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CO模式之死 | 破•立2018

曹元 互链脉搏 2022-01-20



文丨互链脉搏·曹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采访嘉宾:黄步添、郁莲、肖飒、陈柏珲


互链脉搏按:此为互链脉搏2018年区块链年终专题【破•立2018】“破”篇第一篇,专题共有12篇深度内容、30位行业大咖寄语、四大行业排行榜。了解2018年区块链行业发展逻辑,掌握2019年区块发展趋势,阅此专题观止。



年初的1月9日,当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真格基金所投企业的500人大群高呼“了解区块链、理解ICO,进入区块链时代”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年尾ICO项目已经一地鸡毛。


为ICO唱赞歌的还有写《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李笑来、“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的薛蛮子,而现如今已人设崩塌。ICO可能给他们带来了财务自由,但是ICO生命气息逐月消亡,他们的身影也越发模糊,其行为和精神是否自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ICO模式如果没有进化,生命就到了尽头。”云象区块链CEO黄步添向互链脉搏直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郁莲也对互链脉搏表达了近似的观点:以目前的模式,2019年,ICO可能就死亡了。


 “生于2013年、兴于2017年,2018年5月盛极,而后每况愈下,如今一息尚存,但命数将近,或亡于2019年。”——这可能是ICO的一生,享年6岁。

 

2018,ICO从盛到衰的分水岭

 

多年以后,人们回顾2018年,年轻人想到创造101、生意人想到中美贸易战……而全球有3000万人一定不会忘记刻在心里的痛——ICO(首次代币发行)。


10年前的2008年,比特币(BTC)白皮书的发布,只在极少数极客圈产生了影响。比特币的横空出世其实并没有用到ICO,但后来者很快发现了比特币的融资潜力,由此诞生了ICO模式。


2013年比特币迎来一波币价的快速上涨,从年初的100美元以下到年末攀至1000美元,成为当年涨幅最大的资产项。


这一年,ICO模式诞生(当时还没有ICO的称呼,通常叫代币众筹)。比如2013年7月,Mastercoin(现更名万事达币OMNI)是最早进行ICO的区块链的项目之一,曾在Bitcointalk论坛上众筹成功,筹资5000 BTC。Mastercoin是建立在比特币协议之上的二代币,旨在帮助用户创建和交易加密货币以及其他类型的智能合同。12月,NXT(未来币)是第一个完全POS区块链,曾筹资21BTC。


也正是在这一年年底,19岁的Vitalik Buterin(V神)给他的好友们发了一份白皮书,建议设计一种新的比特币。这款新的比特币将基于通用的编程语言,可以用来创建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戏……。后来的事情,整个区块链界都家喻户晓,次年7月他创设了Ethereum(以太坊ETH)。


Ethereum(以太坊ETH)国内外人气高,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ICO项目之一,一共筹集到31529个比特币,按当时价格计算超过1800万美元,在相当长时间以太坊的代币ETH是仅次于比特币市值的加密货币。


在那个时代,ICO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相对正面的贡献。总部在新加坡的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柏珲向互链脉搏表示,不能否定ICO的历史贡献,如果没有ICO模式,当年很多区块链技术就发展不起来。


以太坊因ICO而能继续发展,它也推动了区块链步入所谓2.0时代。


在V神的构想中,以太坊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区块链网络,用户和开发者可以用以太坊构建自己的应用,并创建了ERC20等通证标准,大幅简化了发币成本,由此区块链进入“人人可以发币”的时代。目前市场上80%以上的加密货币是在以太坊网络上搭建的。


从2015年到2016年,基于以太坊的代币发行先被区块链爱好者使用,动机还算单纯。但2017年开始,代币滥发。互链脉搏查询icorating的数据, ICO项目及融资额在2017年逐月增长的情况。从1月份数百万美元暴增至2017年12月份的14亿美元。



2018年上半年,ICO的融资额在EOS(42亿美元)、Telegram(17亿美元)两大区块链项目巨量融资的支撑下,展现出最后的疯狂。在5月,ICO融资额超过1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5月之后,无论是融资额还是融资模式逐月递减。至12月降至2.68亿美元,只有5月份高峰期的14%。


 

12月份,情况可能更不容乐观,虽然全市场的数据还没出炉,但根据ICOdrops的统计,截至26日,有5个项目完成ICO,融资额只有6300万美元。


如果照这个势头下去,2019年ICO模式从这个星球消失,并非危言耸听。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郁莲就表示,ICO模式在中国已经死亡,在海外命难长矣。

 

币圈惨案

 

造成ICO模式走向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加密货币”市场大溃败。2018年,加密货币总市值从8100多亿美金下滑到12月低谷的1200多亿美金,市值跌幅85%。


短时间内如此大幅的下跌,在其他过万亿的资产市场是前所未见的。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以至对ICO模式融资产生不信任。


在年初,当V神提出90%的ICO项目都将归零。实际情况比他说的还要严重。关于归零币没有准确定义。不妨用仍在活着、价格及市值三种纬度考量


根据互链脉搏专栏作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蔡维德团队的研究,过去两年,全球总共发布了2万个数字代币,这意味着大约有2万条公链出现。但事实上,目前大约有2000条公链还“活”着。也就是说,基本90%以上的公链都是“僵尸”链,这90%的项目已经宣告归零


根据非小号的数据,共计有2345个加密货币在各个交易所交易,这算是“活着”的项目,和蔡维德团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就算是活着的项目,也大部分在归零的路上,并且没有回头迹象。


