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悬疑之外 | 乐趣菜
0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法治周末(2019年4月16日),链接见文末。转载请事先联系取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2018年印度口碑最佳电影、烂番茄新鲜度高达100%,这样漂亮的成绩来自近期国内上映的印度电影《调音师》。
《调音师》改编自一部法国同名短片,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以及他能“看得见”的世界。短片只有14分钟,却在男主角误入凶案现场后悬念迭起、反转不断。短片凭借扎实的剧本创作、高超的悬疑技法和缜密的逻辑结构在当年收获了绝佳口碑。
珠玉在前,想要保持短片故事内核的力量,又得把悬念扩展到长片的容量,对编剧和导演着实是个挑战。
印度版《调音师》保留了原作的故事线,讲述了一个一直假装盲人的钢琴家阿卡什意外目睹了一场凶杀案,从而被凶手持续试探和追杀的故事。在这个猜测与试探、追杀与逃脱、反击与再逃脱的过程中,印度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幽暗展露无遗。
同时,电影也做了大量本土化改编,在保留甚至深化原作悬疑感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印度电影一贯的载歌载舞。从钢琴家阿卡什指间流淌的动人旋律,不仅没有冲淡影片的悬疑主线,反而让画面有种别样的张力——情节丝丝入扣,配乐扣人心弦。
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是希区柯克的忠实粉丝,139分钟的光影,除了细节营造的紧张感,更多是连续不断的反转和不敢松一口气的流畅。
观影中,你会一度觉得,不到最后一秒,导演是铁了心不会告诉你真相。哪料想,到了最后一秒,仍然没有真相。
故事的一切,真相还是表象?全在观众想象。
1 表象:说来话长,要喝咖啡吗?
正片开始时,一片黑屏,背景音里一个男声:“说来话长,要喝咖啡吗?”接着出现全片第一个画面:农夫拿枪寻找兔子。
随着故事徐徐展开,我们知道了,开篇那个声音是男主角阿卡什。
假如没有黑屏时的这句“说来话长”,那么农夫向兔子射击导致其后一连串演进,就是一个上帝视角的客观描述,是真实的。
但因为有了这句背景音,开场的这一幕实际上成为阿卡什的一场讲述,真伪不明。
多数人在看完影片后,会留意到结尾那两个疑点重重的细节。
一个是,咖啡馆外阿卡什面对服务员递过来的刻着兔子头的拐杖,没摸一下便确认是自己的。
另一个是,阿卡什独自走在广场上,用拐杖准确地打飞了地板上的易拉罐。
基于这两个细节,多数人愿意相信,男主角最后并没有瞎。不管基于何种原因,他仍然在假扮盲人,仍然在欺骗多年以后和他偶遇的前女友苏菲。
于是,阿卡什喝着咖啡,对苏菲的那一番讲述,真实性便轰然坍塌。
阿卡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被追杀的目击者、胆小怕事的受害者又或是复仇成功的加害人?
不得而知。
每一个标签,似乎都只是表象,不是真实的阿卡什本人。
影片之初,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看到一个沉浸在艺术里的年轻人,上进善良,憧憬爱情,还帮助过一对底层母子。
影片结尾,伴随着拐杖对易拉罐猛的一击,我们似乎看到一些愤怒,甚至是凶狠。此时的阿卡什,再也不是当初在餐厅里弹奏欢快乐曲的年轻人了。
目击男影星家里的凶杀案后,数次虎口逃生,阿卡仕靠的并不是良善之心,而是忍辱负重的厚黑学,人性中黑暗复杂的那一面。
导演也提到了这一点,斯里兰姆·拉格万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如果你假扮盲人,你能看到发生了什么,但你可能也会选择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这正好可以讲个有趣的故事。片中的角色非常真实,但也有些荒谬。他们所处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也没什么是亦如表象的,这个世界的道德有很多层含义,你认为阿卡什是受害者,但他也在途中设计了很多诡计,看完后你会怀疑,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什么才是真理?”
