事业——能源转型与气候减排


  为了应对今年冬天可能的天然气使用高峰,避免“无气可用”的危机发生,欧盟各国目前采取了各种节约天然气并且实现储气库存目标的努力。其中的一项措施,就是启用一些已经封存退出出力序列的煤电机组。

  比如德国目前正在完成《天然气替代法案》的立法工作【15】,授权经济与气候部在“紧急”情况下,重启1000万千瓦的煤电,以替代仍在出力序列中的天然气机组,从而达到节约部分发电目的天然气(占总用量也就10%)使用。这一扩大政府自由量裁权(如何衡量紧急)的法令,持续时间到2024年3月。
  媒体界经常犯的错误,是将政府的政策看作是影响能源供需价格动态的主导甚至是唯一因素。“重启旧有煤电”政策的确代表着一种对煤炭限制的松动,为了避免可能的危机,但是它恰恰是对煤炭下降趋势的一种反向或者反周期调节,而不构成趋势本身。
  这是否意味着煤炭用量的反弹,以及多大程度上的反弹,乃至更加宏大的能源气候碳中和目标是更快实现还是进程拖后(这种大问题从来都不会有明确一致的答案),首先需要明确的参照系的讨论才具有价值。最起码,跟全世界都在普遍封城应对疫情的2020年相比,往往是缺乏含义的;在俄乌冲突之前,天然气已经大幅涨价,煤炭已经重新成为“价内”发电者(infra-marginal),在市场具有的自动稳定机制作用下,已经将大部分天然气发电挤出。“反弹”一词,到底是跟什么比的?
  欧盟范围内,在电力与工业部门存在绝对上限排放目标的欧盟碳排放市场(EU ETS)的情况下,这种变化只是助推碳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所谓all others equal)的因素,而不会改变排放总量。除非欧盟碳市场的市场稳定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也有所调整。目前,这还没有发生。
  这是理解目前所谓“欧盟重启煤电”的理性。对于长期的能源转型与气候减排目标的影响,如果目标本身还是可信的,比如已经严格立法确定,那么未来后期的减排节奏需要加快,程度需要更深。这是否在现实各种理论成本与操作性约束下还仍旧可行,无疑是个高度主观性的问题。
  我们仍然可以讨论煤炭的有序退出(phase-out)问题,但是显然战争期间是不合适的。
  当然,笔者的一个长期宏大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观点仍旧是:资本主义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本质上是无能为力的。整体经济协调机制无法采用计划经济接近于一个共识,但是就碳排放(carbon)这种极其有限预算的稀缺资源,解决气候安全问题系于整个人类长时间、大范围、一致性的共同努力。时间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无法实现这种足够程度的。
  因此,对于长期能源转型的前景,笔者对目前的世界规则与体制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尤其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区别于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经济)的英美国家。这方面,我们的策略无疑是基于公平原则的斗争。中美之间所谓说不清楚具体含义的“气候合作”并不重要。这方面,美国明显存在政治意愿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告诉美方——它需要基于历史责任原则,把它具有足够雄心的气候目标放到国际社会的“桌子”上,并且证明它具有长期的可信度(credibility),而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
  新近,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了发达国际落实气候适应与减缓资金,以及各自行动的重要性【16】,可谓重点突出。

正常/危机状态二分法变得必要


  能源市场目前价格信号还起作用,并没有发生任何物理供应中断。欧盟的几个能源品种市场,目前还属于“正常状态”,尽管价格上涨程度很大,但它是供需新平衡的一个指针,也并没有出现供应中断现象。在高价的影响下,工业用户已经在试图通过停产、产业链转移等方式减少消耗或者降低影响。比如:Yara化肥厂开始直接从境外进口氨,以继续生产化肥【17】;Lech钢铁厂会根据市场的电价,更加频繁地开停生产线。【18】

  从价格结果看,目前天然气的涨幅,要比石油大得多。这无疑有定价机制方面的影响。曾经,在2000年之前,天然气价格往往是参照石油制定的(所谓oil-indexed),而之后开始逐步发展为气与气竞争的独立市场。假想如果目前仍旧是石油标杆,那么市场到底是涨幅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还是因此出现物理供给缺口(需求高、供给跟不上),是一个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德国在政策上已经明确,天然气存储设施必须在10月1日前装满80%,11月1日前装满90%,次年2月1日前仍保有40%。目前的水平在60%以下,【19】略低于正常年份的水平,但是比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曾经控制德国储气能力的1/4)战略性地保持低库存的2020年要高。【20】
  当然,今后如何,特别是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供应如何,只有时间可以告诉我们。
  正常情况下,需要是正常的规则,适当的存储,有节奏的合同头寸。信守商业合同的承诺,至少在目前形势下,各国仍旧还是看重的。这涉及到以下如何保障“合适”能源安全程度的问题。