据互链脉搏统计,从价格纬度来观察,2345个项目中,截至12月26日的数据,有2247个项目币价不到1分钱人民币,占比96%。币值大于1分钱的项目数量只有98个,占比4%。如果将币价在1分钱以下的称为“归零币”,加上已经死了的“僵尸”链,那么区块链行业过去两年只有千分之四的项目还有价值。

 

(制图:互链脉搏 数据来源:非小号 截至2018年12月26日)

 

根据市值纬度来观察,2345个项目中,流通市值大于1亿元的项目只有143个,占比6%。而A股再不济,最低市值公司也在10亿元之上。


更有1468个,占比63%的项目,流通市值不足10万元。这意味着,只需花10万元人民币,你就可以在1486个区块链项目中随便挑,控制当初说的天花乱坠的一条公链(大部分项目的流通token大于项目留存token)。对某个公链的“双花”攻击,似乎易如反掌。


 (制图:互链脉搏 数据来源:非小号 截至2018年12月26日)


数据背后,是币圈的“悲惨世界”。在2018年,2345个加密货币一年时间市值蒸发69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8万亿人民币。——这其实就是币圈人损失。考虑到币圈投资者只有3000万人,平均每位投资者资产蒸发16万元。

 

投资者损失这锅ICO得背

 

ICO模式因为币价重挫已经难获融资,这不能怪投资者离场。其天然BUG注定其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如果一家公司从成立第一天就可以IPO,那是多酷的一件事儿啊?”

——李笑来


云象区块链CEO黄步添对互链脉搏表示:“ICO有先进性,融资的速度和效率更高。”李笑来所谓的“酷”即是描述这种先进性。


但黄步添同时认为,ICO模式也有巨大局限性,项目方的不诚实不透明,尤其是投资者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难以把握。


亚洲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柏珲在接受互链脉搏专访时也表示,ICO模式最大的问题是自我约束不足,承担的约束成本极低。


“和IPO比起来,ICO信用极低,IPO有中心化的政府进行信用加持。”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飒向互链脉搏表示。


以上行业领袖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ICO模式的BUG:透明性不足、自我约束无力、信用极低。


从金融的角度出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金融的本质身就是风险,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有内生的风险。” 金融交易实则就是风险交易。


ICO正是金融交易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并非出身“金融界”,而是发起于技术界,其天生对风险约束意识不强。


比如,从制作一套白皮书就能融资到一个概念就能融资;从最早还要找技术大咖加入团队到后期扣个人像图,弄个假名假身份就组成了团队。风险越来越放大,但风险的管控则出现选择性失明


在获得融资的人看来,他们找到了通向财务自由的道路,但却将项目所有风险转交给了投资人。当风险释放,币价一地鸡毛,投资人资产缩水。因此,币圈惨案这锅,ICO得背着。


在ICO的启发下,另出现了一批“O”:


IFO(Initial Fork Offerings),首次分叉发行,指通过分叉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生成新的代币。


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首次交易发行,指以交易所为核心发行代币;代币跳过ICO这步,直接上线交易所。


IMO(Initial Miner Offerings),首次矿机发行,指首次通过售卖硬件/矿机来发行代币。


IBO(Initial Bancor Offering),首次协议发行,指项目方要发Token,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抵押一定价值的另一种Token 作为准备金,然后通过合约,去实现Token的发行和流通,而不再是通过人或任何机构;而之前众筹到的资金锁在了Bancor协议里,接受大家的监督。


上述这些代币发行模式,基本都是ICO的变体,相比ICO在风险的控制上或有加强,但约束力均不够。


最终,区块链圈开始寻求向传统监管的靠拢。到了2018年下半年, STO被更广泛地讨论。


STO指的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通过证券化的通证进行融资,符合部分国家证券发行的法规。


百度资讯指数显示,STO在2018年10月份开始被媒体关注,12月3日当周达到历史巅峰,资讯报道量高达5.7万。


 

 

STO模式距离当初技术极客的理想已经相差甚远,ICO高效的优势荡然无存。在12月初STO讨论半个月后,STO出现了更多负面声音。


对于ICO模式未来如何发展,在互链脉搏的采访中,存在两派观点:一种说法是ICO模式将彻底死掉;另一派称,如果不进行改进就会死掉。其中共识则是,目前的ICO模式无法持续。


回过头来看,2017年9月,中国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给ICO模式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发展判了死刑,其实是有先见之明。


但遗憾的是,旧模式正在消亡,新模式并未见到曙光。2019年,区块链投融资模式仍需摸黑前行。

 




    你可能喜欢    

亿邦国际“讨债门”第二波:港交所和香港警方调查

日成交6000亿元 第一创业证券用区块链创新

央行对区块链的思考很深

百度PK腾讯阿里的筹码原来是它

深圳闭门会链改发展版图曝光

STO大爆发是通证经济学的福音还是区块链的末日?

姚前:央行数字货币需考虑区块链

IBM、亚马逊和微软,谁更擅长区块链?

十余家外媒关注迅雷链,焦点在哪?

汇众区块链突然关网 又一家诈骗跑路

10月12日链克产量减半,7位矿主大户这么说……


互链脉搏(ID:HiveEcon)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更多精彩报道,访问www.blockob.com


转载开白,添加微信:jinli4399

商务合作,添加微信:rubyxian

请备注来意,谢谢!


点击“好看”,分享你的观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