无论受害人还是加害人,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人性是成分最复杂的化合物,形势、境遇不断塑造着每一个人和他的行为。
想想那对底层母子,他们会救助阿卡什,也会加害于他;会为钱财鬼迷心窍,也会为湿婆神灵恭敬虔诚。
这就是人性。
人性从来不是斩钉截铁的,人性是絮絮叨叨的。在一个个反转带来的观影快感中,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能把人带入对人性的思考中。
2 真相:逝去的事实能够还原吗?
真相是什么?《调音师》里包含了两个真相。
多数观众关注的是,片尾处的“蛇蝎女”西米究竟是否被害的真相。但是别忘了,影片中还有一条重要的故事线,男影星究竟如何被害的真相。
是被西米和他的警察情人故意枪杀?还是如西米对阿卡什所说,是枪走火所致?
影片中,可以看到,男影星发现西米和情人在房间里时,枪是在他自己手里的。其后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西米和她的情人——这个每天要吃16个鸡蛋的壮硕男人,联合起来火力爆棚,枪杀了男影星;又或,三人在拉扯纠缠中,枪走火击中了男影星。
若为后者,那么西米和情人只是过失,而非故意杀人。虽然最终发生的都是受害人死亡的结果,但这其中,行为人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在刑法上是截然不同的罪名评价。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对应的,也是全然不同的刑罚处罚。
人们往往以为,杀人动机等于杀人行为,杀人行为等于刑法评价的故意杀人罪,进而认为,只有三者相符才是法律实现了正义。但这是一种理想状况,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形并非如此。
想想上个世纪轰动美国的“辛普森杀妻案”,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是辛普森杀害了他的前妻和餐馆侍应生。
但案件审理中,由于警方的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法庭最终判决辛普森无罪,仅被民事判定对前述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辛普森案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著名案件。
不难看出,从表象到真相,再到法律评价,是有关联但不等同的三个体系。真相作为一种已经逝去的事实,很多时候无法还原。
而现代刑事法律用于证实和查明真相的书证、物证或证人证言等,仅仅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并非事实本身。
影片里,假设西米的警察情人在电梯里死了,西米无论车祸还是被害最终也死了,那么男影星被害案件的真相永远不得而知。
我们只能听男主角说,说来话长,要喝杯咖啡吗?
这不是法律人的过度解读,逻辑严密的导演也关照到了这点:
“事实上,当时我们影片的四个编剧对如何结束这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想法,最后我们决定最好把结尾留给观众来解释、来想象,我听到了很多关于结束的辩论和讨论,每当这个时候都是种美妙的感觉。”
3 想象:生活是什么?
有人说,片尾处的一声枪响是神来之笔,堪称悬疑剧作上教科书式的存在。
在我看来,开篇处的一声枪响,高明之处更胜一筹。开篇即结尾的布局,在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之外,留给观众颇有哲学意味的想象空间。影片有一句经典又发人深思的台词: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
这话可以直译为:生命是什么,这取决于肝脏。
西米那血型罕见的肝脏,也是推动影片的重要线索,这个翻译还说得过去。
但纵观全片,富有哲理的歌词自然流淌,“敌意不要钱,友谊要收费,为什么心脏更像一个黑洞……”,在这样的调性里,我更愿意把那句台词译为:生活是什么,这取决于生活者。
在阿卡什的邻居,那个印度小男孩的眼里,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恶作剧和每一件事都可以换算为卢比。
在男影星的眼里,生活是什么?生活是自己昔日的辉煌和对荧幕的眷恋不舍。
在那名医生的眼里,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患者的器官、稀有血型以及遍布世界的交易……
生活是什么,这取决于生活者,取决于生活者的态度、信仰、品行、修为以及想象力。
《调音师》对印度社会的现实并无回避,阶层分化、权力腐败、唯利是图、器官买卖……
似乎在这样的现实中,没有良善存在的空间。但苏菲,这个美丽热情的法学院女孩,仍然选择相信他人,也选择拒绝曾经对自己说谎的人。
这就是生活,对于生活,生活者永远是有选择权的,不仅选择生活“是什么”,更选择生活“为什么”。
用胡适在《新生活》中的话说: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个人(相对于畜牲)的生活。”
穿插着表象与真相,影片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
《调音师》的高明,始于悬疑,不止于悬疑。
(完)
往期的菜
关注菜园
法律随笔 · 书 · 旅行
兔子清和她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