能源安全从来不是一个不惜代价保证的目标


  公交车上,有人突然喊:我丢钱包了!很多人赶紧摸一下自己的口袋或者背包:还好,钱包还在。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但是,一个理性的集体行为,不应该这样。

  能源安全保障需要讲程度。我们处于一个各种风险并存的世界中。有些是概率不高但具有灾难性后果,比如气候变化引发地球变暖临界点突破、核大战危机、物种大范围灭绝等;有些是概率不小,而且影响广泛的,比如持续大范围的干旱或者洪水。这类风险一旦发生,那么损失的GDP将不是1%、2%,而是10%、20%,甚至更大(相比而言,这场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造成的损失可能是GDP的5%左右)。能源安全不能“加码”无极限,最起码立于一个基本的数学约束:如果所有的风险都需要下降到零,100%的年财富增加(GDP)都不够。
  能源发展往往存在“可负担、安全、环保”三个维度的得失平衡,这一说法在中国往往被解读为“不可能三角”。三个极端不可能,但是三角形内部的每个点都是可能的。比如节能,以及产业效率提升,完全可以实现这三方面的同时变好,所谓“帕累托改进”。
  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对这三个目标绝对排序的声音。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反复地问哪个目标更重要是对现实问题的过度简化。如果必须给一个明确的回答,那仍然是“都重要”。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策略,特别是考虑到:
  1.这些目标之间并不矛盾,比如绿色与安全。不需要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值选择”。
  2.存在帕累托改进空间,比如一个指标变更好,而其他不变;
  3.存在此消彼长,比如用额外小额的增量成本换取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用少量天然气发电增加(边际上恶化天然气依存)换取电力系统更多的灵活性。
  知名国际外交政治专家阎学通认为安全包括三个要素:外部的威胁、主观的恐惧和事物本身的不确定。即使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我们需要追求的也只是弹性——事故之后快速恢复,而不是稳健。稳健属于“过分”的追求目标,无论从经济理性还是现实发展的不可预知性视角。
  在认知科学上,一个非常本质性的认识(存在争议)是“我们的感知系统被设计来检测现状的变化,而不是绝对的量级大小,并且我们将决策的结果编码为相对于某个中性参考点的得失”。相比绝对量,我们更容易理解相对量,特别是相对现状的变化。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在边际上进行额外思考,偶尔在关键战略上进行总量思考。能源安全问题更多地属于前者。
  能源安全问题一直很重要。但是它并不会因为疫情、因为俄乌冲突以及它的进一步加剧风险而更加重要。我们对能源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具有总体承受能力。这种价格上涨也需要足够显示出来,为消费行为提供“纪律”。

小结——从能源到经济


  新冠疫情发端的2020年初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普遍经历了公共卫生危机,目前的通货膨胀危机(部分国家的实际产出仍旧是小于疫情前的2019年,可以认为是发生了“滞涨”),以及长期更加紧迫的气候危机。作为个体的焦虑感与情绪化都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更加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实,以或大或小的组织体系的互相校核与分工合作能力,规避人性心理中的诸多弱点,展现理性的力量,在精确的程度上把握当前与未来。

  从能源说到经济,目前甚嚣尘上的“去全球化”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人与人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分工合作;国家与国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于贸易有刚性的需求。如果以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而言,2008年是个顶点,之后一直在缓慢下降。但是,同大部分经济指标一样,我们会看到2021/2022年的大幅反弹。虽然存在很多负面与衍生的需要审慎管理的问题,但全球化仍旧是常态。类似特朗普加税之类的倒行逆施的“双输行为”只是例外。如果我们相信未来的经济是知识与信息经济(诺贝尔奖得主、信息经济学泰斗Jean Tirol语)【21】,那么最起码,服务贸易将更加便利与发达。
    这对于笃定“双循环”发展的我国无疑是个好消息。有效管理各种国际风险的“外溢”影响需要程度上的精确考量。希望引发更多的讨论。CWEA

【备注】


[1] Charles R. Schwenk, “Cognitive Simplication Processes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5, No. 2 (April/June 1984), pp. 111–128, doi.org/10.1002/smj.4250050203
[2]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no-india-not-sitting-on-fence-jaishankar-says-europe-has-to-change-mindset-101654245499431.html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il_and_gas_industry_in_India
[4]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5-09/india-reaps-export-windfall-as-u-s-europe-scamper-for-fuel
[5]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6-13/energy-prices-in-europe-are-creating-power-outages-in-pakistan
[6] https://transparency.entsoe.eu/transmission-domain/physicalFlow/show?name=&defaultValue=false&viewType=GRAPH&areaType=BORDER_BZN&atch=false&dateTime.dateTime=13.05.2022+00:00|WET|DAY&border.values=CTY|10YFI-1--------U!BZN_BZN|10YFI-1--------U_BZN_BZN|10Y1001A1001A49F&dateTime.timezone=WET_WEST&dateTime.timezone_input=WET+(UTC)+/+WEST+(UTC+1)
[7] 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2/04/26/brussels-agrees-to-iberian-exception-allowing-spain-and-portugal-to-cap-electricity-prices#:~:text=Europe%20News-,Brussels%20agrees%20to%20'Iberian%20exception'%20allowing%20Spain%20and,Portugal%20to%20cap%20electricity%20prices&text=The%20European%20Commission%20gave%20its,for%20the%20next%2012%20months
[8]https://www.entsog.eu/sites/default/files/2021-11/ENTSOG_CAP_2021_A0_1189x841_FULL_066_FLAT.pdf
[9] https://www.entsoe.eu/data/map/
[10] https://www.iea.org/articles/energy-fact-sheet-why-does-russian-oil-and-gas-matter。
[11] https://ec.europa.eu/info/news/repowereu-plan-rapidly-reduce-dependence-russian-fossil-fuels-and-fast-forward-green-transition-2022-may-18_en
[12] 2022年6月28日
[13] https://www.wsj.com/market-data/quotes/futures/CL1/contracts
[14] https://www.powernext.com/futures-market-data
[15] https://www.bmwk.de/Redaktion/DE/Pressemitteilungen/2022/06/20220619-habeck-wir-starken-die-vorsorge-weiter.html
[16]https://weekly.caixin.com/2022-06-17/101900245.html;http://www.gov.cn/xinwen/2022-06/02/content_5693522.htm
[17]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yara-brings-ammonia-europe-after-gas-price-hike-ceo-says-2021-09-20/
[18] https://www.sueddeutsche.de/bayern/bayern-lech-stahlwerke-strompreise-tageweise-oefen-1.5545135
[19] https://agsi.gie.eu/historical/DE
[20] https://www.bruegel.org/publications/datasets/european-natural-gas-imports/
[21] Tirole, J. (2017). Economics for the common good

来源:本文首发财新网,责任编辑:张帆,由作者张树伟授权转发

https://opinion.caixin.com/2022-07-01/101906734.html


可再生能源时代的电力市场与数字化专题


来源 |《风能》杂志
作者 |《风能》杂志特约评论员 张树伟
《风能》专栏 | 张树伟:建设统一的能源市场,涉及哪些电力维度?
《风能》专栏 | 电改7周年再出发:重新确立改革的成功标准
《风能》专栏|张树伟:“贴标签”的应用与误用——从欧盟争论核电、天然气是否是清洁能源谈起
《风能》专栏 | 张树伟: 可再生能源市场价值下降:自身特点,还是社会构建?
张树伟:挣钱,还是掏钱?——关于消费者需求响应的讨论
专栏 | 张树伟: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新”在何处?
专栏 | 张树伟:实现碳中和,没有市场行不行,没有额外政策呢?
张树伟:系统调度范式:“最后一招”VS“常态指挥”?
张树伟:电力系统“统一、开放、竞争市场”的目标面临挑战
张树伟:什么是电力?什么是市场?什么又是数字化?
张树伟:电力市场如何体现消费者永远是对的
张树伟:再谈“调峰辅助服务”涉及到的理念与政策设计问题
张树伟:电力市场为何物理运行与财务结算是充分分离的
张树伟|电网与储能:替代抑或互补关系?
张树伟:漫谈数字化时代的电力市场“风险”
课件PPT和视频分享!能明白@风向标第1期张树伟详解调峰辅助政策
张树伟:如何看电力体制改革现状

张树伟:“拉闸限电”争议背后,需要更多客观的事实与分析
张树伟:猜测“拉闸限电”的各种原因,不如谈谈如何补偿限电者!
张树伟:拥抱碳中和的六种姿势——开篇
张树伟:拥抱碳中和的六种姿势:我们现在在哪?——充满非社会环境下减排的技术性讨论
张树伟:讨论碳中和,我们先得明白这些底层逻辑
《风能》专栏 | 张树伟: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几个“异想天开” 
张树伟:扩大外送是解决严重弃风的正确药方吗?

投稿与联合研究欢迎风能行业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产业分析师向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赐稿,或进行联合风能产业研究。CWEA投稿邮箱:
cwea40@cwea.org.cn,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
gaojian@cwea.org.cn,《风能》杂志投稿专用产业研究服务:
wengl@cwea.org.cn,文老师 电话:010-59796665-3612
杂志与报告订阅:wangwk@cwea.org.cn, 王老师 电话:010-59796665-3605

 

更多能源和风电行业专业报告,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文章列表页右上角搜索“报告”,即可获取最新最全的报告。也欢迎您将CWEA公众号转发给朋友参考。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